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3528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docx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德国基本情况

1、位置与气候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中部邻国最多的国家。

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12月至3月为冬季,阿尔卑斯山区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度。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

2、政治体制

国家政体制为议会共和制。

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

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

德国的政党有:

德国社会民主党、绿党、基民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德国共产党、共和党等.

3、经济概况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2008年GDP是38180亿美元,经济总量位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德国作为西方七大工业国成员,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起着重要作用。

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

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德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

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

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

德国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

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

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

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

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

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

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

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EUL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

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

德国教育、医疗全免费,高税收,高福利。

小孩的生养及学习均以法律形式固定。

4、人口

截止到2009年3月31日,德国人口数为8190万,是欧盟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德意志人,其中大约有4200万为女性。

有少数丹麦人,索布族人,弗里斯兰人和吉普赛人。

有725.6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8.8%,其中170万是土耳其人。

德语为通用语言。

德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14%的人小于15岁,20%超过65岁。

在德国,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7岁,女性为82岁。

平均每位德国妇女生育1.3个子女。

德国人:

友好、严谨、高大、肥胖、自傲、享受生活(不加班)、老龄化、退休晚、治安好(玻璃门)。

5、宗教信仰

近5300万人信奉基督教(2600万人信奉天主教,2600万人信奉新教,90万人东正教徒)。

此外还有330万穆斯林,23万名佛教徒,10万名犹太教徒,9万名印度教教徒。

6、东西柏林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同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

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

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

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虽然联邦德国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

1961年,为阻隔东德人迁往西德,东德政府在东柏林自己的一侧修建了闻名的柏林墙,直至柏林墙倒塌,东德合并到西德。

1990年10月3日,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

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节。

7、外交政策

奉行与西方结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点依次是:

推动深化和扩大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以欧洲为核心传统友谊,巩固与北约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欧洲独立安全和防务体系。

默克尔总理上台以后,加强同美国的紧密联盟,加强跨大西洋两岸经济合作,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在经济上大力开拓中东欧新兴市场,加强与中国,印度等有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谋求在以联合国为框架国际组织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8、与中国的关系

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27日,民主德国与中国建交)。

近年来,中德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友好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日益加强。

但是默克尔总理上台以后,由于两国在西藏问题上认识不同,导致两国关系一度紧张,经过双方努力,两国关系基本恢复正常。

二、德国教育体系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联邦形式的国家体制来决定的。

国家的概念涉及联邦及州两个层次。

根据德国基本法,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自主权,故各州政府有权自行确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有相应立法权。

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均由州管理。

各级各类学校属于州一级的国家设施。

但国家对教育有主导权。

所有学校教育,都属于联邦政府的职权范围。

教育体系简况  

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

其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

初级阶段教育指学前教育,幼儿园为主要形式,年龄段3-6岁。

然后是第一阶段教育,即初等教育,小学四年(仅柏林州为6年),年龄段6-10岁。

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进入第二阶段教育。

第二阶段I级相当于初中。

分为三类学校:

第一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进入主体中学(5年);第二类,文理知识强的学生进入完全中学;第三类,智力类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者进入实科中学(6年)。

分流后的三类中学在校生比例大致为3:

1:

2。

另有一种将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合校的“综合中学”。

学生年龄段10-15岁或10-16岁。

第二阶段II级相当高中,初中后进行第二次分流:

一部分进入普通类高中,即完全中学高中及综合中学高中,毕业后直升综合大学;一部分进入职业类高中,主要有就业导向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以及职业类学校,如专科高中,职业或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

年龄段为15-18岁或16-19岁。

分流后,16岁至19岁年龄组中普高与职高在校生之比为29:

71。

第三阶段教育为高等教育,此时是第三次分流,即高中后分流。

18至21岁年龄组中就业者与进入高校学习者的比例约为72:

28(2001年)。

高校有3种类型:

综合大学(5年),专科大学(又译专科学院、高等专科学校,3-4年),职业学院(3年)。

分流后综合大学与专科大学招生比为2:

