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装修方案.docx
《幼儿园装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装修方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装修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答疑文件;
2.业主提供的本工程招标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各类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4.武汉市区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和规定;
5.我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6.踏勘本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记录。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现行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三、工程概况
1.招标范围:
外墙、屋面防水、内墙、地面、厕所、水电及室外设施升级改造
2.建设地点:
如意宝贝幼儿园
3.计划工期:
27天
4.质量要求:
合格
5.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达到安全达标工程标准,工程人员伤亡事故为0,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为0,重大火灾交通事故为0,创无事故工程。
6.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达到施工文明达标工地标准。
四、工程特点及难点
1.本工程为改造项目,施工时应认真掌握原设计的建筑、结构形式,对现场尺寸复核,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及改造后结构安全。
2.施工工期紧,为确保能按合同要求完成各节点工期,需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做好施工组织安排。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拆除工程
一、拆除施工一般要求
1.全面了解拆除部分的图纸和资料,根据拆除工程的特点进行实地勘察,并编制有针对性、安全性及可行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以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拆除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组织机构,配备抢险救援器材。
3.拆除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器材、用具等准备到位。
4.拆除施工工序应从先易后难、从外到里、从上至下、逐层、逐段进行,确保拆除的部位、部件完好,慢慢将设备放至地面。
分层拆除时,作业人员应在脚手架或稳固的结构上操作,被拆除的设备构件及时运出厂外。
5.除施工应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
在带电设备周围不使用钢卷尺、皮卷尺进行测量工作,在带电设备及户外搬动长管子、梯子等长物件时,同带电部分保持一定拆除工程施工现场清渣土的车辆应在指定的地点停放。
6.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负责监测拆除设备的结构状态,并做好记录。
当发现有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时,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7.拆除下来的各种物料按业主方要求集中堆放到指定地点。
二、建筑垃圾清运
1.各种物料按业主方要求集中堆放到指定地点,并配合业主方进行装车、外运。
2.机械施工期间及时对产生的灰层进行洒水降尘。
3.渣土外运装车期间由派驻现场的环保洒水车跟踪洒水,全面抑制扬尘,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渣土的二次搬运或外运消纳。
4.渣土运输的车辆,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防尘草垫等,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5.保持渣土运输车的车容车况良好,渣土运到指定地点。
第二节土方工程
一、土方开挖
1.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人工清底→土方验槽→进入下道工序。
1.2土方开挖采用二台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开挖,人工配合清底。
开挖时按1:
0.33放坡系数控制。
1.3现场留置开挖出的部分土方作为回填土方用,土方堆放在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和范围,回填土方量应算准,做好土方平衡和调配。
1.4基坑底面四周应预留0.5m操作面,在基坑边四周设置排水沟,与四角设置的集水井相连,集水井内用φ100mm的水泵抽水,抽出的水通过地面临时排水明沟排入厂区内排水管网。
1.5土方部分堆放在现场规划场地,余土用自卸汽车运至厂区区域外。
1.6土方开挖前要摸清临近建筑物和附近地下管网情况,开挖后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网进行监测和保护,必要时需采用特殊措施。
发现管线破坏应及时进行修复。
1.7开挖前,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基线和水平基准点,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请甲方主管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跟踪检查基槽宽度和深度,做到不超挖。
1.8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
1.9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应预留150~300m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出。
1.10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1.11注意地面排水和基坑内排水。
施工期间,应做好基坑降排水工作。
基坑开挖后,沿基坑边挖排水沟,设集水井,必要时用潜水泵抽水,使地下水面低于施工底面300mm以下,严防地下水及地面水流入基坑造成积水,影响混凝土正常硬化,导致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降低。
并应仔细观察有可能出现不稳定的边坡,制定场地排水、支撑防护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必须做好基础垫层混凝土,使其起到辅助防水作用。
1.12地基不得扰动,也不得超挖。
因土质和现场其它情况造成基底超挖时,应及时与设计部门和主管部门联系,确定处理方案,并严格按设计院及有关部门的方案进行处理。
1.13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组织验槽和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防止雨水破坏地基土质,形成无谓的超挖,造成浪费。
二、土方回填
2.1基坑回填须待基础施工完,并进行基础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2.2土方回填要求事先抽掉积水,清除淤泥杂物,回填土时利用开挖的原土,并清除掺入的有机杂质和过大的石粒。
2.3填土表面应略高于地面,清理平整,并利于排水。
2.4雨期回填应经常检验土的含水量,随填随压,防止松土淋雨。
2.5回填土方压实后,应在工程师或工程师代表见证取样的监督下,将试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压实度试验,必须达到压实度要求。
