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143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011·淮安模拟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④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A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④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2.2011·醴陵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

 

材料三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家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身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

……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髓》

(3)据材料三,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

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1)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

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爱国、自强、好学、诚信。

(3)内容:

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团结协作。

影响:

丰富了韩国的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1)题再现所学回答,第

(2)题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第(3)题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得出。

         

课标文综16.O1[2011·福建卷]《唐律疏议》记载: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课标文综16.O1[2011·福建卷]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

题干强调的是德礼、刑罚与政教的关系,德礼是本,刑罚是用,二者缺一不可,故选择D项。

其他选项都是强调德礼与刑罚

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课标文综12.O1[2011·广东卷]“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课标文综12.O1[2011·广东卷]C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仁政的思想。

研读题干材料,大意是:

行仁政,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

……田界确定了,分配土地,制定俸禄标准也就解决了。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前提是“经界”,即解决土地问题,故选择C项。

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徭役赋税、均贫富、民贵君轻的思想,可排除A、B、D三项。

文综37.O1、R1、R3[2011·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

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文综37.O1、R1、R3[2011·全国卷]【答案】

(1)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异:

王韬:

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

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同:

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

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

(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

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

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

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

(2)问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归纳二人思想的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二人思想的相同点也就容易回答了。

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课标文综12.O1[2011·浙江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④D.③④

课标文综12.O1[2011·浙江卷]C 【解析】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①符合题意。

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②不符合题意。

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

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③不符合题意。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④符合题意。

课标文综37.O1、M2、Q4[2011·重庆卷]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

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

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恐怖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韦庆远《明清史续析》

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

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

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重要岗位。

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困扰。

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

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邓小平说: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

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

(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

(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着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

红墙决策》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

(3)指出材料三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

(4)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课标文综37.O1、M2、Q4[2011·重庆卷]【答案】

(1)一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

一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作品遭到扼杀;创新性、试验性作品的作者等遭到“清洗”。

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体制)。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

(4)略。

【解析】本题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化政策及其原因与影响,前三问都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从材料一中不难归纳出两方面的史实,但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影响。

(2)问特点的归纳要紧密结合材料,逐字逐句归纳才能回答全面。

至于其影响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就能回答。

第(3)问动机的归纳要全面分析材料,特别是第一段,如能结合“左”的思想在文化政策上的反映,归纳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影响的回答要注意材料给的第一个时间(1975年),再结合背景就能做出比较全面的回答。

第(4)问属于开放型问题,根据前三个问题的回答,不难找到正确的方向。

课标文综12.O2[2011·安徽卷]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课标文综12.O2[2011·安徽卷]B 【解析】四幅图片中,①是安庆迎江寺,寺庙属于佛教;②是徽州牌坊群,反映儒家“三从四德”或“三纲五常”的内容;③是涡阳老子庙,属于道家;④是合肥包公祠,彰显包公,体现儒家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精神。

本试题属于较易试题。

课标文综14.O2[2011·北京卷]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

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课标文综14.O2[2011·北京卷]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与思想的关系。

从材料中分析,文庙从唐代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很明显是统治者利用孔子加强专制统治。

B项说法错误,汉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项从材料中难以得出;D项文庙的修建与城市经济发展无关。

课标文综15.O2[20

11·北京卷]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课标文综15.O2[2011·北京卷]D 【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

他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强烈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因此他的《明夷待访录》被列为禁书。

A项的主张属于二程;B项的主张属于李贽;C项是隋朝儒学家的思想。

 

课标文综38.O2,I2,C2,F1[2011·福建卷]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a)、(b)、(c)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

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

课标文综38.O2,I2,C2,F1[2011·福建卷]【答案】

(1)王夫之:

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

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看法:

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

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

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

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体现:

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

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

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1)问,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理解文言文材料,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

材料一的关键句是“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二的关键句是“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郡县制的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问,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可从三幅漫画进行概括。

“中国佬”带有轻视侮辱之意;“我们在中国应该做什么”“中国就要崩溃了”,反映了他们认为中国软弱可欺。

回答成因时要结合图片出现的时间,并从中外两个方面回答。

1900年,“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3)问,材料四主要强调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原来满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借款等承认都继续有效,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反帝方面的严重不足,其原因主要从其阶级本身的特点来考虑。

第(4)问,关键是理解“一边倒”的内涵。

“一边倒”倒向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所以答出来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史实即可。

国内外环境和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课标文综14.O2、Q2[2011·广东卷]“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课标文综14.O2、Q2[2011·广东卷]A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佛、道、儒三教融合趋势的出现。

陶渊明、陆修静、慧远虽不处于同一个年代,体现其虚构性,但他们三人分别代表儒学、道教、佛教,相聚畅谈,乐而忘返,正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合趋势的一种反映,故选择A项。

其他选项,皆不符合题意。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诗歌繁荣是在唐朝,绘画以写实为主是在宋代,B、C、D三项均可排除。

 

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

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

,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

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

“《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答案】

(1)政治背景:

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

风俗。

功能:

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

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

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

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本题以顾炎武的三段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顾炎武的思想产生原因、基本主张和影响的认识,以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类“小切口,新角度,多层次,深分析”为特征的题目,是各省市命制主观题的主流。

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设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把握好材料的时代特点。

(1)问,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要结合明朝后期史实概括,可以从君主独裁、宦官专权、官僚腐败等角度回答。

(2)问,材料一强调个人修养问题,材料二强化教化作用;功能从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总结。

第(3)问,突出顾炎武是儒家思想家,反对理学,主张恢复孔孟之道的目的。

第(4)问,要概括材料回答,学以致用是顾炎武思想最大特点,体现时代责任感的是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标文综26.O2[2011·课标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

(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课标文综26.O2[2011·课标全国卷] C 【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了黄宗羲天下为公的思想。

A、B、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课标文综27.O2、P2[2011·山东卷]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

,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

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

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