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057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docx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

第一节

对虾病毒性流行病,虽然经过国际范围内的诸多动物病害学者的多年努力,至今仍然没有可靠的防治方法,发病的直接原因也尚无定论。

但人们普遍认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虾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因此,改良对虾的养殖模式,科学调节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理方法

1.1 换水

 换水是传统对虾养殖模式中进行水质调节的主要措施之一。

换水虽然引进了外海区的清新海水维持了虾池正常的水质环境,同时也引入海区中的病原体,给虾病的暴发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此外,富含残饵、生物代谢废物的虾池废水直接排放到浅海之中,对海水的污染是惊人的,超过了海水的自净能力,造成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我国近海赤潮频发与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直接关系,已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充气

向虾池水中充压缩空气既增加了虾池水体的溶氧含量,又促进虾塘水体的循环流转。

在富氧环境下,池底异养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率加快,可减少有毒代谢废物在虾池底部的积累。

对虾养殖中,随着投饵量的增加,虾池水质会逐渐恶化,超过一定的投饵率,就需对对虾养殖池塘充气(Boyd,1992)。

在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池中,充气可以提高鱼的成活率和鱼产量(Looyacand,1974)。

在对虾人工繁殖和幼体培育过程中,向池中充压缩空气已成为供给氧气改良水质的主要手段。

在封闭式对虾养殖生产中,在池底铺设充气管向池中充气也被普遍采用。

虽然充气能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有利于养殖对虾的生长,但充气会使水体的混浊度加大,透明度减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也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卢静,2000)。

关于养殖生产中充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不同充气方法的充气效率比较;充气时间及充气方式;充气与养殖生物产量等。

1.3 吸底及搅动底泥

针对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沉积物沉于池底,通常采取吸底及搅动底泥的措施。

潜水泵抽吸底泥可以将沉积池底的沉积物吸出,减少池底有机物数量。

搅动底泥(底铺充气管充气)可以加速底泥中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打破水体的热及化学分层,使整个水体适合养殖生物生长,改善池底溶氧状况,减少有毒代谢废物的积累,促进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向表水层输送,提高物质利用率,减少沉积造成的“能量陷阱”(energyretention)效应。

在细菌的作用下通过“腐屑食物链”增加虾产量,水循环流转还使底质中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无机营养元素输送到水层中,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1.4 泼洒沸石粉

沸石粉是由沸石粉碎制成的粉状物质。

在东南亚用沸石粉来控制虾池的氨氮浓度是一种普遍的作法(Boyd,1992)。

MarkingandBills(1982)认为沸石粉具有能将氨吸附的交换基,沸石粉的粉尘颗粒能把水体中的氨离子吸附于粉尘表面沉降到池底,因而起到降氨作用。

Sommai(1993)研究了沸石粉的颗粒大小与降氨效果关系。

认为颗粒越小降氨效果越好,天然的沸石粉比人工合成的沸石粉降氨效果好。

他还指出了盐度、硬度与沸石粉降氨效果的关系,认为降氨效果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阳离子可作为沸石粉尘的交换离子,当盐度升高时就会有更多的阳离子与氨竞争交换吸附位点,导致降氨效果变差。

在pH值为7.1-7.3、总碱度和总硬度分别为1mg/L和3mg/L的水体中,加入1g沸石粉能消除8.6mg氨,与MarkingandBills(1982)报道的1g沸石粉能消除9mg氨的效果相差不多,但高于PiperandSmith(1993)报道的1g沸石粉能降2.6mg氨的效果。

但这只能消除水体中总氨含量的17.7%。

一般从养殖中期开始,每10-15天在食场或全池泼洒45-60g/m2。

2化学方法

利用某些化学物质特有的性质可以改善养殖生态系中的某些不利因素。

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生石灰、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臭氧、福尔马林、硝酸钠和明矾等。

2.1 生石灰

较常用的石灰原料是农用石灰石(主要由CaCO3和CaMg(CO3)2组成)和氧化钙、氢氧化钙等;此外,液体石灰(农用石灰石细粒的悬浮液)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其施用效率为一般石灰石的两倍。

