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522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14 种群群落解析版.docx

考点14种群群落解析版

考点14种群、群落

1.(2020·永寿县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的生命活动

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答案】D

【解析】

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和感染,标记物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脱落,A正确;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B正确;标记符号过分醒目会破坏刺猬的保护色,可能会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C正确;4km2区域中刺猬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50×40÷5=400只,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4=100只/km2,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D选项中种群密度,必需除以面积。

2.(2020·陕西莲湖西安一中高三其他)某草原环颈雉的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环颈雉,人们进行了科研调查,下表为环颈雉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时间(年)

2

4

6

8

10

12

14

增长速率(万只/年)

0.6

1.46

2.3

3.0

2.3

0.6

0

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环颈雉的种群密度

B.在调查的14年间,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在第8年达到最大值

D.在调查的14年间,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分析表格可知:

环颈雉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符合S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在第14年增长速率为0,达到最大值。

【详解】

A、由于环颈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A正确;

B、据表可知,环颈雉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符合S型曲线的变化趋势,B正确;

C、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在第14年达到最大值,C错误;

D、对于S型曲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D正确。

故选C。

3.(2020·湖北武汉高三开学考试)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田鼠种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比前一天增加1.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研究者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推测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1.015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明确“S”型曲线与“J”型曲线的差异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然后根据选项描述进行判断。

【详解】

A、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比前一天增加1.5%,种群增长较快,说明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属于理想条件,田鼠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B正确;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1.015,表示种群数量每天以1.015的倍数增长,C正确;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应越早越好,D错误。

故选D。

4.(2020·全国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博园中的滁菊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可能影响其K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

2、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

(2)群落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详解】

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滁菊高低错落有致,但只有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

B、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而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采集方法,B错误;

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应用样方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C错误;

D、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可能影响其K值,D正确。

故选D。

5.(2020·河北邯郸高三开学考试)下表为某研究团队对某一海拔区坡内鸟类分层情况的研究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群落分层情况

鸟种

食物或栖息地

上层

一种雀鸟

以高大乔术的种子为食

中层

煤山雀.黄腰柳莺、橙红鹤

营果

草本层

血雉、白尾梢虹雉

以种子、幼嫩植物体、苔藓或昆虫为食

A.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存在差异

B.该海拔区域内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

C.该海拔区域内,鸟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D.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具有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植物群落分层情况不同,鸟类的种类也不同。

【详解】

A、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A正确;

B、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由鸟类的分层现象可以反推群落中植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B正确;

C、此区域中的所有鸟不是同一物种,不仅构成一个种群,C错误;

D、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均在植物群落的中层营巢,因此它们之间具有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C。

6.(2020·安徽高三其他)农田是人工管理的特殊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块长势整齐的玉米田,不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B.一块弃耕的农田在进行演替时,新生物的出现来自外界的迁入

C.一块农田中不会同时存在捕食、竞争和寄生这三种种间关系

D.调查一块农田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目测估计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有: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详解】

A、农田生态系统中群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错误;

B、一块弃耕的农田在进行次生演替时,新生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化出来,而是由外界迁入进来的,B正确;

C、一块农田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捕食、竞争和寄生这三种种间关系都可以存在,C错误;

D、目测估计法是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而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故选B。

7.(2020·广东广州高三其他)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

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中田鼠存在水平结构分布

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

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等于1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意味着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当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下降。

【详解】

A、田鼠属于一个种群,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

B、据图分析: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先大于1后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则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R<1,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C正确;

D、a、b两点时种群数量都在增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错误。

故选C。

8.(2020·湖南高三其他)如图表示巴西龟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在t0~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

D.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K/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

t0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减慢;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详解】

A、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正确;

B、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B正确;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之后,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且捕获后种群的增长速率能保持最大,不会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C错误;

D、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K为最大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D正确。

故选C。

9.(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是a时期引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止鼠害,在a时间点引入某种生物不是最合适的时期

B.生物防治既能控制鼠害虫害,又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图中DE段鼠群的数量即是鼠群最小的K值

D.引入的生物与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S型曲线,田鼠种群有两个K值,一是引入某种生物之前即DE段对应的田鼠种群数量(K1),二是引入某种生物后,田鼠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的K值(K2)。

【详解】

A、防止鼠害最好是在K/2前采取合适措施,显然,在a时间点引入某种生物不是最合适的时期,A正确;

