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141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docx

流金岁月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

流金岁月:

Intel桌面处理器历史回顾

2006年08月02日 13:

31IT

作者:

IT168龙行天下

    

在PC技术发展的20年间,处理器无疑是推动PC产业的最大“功臣”,然而在桌面处理器领域,Intel在30年中创造了多次革命,每一次处理器的变革,都直接影响着PC产业的调整。

十几年前Pentium处理器的诞生,从当初60MHz主频到今天的主流3066MHz主频,而双核时代的到来,为PC技术增加了一道“彩虹”,20年可以改变缔造很多经典,我们仅从处理器频率变化就足以让世人耳目一惊。

而在桌面处理器领域,Intel具有哪些最值得我们回顾的产品呢?

1971年:

4004微处理器

 4004是Intel第一款微处理器,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处理器。

4004的诞生要归根于Busicom计算器,因为当初这款微处理器是作为日本计算器制造商Busicom(现在已经不存在)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开发一套可编程计算器用的芯片。

Busicom为此向Intel支付了60,000美元,并且获得了该微处理器所有权。

后来,Intel提出用60,000美元换回微处理器设计的所有权,Busicom同意了英特尔的请求。

Intel于1971年11月15日,正式推出了4004处理器,该处理器拥有2,3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108KHz,当时售价为299美元。

4004微处理器

1972年:

8008微处理器

8008是Intel在1972年推出的,它的性能是4004的两倍,拥有3,5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200KHz。

1974年,一本无线电杂志刊登了一种使用8008作处理器的机器,叫做“Mark-8”,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微电脑。

8008微处理器

1974年:

8080微处理器

Intel在1974年推出了性能更强大的8080处理器,拥有6,0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2MHz。

8080是第一款个人计算机Altair“牛郎星”的大脑。

在当时,计算机爱好者花费395美元即可购得Altair套件,之后的数月内,Altair的销售量达到数万台。

1978年:

8086/8088微处理器

由于市场需求的提升,以及前面积累的经验,Intel在1978年设计出了性能更出色的十六位微处理器8086处理器,该处理器拥有29,000晶体管数量,主频为4.77MHz。

8088处理器是8086的改进版,它外部总线是8位的。

Intel将8088销售给IBM的个人计算机部门,使得8088成为了IBM全新热销产品IBMPC的大脑。

8088微处理器基本结构

1982年:

286微处理器

286(也称80286)是处理器进入全新技术的标准产品,拥有134,000晶体管数量,具有6MHz、8MHz、10MHz、12MHz四个主频的产品,286是Intel第一款具有完全兼容性的处理器,即可以运行所有针对其前代处理器编写的软件,这一软件兼容性后来也成为Intel处理器家族一个恒久不变的特点。

286处理器非常成功,该产品发布后的6年内,全世界基于286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便达到了大约1,500万台。

第一款兼容性286处理器

1985年:

386微处理器

为了适应企业的全球化发展,Intel于1985年秋天发布了一款386处理器,它可以说是286的升级版本,386拥有275,000个晶体管数量,约是最初的4004处理器的100多倍。

386是一个32位的处理器,支持多任务―即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独立的程序,具有16MHz、20MHz、25MHz、33MHz四个主频的产品。

支持32位运算的386处理器

1989年:

486微处理器

486处理器拥有120万个晶体管数量,频率分为25MHz、33MHz、50MHz三个版本,486处理器首次采用内建的数学协处理器,将负载的数学运算功能从中央处理器中分离出来,从而显著加快了计算速度。

486并不是新的产品,而是整合了386、387和16KCache。

80486DX标准版本

1993年-1997年:

奔腾处理器

   奔腾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并且影响了PC领域十年之久。

第一款Pentium处理器

Pentium处理器内部结构

1993年3月22日,英特尔首次发布Pentium60MHz和66Mhz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0.80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10万个晶体管组成。