第三节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一、模板工程
1.作业条件
1.1确立本工程支模的区段划分。
根据各工程结构形式、特点及本工程施工堆放场地,合理确立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以均衡工序工程的作业量。
1.2支模前必须对轴线、模板线进行预检、水平控制标高引侧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
1.3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后,办好检修手续方可支模。
1.4支模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图纸。
2.施工流程
安装前检查→模板就位→安装斜撑→调整模板位置→全面质量检查→模板群体固定。
3.施工要点
3.1施工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将被模板封闭部内的各类预留、预埋构件的安放位置尺寸,避免对其它工序埋件的损坏。
3.2不得任意锯割钢木模、钢管、支撑及其它各种配件;重视对模板结合点的拼缝密度及支架的支承强度。
3.3梁跨度大于4M的中间应起拱,拱高为1/1000-3/10000的跨长。
3.4模板工程完工后应上报项目部安全员、施工员及质量员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3.5模板拆除前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主施工员审批,同意后方可拆除。
3.6模板拼缝处应将拼缝边刨直,模板的方楞夹档条亦需平直。
3.7固定模板用钉子长度应为细木工板厚度的1.5-2.5倍,每块细竹木工板与木档、方愣相叠处至少钉2个钉子。
3.8每一部位、每一构件的模板均作好标记,翻到上层时以防搅乱,减少模板的消耗量。
3.9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归堆,放置整齐,清除表面垃圾并刷好隔离剂。
4.模板工程质量要求及质量检验方法
4.1模板制作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4.2支撑系统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4.3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4.4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5.成品保护
5.1模板堆放及制作应安排专门场地及操作棚,场地平整,模板平放时要有方木垫架,以保证不扭曲,不变形。
5.2已安装完毕的柱、侧板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倚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
5.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砼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6.模板拆除施工要点
6.1侧模拆除,必须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伤方可拆除。
6.2底模及冬季模板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6.3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6.4拆模人员就度模人员同班组,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了解。
6.5按GB50204-2002规范要求,需现浇钢筋砼结构拆模进所需砼强度。
7.模板安装及拆除安全保证措施
7.1模板安装及拆除前,班组长及项目安全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7.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带,并应系牢。
7.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
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7.4二人抬运模板时要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模板及材料严禁从高处掷下,拆模时应标出工作区,暂停人员过往。
7.5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
7.6拆模间歇,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支撑等运走,防止踏空,高空坠落。
7.7装拆模板时禁止使用2×4″材料,钢模作立人板,作业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同一垂直面工作。
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
7.8拆模必须一次性,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时模板要及时清理,堆入整齐。
7.9拆除模板时不得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以名在自得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7.10在吊运模板时,吊点必须符合扎重要求,以防坠落伤人。
二、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1.1钢筋除锈
用小功率电动机作为动力,带动圆盘钢丝刷,通过圆盘钢丝刷的转动来清除钢筋上的铁锈。
圆盘钢丝刷转速一般为1000r/min左右。
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1.2钢筋调直
1.2.1调直工艺
a.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冷拔低碳钢丝和细钢筋时,要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并要正确掌握调直模的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
b.调直模的偏移量,根据其磨耗程度及钢筋品种通过试验确定。
调直筒两端的调直模一定要在调直前后导孔的轴心线上,这是钢筋能否调直的一个关键。
如果发现钢筋调得不直就要从以上两个方面找原因,并及时调整调直模的偏移量。
c.压辊的槽宽,一般在钢筋穿入压辊之后,在上下压辊间宜有3mm之间的间隙。
压辊的压紧程度要做到既保证钢筋能顺利的被牵引前进,看不出钢筋有明显的转动,而在被切断的瞬时钢筋和压辊间又能允许发生打滑。
1.2.2钢筋调直质量要求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损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1.3钢筋切断
1.3.1钢筋切断工艺
钢筋切断机刀片安装应牢固,刀口密合;断料时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时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在断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1.3.2钢筋切断质量要求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偏差为±10mm。
1.4钢筋弯曲成型
划线。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曲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的标明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钢筋弯曲成型。
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3倍。
