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4751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docx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课下能力提升检测6

课下能力提升(十二)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基础题组】

1.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是(  )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②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 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上

3.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  )

A.在研究、农田试种阶段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B.在研究、农田试种和商品化阶段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C.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D.有的阶段需核发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

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标注,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应直接标注“转基因××”

B.转基因农产品直接加工后,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

C.用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制成的产品,只要最终销售产品中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产品,不需标注

D.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加工原料为转基因××”

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C.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是具有某种新性状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6.下列哪项支持转基因生物会引发生物安全性问题(  )

A.生殖隔离使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很难杂交

B.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不会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

C.植物花粉存活时间有限,不会散失到其他环境,威胁其他生物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8.下列对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B.转基因生物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

【能力题组】

9.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积累于茎叶中,让取食它的害虫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

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安全性的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不安全。

这种玉米的果实(种子)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因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B.不安全。

该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体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C.安全。

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很可能没有影响

D.安全。

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会影响人的消化

10.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其依据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

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

11.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

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的相关基因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扩散的污染

C.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12.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

13.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潜入寻常百姓家,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

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

(1)据报道,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已达7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至少已有10亿之多,至今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实例。

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试分析原因。

 

(2)自1983年转基因农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

试问:

转基因产品到底有什么优势?

 

(3)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会造成基因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你是怎样理解的?

 

14.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成功表达。

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缘于________。

(3)题中“将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___,基因的“缝合针线”是__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

(6)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三条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应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

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为“本产品为____________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能力提升(十二)

1.解析:

选B 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能力,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

但是,抗逆作物不能固氮,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因此不可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

2.解析:

选B 我国对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迈出了重要一步,即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故A项正确。

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并非大多数国家已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故B项错误。

为了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必须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故C项正确。

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也是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集中点,故D项正确。

3.解析:

选C 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各阶段均需核发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

4.解析:

选C 用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制成的产品,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有加入转基因产品,都应该要标注。

5.解析:

选C 转基因生物只是转入了少量外源基因,与原来的生物仍是同一物种,所以不会改变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

6.解析:

选D 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种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7.解析:

选B 抗虫棉对环境有无不良影响至今仍未发现,但不能说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8.解析:

选C 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弥补。

9.解析:

选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外源基因进入动物和人体的消化道后会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进入动物和人体细胞内,更谈不上通过食物链富集和在细胞内表达。

10.解析:

选C 外来物种入侵一般是由于该生物在适宜的环境和缺乏天敌的情况下能够大量繁殖,并且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转基因生物往往是改良的品种,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能使当地生物受到影响。

11.解析:

选B 基因污染是可以随着自然界中的生物扩散的,如转基因作物的相关基因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转基因生物还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