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139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docx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资料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讲义

 

适用专业:

交通运输

主讲教师:

李华

所属教研室:

交通运输教研室

 

第一章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企业

一、企业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1、企业的概念

(1)企业的定义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生产力条件下出现的集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

它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和其他一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活动使一切微观经济活动的基础。

2、企业的特征

(1)企业的存在有社会性和经济性两个目的

(2)企业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企业具有法人地位(4)企业是经济组织

3、企业的类型根据资产构成的不同分类:

(1)独资企业是指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统一的企业。

但是独资企业资本有限,难以扩展;风险大,一旦经营失败,可能家破人亡。

这种企业对于风险性大的项目是不适宜的。

(2)合伙企业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并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的企业。

两个优点:

1)由众多合伙人共同投资,因而可以扩大资本规模;由合伙人共同偿债的无限责任,减少了贷款的风险,其筹集资金,获得商业贷款的能力较独资企业强。

2)合伙人对企业负有完全责任,意味着他们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为其担保,因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心。

缺点表现:

1)合伙人对企业经营负有连带责任,风险太大。

2)所有权转让困难。

3)集体决策,遇重大问题难免互相干扰。

4)易形成多头领导、权力分散,增大管理协调难度。

(3)公司企业是指依法由两个以上股东出资组成,或是由两个以上企业出资联合而成的企业。

按集资方式和股东承担的责任的不同,公司可分为以下形式:

1)无限责任公司。

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的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人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3)两合公司。

是指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混合而成的公司。

其中,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以其出资额为限负有限责任。

4)股份有限公司。

是指注册资本分成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和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交通运输企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支柱。

它是在不改变劳动对象原有属性和形态的要求下,实现劳动对象的空间位移。

交通运输业这一特殊生产过程是这个产业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1)运输产品的非实体性不会增加对运输的商品的数量,也不会改变商品作为独立的使用价值所固有的属性。

2)运输生产过程和运输消费过程同时存在生产只能在生成过程中的消费,运输生产越多,消费就越多。

(3)运输产品的非储存性品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当时和当地就被消费掉,不可能被储存来满足其他时间和空间发生的运输需求。

(4)运输产品的同一性输方式(公路、水运、航空、铁路及管道运输)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既运输对象的位移,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

5)运输生产范围的广泛性

二、企业的创立、变更和终止

(一)企业的创立业的创立是指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程序建立经济组织并取得法人资格的行为。

1、企业创立的条件1)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2)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3)符合国家规定并具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从业人员4)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2、企业创立的程序1)申请

(2)核准登记(3)公告

(二)企业的变更企业法人成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需要和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成为企业的变更

1、企业变更的种类

(1)企业的分立

(2)企业的合并(3)企业组织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

2、企业的变更程序

(三)企业的终止企业的终止一般指企业法人在法律上丧失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1、企业终止的原因

(1)依法被撤销

(2)解散(3)依法宣告破产(4)其他原因

2、企业终止的程序

(1)清算

(2)注销登记(3)公告

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

概述:

传统企业制度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为基本特征,近代企业制度以两权一定程度的分离为基本特征,而现代企业制度以两权的彻底分离为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1、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本。

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及最基本的成份,既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20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即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1)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企业和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基本单位也称交易者。

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有两类:

1)进行消费活动的单位,称为家庭或消费者。

2)基本经济单位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单位,即企业。

消费者和企业构成了市场的买卖双方。

消费者是商品的基本买者,同时又是生产要素的基本卖者;企业则是商品的基本卖者和生产要素的基本买者。

(2)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就是公司制度。

所谓公司制度,就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制度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产权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业主制企业从数量上来说,仍然是主要的。

约占企业总数的75%,加上合伙企业,约占84%;公司制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6%,但资本额却占85%,营业额约占90%。

可见公司企业在现代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

(1)产清晰标明了财产归谁所有,由谁实际占有、谁来使用、谁享受收益、归谁处置等财产权中一系列的权力关系。

(2)权责明确一是出资者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划分。

投资主体在企业中行使出资者权利,并已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则拥有包括国有投资主体在力的各类投资者投资及借贷形成的法人财产,对其享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