Boyd(1992)认为水体含有大量腐殖质,并且底泥中具有丰富的缓慢腐烂有机物的腐质营养池塘;由于中等酸度的泥土和流域土壤产生的低pH值和低碱度的池塘;酸性硫酸盐土壤使水体偏酸性,含有这种水体和底泥的池塘。

这三种类型的池塘适合使用生石灰。

施生石灰主要是提高了水体和底泥pH值以及水体总碱度碳的可得性,加快底泥磷溶解和有机物的分解(Boyd,1992)。

生石灰中的氧化钙、氢氧化钙等成分中和水中H+使水体pH升高,如在酸性水体中施用生石灰后水的pH值会显著升高。

在低碱度的池塘中,浮游植物所需的碳受到限制,可以通过施用生石灰来提高pH值,同时可提高施用磷肥的磷可得性。

Bowling(1982)提出施用生石灰可以增加营养盐可得性,从而提高施肥池中的底栖生物产量。

施用生石灰后由于下述反应:

CaCO3+CO2+H2O=Ca2++2HCO3-,水体中的碱度和缓冲能力也会随之升高。

Boyd(1992)报道当总减度小于20mg/L时,施用生石灰能增加鱼产量。

但还Boyd(1992)也认为:

在没稳定的有机物分解源的池塘中,想通过施用生石灰来提高碱度是不可行的,如果施用了大剂量的生石灰,水体pH值升高,CO2可得性降低,加入的生石灰会与浮游植物争夺CO2,可能降低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效率,限制初级生产力。

有机物的应用能通过自身发酵分解和刺激藻类呼吸来增加CO2量,施用生石灰后由于上述反应,CaCO3的溶解性将增加。

水生高等植物具有更稳定的碳含量,更容易分解和增强农用生石灰的溶解性,施用生石灰后将更有效(Boyd,1992)。

Hasler(1982)发现用生石灰可以减少胶体有机物的浓度。

另外,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生长需要一定量的Ca2+、Mg2+,生石灰中Ca2+、Mg2+的加入给它们提供了生长所需的矿物质营养元素。

2.2 稳定性二氧化氯

稳定性二氧化氯简称SCD,是二氧化氯的稳定型,由气体二氧化氯溶解于过氧化物水溶液中而制得。

它是目前公认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A1级广谱、安全、高效消毒剂。

SCD对细菌及其芽孢、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二氧化氯在反应时极具选择性,对于水体中的有害无机物及氯氨、硫醇等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二氧化氯在水中能产生新生态的氧,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可以分解水中几乎所有还原性污染物质,如残留饵料、排泄物等,改善了养殖水体环境,防止养殖过程中虾病的暴发流行。

2.3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用来清塘、防治鱼病、控制藻类氧化有机物和某些还原产物,还能延缓池塘中的DO下降。

高锰酸钾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可以用来消毒鱼体或清塘。

4mg/L的高锰酸钾能使革兰氏阴性菌100%死亡,16mg/L的高锰酸钾能使革兰氏阳性菌100%死亡。

高锰酸钾还是一种有效的杀藻剂。

8mg/L的高锰酸钾处理后水体中DO明显低于对照池,显然是因为浮游植物受到高锰酸钾的破坏的结果;另外,高锰酸钾能氧化大量有机物、除去水体中的磷,由此可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率。

虽然高锰酸钾加人水体后会放出少量的氧气,但是其升高DO的趋势比不上毒害浮游植物所引起的DO下降程度,因此在缺氧水中加人高锰酸钾增氧的方法实际上会妨碍DO的升高(Boyd,1992)。

当施用某些有毒药物后水体中有残余时,可用高锰酸钾来解毒。

高锰酸钾能氧化鱼藤酮成无毒型、能除去抗菌素等;但高浓度的高锰酸钾对鱼类也有毒害作用,其毒性与水体中有机物浓度呈负相关。

2.4 臭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许多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都能被臭氧氧化。

