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八年级语文期末样卷.docx
《春八年级语文期末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八年级语文期末样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八年级语文期末样卷
人教版2010-2011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做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mào) 无垠的宇宙。
(2)旅鼠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pì) 美。
(3)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jí) 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
(4)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在和(xù) 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2、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向老师提问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
中学生就应该不耻下问,好学上进。
B、学习文化知识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想走终南捷径,恐怕是不可能的。
C、闻一多振聋发聩地喊道: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
D、新疆天山南北原来是不毛之地,经过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现在一片葱茏,成为绿洲。
3、下面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宁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孱孱;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误,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
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
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1)
(2)
5、背诵优秀的古诗文能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
(8分)
(1-8每格0.5分,9-10每格1分)
(1) ,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飞来峰》
(4) ,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
(5)俱怀逸兴壮思飞,。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6)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7)蝉则千转不穷, 。
(《与朱元思书》)
(8)伤心秦汉经行处, 。
(《山坡羊潼关怀古》)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 。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3分)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拉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
请概括出其中的一次险情:
如冰山封路、 。
(2)多少人都称颂他伟大的艺术。
但他远不止是音乐中的第一人,他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是受苦而不屈的人们最伟大、最优秀的朋友。
“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
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
”以上文字出自名著《》“他”指的是 。
7、古文重点字词解释。
(3分)
(1)、猛浪若奔( )
(2)、造饮辄尽( )(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4)、媵人持汤沃灌( )(5)、长烟一空( ) (6)、微斯人,吾谁与归( )()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悠长的铃声(11分)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
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
”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
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
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
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
”我撒腿就跑。
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
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
迟到就迟到吧!
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
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
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
可是,说什么好呢?
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
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
“老师傅,您贵姓?
”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
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
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
“侯师傅好!
”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
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
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
“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
”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
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
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
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
“师傅好!
”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
“你就要走了。
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
”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
侯师傅!
”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8、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分)
9、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3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10、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2分)
1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
(2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
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
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题。
12、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
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
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
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
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
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
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
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
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
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
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动)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分)答:
14、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15、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分)
答:
16、“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
”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2分)
17、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
(2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
(4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8、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词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这首杜诗,
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
(2分)
19、联系全诗,说说尾联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2分)
四、古文阅读(13分)
(一)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3)、悄怆幽邃( )(4)、以其境过清( )()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伐竹取道 ②齐师伐我 B、①乃记之而去 ②停数日,乃去
C、①不可知其源 ②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D、①以其境过清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3、理解填空。
(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
“_____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
“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⑧动静结合。
如写鱼:
“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24、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说《孟涂文集》(8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2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非学无以致疑( ) 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 )④、舍问,其奚决焉( )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
27、翻译: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2分)译文:
4.28、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不超过10个字)(2分)答:
五、作文(30分)走出______________ (如:
烦恼、风雨、课堂、阴影、幼稚、“毒品”、校园……)
要求:
①加上适当的词语,补全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校名、人名。
八下语文试卷答案
1、略 2、A 3、C4、第③句,修改意见:
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第④句,修改意见:
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
5、略 6、
(1)搁浅 土人围攻 同鲨鱼搏斗 章鱼袭击 缺氧等
(2)《名人传》 贝多芬7、略
二、
(一)8、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
(1分)“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
(1分)9、
(1)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快跑,不要迟到。
(2)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或: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10、关键词:
善良,宽厚。
11、
(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
(答出任意两点皆可)
(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答出任意两点皆可)12、结合“默契”谈感悟1分,结合生活实际和语言表达1分
人教版2010-2011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
一、积累运用(共29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发怵(shù)淳朴(chún)匿名(nì)城隍(huáng)B、囿于(yòu)家醅(pēi)抠下(ōu)苋菜(xiàn)
C、招徕(lái)凤哕(huì)门楣(méi)门槛(kǎn)D、沏茶(qiē)蹲踞(jū)忌讳(huì)腕(wǎ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熹微 铁铉 即物起兴 顾名思意 B、譬喻 馄饨 悠然自在 左邻右舍
C、寄名 煨炖 囊萤映雪 兴高采烈 D、糯米 过瘾 随机应变 两粒橄榄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自联军空袭利比亚以来,已造成许多平民伤亡。
人们不禁怀疑,是保护平民,还是另有所图?
B.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C.为了援助灾区,人们连夜送去了棉衣、毛毯、药品、食物、与大量建材。
D.双汇集团被曝收购“瘦肉精”猪肉以来,其宣传的“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遭到质疑。
4.根据注音将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
4月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1.15万吨污水排入大海。
5日,韩国官发言称,日本此举涉xián( )违反国际法,韩国政府考虑向国际法庭提出起诉并要求日本赔cháng( )损失。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授林灿铃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从法律上看,在没有lǚ( )行国际义务的情况下,日本shàn( )自排放核污水的行为是违反国际法的不当行为,但“调查取证难度较大”。
据悉,日本外相松本刚明就此事向公众道歉。
5古诗文默写(10)
(1)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
“采菊东篱下, ”,这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长风破浪会有时, ,”这是坚定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2)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了爱情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的诗句是 ,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
(4)孔子曰:
“仁者爱人。
”大风破屋,苦雨湿床,困境中的杜甫推己及人,以“安得广厦千万间, ”表达了忧国忧民、兼爱天下的仁者心声;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太白,虽被朝廷弃置,仍然以“ ,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自己一定会为国家效力,实现宏大的政治理想的时机;而主动辞官回乡的龚自珍,则以“落红不是无情物, ”来抒发自己甘愿作出牺牲,也要培养一代新人的情怀。
6.名著导读以及语言运用(3分)
《海底两万里》是 (国家) 的作品,他被誉为“ ”。
(3分)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6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
但灾难面前,日本国民堪称“模范生”,灾区没有呼天抢地,没有你争我夺,用冷静和亲情抚慰着创伤。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说,“有人将毛毯分成两半与他人分享。
”“为了后面的人能买到食物,排队排在前面的人只买够自己吃的。
”法新社、美联社的报道也同样表达了赞誉,“日本民众在搜寻亲人或者等待领取生活必须品时,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自制能力。
”
日本没有“范跑跑”,有中国网友以戏谑的语气说。
在中国的一些网络论坛上,贴出了不少震后日本国民表现的照片,比如有序排队的,有礼貌歉让的,有尊老爱幼的,等等。
一位网友评价说,“地震后,日本人坐在楼梯两侧,确保中间畅通。
避震的民众解散后,空地上没有一片纸屑。
这是教育的结果。
”
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也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面对日本大地震,我们恐怕不仅有震惊,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反思。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呼天抢地( )
(2)创伤(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1)错别字:
改正:
(2)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
(1)戏谑:
(2)一衣带水:
二.阅读包利民的《盛开在碗里的硬币》一文,回答18—22题。
(15分)
①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
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
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
她的衣服上居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
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
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③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
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一圈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
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
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身,慢慢地离开。
④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