二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形成规范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依据《公司法》建立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并确定各自的权利和责任(3)政企分开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职能分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

只有实行两个分开,才能实现政府调控市场,企业自主经营创造基本条件。

(4)科学管理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公司法人产权制度

1、产权、产权制度及功能

(1)产权;产权的简称,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

产权一般可被分解为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而它是一种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社会性行为权利。

(2)产权制度;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地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

这个制度安排具体表现为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对财产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和处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产权主体的地位、行为权利、责任、相互关系加以规范的法律制度(3)产权制度的功能1)财产约束功能。

实现约束经营者,保证资产增殖,实现所有者利益。

2)自主经营和激励机制功能。

产权具有排它性和独立性,企业一旦拥有产权,基本生产经营权利即可得到法律保护,进而使竞争者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既可以也可能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增进资源配置效益功能。

由于产权的各项权能是可以分解、转让的,因此,通过以产权转让为基础的企业间的资产联合、兼并等形式,可以促进资产合理流动。

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功能。

产权关系的界定具体规定了人们那些与物相关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获得必须承担不遵守这些规范的后果。

这样保障受益和受损索赔的原则可以有效抑制不正当交易行为,从而使企业行为合理化。

2、公司财产权的分离财产权的分离是指财产权中所包含的住房功能,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分属不同的经济主体。

财产权能分离最常见的方式是所有权与其他三个权能的。

分离。

通常称之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3、公司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公司产权制度就是公司的法人财产制度,他是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财产权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依股东会、董事会、执行机构作为法人治理结构来确定各自权利、责任和利益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

基本内容如下:

(1)公司是由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统治和管理的

(2)公司治理结构典型的公司治理是由股东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这种3层治理结构的特点是原始所有权、公司财产权、经营权具有人格化载体,界定明确,责权利明确划分。

由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组成的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制衡关系,可以相互制约,从而保证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体现公司法人团体的意志。

4、公司财产的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两种主要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均实行的是有限责任制度。

1)出资者以其投入企业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公司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这两个方面相互补充,使公司财产有限责任制度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公司组织制度

1、公司的组织结构一个结构设计良好的公司,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充分展示员工的才能。

公司管理者的必须十分重视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

2、公司的组织机构1)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2)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3)公司的监督机构---监事会4)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机构--经理机构

(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

1、公司管理制度的特征

(1)公司面向顾客

(2)公司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结合(3)公司的管理与内部管理的结合(4)公司整体战略与具体战略的结合

2、公司管理制度的内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

2)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由处的领导制度。

3)拥有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并拥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

4)有一套符合本企业特点、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高效率运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在生产经营各个主要环节普遍的、有效的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推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现代化管理。

6)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

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和基础工作

一、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让员工获得高度责任感,而运用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手段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

二、企业管理的性质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使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由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因此,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也就存在有两重性,一种是与合力组织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维护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

三、企业管理职能(POLCM)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指挥职能4、控制职能5、激励职能

四、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1、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

(1)标准和工作

(2)定额工作(3)计量工作(4)信息工作(5)建立责任制为核心规章制度(6)职工教育

2、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群众性、经常性、变动性、先进性

第四节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方面

二、企业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2、掌握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3、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4、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第二章交通运输企业组织设计

第一节企业组织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一、组织的基础

(1)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相同的概念,既把组织的任务分解成若干更小的部分,个人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之间有效指挥和监督下属的数目。

管理层次的出现正是在于受管辖人数的限制。

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即每个主管所能直接控制的下属数目越多,所需的管理层次就越少。

(3)直线与参谋从对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来说,直线是指对组织目标的完成直接作出贡献的人和部门;参谋是指帮助直线进行工作的、向直线提供协助服务和咨询活动的人不部门。

直线关系是一种智慧和命令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和行动的权利;参谋关系则是一种服务和协调的关系,受与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利。