在国外水产养殖上应用较广(Roseethal,1981)。

臭氧可用于消除水体中固体颗粒,降低NO2--N和非生物结构的有机分子;还能有效地抑制多种水生微生物,并能抑制藻类。

在水族馆的水循环系统中和鱼、虾育苗生中,使用臭氧已成为一个普遍的水质调控措施。

Bullock(1997)对虹鳟循环养殖系统研究认为添加臭氧0.025mg/L或36-39g/kg在饵料中,可以避免鱼类细菌性烂鳃病,在发病池中施用能减小死亡率,并且能降低水体中36%的溶解有机碳、82%的NO2--N和35%的悬浮颗粒。

低浓度(0.05-0.3mg/L)和较短的处理时间(0.3-2min),臭氧在较低鱼负荷的生态系中能有效地减少水霉病的发生,维持较高的透明度。

但臭氧具高度敏感性,非常不稳定,使用时需现场产气。

臭氧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0.01mg/L可使鱼类致死,因此应用时应注意控制剂量。

此外,产生臭氧的设备较昂贵,且耗能大,产气量少。

3生物方法

养殖环境的生物调控(biomanipulation)或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是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上投放或培养有益、高效的生物种类,作为饵料或经济产品。

以色列的“环境清洁养殖”、泰国的“健康养殖”和我国的“无污染养殖”都注重生物调节水质方法的应用。

生物调节水质是一种生态学方法,对提高物质利用率,减轻环境负担都有重要作用。

养殖环境生物修复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收、积累和转化等方法。

生物修复可以利用养殖生物自身的功能消除污染物或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而降低其毒性,使退化或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或重建。

生物修复最大的特点是在系统内不引入大量的外来物质,靠养殖生态系统内放养生物的自身能量起作用。

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封闭或半封闭养殖系统,生物修复水体得以循环利用,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多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如美国环保局应用生物修复技术,短时间内消除了阿拉斯加石油泄漏污染。

该技术能够使水体COD含量降低,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但生物营养元素总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加速了海水的富营养化。

在我国某些湖泊,试图养殖大型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由于这类水生植物的利用价值不高,吸收了大量营养盐的水生植物并未从水体中捕捞出来,其死亡腐烂后不仅没有使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总量降低,反而由于这些植物水上部分的光合作用加速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向水体中的输入,导致更严重的富营养化。

3.1 混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

混养可提高物质利用率,很多学者借鉴我国淡水四大家鱼混养经验,提出在虾池混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

一般认为,鱼类可促进小型浮游植物繁殖,抑制大型浮游植物(何志辉,1975;Burke,1986;赵玉宝,1993)。

贝类如缢蛏主要滤食2-5μm的无鞭毛藻类,而使有鞭毛的隐藻占优势(Drennoer,1984;张鸿雁,1998)。

目前,主要混养模式有:

虾――海湾扇贝、虾――泥蚶、虾――缢蛏、虾――罗非鱼等,其中虾――罗非鱼和虾――罗非鱼――缢蛏养殖模式比较好。

混养能有效的提高输入物质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

3.2 接种藻类

养殖生产中常通过施肥繁育浮游植物,以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获得更高的鱼虾产量。

在投饵养殖中,残饵的分解产物、养殖生物排泄物等也起到施肥的作用,持续投饵的池塘比每两周或每四周施一次肥的池塘,营养盐更为丰富,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Boyd,1992),这些大量繁殖的浮游植物属于不同类群(Swinngle,1947)。

投饵、施肥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但种类并不一定是施肥时的优势种(DitckmanandEfford,1972)。

养殖生物对不同的藻类喜好程度不一样,不同的藻类对养殖生物的作用不同,赤潮生物的总量与虾病的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郭皓和于占国,1996)。

水质良好的虾池硅藻常占优势,能分泌抗菌物质(田中启阳,1996)。

但随着有机物污染的加重,硅藻被甲藻、蓝藻、隐藻等耐污染种类所取代。

硅藻成为优势种,这表明虾池的水质状况良好,且硅藻还是对虾幼体的良好饵料(郭皓,1996)。

但是硅藻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格,不易接种。

目前对虾养殖池常用的有耐高温的中肋骨条藻和牟氏角毛藻。

在接种前首先要调节池塘的理化因子,使其与藻类培养液相差不大,才能使该藻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张立富等,1982)。

