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0324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docx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讲解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七管式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测定

班级:

化工1206

姓名:

刘亚茹

学号:

2012011164

实验时间:

2015年10月29日

1.目的及任务

1.1.实验目的

1.了解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返混特性;

2.掌握利用电导率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3.分析观察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流动特性;

4.研究不同循环比下的返混程度,计算模型参数n。

1.2.实验任务

1.用脉冲示踪法测定循环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

2.改变循环比,确定不同循环比下的系统返混程度;

3.观察循环反应器的流动特征。

2.基本原理

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在工业生产上,对某些反应为了控制反应物的合适浓度,以便控制温度、转化率和收率,同时需要使物料在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并具有一定的线速度,而将反应物的一部分物料返回到反应器进口,使其与新鲜的物料混合再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在连续流动的反应器内,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之间的混合称为返混。

对于这种反应器循环与返混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

在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中,若循环流量等于零,则反应器的返混程度与平推流反应器相近,由于管内流体的速度分布和扩散,会造成较小的返混。

若有循环操作,则反应器出口的流体被强制返回反应器入口,也就是返混。

返混程度的大小与循环流量有关,通常定义循环比R为:

循环比R是连续均相管式反应器的重要特征,可自零变至无穷大。

当R=0时,相当于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当R=∞时,相当于全混流反应器。

因此,对于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可以通过调节循环比R,得到不同返混程度的反应系统。

一般情况下,循环比大于20时,系统的返混特性已经非常接近全混流反应器。

返混程度的大小,一般很难直接测定,通常是利用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来研究。

然而测定不同状态的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分布时,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停留时间分布可以有不同的返混情况,即返混与停留时间分布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不能用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数据直接表示返混程度,而要借助于反应器数学模型来间接表达。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有脉冲法,阶跃法等,常用的是脉冲法。

当系统达到稳定后,在系统的入口处瞬间注入一定量Q的示踪物料,同时开始在出口流体中检测示踪物料的浓度变化。

由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物理含义及物料衡算,可知

(1)

示踪剂加入量符合

(2)

(1)与

(2)可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3)

由此可见

与示踪剂浓度

成正比。

因此,本实验中用水作为连续流动的物料,以饱和KCl作示踪剂,在反应器出口处检测溶液电导值。

在一定范围内,KCl浓度与电导值L成正比,则可用电导值来表达物料的停留时间变化关系,即

,这里

为t时刻的电导值,

为无示踪剂时电导值。

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在概率论中有二个特征值,即平均停留时间(数学期望)

和方差

的表达式为:

(4)

(5)

采用离散形式表达,并取相同时间间隔

则:

(6)

(7)

若用无因次对比时间

来表示,即

,无因次方差

在测定了一个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后,如何来评介其返混程度,则需要用反应器模型来描述,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多釜串联模型。

所谓多釜串联模型是将一个实际反应器中的返混情况作为与若干个全混釜串联时的返混程度等效。

这里的若干个全混釜个数n是虚拟值,并不代表反应器个数,n称为模型参数。

多釜串联模型假定每个反应器为全混釜,反应器之间无返混,每个全混釜体积相同,则可以推导得到多釜串联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关系,并得到无因次方差

与模型参数n存在关系为

(8)

,为全混釜特征;当

,为平推流特征;

这里n是模型参数,是个虚拟釜数,并不限于整数。

3.装置和流程

3.1.实验装置

3.2.装置流程

4.操作要点

4.1.准备工作

1.示踪剂饱和氯化钾溶液400ml以上(瓶装);

2.500ml烧杯2个,将瓶中饱和氯化钾上清液小心倒入烧杯中约200ml(半杯),尽量防止倒入氯化钾结晶;

3.5ml注射器4只,两用两备,7号注射器针头4只,两用两备;

4.熟悉流量计与流量控制,熟悉循环泵与循环比的调节;

5.熟悉注射器进样操作,使用清水模拟操作;

6.熟悉“管式循环反应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操作,演练“开始—结束—保存—打印”。

4.2.实验步骤

1.通水,开启水开关,使水充满反应管并从塔顶稳定流出,调节进水流量为15L/H,保持流量稳定。

2.通电,开启电源开关。

(1)打开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设定参数值,进入预备状态界面;

