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486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docx

课题  名称: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 

课题批准号:

          DIA060147          

课题  类别:

       教育部重点课题        

课题资助经费:

            2万元            

学科  分类:

        高等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

        2010年6月          

课题负责人:

  万文涛  江西师范大学   

主要  成员:

   眭依凡   胡  斌   刘钟吉  

                  蔡连玉   余可锋   曹  烨  

                  刘  娟   黄运鑫   刘艳晶  

研究总报告

摘  要

在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带头学科加速更替、研发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科研团队已经成为世界各知名大学最具创造力的“科研组织细胞”。

然而在我们的大学里,科研活动却长期处在“单兵作战”为主的状态,“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只是到近年来才得以推行。

我们的大学应当如何迅速加强科研团队的培育,以便在科研上尽早赶超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学者们热切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博弈论为思想指导,在阐明科研团队概念、组织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科研组织的现实,对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对个体创新能力进行建模研究表明,个体知识随年龄按Logistic曲线增长,个体创新能力随年龄呈“钟形”曲线变化。

对影响大学科研团队创新业绩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团队内部沟通、团队角色匹配、学术带头人水平等是主因。

大学科研团队有其生成的条件,也有其发展的规律。

如果在我们的大学里能够创设出适宜于大学科研团队生成、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那么大学科研团队将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茁壮成长。

内容结构图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大学科研团队培育的意义、价值,及其创新规律、生成发展规律,以便我们的大学能够营造出适宜的制度、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科研团队的生成与发展,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主要的具体目标,一是要揭示大学科研团队培育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二是要寻求研究者个体和团队的创新能力函数,发现蕴含于大学科研团队之中内在规律;三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来寻找在我们的大学里,影响科研团队创新业绩的主要因素;四是要揭示大学科研团队的生成条件和发展规律,进而寻找到适宜大学科研团队生成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研究意义

“团队实践”由来已久,但“团队理论”却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在20世纪80年代,“团队理论”得到了彭渤发展。

时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团队理论”开始渗透到了科研组织领域。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国内外学者对科研团队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说还处在起步阶段。

人们已经认识到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是超越个人的,但对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何以超越个人,仅仅停留在“1+1>2”,“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这样的比喻性认识水平上。

人们已经意识到科研团队的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研团队的生成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却没能很好地指出这些影响究竟是哪些,也没能很好地揭示出生成发展的规律究竟是什么。

因此,本课题开展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揭示大学科研团队培育的意义和价值,探索大学科研团队创新规律和生成发展规律,是对科研团队理论的一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

世界知名大学早在18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科研团队实践,并且据此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原创性、系列化的科技成果,奠定了他们在科研上的领先地位。

我们的大学要想在科技上赶超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从加强科研团队培育做起。

在我国大学科研团队正待大发展、大建设之际,本课题开展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效能。

目前我国在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过程中,的确存在不尊重规律、抓不住要令盲目行动的现象。

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研究并提出既尊重我国国情和大学校情,又尊重科研团队创新规律和生成发展规律的大学科研团队培育策略,对促进大学科研团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有助于大学科研团队的持续发展。

目前在我们的大学里,还大量存在不利于科研团队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

因此,本文寻求适宜于大学科研团队生存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对政府和学校推进制度改革和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对保障大学科研团队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假设

本课题组认为,当代科技知识的增长已经进入了理论多元竞争、学科交叉综合、知识互动生成的时代,科研团队的生成是历史的必然;科研团队的知识储备、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对个人知识、能力的超越;在科研团队学术研讨的过程,是新观点自组织生成的过程;科研团队的生成、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组织生成、自组织发展的过程;科研团队若要得到健康发展,最优分配方案应是小于50%的剩余归投资者所有;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博弈,其Pareto最优解应当是团队大部分收益用于按劳分配,小部分按Shapley值分配奖励给主要贡献者等等。

(四)核心概念

科研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为核心任务的,由为数不多的在知识和能力上互补的,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而相互配合、相互承担责任的专业学术人员群体。

本文的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科研团队是一种特殊的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为核心任务的团队。

当然,科研团队往往还肩负着培养科研人才的重任。

(2)科研团队的成员人数不宜过多。

由于需要高频度的相互沟通和交往,团队的核心成员数量不宜过多,以5个左右(3-7个)为宜。

多了会引起沟通不足,造成智力资源浪费等弊端。

当然,科研团队还可以有更多一些的学习者、研究生,以及其他一些非核心成员。

如果成员实在太多,那就意味着有走向分化的可能。

(3)科研团队成员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是互补的。

只有这样,成员们在一起共同研讨学术问题就可以相互开拓视野,相互弥补由学业专攻带来的能力局限,从而使科研团队能够激发出比个人创新能力总和还要大得多的集体创新能力。

(4)科研团队一定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不是留在纸上的空洞口号,而是内化于每个成员的心灵。