B、由图可知,a时刻引入某种动物后,能使田鼠数量控制到一定程度且不会使其灭绝,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田鼠种群有两个K值,图中DE段鼠群的数量即是鼠群最大的K值,C错误;

D、由图可知,a时刻引入某种动物后,田鼠的种群数量开始下降,引入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下降,引入动物种群数量下降后,田鼠的种群数量又增加,可见引入动物的关系最可能是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C。

10.(2020·五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与调查方法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某种田鼠的丰富度

B.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也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中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D.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详解】

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A错误;

B、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也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例如蚜虫和跳蝻,B正确;

C、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中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C正确;

D、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正确。

11.(2020·湖南高三其他)某湖泊中某种鱼的幼鱼和成年鱼具有不同食性,幼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湖泊不存在该种鱼的天敌,则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引入天敌后,该种鱼种群数量的环境容纳最会降低

C.成年鱼与幼鱼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大量投放该种鱼到湖泊后,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成年鱼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故成年鱼和小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而它们又要竞争生存空间的环境资源,故又存在竞争关系。

【详解】

A、由于湖泊中多种因素的制约,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

B、引入天敌后,由于捕食作用,该种鱼种群数量的环境容纳量会降低,B正确;

C、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群落中不同的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C错误;

D、大量投放该种鱼到湖泊后,该种鱼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可能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错误。

故选B。

12.(2020·全国高三开学考试)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种群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状态,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配置格局;而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这不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

B.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以及人为干扰,在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C.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相对稳定

D.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

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种群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故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A错误;

B、由于对光的竞争,植物有分层现象,由于食物的选择作用,动物有分层现象,人为因素的选择作用让水平方向上各种生物的分布不相同,B正确;

C、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和种间关系等达到相对稳定,C正确;

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群落的结构都会发生相应改变,D正确。

故选A。

13.(2020·广东深圳高三其他)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

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

成片的草莓不见了。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

B.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演替就是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

D.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次生演替:

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草莓农田闲置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次生演替,A错误;

B、木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能力更强,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正确;

C、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错误;

D、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与木本植物在争夺阳光、空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逐渐被淘汰,D错误。

14.(2020·安徽高三其他)森林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等,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类群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

B.森林群落的形成速度受土壤、气候和物种迁移影响

C.适度砍伐森林可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人类活动影响森林群落演替速度但不会改变演替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水平结构:

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2、群落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

A、区分不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是植物类群的差异,A正确;

B、森林群落的形成速度受土壤、气候和物种迁移等因素的影响,B正确;

C、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适度砍伐森林可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正确;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森林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错误。

故选D。

15.(2020·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2019年7月以来,澳大利亚多地林火肆虐,过火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

持续数月的大火,已造成包括澳大利亚国宝考拉在内的超过10亿只野生动物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受灾的考拉应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

B.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最高的是森林

C.火灾会改变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火灾过后地区进行的是次生演替,很快能恢复到原来的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

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的时间漫长

经历的时间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冰川泥、火山岩上的演替

火灾后的草原、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详解】

A、由于栖息地遭受火灾,因此对受灾的考拉应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A错误;

B、物种多样性直接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起主要作用,而森林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物种多样性未必是最高的,故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最高的未必是森林,B错误;

C、火灾作为自然因素,改变了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

D、火灾过后地区进行的是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演替的速度快,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变化,故未必是原来的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C。

16.(2020·

江西昌江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中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甲开始时物种丰富度较高,因此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如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也是此时演替;乙开始时物种丰富度为0,因此乙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适宜条件下,演替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森林。

【详解】

A、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也是次生演替,因此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A正确;

B、甲属于次生演替、乙属于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B正确;

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在不断发生改变,甲中①、②处的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组成不同,C错误;

D、在适宜条件下,演替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森林,D正确.

故选C。

17.(2020·昌吉市第九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高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

C.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说明了群落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且种群数量往往在K值附近波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2、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3、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详解】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减少了种内斗争,有利于产量提高,A正确;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增大环境容纳量,B正确;

C、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且种群数量往往在K值的一定范围内波动,D正确。

故选C。

18.(2020·唐山市第十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

B.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

D.若该种群为某海洋鱼类,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识图分析可知,该图为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该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于种群的K/2值。

【详解】

A、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可得

,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A正确;

B、只要是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就在增加着,故a点、c点时,种群数量都是增长型,B错误;

C、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增长速率为0,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看图可知,c点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C正确;

D、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D正确。

故选B。

19.(2020·广东珠海高三一模)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垂直结构

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

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

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

初生演替:

是指一个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