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48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恩施市基本情况.docx

3恩施市森林城市建设基本条件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地处清江中上游的鄂西南山区中部,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县,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km,南北长90.2km,总面积3967km2。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

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之间。

辖13个乡镇、

4个办事处、172个行政村、36个社区。

占全州总面积的16.6%。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东瞰江汉、西接巴蜀、南连潇湘、北通豫陕之说。

围绕“区域中心城、交通枢纽城、山水园林城、生态旅游城、民族风情城”定位,恩施市正在向中等城市目标迈进。

3.1.2地质地貌

3.1.2.1地质构造

恩施市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山体走向为北东→南西,恩施盆地为隆起带内断裂影响造成局部陷落形成的断陷盆地。

境内主要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较少。

褶皱和断裂的展布方向分为华夏系和新华夏系两个构造体系。

恩施城以西和东部清江以南地区的褶皱、断裂走向均为北45°~60°东,以宽缓的箱状褶皱为主,压性、压扭性断裂平行主干构造线,伴有北西向,北北西向张性、

张扭性断裂与主干构造线斜交。

断裂不发育,主要出现在褶皱翼部。

卷入地层为古生代寒武系到二叠系,控制着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的沉积和铁、煤、铜、铅、锌、汞等矿产的展布。

褶皱两翼不对称,一般是西北翼陡,南东翼缓,属于华夏系构造形迹。

恩施城以东褶皱断裂走向北10°~20°东,卷入地层为二叠系至白垩系下三叠系,褶皱紧密强烈,局部发生倒转,属于新华夏系构造形迹。

3.1.2.2地貌特征

恩施市境内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部分是山地,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

地势西北与东南部高,中部低。

最高点为板桥镇大山顶境内的石门子,海拔2078m,最低点为红土乡东北部绵羊口,海拔262m。

西北部的板桥镇辖区海拔多在1600m~1900m之间,高程1900m以上山峰近40座,为清江与长江的分水岭。

东南部红土乡石灰窑及新塘乡双河辖区海拔高程多在1400m~1800m之间,是清江与澧水的分水岭。

以恩施盆地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山势地平,形成波状起伏的地山丘陵地貌。

盆地两侧,山峰依次逐渐增高,山体间遍布“V”、“U”型深切峡谷,下切深度300m~1000m,形成山中峡谷。

恩施市地貌按成因类型和分布高程划分为构造溶蚀侵蚀中山区,构造溶蚀侵蚀中低山区,构造侵蚀低山区。

自白垩纪以来,境内处于间歇性抬升之中,大阶梯状地貌发育。

普遍展示着海拔2000m~1700m,

1500m~1300m,1200m~1000m,900m~800m,700m~500m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呈现明显层状地貌。

地貌上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主要以碳酸盐岩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体,兼有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呈明显的隆起与沉降形迹。

地表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全市面积70%左右,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3.1.3气候特征

恩施市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雾多湿重,无霜期长,高山冬冷夏凉,雨量充沛,夏季多雷雹,冬季多降雪。

根据恩施气象站观测资料,全市年平均气温16.3℃左右,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八月平均气温最高,极端气温最高为41.2℃,最低气温为~12.3℃。

无霜期282天,年日照时数1270h~1510h,日照百分率29%~35%,相对湿度82%。

年降雨量1400mm~1500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665.6mm,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08.9mm。

雨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九月初结束,年降雨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以7月份雨量最大,日降雨量极值达227.5mm,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常出现伏旱。

年平均风速0.5m/s,最大风速9m/s。

恩施市海拔高度悬殊大,气候变化较明显,垂直差异突出,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

主要特征是温度随地势的增高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增大,气候与地势具有立体相关性。

有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和"山下桃花山上雪"的自然景观。

3.1.4水文水系

恩施市河川径流由地表径流与地下暗流两部分组成。

长5km以上的小型河流共58条,总长度1200km,长5km以下的溪流78条,分属长江上游下段、乌江、清江、沅江、澧水5个水系。

地下水以大型岩溶管道汇水排泄为主,并有中小型岩溶泉,暗河流量一般为100~1000L/s。

暗河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支流,源出利川市汪营镇上十庙,全长428km,流域面积16714km2,恩施市境内河长127.5km,境内流域面积3541km2,由屯堡乡沐抚雪照河入境,流经屯堡、龙凤、恩施城区、三岔、新塘、沙地、红土等乡镇辖区,至红土乡绵羊口出境。

马水河是清江中游北岸的较大支流,全长103km,流域面积1732

km2,支流33条,自新塘乡、沙地乡、三岔乡交界处的两河口入清江。

境内全长47km,流域面积441km2。

带水河源于太阳河乡西南百户湾林场牛鼻子西南山脚八大股山沟,流经太阳河乡茶山河村、龙凤镇龙马、龙凤坝镇,上游依次为伍家河、涂家河、喻家河,自大龙潭入清江,河流长39.1km,流域面积498km2。