(4)集权与分权权利是指职权,既富有管理系统中某一职权的权利,7时指旧时决策权,他与组织中的管理职位有关,而与职位占有者的个人因素无关。

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集权式将决策权集中在上机,下级部门和机构职能依据上级决定和指示行驶;分权是上机将决策权分队的下级部门和机构,使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5)授权授权是管理者将其权利的一部分授予下属,是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又有相当的行动自主权,以此作为下属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手段。

(6)部门化部门化是将组织中的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安排,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单位常见的部门化类型主要有:

职能部门化、用户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地区部门化、过程部门化的采用何种部门化和若干种部门化的组合往往取决于各种类型的B的全行。

高层管理部门的经验和判断的这类决定中起重大作用。

二、企业组织设计的内容1)能力分析和职位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和设计4)决策系统的设计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7)控制系统(信息、绩效评价、激励制度等)的设计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划

组织设计在客观上要受到企业环境、企业目标和战略、技术状况、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三、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合理原则(5)责、权、利一致的原则1)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一管理层次、部门、岗位的权利与责任,保证管理有序。

2)赋予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相对应,有多大责任就应有相当的权利。

3)责任制的落实,还必须和相应的经济利益挂钩,使管理人员尽责用权具有必要的动力机制。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7)稳定性和适应性原则(8)执行和监督机制分设的原则(9)精干、高效的原则

第二节交通运输企业组织机构设计

一、直线制

特点:

结构简单、权力集中、命令统一、决策迅速,管理幅度较大。

各级主管人员必须具有多方面管理业务的知识和技能。

适用于一些规模小、生产技术与工艺过程比较简单,市场范围不大,产品单一的小型企业。

二、职能制

优点:

有助于加强各项专业管理,发挥职能机构的作用,弥补各级行政领导的的管理能力不足。

缺点:

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管理混乱,消弱统一指挥,使下级无所适从。

三、直线--职能制

优点:

能够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便于调配各种资源、职责分明、各主其事、有利于提高效率,而且由于职能部门的参与,整个组织的稳定性高。

缺点:

下级的主动性不易发挥、互通情报少,职能部门同直线部门之间容易产生矛盾,权力过于集中、不易授权等。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太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工艺较稳定,市场销售状况较容易掌握的企业。

四、事业部制

1、事业部组织机构的优点1)在生产上,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实现企业内部的写作,便于组织流水生产和自动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2)是最高管理部门可以摆脱日常行政事务,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同时各事业部自成系统,独立经营,可以较好发挥其灵活性。

3)在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这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发展。

4)对与培养和训练管理人才。

2、事业部组织机构的缺点1)由于组织机构重复,造成管理人员的浪费。

2)由于各事业部独立经营,是各部门人员之间互换困难,相互支持和联系较差。

3)生产与销售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4)各事业部考虑问题往往从本部门出发,忽视整个企业的利益。

事业部制是在组织机构上从集权化向分权化转化的一种改革。

它较适用于规模较大、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之间工艺差别较大、技术比较复杂、市场广阔多变的企业。

五、矩阵制

这种机构适用于创新任务较多、以科技开发为主和生产经营复杂多变的企业。

但这种形式对于经常有跨省执行长期、大型独立运输任务的汽车运输企业,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管理形式。

六、模拟分散管理制这种国内机构并非真正在企业中实行分散管理,而是模拟其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性能,从而达到改善经营管理的目的。

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钢铁公司和化学公司都采用这种类型。

一些汽车运输企业对车间、车队实行了二级核算等都属于这种形式。

运输企业采用这种组织机构形式的目的是促使基层单位加强核算意识、明确经济责任。

企业组织机构形式是随客观环境变化而发展和完善了,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类型。

设计和选用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应坚持从企业自身所处的客观条件出发。

第三节现代企业家的素质

一、企业家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

企业家,英文中为ENTREPRENEUR,发源于法文,原意就是冒险和承担风险的以此。

通常认为,企业家是创建、拥有和管理企业,并承担企业风险的人。

随着近代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发生的分离,产生了职业化的经理阶层,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大都由经理承担。