1。

第四阶段教育为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也有3种主要类型:

普通与政治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科学继续教育。

三、德国教育成功的原因

1、二战以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

二战以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政府、学校、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成为德国先进的教育体系。

教育的特点:

(1)两种教育机构:

学校和企业教育机构

(2)两类教学内容:

专业理论和技能

(3)两种教材:

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

(4)两类教师:

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

(5)两种身份:

学校学生和企业见习生(或学徒)

(6)两类考试:

资格考试和技能考试

(7)两类证书:

毕业证书和培训证书

2、德国老师教学方法和责任心

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他们认为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形式和接收信息的感官。

也就是获得知识途径,效果最好的是耳、眼睛、媒体、还是直接动手操作,经过比较分析认为直接动手操作所获得知识最为稳固。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紧跟技术更新和企业所需,老师在授课前要为学生准备学习页,学习页分学生版和老师版,学生版只是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找解决问题方法及途径,自己总结为为什么要这么干及其原理,重点在于解决问题方法上。

老师版有解决问题标准答案及方法,并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么干。

这些资料准备全部由老师来完成,上课时发给学生。

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仔仔不倦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不厌其烦工作态度。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

1、完整行动原理

1987年,德国教育界提出教育全新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即“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检查计划”的能力。

该思想发展为新时期德国教育的培养目标。

计划:

既确定完成工作的目标、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在这个阶段,为了弄清楚完成这个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和组织保障,必须首先在大脑中模拟想象出具体的工作过程。

计划能力是现代生产和服务活动对技术人员新的要求。

实施:

即狭义的工作过程本身,其基本组成元素为:

工作目的、工作对象、工作材料和工作方法。

在实践中,实施的过程常与“计划”有一定的偏差,在此可以调整计划,重新实施。

检查:

及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得出所期望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2、行动能力:

1、方法能力

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

包括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途径、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例如做一个复杂的工件所涉及的到的设计工艺、选择材料、操作设备和制定标准等方面的具体的工作计划。

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经后工作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的手段。

2、专业能力

有目的的,按照专业要求和一定方法独立解决任务和问题并评价结果的能力。

它包括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劳动工具、劳动材料与劳动工艺认识与选择。

它包括单项技能(专业外语知识,专业计算,制图与识图等)和综合技能(制作工件,保养机床,商品促销,经营管理等)。

专业能力是人们胜任工作与生存的基本能力,它强调专业的特殊性与应用性。

3、个人能力

个人在对家庭、人作与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与限制做出解释。

评价并开发自己的智力与潜力,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活与个人生活中判断并评估自己的决策与行为的能力。

4、处理社会关系、理解社会奉献与冲突以及与他人负责任地相处和互相理解的能力。

它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组织与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与集体团结意识。

它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社会的参与意识。

五、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1、项目教学法;2、引导教学法;3、行为导向教学法;4、任务设计法;5、四步教学法;6、六步教学法;7、沙盘演练法;8、角色扮演法;9、头脑风暴法。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的成果可以是生产出一个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模型,或者安排一个展会,完成一个订单,找到某项任务的解决方案等。

他不局限于狭隘的技术领域,一个项目可涉及到不同专业与社会多层面的各个领域。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项目中领悟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方法,如何计划和实施对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项目教学的流程:

1、设计项目主题(教师)

项目的发起可来自学生或者教师,也可来自学校外的外界环境。

重要的是,通过设置一个与生活环境相关的题目或专业问题,同时要能够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兴趣。

教师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介绍项目的目标与背景。

和学生一起商讨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可能涉及到的学校外机构,设计大致草图或大致方案。

让大家讨论形式收集各种想法,主意。

2、定目标和计划

完全由学生组织,教师监督。

通过定目标,明确不同的的兴趣,确定子题目和任务,确定预期成果。

必须注意现实的条件限制(例如资金投入,学校,专业教师设置以及该项目的某些环节是否会触犯相关的制度或法规)