马尾沟河源于宣恩县椿木营,流经新塘、红土乡辖区,自新塘与红土接壤出大马驿汇入清江。

河流全长42.4km,境内河流长24.5km,流域面积231km2。

云龙河源于板桥镇蛮王阡至麦李村两河口入清江,河流全长

26.9km,流域面积340km2。

太阳河源于太阳河乡西南部百户湾林场内牛鼻子东北山麓,流经太阳河集镇、白杨坪乡麂子渡、奇羊坝自两河口与马水河汇流,河流全长44.37km,流域面积210.67km2。

米天河源于芭蕉侗族乡石板溪,自老屋口汇入清江,河流长

19.4km,流域面积128km2。

芭蕉河源于芭蕉侗族乡河茅坝,从南向北自天桥汇入清江,河流长18.7km,流域面积176.10km2。

车坝河源于白果乡马鬃岭下水田坝,自秀水塘入伏流。

从马家湾出洞进入屯堡乡辖区,自车坝入清江,河流长47.2km,流域面积257

km2。

龙桥河源于板桥镇清水塘,经龙凤镇碾盘村入屯堡乡辖区,与屯堡新街入清江,河流长17.1km,流域面积114km2。

马鹿河为乌江二级支流唐崖河上游东支流,河源位于恩施市白果乡金龙坝流横塘,从源头至官渡为古泥溪,官渡至两河口为马鹿河,以下名为冷水河。

干流长52.21km,其中恩施市河流段45.21km。

干流河道流域总面积460km2,境内流域面积427km2,经盛家坝乡向南,自桐麻园入咸丰县境。

高桥河源于六角亭街道高桥坝村石头坡,自巴公溪入清江,河流长10.2km,流域面积147km2。

3.1.5土壤条件

全市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53个土属,136个土种。

从低山到高山,土壤分布逐渐由黄壤向黄棕壤、棕壤演变,恩施市盆地属

棕红壤。

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明显:

海拔800m以下为黄壤,占总面积的22.1%,为粮食主产地,又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产;800m~1500m为黄棕壤,占总面积的55.9%,是旱粮主产地;1500m以上为棕壤,占总面积18.9%,适合中药材生长。

另外,紫色土、石灰土、潮土、水稻土也分布较广,海拔1400m以上山洼地出现了草甸土、沼泽土。

恩施市富硒土壤面积大、分布广,富硒资源种类多、含量高,有

利于规划开发利用,多元化发展富硒农特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施用化肥,恩施市市部分耕地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减产;部分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恩施市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问题,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现已有序推进,部分地区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2社会经济条件

3.2.1历史沿革

据《尚书·禹贡》记载,恩施市古为荆、梁二州的交界地区。

周春秋时期为巴国界,战国时期属楚巫郡地。

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巫县南境,隶荆州。

恩施建县始于吴永安三年(206),名沙渠县,隶荆州;

南北朝,后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为施州,后改清江郡、清化郡,又复为施州;

太康元年(280),沙渠县改属晋之建平郡。

南北朝时,宋、齐沿袭。

北周建德二年(573),沙渠县境内置施州及清江郡治所,分沙渠部分地为乌飞、盐水二县,乌飞属施州,盐水置亭州及资田郡。

隋开皇初,废清江、资田二郡,改乌飞县为开夷县。

开皇五年(585),改沙渠县为清江县,隶荆州总管。

唐武德初置江州,盐水县属之;武德四年,入清江县;天宝元年

(742),改施州为清化郡。

五代属蜀,宋、元均为施州。

明为施州卫;清初因之。

雍正六年(1728年)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南府附郭首县。

中华民国初年,府存县,直隶湖北省;民国四年,隶湖北荆南道;民国十五年,为施鹤道治所;民国十六年,设鄂西行政区。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湖北省政府迁恩施近8年,恩施成为湖北省临时省会。

1949年成立恩施县人民政府,为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1982年设立县级恩施市,实行县市分治。

1984年1月,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恩施市。

1993年4月,恩施市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3.2.2行政区划及人口

截至201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2.0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25

万人,女性人口39.84万人,性别比为106:

100(女性为100)。

居住地分:

乡村人口43.72万人,城镇(含“三镇”“一办”的镇区人口)人口38.37万人(按居住地域划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4‰。

末全市常住人口76.58万人,城镇化率50.1%。

恩施市辖3个街道、4个镇、9个乡:

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崔家坝镇、龙凤镇、板桥镇,白杨坪镇,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屯堡乡、太阳河乡、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

共有居委会34个,村委会172个。

3.2.3经济发展状况

2015年,恩施市经济水平较过去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05.3亿元增长到171亿元,年均增长11.3%,人均GDP首次突破两万达到

20436元。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52亿元,可比价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04亿元,可比价增长1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94亿元,可比价增长10.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7.3:

40.2:

42.5调整为16.3:

40.3:

43.4,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7亿元,同比增长22.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42元,增长10.3%。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3元,增长13.2%。

2015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10.6万人;小康指数达82.49%,

高于全州3.89个百分点。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3%,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