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4972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docx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

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

  摘要:

物理文化在物理教师中成为一个热门的概念,物理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对物理教育有哪些启示尚需进一步探讨。

这里就我研究物理文化和物理教育十余年的体会谈一谈:

物理文化概念的起源;物理文化研究对制定物理教育目标、学生发展及对物理教师角色的启示。

关键词:

物理文化;物理教育一、科学文化概念的起源美国着名文化人类学家、新进化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怀特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建立一门“文化科学”的构想。

怀特把文化理解为人类所创造的符号的总和,而语文则是人类这种符号能力的最为重要的形态。

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有其自身生命和自身规律的自成一体的系统,其功能在于使人类适应自然界,以保证种的生存和延续。

[1]科学文化概念是英国人查尔斯·斯诺最先提出的,在1956年《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两种文化》,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着名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

斯诺身跨文学与科学两个领域,又都达到优异的成绩,因此特别能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斯诺认为西方的知识社会里,日渐分裂出两极对立的群体:

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以物理学家为代表的科学工作者。

斯诺把这两种势力称为两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

[2]近年来科学文化一词频频出现在大众传媒。

而对于什么是科学文化,如何理解,如何更好地从事科学传播,存在着各种想法。

科学文化具有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最近把科学文化的研究提到很高的地位。

该所将“科学文化”定为学科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以科学史的研究为基础拓展研究者的学术视野,跟踪国际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扩大研究所的社会影响,争取公众与权威部门的理解及支持,同时为在中国科学、技术、医学史的研究中应用相关理论或方法作一些探索。

[3]在把科学文化概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同时,国内一些学者把科学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类比知识系统的分化模式提出并研究数学、物理、生态文化,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笔者认为,物理文化是由物质设备、观念形态、知识体系、语言符号四大要素构成,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4]二、物理文化研究对制定物理教育目标的启示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不能不重视物理学的文化价值。

物理教育活动中,学生仅了解物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物理学在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并形成和掌握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

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在《进入新千年的物理学》一书中,对20世纪物理教育的目的提出了质疑。

其论点是:

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要学物理,那么物理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大多数的未来公民的兴趣和需要上,而不是放在将进一步学习物理而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少数精英分子身上。

如果物理教育是为从文化的视角来看,物理教育与物理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物理文化的世代相传主要依靠物理教育,物理教育一方面保证物理文化在新一代身上再生,以保证物理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把人纳入一定的社会模式中使其社会化,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科学精神的现代人力资源。

对青少年培养物理文化的三个途径:

一是借助作为文化结晶的文字读物传播物理文化;二是通过作为物理文化“活”的载体的物理教师,系统地讲述物理学发展历史、知识体系、物理学的价值标准、杰出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个性特征等,对青少年进行物理文化的熏陶;三是借助自然物理环境和人工物理环境引导学生感悟物理、热爱物理。

物理文化教育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对青少年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发展。

有助于形成科学探索精神物理文化是当代人类文化的主流文化之一,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物理文化是科技文化的基础,对青少年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它是战胜一切伪科学的认识论基础。

物理学习活动有助于破除封建迷信,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人的探索精神。

爱因斯坦在《自述》一文中,对自己观念的变化和好奇心有过精彩的描述:

“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着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突然终止。

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相信《圣经》里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

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独立地存在,它像伟大而永恒之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

”[8]从爱因斯坦的典型经历中,我们看到学习物理对消除迷信,建立批判意识的深刻作用。

我们不难推想经过系统的物理学习的人群,比起没有接触这种文化的人群来,更具有抵御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总是力图了解自身和所处的外部世界,渴望使心中的疑团得以解释。

古人对自然的奥秘发出过多少质朴的发问:

天体是怎样运行的?

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电、磁是怎么产生的?

光的本质是什么?

