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715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5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 共3套.docx

高考历史文科综合模拟试题汇编共3套

 

高三文科综合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国、印度、希腊及犹太四大文明在哲学上有重大的发展,其影响至今不变。

这些影响可分为:

参悟生死问题;确认神人关系;探索人的理性;安排人伦秩序。

请问:

上述四大文明的影响分别对应的是

A.犹太、印度、中国、希腊B.印度、犹太、希腊、中国

C.印度、希腊、犹太、中国D.犹太、中国、希腊、印度

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史家的研究论文C.秦简的记载D.民间的传说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

4.古罗马《民法大全》: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O.注重证据

5.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人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6.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D.1688年后在英、美、德、法等国相继建立

7.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8.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

“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

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

”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

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9.图7内容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

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对华经济特权

10.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53.4%,德、英、法则分别为3.6%、11.2%、3.9%。

下列各项不符合当时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达到堪称霸主地步的表述是

A.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B.美国掌握了世界银行大约1/3的投票决定权.

C.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D.“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在近半个世纪里一直受制于美国

11.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

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C.“冷战”政策D.“孤立主义”

12.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这最能说明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须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已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所证实。

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

然而农业人口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分)根据材料

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8分)

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2)图11显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次急剧加速。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

(8分)

材料三:

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

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

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

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

的社会原因。

(10分)

[选考题部分]

请考生在42题的A、B、C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A题:

(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

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

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

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

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

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

(6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及目的。

(6分)

B题:

(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人权宣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8分)与其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体现了什么原则?

(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

 

C题:

(15分)[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

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表3

请回答:

(1)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6分)

(2)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

(4分)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5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2.C3.B4.C5.D6.B7.A8.B9.C10.D11.C12.C

非选择题:

13.(37分)

(1)变化:

农业人口逐渐减少。

(3分)

原因:

英国农村开展了圈地运动,大量的农民丧失了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沦为自由劳动力,大量的农业人口转为了城市人口。

(4分)

关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实现了工业化。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得到了发展;(4分)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化必须进一步发展,进而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4分)

(2)1870年前后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4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4分)

(3)特点:

1978年之前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后进程加快;(4分)

原因:

1978年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国内政治运动频繁,经济发展受阻;(6分)1978年后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

(4分)

14、选做题:

A题:

(15分)

(1)粮食价格过低。

(3分)

(2)商鞅的措施:

提高粮食价格。

目的:

增加农民收入。

(3分)

王安石的措施:

实行免役法。

目的:

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分)

(3)商鞅:

主张抑制商业发展。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3分)

王安石:

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3分)

42.B题:

(15分)

(1)主张: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分)

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

(2分)

(2)理解:

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5分)

42.C题:

(15分)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发起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4分)

(2)列宁:

为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找到了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