为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
弯曲细钢筋时,档铁轴宜做成可变档架或固定档架(加铁板调整),以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
2.钢筋接头
2.1钢筋接头要求
2.1.1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应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d且不小于500mm的段范围内。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的允许的百分率应符合:
2.2.2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钢筋的搭接接头:
受拉区25%,受压区50%
2.2.3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
受拉区50%,受压区不限制
2.2.4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头:
受拉区50%,受压区不限制
2.2.5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施工总说明的要求和规范要求。
3.钢筋绑扎
3.1柱子钢筋
(1)首先检查插筋位置是否正确,校正好插筋位置后将箍筋全部套在插筋上,将柱子主筋位置画在楼板上,立柱子主筋。
主筋立好后,将箍筋按间距位置画在主筋上,然后将箍筋逐个绑扎;
(2)主筋与箍筋的交点呈梅花型绑扎,但柱子的四个角点必须逐个绑扎。
(3)抗震要求的箍筋要做成135°弯勾。
3.2梁的钢筋绑扎
(1)在绑扎梁的钢筋前,要将模板内的杂物清出,对无法清除干净的细小杂物,则采用大功率的吸尘器清除;
(2)先在模板上划出主筋位置和箍筋间距,将箍筋套在梁主筋上,按画好的位置将主筋和箍筋就位,开始绑扎钢筋。
主梁和次梁按相同方法同时施工。
主梁和次梁交叉处在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其主筋的上下位置。
(3)梁的主筋为双排筋时,可用一截短钢筋夹在两排筋之间,短钢筋的大小视排距而定。
(4)条件许可,也可将梁的钢筋在楼板上绑扎成型后直接吊运入模。
3.3板的钢筋绑扎
(1)首先清除模板上的杂物,画好板筋间距;
(2)分别摆放主筋和分布筋,有关工种要配合水电安装的预埋预留工作;
(3)双层板筋的撑脚要按要求安放,每块板的外围两排钢筋的交点要逐个绑扎,中间交点按梅花型绑扎;
(4)全部钢筋绑扎完毕后,要对绑扎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后才能浇注砼。
3.4楼梯钢筋的绑扎
(1)清除模板上的杂物,划出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
(2)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先绑扎梁筋后绑扎板筋;
(3)所有纵横钢筋的交点要逐个绑扎;
(4)板的钢筋要锚固到梁内,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3.5钢筋绑扎的注意事项
(1)柱子插筋的位移
插筋预留时的疏忽和砼振捣时的影响,因此,在砼浇捣前和浇捣后均要检查插筋的位置,并用水平筋将插筋焊接固定。
(2)梁的钢筋骨架尺寸偏小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箍筋配制的尺寸偏小和双肢箍的组合尺寸偏小,因此在钢筋翻样和钢筋绑扎时,要熟悉图纸,并详细向操作人员交底。
(3)保护层厚度
钢筋必须每隔500放一个垫块,梁、墙、柱可购买成品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4)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钢筋绑扎时,要严格按图纸所示位置绑扎牢固,严禁漏绑,以免钢筋移位。
(5)主筋的锚固长度和弯起钢筋位置不准
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加工的质量再行绑扎。
(6)梁板上层钢筋在浇注砼时被踩踏
预防的方法是在钢筋浇捣时,搭好上人通道,施工人员严禁在钢筋上行走。
(7)柱子骨架绑扎不垂直
竖向钢筋在绑扎时要吊线调正后再上卡。
层高超过4.0m的柱子,绑扎钢筋时要搭固定架子。
三、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搅拌:
1.1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每种用料,投入搅拌机,外加剂应均匀掺在拌合水中投入搅拌机,避免直接投入。
1.2混凝土原材料的货源要定生产厂,定料场,每批供料要附原材料出厂检验报告,及复检合格证。
1.3原材料品种、规格变化时,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复试,调整配合比。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测定原材料含水量,并调整混凝土用水量,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坍落度。
2.混凝土运输:
2.1在混凝土运输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灌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稠度。
2.2运输的容器和管道,应不吸水、不漏浆,冬夏季有保温隔热措施。
2.3混凝土应以最短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灌地点。
混凝土运送距离较远或气温较高时,除采取隔热措施,还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
2.4浇灌前发生显著泌水、离析或分层现象时,应加入适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浆复拌均匀,方可浇灌。
2.5本工程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配合混凝土泵车进行施工。
2.6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检测其稠度(坍落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7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
3.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3.1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木屑、铁丝、铁钉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
应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
检查模板和支架、钢筋、预埋管、预埋件以及止水带等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3.2在结构中若有密集管群,以及预埋件或钢筋稠密之处,不易使混凝土浇捣密实时,应改用相同抗渗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以保证质量。
3.3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夏季可适当缩短。
3.4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不应采用人工振捣。
机械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3.4.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3.4.2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件)等;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Omm。
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间距不大于300mm,不漏振,先中间后四周均匀振捣。