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正是自然界美妙而复杂的现象,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而物理学的每一个科学概念的产生都充满了探索和创新,还包括对已有错误观念的批判。

物理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其内容、方法和结构都是人类创造智慧的集中体现,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闪耀着科学探索之光。

物理文化教育是在课堂上再现科学探索的过程,因而有助于培养人的科学探索精神。

  有助于科学认知与思维训练物理学知识具有解释物质世界的认知功能,能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开阔人们的认识视野,提高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物理学方法是发明创造的思维武器,也是开发创造思维的理论指导。

着名物理学家都非常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是从方法论上打开缺口,突破前人思想方法的局限,进而获得成功的。

物理学是包含科学方法最多的学科,在通用300多种科学方法中,物理学中包含170多种。

例如,物理教学理想的教学模式是:

创设问题情景—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途径—从最佳途径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讨论命题的物理意义和可能的技术应用。

这一过程就是研究复杂问题的全过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方法。

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和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完全一样。

爱因斯坦认为:

“如果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久性,以后能适应体力劳动。

思想的训练以及智力和手艺方面的技能锻炼也类似这样。

”[8](146)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物理教学把隐藏在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发掘出来,加强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进行物理学美的熏陶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在对自然的审视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作为自然界理性思维成果的物理学也存在美,如和谐、优雅、一致、简单、对称、新奇等,其美还表现在发展和变化之中。

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物理学的美包括三个方面:

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9]现象美有自然现象、实验现象之美,天空的彩虹,彩色的干涉条纹,优雅的激光束,奇妙的原子光谱,会给人们以美感。

再如超导现象,可以想象发现者是多么惊讶。

理论描述之美在物理理论中随处可见,例如,对质点运动惯性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运动规律的一个侧面,解开了物体运动的原因之谜;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对自然界基本性质──能量转换和热力学过程自发运动方向给出了很美的理论描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把微观世界的结构与宏观世界进行美妙的类比;放射性元素按指数规律的衰变的描述,精确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物理学的理论公式通常给出一个简单漂亮的数学结构,如E=mc2、F=等,把复杂隐秘的自然规律表达得质朴无华,而反映电磁学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反映时空联系的洛仑兹变换和相对论力学,更是令人惊叹发明者的智慧。

可见,物理文化具有科学美的熏陶作用,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味,有助于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四、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师角色的启示物理文化研究把物理学家和物理教师看做“活”的物理文化载体,这可以为物理教育提供观念上的启示。

首先,社会要求教师是“担负着传递社会和文化价值与标准的任务的人,而他就是被学生看做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的人”,[10]即物理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递物理文化,以保证物理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正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

”[11]其次,物理文化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应用已经是我们时代重要的文化背景,我们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产品增加很快,物理教师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必须终生学习。

我们认为优秀物理教师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大致包括:

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内容知识;实验设计与操作知识;物理学发展过程的知识;物理学方法论知识;物理学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知识;着名物理学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科学道德知识;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知识;用生动的例子揭示教育内容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策与组织协调知识等。

因而,物理教师的职业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物理教师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第三,物理文化除了具有延续性以外还具有创造性,物理教师既要充当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同时要充当文化的整理和创造者。

物理文化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智慧,优秀的物理教师应能感受物理学探索过程中闪耀的科学创造之光。

物理教师要在学校中创造一种“活”的物理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充满探索、发现、创新,充满好奇心。

物理教学过程要始终把学生培养探索精神放在重要地位,把物理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不能把活生生的充满创造之光的物理学蜕化为干巴巴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和繁杂的计算,不能把具有生动性、创造性的物理教学变为对付各种考试的应试活动。

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天性,建立科学价值观,促进学生发展,才是物理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怀特.文化的科学[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译序.[2]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

北京三联书店,1994,1—50.[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简介.[EB/OL].http:

//[4]解世雄.物理文化论[M].重庆:

西南师大出版社,—6.[5]保罗·布莱克.新千年的物理教育[A].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研究会.进入新千年的物理学[C].赵凯华,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84.[6]R·费曼.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M].李沉简,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57.[7]关洪.观光,还是探险?

──从〈费曼物理学讲义〉诞生谈起[J].大学物理,1998,:

1—5.[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第1、3卷.[9]杨振宁.美与理论物理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

1—7.[10]〔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张志光译.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662.[1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戢守志,等,译.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