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120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docx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讲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到大学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把握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努力构建成才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大学生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当今时代的特点

21世纪的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21世纪的中国更是朝气蓬勃,万象更新,成功加入WTO,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的形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极其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向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一、21世纪的世界:

和平与发展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

1985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初期,国际大局的形态仍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的激烈争斗。

1.和平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初期,国际大局的形态仍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的激烈争斗。

和平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突出问题,主要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当前世界发展形势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全球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家间的经济交往逐渐打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各种双边或多边的经济贸易在不同类型国家间迅速发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以及跨国生产,正在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谈判、协商、经济手段正成为解决国家间矛盾和纠纷的主要方式。

大规模核武器的出现客观上也已成为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

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呈蔓延之势,这些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根源。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局部冲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

恐怖活动的范围遍布世界主要地区,手段也更加骇人听闻,世界局势仍不安宁,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很艰巨。

世纪之交,单极挑战多极,美国霸气逼人,但它无法阻止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要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依然滚滚向前。

单极世界搞不成,多极世界的形成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1世纪初期,国际大局的形态仍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的激烈争斗。

新世纪伊始,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美英军事打击阿富汗、伊拉克,美国退出反导条约这些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大事件,给世界和平蒙上了一层阴影。

恐怖主义的最大特征是在非战争的状态下,为了某种政治目的,采用某种非正常的、极端的暴力手段,造成恐怖事件。

据统计,近18年来,美国先后遭受了10多次恐怖袭击,包括驻外使馆、各种水面舰只、美军驻外基地,等等。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受到的恐怖袭击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

美国屡屡受到恐怖打击,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反思。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但是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霸气十足地想建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为基础的一统天下的单极世界。

2001年上半年,美国总统布什上台伊始,坚持推行“单边主义”,坚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拒绝批准《京都协议书》和《禁止生化武器公约》。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退出《美苏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议定书》(简称《反导条约》)。

从本质上讲,退出《反导条约》是美国为其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所进行的扫清障碍之举。

其实际的如意算盘是使俄罗斯等其他核大国丧失对美国的“平等”核战略威慑能力,而独立建立起自己的核武器优势与导弹防御系统两大威慑,压制任何可能对美国霸权地位形成的挑战,维护美国在全球的惟一地位。

但是,美国极力想建立由它主宰的单极世界是不可能得逞的。

因为,单极世界不得人心,也不符合时代潮流。

中、俄等大国坚决反对,美国的同盟国也不赞成。

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综合国力大大增加,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因素”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突出。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正不断充实新的内涵,发展对华关系已成为俄各派政治力量的共识。

中日关系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一度陷入低潮。

2001年秋天,小泉访华,就历史问题进行道歉,为修补中日关系作出了努力。

2001年10月21至22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

这是中国政府承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些都表明,中国是孤立不了的、也是遏制不住的,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

而中国的强大与发展,就是对单极世界图谋的有力制约。

此外,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开始反思和调整政策,出现了互相团结和重新聚集的势头。

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合作发展较快,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内涵。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坚持主权原则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可以肯定,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意识,要求改革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呼声还将进一步增强。

这对美国搞单极显然也是极为不利的。

2.发展问题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概括地讲,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呈现出经济格局多元化、经济交往一体化、经济兴盛靠科技等特点。

发展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中心问题,主要是消除贫困,减小贫富差距,实现国际社会的协调发展。

国际经济旧秩序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导致发展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

国际经济旧秩序主要是指:

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保留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国际分工中新的依附关系增强;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家贸易关系,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压低原料、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来盘剥、压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和控制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使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汇率机制;以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其控制的国际货币或贸易组织,力图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到既定的政治、经济轨道上,达到继续影响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目的。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强行推广自己的价值概念、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并把是否接受这一套作为提供援助、进行合作的条件,并通过经济封锁、制裁,甚至直接出兵干涉,力图实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国际经济旧秩序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举步维艰,甚至不断恶化,并使贫富悬殊的局面愈演愈烈。

尤其是非洲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约有一半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有一百多万难民无序流动,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全球化”问题成为最为时兴的话题之一。

事实上,目前人们所说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概括地讲,是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资本、货物、劳务等生产要素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世界范围流动和配置,各个国家越来越深地被纳入不断扩大的、统一的市场体系,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

这使得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想把自己孤立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展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世界经济已不可能长期在地区经济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运行。

1984年10月31日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吾山友时说:

“现在世界上北方发达、富裕,南方不发达、贫困,而且相对地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

南方要改变贫困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发展。

南方不发展,北方还有什么市场?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

”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一度袖手旁观,结果欧美金融市场均受到明显影响,使得国际金融组织迅速转变态度,采取了积极措施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知识经济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看,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呈现出经济格局多元化、经济交往一体化、经济兴盛靠科技等特点。