 

3.3 接种细菌

细菌可通过“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分解产生的营养盐来促进物质循环,降低沉积物的“能量陷阱”效应。

不同种类细菌对养殖生物的利弊不同,对虾池细菌要维持一定丰度,同时又要抑制有害菌群、繁殖有益菌群。

通过人工接种有益菌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是一种降低池底污染,防治鱼虾病害的有益微生物。

在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农畜、水产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魏开金,1991)。

接种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育锋,1993;石俊艳,1993;小林正泰,1983;小川静夫,1985;Shipman,1997)。

光合细菌能对水体中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外界输入的有机物,被异养细菌分解成的有机酸、氨基酸、氨等进行利用,使自身得到增殖,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光合细菌还可以把池底不断产生的氨和有机酸等有机物初始的分解产物除去,这样不换水也能保持池塘的水质状况良好。

施用光合细菌的水体,可显著抑制某些致病菌,增强养殖生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抗生素在养殖生产中的使用,形成“以菌治菌”的生态防病模式。

对病鱼用光合细菌稀溶液进行药浴,亦可使病鱼康复(小林正泰)。

此外,光合细菌营养也很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生物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光合细菌作为饵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饵料效率和饵料脂质含量,提高鱼的产卵率和存活率,增强抗病力(王育峰等,1989)。

施用光合细菌的试验组,能量转化效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9%、170.5%。

这是由于光合细菌能利用低分子有机质,并且能转化H2S等有害物质,从而促使陷入池底的营养盐特别是氮磷释放到水中。

对照试验组实验末期N、P沉积比试验组高1.7-6.4倍,H2S比对照组下降15.64%,溶氧提高了78.5%。

这是因为投入N、P在试验组“陷入”底泥中数量少,“能量陷阱”效应低,从而水体的物理化学因子更适合养殖虾、鱼、贝、藻生长需要(王育锋等,1993)。

光合细菌还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试验组比对照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提高了42.68%-95.14%,浮游动物提高了28.44%-134.7%。

并且浮游生物种类上优良种类较多,如浮游植物中的硅藻、隐藻、裸藻,浮游动物中的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等的生物量高于对照组(王育锋等,1993)。

张汉华(2002)、李卓佳(2001)在对虾养殖池中添加以芽孢杆菌类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剂,通过细菌互生和共生作用,迅速降解了水体中COD、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3.4 栽培大型海藻

大型藻类可吸收水中的无机营养元素,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吸收溶解有机质降低水体有机物负荷,并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含量。

用大型藻类来净化水质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已被应用,如虾池中混养江蓠(王焕明,1994;Nelson,1981;何筱洁,1991)。

第三节对虾养殖模式

当前制约对虾养殖业发展的关键是虾病的暴发流行,而虾病的发生与对虾养殖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探索对虾的养殖模式显得十分重要。

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创立了多种富有特点的对虾养殖模式(culturepattern)。

1按进水的方式分为普通池和高位池养殖模式

1.1 普通池养殖

普通池养殖即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一般利用海湾滩涂建池(杨正华,2001)或围池(陈世富,2000),以潮差天然纳水和排水,虾池纳水和排水为同一个口,许多养殖区进排水系统不分,虾池面积较大,1-10ha不等,有的达几百公顷,而且连片建池。

其特点是放养对虾密度较低,成本也较低,养殖过程中投饲料和肥料相对较少,一般不会对海区产生较严重的污染。

目前,普通养殖虾池经多年有使用,造成池塘严重老化,加之虾池不易晒干、清塘,池内的病原生物难已清除,池塘老化严重,极易引起虾病的暴发性流行。

1.2 高位池养殖

高位池(higher-placeponds)养殖是以动力提水的方式引海水入虾池进行养殖。

九十年代中期湛江水产学院从泰国引入,并结合本地区养殖环境特点进行改进创立的一种养殖模式。

高位池与传统的对虾养殖池比较主要是池塘结构、进排水系统有所不同。

虾池一般0.2-1ha,长方形或正方形。

池深2-2.5m、养殖水深1.2-1.8m、池底高于海水高潮线4-8m。

进水系统由进水管道、抽水机、蓄水井、进水渠组成。

用抽水机先把海水提到蓄水井中,再通过进水渠注入虾池。

一般设有滤水装置,多采用沙滤,并在进水渠上的虾池进水口安装60目过滤网。

排水系统,由虾池排水口、埋于地下的排水管道及排水渠组成,排水管埋在低于虾池底的位置,使池水在不需动力的条件下能够自然排出,有利于清淤、消毒和晒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沿海滩涂的对虾养殖池底位置较低(靠潮汐进水),排水不彻底状态。

