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478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二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

一、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A.

B.

C.

D.

2.

如图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线圈abcd在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流电.线圈的ab边和cd边连在两个金属滑环上,两个滑环通过金属片做的电刷和外电路相连.当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关于电流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

 

A.当线圈转到图甲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d-c-b-a

B.当线圈转到图乙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

C.当线圈转到图丙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d-c-b-a

D.当线圈转到图丁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

3.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

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

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2,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

A.U2>U1,U2降低

B.U2>U1,U2升高

C.U2

D.U2

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5.在距地面h高处以v0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着地时和地面碰撞时间为Δt,末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在Δt时间内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冲量为()

A.

B.

C.

D.

6.如图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支架上用细线拴一个小球,线长为L(小球可看作质点),小车与小球一起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可能是(线未被拉断)()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等于2L

7.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

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kgB.1018kgC.1013kgD.109kg

8.已知基态氢原子能量E1=-13.6eV,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用12eV的光子照射 

B.用12.09eV的光子照射

C.用15eV的光子照射      

D.用12eV的电子碰撞

9.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3.0

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4.0

106KW。

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8.0

103A

B.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2.4kV

C.若改用800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7.5

104KW

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ΔP=U2/r,U为输电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

10.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

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B.图乙:

波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辐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

C.图丙:

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图丁:

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二、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4分,第12题4分,第13题4分,第14题8分,共20分。

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1.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

如图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

随温度

变化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

电能力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

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

12.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电(选填写“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红外线的频率(选填“大于”或“小于”)。

13.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

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射线,射线b为___射线。

 

14.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然后,把被碰小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P、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

(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

(2)中测量的量表示).

三、本大题共4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第17题9分,第18题9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一小型发电机的线圈共220匝,线圈面积S=0.05m2,线圈转动的频率为50Hz,线圈内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T.为了用此发电机所发出的交流电带动两个标有“220V,11kW”的电机正常工作,需在发电机的输出端a、b与电机之间接一个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所示,求:

(1)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为多少?

(2)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多少?

(3)与变压器原线圈串联的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

16.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共N匝,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以竖直线OO′为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图示位置C与纸面共面,位置A与位置C成45°角。

求:

(1)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平均电动势;

(2)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量;

(3)线圈从位置C转过90°过程中,外界对线圈做的总功。

17.如图,两块相同平板P1、P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且可以看作质点.P1与P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起.P最终不会滑离P2.求:

(1)P1、P2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1;

(2)P的最终速度v2;

(3)P在P2上滑动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18.在核反应堆中,常用减速剂使快中子减速,假设减速剂的原子核质量是中子的

倍,中子与原子核的每次碰撞都可看成是弹性正碰。

设每次碰撞前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求

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

赣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C2、B3、C4、B5、C6、A7、D8、BCD9、AC10、ABC

二、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4分,第12题4分,第13题4分,第14题8分,共20分。

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1、增强(2分)敏感(2分)

12、正(2分)大于(2分)

13、g(2分)b(2分)

14、

(1)C(2分)

(2)ADE(2分)

(3)

(2分)

(2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第17题9分,第18题9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解:

(1)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rad/s(1分)

线圈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

V(2分)

由于线圈内阻不计,则输出电压就等于感应电动势,所以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

V(2分)

(2)由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所以变压器的匝数比由变压器的电压关系得:

(2分)

(3)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

(1分)

(2分)

16、解:

(1)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平均电动势为:

(3分)

(2)线圈共N匝,线圈总电阻为R,则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量为:

(3分)

(3)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峰值为:

(2分)

则有效值为:

(1分)则

(3分)

17、

(1)P1与P2碰撞时,P1、P2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P不参与,速度v0不变化),得:

(2分)得

(1分)

(2)碰后P1、P2粘在一起,P最终不滑离P2,三者最终共速,系统动量守恒,得:

(2分)得

(1分)

(3)P在P2上滑动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3分)

18、设中子和作减速剂的物质的原子核A的质量分别为

,碰撞后速度分别为

,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和总能量守恒,有

①(2分)

②(2分)

式中

为碰撞前中子速度,由题设

由①②③式得,经1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为

(2分)

经N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为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