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039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docx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10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产业发展背景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适应产业发展及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5月,中国移动新增3G用户262万户,其3G累计用户总数为3200万户。

中国联通3G用户净增173.8万户(其中包括17.56万3G无线上网卡用户),3G总用户数达2209万。

而中国电信3G用户增长183万户,3G用户数达到1967万。

三大运营商均保持着月新增3G用户超过月新增移动用户的50%的水准。

随着技术的更新,移动通信企业的基层第一线将需要大量具有高等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有素的工程技术人才,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职毕业生正好满足这种需求,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近年来,我国对通信行业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通信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固定投资20%左右用于网络建设,尤其在3G牌照发放后,三大运营商在满足2G网络建设同时,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发展3G网络。

在网络运维上,逐步增大对网络优化投资比例。

网络优化市场规模在2006年已达77.54亿元。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进一步开发及繁荣,网络优化作为网络部署及运营周期中的重要部分,其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至2010年已发展到155.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95%。

2.行业背景

2001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01〕22号文件规定,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主管部门为安徽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电信实业集团”)。

2004年面向全省招生,是一所隶属于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院。

2007年,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挂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分公司牌子,作为安徽电信培训基地。

学院作为中国电信集团旗下校企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国电信及中国通信服务旗下的兄弟公司等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外,学院还和各大通信设备提供商,如华为、中兴、烽火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本专业的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发展快速

针对安徽省通信市场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深入调研,并经过企业专家的论证,开设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共招收了654名学生,已毕业学生385名,其中大部分在通信运营企业通信服务企业就业,并逐渐成为各通信企业的技术骨干。

本专业目前在校生人数为269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已经建成为紧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通信类专业。

2.校企合作形成特色

学院依托企业办学背景,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

(1)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

学院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联合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联教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等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能力需求,在初步研讨并经过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本专业教师参与通信企业培训,共同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和本专业的实践性条件,先后为安徽电信、安徽移动、安徽联通等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服务企业提供培训、认证服务,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应的培训项目、编写相应的培训教材等。

(3)将优质企业培训资源引入高职教学体系,实施“教培融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将优质社会培训内容融入高职教学,通过对相应岗位技术核心能力要素的提炼,将其融入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中(比如移动基站维护与管理等),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适当增加理论知识讲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多种企业联合办学形式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共同培养学生,如采用“校企合作共建班”、“订单式培养”等。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真正面向岗位,并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培养适应企业需求,满足岗位任职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3.课程体系改革取得成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贴近企业、贴近生产,实行“学校—企业—社会”工学结合的培养机制,把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积极将企业培训内容与高职教学进行融合,教学过程充分面向岗位,在教学中采用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进行情境教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示范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模拟企业生产过程。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安排学生到有关通信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教培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基本建立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7名,其中专任教师9名,兼职教师8名。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4名,占教师总数的44%;具有硕士学位5人,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56%;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6人,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67%。

多数教师具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可以使高职教学很好地贴合企业实际需求。

5.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目前拥有“3G实训基地”、“基站安装维护实训中心”、“通信电源实训室”、“传输实验室”等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验实训场所。

各实验实训场所均制订了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落实了专兼职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仪器设备与现代通信网同步,能够满足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施工、设备维护调测等方面的技能培养需要。

本专业在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还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积极地与校外相关通信企业合作,建立了一系列实习实训基地,签订了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

本专业与安徽省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博达通信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这些基地满足了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实践的要求,也为学生的毕业分配和就业开辟了多重渠道。

6.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积极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社会,先后为安徽电信、安徽移动、安徽联通及安徽通服等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服务企业开展多层次、多系列的专业培训和认证。

本专业利用实践性教学资源对社会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使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场所不仅能满足校内学生训练需要,而且能满足社会培训、认证考试需要。

(三)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1.师资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本专业的大部分专任教师都比较年轻,职称偏低,且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明显不足。

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有一线工作经历,但部分年轻教师还不能将企业实践经验与高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

2.校内实训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本专业已经具有3G实训基地、基站安装维护实训中心等实践性场所,但还缺少培养移动通信网规网优等人才需要的无线网络优化实训室、通信工程设计实训室等实践场所,需要尽快进行建设和完善,以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培养方式需要及时转变

目前高职生源质量下降,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现在的学生实际状况。

所以必须推动项目化课程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也要广泛引入课堂。

4.课程整体设计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本专业近年来已加强了各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但整体设计的水平还比较低,很多课程的设计还不能很好体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目标。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要求,立足通信行业,充分发挥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所具有的通信行业、企业优势,加大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力度,与“校企联合会”各成员单位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学做一体的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一支技术与教学过硬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专业建设,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通信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具体目标

1.推进校企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与行业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岗位对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师与企业经理(培训师)对接,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供“双证书”含金量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

2.探索系统培养,探索中高职对接路径

开展深入调研工作,寻找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同或相近的中职学校进行对接,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

在充分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结合学院的实际,在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上做好与中职对接的前期准备。

3.强化实践育人,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通信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基站维护与管理、无线网络优化等岗位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以强化教学做一体要求,在校内建设完善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配套的无线网络优化实训室、通信工程设计实训室、移动通信铁塔实训基地。

优化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结构,重点抓好已有实训实习基地内涵建设,新增1个移动通信核心网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健全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教学的体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转变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打破学科体系的构建模式,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辐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以任务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以此搭建相关知识体系模块,选择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使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采取考、评、鉴结合的测量手段,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开发与本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对应现场工作过程教学录像,与企业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开展“实战化”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引导通信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教学改革与专业调整新方向。

5.建设教学团队,打造高品质“双师”队伍

在现有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双师”培养制度,引进青年人才,促进专业内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逐渐形成由专业带头人指引专业发展方向,骨干教师作为中坚力量,青年教师作为后备人才,共同进步的教学团队梯队。

6.实施第三方评价,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建立由行业、企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建立相关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评价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及课程改革等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7.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发挥高校社会职能

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认证基地;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校内的师资和实践性教学条件为企业开发培训、认证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三、建设内容

(一)推进校企对接

为了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联教委”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校企共建、共享、共管“人才培养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教培融合”,实现7个对接,即“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师与培训对接、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具体建设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