虾池排水口通常设于池中心,也有设于池的一角的。

一般根据虾池大小安装水车式增氧机3-6台,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

高位池根据其构造材料可分为四种:

土池高位池,整个虾池由泥土构成,一般远离海边,通过较长的输水管道引水;护坡高位池(孙承波,2000),建在海边沙滩上,以水泥或地膜护坡,沙底。

地膜高位池(孙承波,1999),即在虾池底和堤坡均铺塑料胶膜,并在池堤上压固,整个虾池是一块完整不漏水的塑料胶膜,在池底设多个水泥构造的增氧机座,增氧机座与塑胶膜粘合,防渗漏。

水泥高位池(全建安,2000;杨锋,2001),一般用砖石混凝土构成,建于地面之上,底铺塑胶膜,然后在覆盖30-40cm的细沙。

提水养虾不受潮水的限制,水质控制也较容易,可减少病害的发生的机会,从而保证了养虾的成功率。

但高位池投资大,成本高;高密度养殖,大量投饵,养殖排放的废水对海区污染严重,所以这种养殖模式不宜大面积推广。

2按养殖过程进水与否可分为开放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养殖模式

2.1 开放式养殖

开放式养殖即传统的利用潮差进水,排水的养殖模式。

2.2 半封闭养殖

半封闭养殖(郭泽雄,2002;陈水土,1996;苏国成,1997;陈鹏2002;高排山,1999;臧维玲,2001)是养殖前一次性进足海水,养殖过程中根据虾池水质状况适量换入海水或淡水。

换水一般是在养殖一个月以后。

如换入淡水就是淡化养殖,水体盐度会逐渐降低,收虾时水体盐度在4‰左右。

淡化养殖选择的养殖品种一般为凡纳对虾。

2.3 封闭式养殖

封闭式养殖(商志强,1997;谭凡民,2001;朱学宝,2000;王克行,1995;林鑫,2002;臧维玲,2001)是养殖前一次性进足海水,养殖过程中仅添加淡水补充蒸发失水,或养殖最后一周换一定量的淡水。

养殖过程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离,有利于虾病的预防。

封闭式养殖近年发展较快,有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生态养殖等多种形式。

3按放养生物的种类可以分为单养、双品种混养和多品种混养模式

3.1 单品种养殖

对虾单养包括传统的粗放养殖和目前的高密度精养。

高密度单养过分强调了对虾这一生物因子,导致池塘生态物种组成失衡,食物网畸形,虾池物质、能量的转化效率降低。

养殖生产过程中投入的饵料有相当部分没被对虾所摄食而沉积池底,被对虾所摄食的部分除同化吸收一定数量外,又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排放到水体中。

要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常需通过大量的换水改善水质环境。

换出的水直接排放临近海域,使浅海遭到严重污染。

该模式是以损害环境质量为代价的,不利于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3.2 双品种和多品种混养

混养是将相互有关的两种或多种养殖生物以一定比例关系在同一池中放养,它使虾池中各生态位和营养级均有适宜的养殖对象与之相对应,可增强水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增加虾池的生物多样性。

系统内各种生物通过各级食物链相互衔接,能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各种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提高了虾池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

同时,动物的代谢产物被细菌分解、光合作用吸收同化,既提高了虾池的初级生产力,又可促进水体的自我净化,有利于提高对虾等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系统内各组分通过相互制约、转化、反馈等机制使能量和物质的代谢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御外来干扰的能力。