不幸的是,该处理器售出后,发现存在浮点运算错误的问题,英特尔于1993年11月29日向全球用户道歉,并承诺回收产品。

1994年3月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90MHz和100Mhz处理器,采用0.60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4年3月10日,英特尔发布第一颗笔记本用Pentium处理器(Pentium75MHz),采用了0.60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5年3月2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120MHz处理器,采用了0.60微米/0.35微米两种工艺技术,不过核心依旧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5年6月,英特尔发布Pentium133MHz处理器,采用0.35工艺技术制造,核心提升到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6年1月4日,英特尔又发布Pentium150MHz、Pentium166MHz两款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不过核心仍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6年6月10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200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还是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

这是Pentium处理器的最后一个版本。

PentiumMMX多媒体处理器

1997年1月8日,英特尔发布两款支持MMX指令技术的Pentium166MHz、Pentium200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450万个晶体管组成。

第一代的Pentium处理器的内部代号为P54C,MMX处理器的内部代号为P55C,内建MMX(多媒体指令集)。

   

1997-1998年:

奔腾II处理器

1997年5月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II233MHz、PentiumII266MHz、PentiumII300MHz三款PII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PII处理器将CPU和L2Cache做在一块线路板上,与主板的接口采用了slot1。

PentiumII处理器

   1998年4月15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II350MHz、PentiumII400MHz和第一款Celeron266MHz处理器,此三款CPU都采用了最新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最初的赛扬处理器由于没有L2Cache,性能很差。

不久Intel推出了改进的Celeron300A处理器,CPU内部集成了128KL2Cache。

Celeron300A曾经凭借着低价格,优良的超频性能冲击过高端处理器。

后来Intel不得不采用“锁频”措施。

1998年8月24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II45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针对服务器和工作站,Intel于1998年6月29日发布了PentiumIIXeon400MHz处理器,同时提供L2cache为512K和1M两种版本,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8年10月6日,英特尔发布L2cache为512K的PentiumIIXeon400MHz处理器,同时此CPU是专门为双处理器服务器主板而开发,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9年1月5日,英特尔发布L2cache为512K、1M、2M三种版本的PentiumIIXeon450MHz处理器,同时此CPU是专门为四路处理器服务器主板而开发,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9-2000年:

奔腾III处理器

slot1接口的PentiumIII处理器

socket370接口的PentiumIII处理器

1999年2月26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III450MHz、PentiumIII500MHz处理器,同时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9年5月1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III55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9年8月2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III60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9年10月22日,英特尔发布新设计的PentiumIII处理器,采用了最新0.18微米工艺技术,L2cache为256K,集成在CPU内部,核心由2800万个晶体管组成。

Socket370接口。

2000年3月8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III1.0GHz处理器,采用了最新0.18微米工艺技术,有256K的二级缓存,核心由2800万个晶体管组成。

从此Intel迈上了G时代里程。

2000-2002年:

Pentium4处理器

Socket423接口的Pentium4处理器

2000年11月20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41.4GHz、Pentium41.5GHz处理器,采用了0.18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256K的二级缓存,核心高达4200万个晶体管组成。

此时迎来了Intel的P4时代。

该处理器采用了Rambus内存。

2000IntelPentium4(奔四咯,核心和内存不同于现在的老奔4)

2002奔腾43.06GHz(超线程出现,0.13微米)

2003P4处理器至尊版3.20GHz(这个纯粹是捞钱)

2004P43.4GHz

2005奔腾处理器至尊版840(双核时代~~)

5月份奔腾D出现PD960950945925915(赛扬也在不断更新中

intel对赛扬的定义就是低于同时期的奔腾系列赛扬D就出现在这

一时期什么赛扬D320啊很多很混乱)

再提供对HT的支持。

2001年4月23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41.6GHz、Pentium41.7GHz、Pentium41.8GHz处理器,采用了0.18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256K的二级缓存,核心高达4200万个晶体管组成。

使用DDR内存?

socket478接口的Pentium4处理器

2001年8月2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41.9GHz处理器,采用了0.18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256K的二级缓存,核心高达4200万个晶体管组成。

2001年8月2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42.0GHz处理器,采用了最新0.13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512K的二级缓存,核心高达5500万个晶体管组成。

2002年1月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42.20GHz处理器,采用了最新0.13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512K的二级缓存,核心高达5500万个晶体管组成。