在当代,企业家主要是指企业经理,特别是企业的总经理。

所以今天的企业家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企业的所有者。

但是,作为企业家的经历和总经理所起的作用绝不只是一个日常的管理人员所起的作用。

经历作为企业家,他的最大特点就是承担企业的风险。

无论企业适应能力还是亏损,这都是企业家的责任,并将给企业带来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后果。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获取最大利润,并对此承担风险的人”。

二、企业家的责任与工作特点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企业家,他的工作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

在一般情况下,形式企业最高管理权力的企业将大都具有总经理或董事长的身份。

1、企业家的责任企业家承担着整个企业经营成败的责任。

在企业内部,企业家有对整个企业,对其的每一个人负责,而不仅仅是对某一个职能部门、某一项行动和措施父子。

在企业外部,企业家要就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向社会负责,而不能将这种责任推卸给其他任何人

2、企业家工作的特点1)企业家的工作量大,工作日程紧张2)企业家的工作多样而琐碎,活动短暂3)企业家倾向于把现实的活动放在优先地位,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现场的、具体明确规定的以及非常规的活动上。

4)口头交流是企业家的主要工作方式5)企业家特别注重信息沟通6)企业家的权利和责任都很重大,权力和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企业家担负的角色

1、在人际关系方面

(1)企业家首先充当的是现代企业的代表角色

(2)企业家要充当领导的的角色(3)企业家在自己的企业与外界环境之间充当联络人的角色

2、在信息沟通方面

(1)企业家首先是信息的接收者

(2)企业家又是一位信息的传播的(3)企业家还是企业的发言人

3、在企业决策方面

(1)企业家首先充当的是创新的的角色

(2)企业家是一位排难者(3)企业家是资源的分配与(4)企业家还扮演着谈判者的角色

企业的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工作与复杂,企业家亲自动手操作的时间就越少,而只会领导他人操作的时间就越多。

四、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诚信

(2)对环境的认知、洞察与适应(3)活力充沛(4)创新的能力(5)良好的个人品质与杰出的管理才能(6)善于学习(7)善于进行文化经营(8)具有全球意识和观念,懂得跨国经营

 

第三章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节企业文化的概念与特点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产生于美国,却源于日本成功的管理经验,真正兴起于二十世纪年代。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实践,可对其文化的定义归纳为: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潮流下,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

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伦理道德、风俗习性、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理论体系,通常是有如下三个不同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

所谓物质文化是企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出来的适应社会物质需要的那部分产品,包括生产经营的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和运输工具、产品以及文化体育设施的。

它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称之为外层文化。

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

所谓制度文化是企业处理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组织、个体与各地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套规章制度,以及实行这些制度的各种具有物质载体的机构设置等,包括厂歌、厂徽、厂服、组织制度、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形式的。

它是企业文化的中介层,称之为中层文化。

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文化。

所谓精神文化是指企业人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既企业职工各种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哲学、企业的观念、职工的道德规范、文化素质等。

它是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是企业文化的源泉,又称为核心文化。

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既相互有差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互为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既是种独特的文化,又是一种管理理论,第二,企业文化既具有一切文化都存在的共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它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有着自身的规律。

1、人本性2、独特性3、客观性4、和谐性5、民族性6、时代性7、地域性8、可塑性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

1、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是企业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一个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

他是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处理人际关系等全面工作、行为的方法论原则。

它是企业人格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灵魂和中枢,也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

一个企业制定什么样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精神,弘扬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坚持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这些都必须以企业哲学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准则。

2、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工作、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一种评价标准,即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又叫价值准则。

对企业而言,价值观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它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追求的最高目标及据以判断事物的标准,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原则。

3、道德规范

道德是只认得的性质和行为准则,而规范是指人们行为的依据和标准。

道德规范是1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法规的必要补充。

而是评价善良与邪恶、正以与非正义,公正与私偏、诚实与虚伪的准则,是评价和调节企业之职工行为关系的依据。

通过企业道德规范,可调整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2)调整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3)调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4、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实质企业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是企业的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和概括,反映了全体职工的共同追求和共同认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企业哲学、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

由于这些影响因素的不同,便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

比如,创业精神、敬业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