这样,无需通过大换水等生产措施就可使虾池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可以对对虾池实行半封闭或全封闭养殖,从而阻断虾池与近海水域的水体交换,对保护沿海水域生态环境、防止海区病源传入虾池、控制对虾流行性疾病的大规模发生和迅速蔓延具有积极的意义。

3.2.1 虾――鱼混养

对虾池中混养一种或几种不同食性的鱼类,对改善虾池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如对虾与黑鲷(徐君义,2000)、鲈鱼与对虾(王吉桥,2000;王立超,1997)、对虾与红鳍东方鲀(周书洪,2001)的混养,这些肉食性鱼类,不仅能吃掉与对虾争食的小杂鱼,而且还能吞食病虾,从而减少了虾病的链式传染。

虾池中混养的鲍鱼、梭鱼、遮目鱼、鲻鱼(邱丽华,2000)、罗非鱼(杨红生,1998;田相利,1997;靳翠丽,2001)能以虾池底栖硅藻、有机碎屑、对虾残饵,甚至对虾粪便等为食,是虾池的“清洁工”。

混养经海水驯化后的罗非鱼,能有效利用池中的浮游生物,抑制原甲藻等较大藻类的过度繁殖,促进金藻、硅藻等较小型有益藻类的繁殖,且能吞食对虾残饵、腐屑和细菌。

张学舒等(1995)认为,鱼体表面分泌一种或几种物质,能抑制对虾病毒,防止虾病。

因此,虾池中混养罗非鱼对控制水质、阻断虾病蔓延均具有较好的作用。

但是,虾池内混养的鱼类并非越多越好,应根据混养鱼类的生态习性适度混养。

3.2.2 虾――贝混养

贝类多以小型浮游植物和悬浮有机颗粒物质为食,能防止虾池的有机污染,调节池水肥度,保持水质稳定,提高虾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埋栖型贝类(文蛤、缢蛏、毛蚶、泥蚶、魁蚶、菲律宾蛤仔)能利用沉入水底的有机碎屑,减少底质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底质污染,还通过其掘足的埋栖运动和水管的进出水运动,增强虾池底泥和泥水界面的氧气通量,促进底泥有机物质的氧化和无机盐的释放,提高虾池氮、磷的利用率。

适合在对虾池进行综合养殖的贝类种类有很多,目前已取得成功的有:

虾-扇贝(李学祥,1994)、虾――文蛤(陈洪大,1998;刘绍金,2000)、虾――缢蛏(姜存楷,1999;杜晨,1999;朱振乐,2000)、虾――泥蚶(薛祥朝,2000;王万东,2000;朱振乐,2000)、虾――菲律宾蛤仔(周宸,2000)以及虾――牡蛎--文蛤(刘祖祥,1994;魏利平,1994)等。

3.2.3 虾――蟹混养

虾蟹混养的种类主要是三疣梭子蟹(穆占昆,2001)和锯缘青蟹(王在文,1996),它们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和小型甲壳类,有时也吃植物茎叶的碎片。

混养的意义在于它们能充分利用对虾的残饵并清除患病对虾以及动物尸体,由于它们与对虾在生态位上有许多重叠,只能少量搭配。

3.2.4 虾――藻混养

对虾池中混养的经济海藻主要有:

石花菜(张起信,1985)、鼠尾藻(张起信,1985)、石莼(王吉桥,2001)和江蓠(王焕明,1994)等。

刘思俭(1997)研究指出江蓠与对虾混养不仅能收获一定数量的江蓠,而且使对虾产量比单养提高60%。

大型海藻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虾池中生物代谢所产生的氨氮等无机盐,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净化虾池水质,促进物质良性循环。

藻体上附着的多种小型生物又是对虾的天然饵料。

3.2.5 虾――参混养

曲晓(2002)、惠恩举(2001)和徐广远(2002)分别进行了对虾与海参混养的探索,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生产管理条件下混养池对虾苗成活率高于对虾单养池。

认为海参连同泥沙一起吞食对虾粪便及残饵形成的有机碎屑、底栖微小动植物,防止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

对净化水质、清洁池底和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

3.2.6 多品种混养

多品种混养是以对虾为主,混养多种经济动植物。

国内已进行了鱼虾贝混养(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