3.4.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使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4.4浇筑预留孔洞、预埋管、预埋件及止水带等周边混凝土时,应辅以人工插捣。
3.5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5.1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N/mm2;
3.5.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凿毛和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但不得积水;
3.5.3在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先铺一层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其厚度宜为15~30mm;
3.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需要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次层混凝土浇筑压茬的间歇时间,当气温小于25℃时,不应超过3h;气温大于25℃时,不应超过2.5h;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3.7在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热天施工时,利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养护,防止曝晒,并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泵送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框架结构混凝土均采用泵车浇灌,罐车运输。
应注意以下事项:
4.1合理布置泵车站位,布料杆,管道的位置,输送管的方向尽量少变化,弯管数量尽可能减少。
4.2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泵车工作的连续性。
泵车受料斗后应有足够场地容纳两台罐车,以轮流向泵车供料;罐车输送混凝土的能力宜超出泵车排放能力的20%。
4.3水平输送管长度与垂直输送管长度之比不宜大于1:
3,否则会导致管道的弯曲部分摩阻力增大,可泵性降低,形成堵塞。
输送管道应接直,转弯宜缓,管道接头应严密,不得漏浆。
施工时应防止管内混入空气,形成堵管。
4.4输送混凝土之前,应先压水洗管,再压送水泥砂浆,压送第一车混凝土时可增加水泥100kg,为顺利泵送创造条件。
4.5采取措施防止大石子及杂物混入混凝土拌合物。
4.6控制坍落度,应在搅拌站及现场设专人管理、测定,每隔2~3h测试一次,及时调整坍落度值,解决坍落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4.7夏季高温施工,应注意降低输送管道的温度,可以覆盖湿草袋并及时浇水,或包裹隔热材料,以防坍落度损失过大,影响泵送。
4.8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应根据事先测定的坍落度损失决定一次拌合用水量,不得二次加水,并应注意不宜使运输和停放的时间过长,以及控制施工温度。
4.9加强对泵车及输送管道的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缩短拆装管道的时间;设置备用泵车。
4.10泵送间歇时间可能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产生离析时,应立即以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将管道内残存的混凝土清除干净。
5.混凝土养护
5.1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5.2当混凝土进入终凝(约浇灌后4~6h)即可开始浇水养护,浇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润湿状态用草袋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必要时可采用蓄水养护,加设高压水泵上水浇水养护。
6.混凝土拆模:
6.1混凝土的养护不宜过早拆模。
6.2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5℃,以防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拆模时应注意勿使模板和混凝土结构受损。
应注意:
6.2.1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拆除;
6.2.2底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下表所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板
≤2
75
>2,≤8
75
梁
≤8
100
>8
100
悬臂构件
≤2
100
>2
100
6.3拆除模板时,程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前应制定拆除方案。
6.4拆除较大跨度的梁、板下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
6.5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拆除,并报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后再拆。
6.6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应经研究加设临时支撑。
6.7混凝土浇筑后严禁打洞,所有预埋件、预留孔都应事前埋设准确。
6.8混凝土工程的地下结构部分,拆模后应及时回填土,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及获得预期的抗渗性能。
要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压实度指标。
同时作好基坑周围的散水坡,以防回填土干裂和避免地面水入侵,一般散水坡宽度大于800mm,横向坡度大于5%。
7.质量检查
7.1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应进行复验,并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7.2每班检查原材料称量不少于两次;
7.3在拌制和浇筑地点,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应少于两次;
7.4混凝土试块:
7.4.1抗渗试块:
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00m3以下时,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m3应增留两组。
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其中一组应在标准情况下养护,另一组应在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
试块养护期不少于28d,不超过90d。
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留置试块。
7.4.2强度试块: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件,在湿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经28d养护后试压确定。
试块必须在浇筑地点制作。
试块的留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
第四节砌体工程
1.工艺流程
选定合格砌块→运输和堆存→放线→洒水湿润→砌筑→基底处理→必要部位挂网→分层抹灰→成品保护。
2.施工要点
2.1砌筑前进行实地排列,不足整块的可以锯砖,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施工前,绘出砖排列图。
最下面用灰砂砖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