2002年4月2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42.40GHz处理器,采用了最新0.13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512K的二级缓存,核心高达5500万个晶体管组成。

2002年5月6日,英特尔发布三款前端总线为533MHz的Pentium42.26GHz、Pentium42.40GHz、Pentium42.53GHz处理器,采用了最新0.13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512K的二级缓存,核心高达5500万个晶体管组成。

2002年8月26日,英特尔发布2款前端总线为400MHz的Pentium42.50GHz和Pentium42.60GHz处理器,同时发布了前端总线为533MHz的Pentium42.66GHz和Pentium42.80GHz处理器,这四款CPU都采用了最新0.13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512K的二级缓,核心由5500万个晶体管组成。

2002-2004年:

超线程P4处理器

支持超线程的Pentium43.06GHz

2002年11月14日,英特尔发布前端总线为533MHz的Pentium43.06GHz处理器,采用了0.13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cache为512K的二级缓存,核心由5500万个晶体管组成,而且支持超线性技术!

2003年11月,英特尔发布了支持超线程(HT)技术的P4处理器至尊版3.20GHz,采用0.13微米制程,具备512KB二级高速缓存、2MB三级高速缓存和800MHz系统总线速度。

2004年6月,英特尔发布了P43.4GHz处理器,该处理器支持超线程(HT)技术,采用0.13微米制程,具备512KB二级高速缓存、2MB三级高速缓存和800MHz系统总线速度。

Intel酷睿CPU

年英特尔公司已经结束使用长达12年之久的“奔腾”的处理器

酷睿一代

  英特尔处理器的名称,开发代号Yonah

    转而推出“Core2Duo”和“Core2Quad”品牌。

  “奔腾”作为消费者所熟悉的一个品牌将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个名称转而用于同为Core2结构的低端处理器"PentiumDualCore"即“奔腾双核”。

 

英特尔先推出的Core用于移动计算机上市不久即被Core2取代

2006酷睿2出现

酷睿二代

  包括Duo双核和Quad四核。

单核心为Core2Solo,用于超低功耗移动领域。

  应用的核心“Merom用于移动计算机”“Conroe用于桌面计算机”“Woodcrest用于服务器”

  英特尔2006年7月份将推出的是65纳米“Merom用于移动计算机Conroe用于桌面计算机Woodcrest用于服务器XEON。

  架构体系已经完全摒弃了PentiumM和Pentium4NetBurst。

  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

早期的酷睿是基于笔记本处理器的。

酷睿二代简介

  酷睿2:

英文Core2,是英特尔推出的新一代基于Core微架构的产品体系统称。

于2006年7月27日发布。

酷睿2,是一个跨平台的构架体系,包括服务器版、桌面版、移动版三大领域。

其中,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

酷睿二代特性

  全新的Core架构,彻底抛弃了Netburst架构

  制造工艺为65nm或45nm

  全线产品均为双核心,L2缓存容量提升到4MB

  晶体管数量达到2.91亿个,核心尺寸为143平方毫米

  性能提升40%

  能耗降低40%,主流产品的平均能耗为65瓦特,顶级的X6800也仅为75瓦特

  前端总线提升至1066Mhz(Conroe),1333Mhz(Woodcrest),667Mhz(Merom)

  服务器类Woodcrest为开发代号,实际的产品名称为Xeon5100系列,采用LGA771接口。

  Xeon5100系列包含两种FSB的产品规格(5110采用1066MHz,5130采用1333MHz)。

拥有两个处理核心和4MB共享式二级缓存,平均功耗为65W,最大仅为80W,较AMD的Opteron的95W功耗很具优势。

  台式机类Conroe处理器分为普通版和至尊版两种,产品线包括E6000系列和E4000系列,两者的主要差别为FSB频率和缓存大小不同。

  普通版E6000系列处理器主频从1.8GHz到2.66GHz,频率虽低,但由于优秀的核心架构,Conroe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优秀。

此外,Conroe处理器还支持Intel的VT(仅限E6000)、EIST、EM64T和XD技术,并加入了SSSE3指令集。

由于Core的高效架构,Conroe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