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471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docx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活动主要是贸易经商

2.据研究,“观光”一词来源于古文“观国之光”,最早出自《易经》

3.中国封建时代的水路交通有大运河,陆路交通,秦朝有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以及传递官方文书的馆舍机构驿站。

古罗马帝国也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由于交通便利,夏季不少当权者或富有者都会外出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避暑和游览。

4.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活动有:

文史考察旅行(如:

司马迁)公务旅行(如:

张骞通西域)、士人漫游(如李白杜甫)、宗教旅行(如鉴真、法显、玄奘)、航海旅行(郑和下西洋)和科学考察旅行(李时珍、徐霞客)。

欧洲封建时期典型而明显的旅行活动,是朝觐旅行或宗教旅行。

5.封建时代中外旅行活动,消遣性质或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一般为统治阶级

6.蒸汽动力用于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出现,对旅游活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乘坐火车旅行有明显的优点:

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大

7.托马斯·库克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多达570人的游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

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因此,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

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车组织的团体旅游,它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年托马斯·库克放弃了木工的工作,开始尝试从事具有商业性的旅游组团业务代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

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

并编发了导游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分发给旅游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

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现代包价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

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

同年,并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

每次他本人都亲自陪同,编印旅游指南。

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

旅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1851年5月,为了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在伦敦建造了“伦敦水晶宫”举办一次大展览,此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托马斯·库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旅行业务。

在展览开幕前,他遍访英格兰中部和北部主要城市,组织各地旅客赴伦敦参观展览。

为此,他还创办名为《观光者》的月刊杂志,专门介绍各地风光和旅游者的见闻。

这一年,他组织了165000多人到伦敦参观展览。

此后,他又成功地组织了旅客参观1853年的都柏林展览和1857年的曼彻斯特展览。

1855年,库克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这次旅游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的住宿和往返旅费,总计36先令。

当时(1855年8月6日)的《曼彻斯特卫报》称此举是“铁路旅游史上的创举”。

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组织出国包价旅游的开端。

1872年9月,已经63岁的库克从莱斯特出发,开始了他为期8个月的环球之旅旅行。

1892年,他创办了最早的旅行支票,可在世界各大城市通行,凡持有旅行支票的国际旅游者可在旅游目的地兑换等价的当地货币,更加方便了旅游者进行跨国和洲际旅游。

8.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第一,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得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第二,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产业革命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第三,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气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并且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9.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第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第四,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假期制度的出现。

第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第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第二章 认识旅游活动

艾斯特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地理范围

旅行距离旅游目的组织形式

旅行方式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

远程旅游消遣性旅游

团体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

区域旅游

航空旅游

铁路旅游

汽车旅游

活动内容 观光旅游 民俗旅游 体育旅游

会议旅游

近程旅游或短途旅游

事务性旅游

散客旅游或自助旅游

徒步旅游

形形色色的特殊

文化旅游

兴趣或专项旅游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2.异地性3.暂时性4.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旅游活动的类型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认识它们有何意义。

(1)普及性:

表现在现代旅游的大众性、奖励旅游和社会旅游的出现。

大众旅游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是,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这便是奖励旅游。

(2)持续性。

由于二战后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和其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自20

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活动的发展持续不衰。

但是,这一持续上升趋势只是针对整个世界的旅游活动发展的总体情况而言,并非完全可用于解释所有地区或所有国家的旅游发展情况。

(3)地理集中性。

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不是平均或大致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方,而是集中到某些国家或地区去开展,甚至集中到某些景点参观游览或从事其他旅游活动。

这一特点说明了旅游者的活动并非平均分散于世界各地,对大多数旅游者而言,他们往往是集中到某些地区开展活动。

(4)季节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时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游客来访量在时间的这种不均衡分布不仅存在于一年之中的四季之间、各月之间,以及各周之间,而且在一周之中的不同日期之间甚至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之间同样可以见到。

理解每种特点,例如,为什么说现代旅游活动具有普及性的特点?

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和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其参加者范围的广泛性。

为什么说奖励旅游比传统的金钱或物质奖励更有激励效果?

第一,就激励作用的时效而言,一次非同一般的旅游经历往往会令受奖者印象深刻,甚至会使其终生难忘。

第二,就激励对象的范围而言,则会带来奖励少数人、激励一大片的效果。

第三章 旅游者

1.旅游者的界定。

欧美国家对于国内旅游者界定标准有一定差异。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

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

1963年“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特点:

(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

(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

(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

(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

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留者;

(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4、我国的界定:

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

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

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华侨:

持有中国护照,但侨

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

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非海外游客:

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二)国内旅游者

(1)加拿大:

离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2)美国:

处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时返回。

(3)英国:

基于上下班之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4)法国:

基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

个月的人。

(5)世界旅游组织:

1984年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

为了娱乐、度假、体育活动、公务、集会、会议、学习、探亲访友、保健、慈善工作或宗教目的而在自己定居的国家对某个目的地进行至少24小时但不足一年的访问旅行者。

(6)中国:

国内旅游者:

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

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

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小

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下列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范围内:

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领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到外地务工的农民。

2.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客观因素: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它。

主观因素:

旅游动机。

3.旅游动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完全超出了旅游者的范畴。

社交需求,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

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不充分。

受尊重需要。

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

一个人在家时,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

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

自我实现需要。

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

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

如考察旅游、会议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

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占很小一部分。

一般而言,人类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追求高层次的满足。

例如,一个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人可能会铤而走险而不考虑安全需要,可能会向人乞讨而不考虑社会需要和受尊重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在某一特定时期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并不相同。

人们首先追求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即需要结构中的主导需要,它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着人们的行为。

当主导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失去对人的激励作用,人们就会转而注意另一个相对重要的需要。

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

因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互还难以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

帕洛格的旅游者心理类型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