他们愿意将这一目标视为自己最重要的阶段性人生目标,并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5)科研团队成员在行动上积极配合,相互承担责任。

科研团队成员有鲜明的团队意识、整体意识,自觉自愿地置个人努力于整体之中,都希望通过分工协作来寻求最佳的整体利益。

不去斤斤计较、遇事推委,而是相互担待、相互承担责任。

大学科研团队是科研团队当中的一种,是生存于大学环境之中的科研团队。

从有生命、有记忆、高智慧的自组织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大学科研团队同其它许多科研团队一样,具有协同性、有序性、发展性、创新性、自控性等社会组织所共有的自组织特性。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1. 科技组织发展背景

当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带头学科加速更替、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研发周期日益缩短”的新时代。

面对着数不胜数的、多环节、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单兵作战”的个体研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人们纷纷寄希望于通过扩大科研合作来摆脱困境、迎接挑战。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历史也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只有不断提高科研合作程度,不断实现科研组织的“升级”,才能不断应对科技进步对个人智慧极限所带来的持续挑战。

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先后成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时代,是科技知识纷纷萌芽诞生的时代,也是科学巨匠个体创新的黄金时代。

而德国(1810-1920)之所以能够继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则与他们率先实现了科研组织的团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1826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就在吉森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卫才胜,2003)。

这实际上世界上最早的没有称之科研团队的科研团队组织。

李比希的实验室区别于早期的私人实验室,不仅设备精良,而且还有一大批的学生团结在名师的周围,相互交流、相互启迪,专心致志于科研工作,结果很快就取得了辉煌的科研成就。

在此之后,德国的其它大学纷纷效仿,陆续建立起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启大学科研组织的团队化之路。

其中最著名实验室有:

弥勒在柏林大学建立的生理实验室;马格努斯在柏林大学建立的物理实验室,也即后来赫姆霍兹工作过的实验室;以及路德维希和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生理实验室等。

美国(1920-今)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与他们在学习德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科研合作的范围有着密切关系。

美国以大项目为抓手,将分散在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团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以科技园等组织为载体,全面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从而构建起了以科研团队的基本组织细胞的学术生态系统。

正是这一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术生态系统,稳固了美国的科技中心地位。

2. 中国当代高教背景

与科研组织团队化、系统化这种大趋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一些大学的科研活动基本上还处在“单兵作战”为主的状态。

除了有少数自发组建的“师生合伙”、“夫妻开店”式的科研团队,和个别重点扶持的科研团队外,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各自为战,做着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结果是耗时费力效率低下,严重扼制了我国大学科研水平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可喜的是,在对外开放多年之后,国人终于意识到了我国的科技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科研组织形式落后造成的。

为了扭转落后局面,我国已经从加强科研团队培育入手开始了学术生态系统的建设。

从1984年开始,我国陆续推进了三个级别(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等一系列建设工程。

从2003年开始,我国教育部、科技部又联合推出了“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有意识地将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的建设,纳入到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路上来了。

应当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科研组织的团队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截止2007年底,我国已公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了22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1个,国家重点学科涉及335个学科门类的902个学科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9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51个。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大学科研团队建设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大学科研的团队化程度还有待大幅度提高。

从累加数字来看,国家级的科研团队似乎就已经不少了,但是如果除去其中交叉申报的部分,平均每所大学不到1个。

即便再加上省级和校级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或重点学科,也只能覆盖全国所有高校全部科学点中的一少部分。

大部分学科点的教师在科研上还没有被真正组织起来,还是“散兵游勇”,长期做着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徒劳无功。

二是不少科研团队有名无实。

在我们的大学里,各种名目的科研团队建设都具有“速成”特点。

一般都是政府重视大力推进,学校动员组织申报,院系临时组队搭班,管理部门再按指标额度审批,得到审批和经济支持就挂牌成立。

但在成立之后,未必都有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三是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经验。

我国早期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或重点学科建设,并没有纳入到团队建设的思路上来。

即便在2003年之后,我们初步具备了团队建设的思路和意识,但也还是缺乏较为成熟的科研团队理论作指导,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多少还带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

在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即将蓬勃发展之际,在继往的大学科研团队建设并不尽如人意之时,应当如何根据科研团队的组织特性,根据科研团队的创新规律和生成发展规律,根据大学制度和文化环境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开展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

这个问题自然就凸显了出来,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

1. 国外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