3、项目实施

在这一步,主要进行工作。

学生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个体工作,小组工作)实施计划的工作,老师作为咨询员和矛盾协调员。

是一个开放式的,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

在此过程中,理论、实践和社会学习融合成了一体。

4、项目评估(教师)

项目评估可以检验项目成果,并且对今后项目的质量的继续发展有利。

在项目反思阶段,要对参与者的经验和进展过程进行讨论。

项目反思是评估必不可少的要素,他由参与者自主进行,教师可以辅助性的指导。

5、成果报告

项目教法有明确的项目结束报告会。

所有参与者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讨论。

对于选择项目演示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通过他们的工作获得肯定或批评。

六、教学前准备

德国人最不赞同的观点是“摸着石头过河”,认为凡事必须先有计划:

1、以教学计划为出发点阐述您选择此题目的原因

2、最终的情况(分析学员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3、制定目标(从专业上,方法上,社会层面上及个人发展层面上的能力来思考)

4、遵循教学法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进程的阐述(说明您对此做出选择的原因)

5、对于力争达到的目标的原因阐述

6、对于计划好的教学进程的原因阐述

7、对于计划好的教学成果考核的原因阐述

8、教学计划表

9、参考文献

10、附件

七、德国实践教学考试

考试模式:

由“结果导向”转向以“过程为导向”。

法律保障:

规定了考试内容与方式及负责机构。

考核目标:

考察考生在面对最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完整地完成任务的行动过程能力,即与业务过程与质量管理相联系的工作过程的能力。

考核内容:

设计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的整体工作任务而非单项技术任务。

考核手段(过程导向):

观察工作过程、专业对话、评判笔试结果和实践工作结果。

评价标准:

由结果转向过程,并强调与他人协作沟通的能力。

工作过程:

企业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功型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工作过程由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劳动工具与主观工作能力决定。

过程能力:

完成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协作,沟通能力,组织工作流程的能力,灵活地对干扰和意想不到的结果的反应能力,以及优化改善工作过程的能力。

范例:

汽车维修的考核

1、交给任务

2、找问题

3、组织分配

4、计划工作任务

5、分析基本情况、确定维修步骤

6、劳动保护、安全性

7、维修汽车

8、书写总结、接受提问

八、对德国实践教学的感悟

德国老师正式上课前,一般会以轻松柔和的语气询问、甚至赞美听课对象的优点,课程中从来不会说谁不行,即使有人打瞌睡也不会骂,而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卡片法及幻灯片是他们用的最多的方法;

德国老师一般不知道的东西就说不知道,但都会表示课后查阅资料后给学生答复;

德国同样是按成绩好坏来分学生的;

授课过程中时时会问“有问题吗”,而且教师的角色已转变为教练员;

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学生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与成就感,教师不会把向学生提的问题设置的太难;

1、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

德国实践性教学是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因此,他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主要体现在:

一是入学前的提前实习。

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文理科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应到与所选的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主要熟悉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增加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如果入学前未能完成实习,学校规定可在入学后自己安排时间完成,但最晚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二是设置实习学期,德国的教育规定半年以上的实习,大多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安排一个学期的实习,学生根据所学课程,要在毕业后所从事的类似的岗位上实习。

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主要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指导和管理。

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写出实习鉴定,是学生专业成绩的主要部分。

2、强调在工作过程中学习

近年来德国的各大企业开始探索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培训方式,强调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学习。

如德国奔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使学习更好的地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他们建立了自己培训学习机构,学生在培训师傅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汽车的某一个完整的零部件的生产加工。

为了完成这一工作任务,学生们在培训师傅的指导下采取小组工作的方式,共同制定工作计划。

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质量检测,质量合格的零部件将被组装到汽车上。

这种学习模式:

一是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过程之中,体验企业的生产氛围;

二是可以使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生产经验;

三是在学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

四是学生自已加工的产品被组装到汽车上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五是可以降低成本。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接触了德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会发现我国的教育有许多不足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