(2)开电导仪,调整好,以备测量;

3.不循环条件(R=0),待系统流量稳定后,用注射器迅速注入1ml示踪剂KCl饱和溶液,同时按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始”键,记录电导率随时间变化轨迹;

4.当计算机画面显示的电导率值在2min内觉察不到变化时,即认为终点己到,按“结束”键,同时保存并打印结果。

5.打开循环泵,分别调节循环流量令R=5、10,待流量稳定后,重复3、4过程;

6.关闭仪器,电源,水源,排清反应器中料液,实验结束。

4.3.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过程,要注意控制流量稳定;

2.示踪剂饱和KCl溶液需一次迅速注入(例如1-3秒之内);

3.用注射器抽取饱和KCl溶液时,注意不要抽到底层KCl结晶,以免堵塞针头;如果针头堵塞,切勿强推注入,而应拔出重做;

4.一旦失误,应该等示踪剂出峰全部走平后重做,或在老师指导下,把水全部排放后置换清水重做。

5.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5.1数据处理

(1)下面以循环比为0时的数据为例进行计算(使用离散法进行计算):

计算基准:

1.376

Lt=V-1.376

R=0

i

t

v

L(t)

t*l(t)

t2*l(t)

1

6

1.377

0.001

0.006

0.036

2

12

1.377

0.001

0.012

0.144

3

19

1.376

0

0

0

4

25

1.376

0

0

0

5

32

1.376

0

0

0

6

38

1.376

0

0

0

7

45

1.376

0

0

0

8

51

1.388

0.012

0.612

31.212

9

58

1.963

0.587

34.046

1974.668

10

64

4.568

3.192

204.288

13074.432

11

71

8.774

7.398

525.258

37293.318

12

77

9.642

8.266

636.482

49009.114

13

84

7.554

6.178

518.952

43591.968

14

91

5.008

3.632

330.512

30076.592

15

97

3.269

1.893

183.621

17811.237

16

119

1.588

0.212

25.228

3002.132

17

141

1.409

0.033

4.653

656.073

18

163

1.382

0.006

0.978

159.414

19

185

1.38

0.004

0.74

136.9

20

207

1.38

0.004

0.828

171.396

21

229

1.379

0.003

0.687

157.323

22

251

1.378

0.002

0.502

126.002

23

273

1.379

0.003

0.819

223.587

24

295

1.379

0.003

0.885

261.075

25

317

1.379

0.003

0.951

301.467

26

339

1.377

0.001

0.339

114.921

27

361

1.377

0.001

0.361

130.321

28

383

1.377

0.001

0.383

146.689

29

405

1.378

0.002

0.81

328.05

30

427

1.378

0.002

0.854

364.658

31.44

2472.807

199142.729

计算结果:

t平均

方差

无因次方差

n

78.65162214

147.9786011

0.023921232

41.80386637

同理推出R=5,计算基准:

1.398,数据处理结果如下表:

R=5

i

t

v

L(t)

t*l(t)

t2*l(t)

1

10

1.427

0.029

0.29

2.9

2

21

7.516

6.118

128.478

2698.038

3

31

1.711

0.313

9.703

300.793

4

42

1.427

0.029

1.218

51.156

5

52

3.031

1.633

84.916

4415.632

6

63

3.687

2.289

144.207

9085.041

7

73

1.607

0.209

15.257

1113.761

8

84

2.02

0.622

52.248

4388.832

9

95

3.503

2.105

199.975

18997.625

10

105

1.915

0.517

54.285

5699.925

11

116

1.66

0.262

30.392

3525.472

12

126

2.685

1.287

162.162

20432.412

13

137

2.195

0.797

109.189

14958.893

14

148

1.669

0.271

40.108

5935.984

15

158

2.076

0.678

107.124

16925.592

16

191

1.778

0.38

72.58

13862.78

17

223

1.656

0.258

57.534

12830.082

18

256

1.609

0.211

54.016

13828.096

19

288

1.585

0.187

53.856

15510.528

20

321

1.572

0.174

55.854

17929.134

21

353

1.546

0.148

52.244

18442.132

22

386

1.513

0.115

44.39

17134.54

23

419

1.488

0.09

37.71

15800.49

24

451

1.453

0.055

24.805

11187.055

25

484

1.438

0.04

19.36

9370.24

26

516

1.424

0.026

13.416

6922.656

27

549

1.415

0.017

9.333

5123.817

28

581

1.404

0.006

3.486

2025.366

29

614

1.399

0.001

0.614

376.996

30

647

1.395

-0.003

-1.941

-1255.827

18.864

1636.809

267620.141

计算结果:

t平均

方差

无因次方差

n

86.76892494

6657.971997

0.884328315

1.130801742

同理推出R=10,计算基准:

1.387,数据处理结果如下表:

R=10

i

t

v

L(t)

t*l(t)

t2*l(t)

1

12

1.383

-0.004

-0.048

-0.576

2

24

1.996

0.609

14.616

350.784

3

37

5.773

4.386

162.282

6004.434

4

49

1.536

0.149

7.301

357.749

5

61

1.952

0.565

34.465

2102.365

6

73

3.608

2.221

162.133

11835.709

7

85

2.044

0.657

55.845

4746.825

8

98

1.824

0.437

42.826

4196.948

9

110

2.676

1.289

141.79

15596.9

10

122

2.396

1.009

123.098

15017.956

11

134

1.816

0.429

57.486

7703.124

12

147

2.19

0.803

118.041

17352.027

13

159

2.221

0.834

132.606

21084.354

14

171

1.823

0.436

74.556

12749.076

15

183

1.9

0.513

93.879

17179.857

16

221

1.743

0.356

78.676

17387.396

17

260

1.694

0.307

79.82

20753.2

18

298

1.638

0.251

74.798

22289.804

19

336

1.581

0.194

65.184

21901.824

20

374

1.539

0.152

56.848

21261.152

21

413

1.5

0.113

46.669

19274.297

22

451

1.464

0.077

34.727

15661.877

23

489

1.445

0.058

28.362

13869.018

24

528

1.43

0.043

22.704

11987.712

25

566

1.416

0.029

16.414

9290.324

26

604

1.406

0.019

11.476

6931.504

27

643

1.402

0.015

9.645

6201.735

28

681

1.395

0.008

5.448

3710.088

29

719

1.391

0.004

2.876

2067.844

30

757

1.386

-0.001

-0.757

-573.049

15.958

1753.766

328292.258

计算结果:

t平均

方差

无因次方差

n

109.8988595

8494.509009

0.703318288

1.421831363

5.2实验结果讨论

1.计算出各条件的平均停留时间,分析偏差原因。

实验组循环比

实验平均停留时间(s)

离散法计算平均停留时间(s)

β=0

81

78.65162214

β=5

127

86.76892494

β=10

146

109.8988595

由上表所示,可以看出由离散法计算出的结果与计算机给出的结果有较大偏差。

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算法所致。

计算机计算所用方法近似为积分法,而数据处理所用为离散法;其二是所用数据选取间隔较大,数据波动值同样较大,同时数据点未能准确标出峰值。

2.计算模型参数n,讨论三种循环比的返混程度大小。

实验组循环比

计算机计算结果N

离散法计算N

β=0

14.69

41.80386637

β=5

1.56

1.130801742

β=10

1.48

1.421831363

计算结果如右表所示,从参数定义来看:

当n=1时为全混流,当n=∞时为平推流。

由此可以看出:

当β=0时,n最大,则此时返混程度最低,趋近于平推流;当β=5时,n居中,返混程度处于中间位置;当β=10时,n最小,则此时返混程度最高,趋近于全混流。

6.思考题

1.何谓循环比?

循环反应器的特征是什么?

答:

循环的原料量与一次反应转化的原料量之比称为循环比。

循环反应器特征:

最终的转化率为百分之百

2.对管式循环反应器,如何限制返混?

如何加大返混?

答:

改变物料流量和搅拌速度可以影响返混。

具体的减小物料流量和加大搅拌速度可以加大返混,增大物料流量和减小搅拌速度可以限制返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