对此,大学生要有清醒的认识。

特别在对待全球化的问题上,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真正做到:

第一,既要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勇敢地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反对自我孤立、闭关自守,又要保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生活方式、价值概念和意识形态的本色和独立性,反对不加限制、没有差别、失去原则的抽象的全球化。

第二,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运动方向,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力量,同时又要防止在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的进程中被“西化”、“分化”。

和平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如果发达国家能够本着平等、公平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解决的重要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世界仍很不太平。

各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南北发展不协调愈演愈烈,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21世纪的中国:

民族复兴

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

新千年的第一年,中国人民大事多、喜事多。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热烈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北京取得了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与发展。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为中国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更加认清当前国家的形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21世纪中国最鲜明的政治特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

“代表”就是政治。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从政治上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在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她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肩负着打碎旧的生产关系的神圣责任,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不断调整和变革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使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决定了她必须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在于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前进提供了思想指导。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方向,既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又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在于实现、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因而,中国共产党必然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三个代表”作为有机整体,从根本上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在当代中国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积极应对WTO,增强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亮点。

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亮点。

改革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十多年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惠及祖国的各行各业和各个角落。

今天,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是每一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1)漫漫复关路。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此开始了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漫漫征程。

从多哈会议开始审议中国加入WTO议题到一锤定音,仅仅用了8分钟,而中国却为此进行了15年的努力。

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中国领导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作出的战略决策。

这充分表明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2)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将发生的深刻变化。

第一,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将出现一个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的法律环境;

第三,我们将看到一个改变了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以上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将产生长远的深刻的影响,也会为整个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开拓一个新的前景,使它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解决了大量重大科技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在某些领域甚至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迹象。

第一,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落后于经济国际竞争力。

1996年我国GDP排世界第7位,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8位;

第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连续下降。

这是我国国际竞争力8大类指标中唯一连续下降的指标,1996年从1994年的世界第23位下滑了5位;

第三,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效率不高。

1996年我国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总人数和企业研究与发展总人数均列世界前4名,而我国科学研究和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的第32位和第21位。

我国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与我国的科技投入不足和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现行的创新体制及运行机制不尽合理有关。

我们必须制定有效的战略措施,及时把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充分利用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加速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世贸组织要求成员国都只能靠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自己,而我国目前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这就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企业的经营机制、经济运行规则和环境等进行相应的变革,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3.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是21世纪中国社会科技、教育发展的最突出特征。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以科学技术和重大技术发明为特征的原始创新异常活跃,为整个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推动现代化迅速发展。

(2)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

“十五”规划确定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

一是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力争在亚微米、深亚微米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高性能计算机、光电子技术材料与器件、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实现产业化。

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是指对增国力、助国威有重要影响、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高技术研究。

2003年10月15日,由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驾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科技的进步依赖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依赖于教育。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为了培养各种人才,教育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国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向。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第二,调整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198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曾经提出,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必须有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

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1世纪不仅要求年轻一代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在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方面都有较高的素质。

正如专题讨论会的报告指出的,:

“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

第三,拓宽专业面,改革培养模式;第四,改革课程结构;第五,改革教学方法;第六,教育思想的革新。

教育目标应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

以上这些是值得我们认真参考的。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和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们应该在教育思想上加以思考,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高等学校的功能、目标,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等等进行重新思考,以便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的要求。

第二节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处在世纪之交这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的中国,有着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机遇上讲,

其一,二战后形成的冷战局面已被打破,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日见强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可以加快发展自己,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其二,世界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强有力地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活跃,既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发展,又为本地区吸收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是香港、澳门回归,更为我们发展经济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国内情况看,

第一,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已经建设起相当可观的综合国力基础,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在逐年增强。

第二,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逐渐完善的体制条件,开辟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资金来源,人民群众新的创造力正在进一步发挥起来。

第三,更重要的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使我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有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如此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大好历史机遇。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面临的强大压力。

主要有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

此外,还有我们自身所面临的诸多困难。

所以,未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能否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将直接决定21世纪中国的地位和前途。

综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人的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并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臆想,而是由特定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是由当代历史活动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新世纪的大学生,处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既是一种历史机遇,也是一种历史挑战。

它要求每个大学生在充分认识时代特征与要求的基础上,承担起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民族复兴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国家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为了救国图存,许多志士仁人艰苦求索,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真理和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西方列强奴役和封建统治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

这些斗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也为拯救民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粉碎了帝国主义把我国变为殖民地的企图。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北伐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真正实现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了民族屈辱的历史,为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个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有了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

在国际地位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的国际地位已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当前,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五大报告已明确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建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虽然无缘去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献身,但我们有幸参与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