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docx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摘要:
作文教学要走出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困境。
我建议学生多读书,注重阅读积累;注重课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全面提高鉴赏水平、写作水平。
关键词:
阅读与写作 课文作文 实践活动 互改和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写作训练就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感慨。
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抓耳挠腮,都说作文难写,为何?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
在此,我谈四点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
一、重视阅读积累。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
”一点不错“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我们知道,“读”是吸收,“写”是输出;“读”是“源”,“写”是“流”;“源”远方能“流”长。
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阅读,阅读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运用“阅读积累”的办法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首先,教学生做剪报。
报纸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们及时地传递各种信息,养成认真读报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
剪报评析,便是积累写作资料,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剪报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能增长知识、提高写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贴。
剪报评析的内容可以就写作特点分析,可以就读后的感想,可以写读后的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教学生写读书随笔。
让学生每周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文一篇,先读熟美文,在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巧妙的布局谋篇;再让学生动笔画出优美的词、句、段;还可以让学生重点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还可以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在原文处做上批注;还可以谈感受,写评语。
另外要求学生要经常翻阅,有的句子可以反复诵读,甚至背熟。
第三,教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教材名家名篇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对于这些材料,可让学生归类积累,以便写作时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选用,这样,语文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准备写作材料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开展读书系列活动来加强积累。
如词语竞赛、成语接龙、诗歌朗诵会、读书故事会、课本剧、作文竞赛、读书知识竞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起到检查的作用还能使学生感性地、生动地锻炼听说读写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开展“摘录、写作、练字”三合一练习,习惯于摘抄一些古典诗文和名人名言,习惯于把看到的时文美文摘录下来,习惯于把自己日常的见闻感受记录下来,习惯于抒写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学生的知识视野被拓宽,情感世界被充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读书方式,也积累了许多语言材料。
学生在自己写作之中或多或少、潜意识地运用了积累的材料。
我想这就是学生在阅读积累基础上的再次运用吧。
重新认识阅读与写作的功能,是学好语文重要前提。
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发展的语文能力,成为对国家民族命运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热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二、写课文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思,悄焉动容,视通力里。
”,这是对想象作用的形象描绘。
中学生尤其需要想象,因为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
学生阅读时,需要借助于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再现文章或诗词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就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生写作更离不开想象。
因为写作活动是运用具体感性材料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全过程,所以需要想象的配合。
有了想象力,就可以使作文思路活跃、开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事物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反之,思路迟缓狭窄,词语贫乏,写人写事平平淡淡,不能感动人。
根据当前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有助于启发思维活动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其中,写“课文作文”就是我经常采用的形式,写“课文作文”可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更开阔、更深刻。
其方法就是围绕一篇课文,写出一组小文章,少则二三篇,多则四五篇,内容上既互有联系,又可各自独立,这样可以纵横结合,多侧面、多角度、多体裁地写一个人物或一件事。
它的优点就在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思维的发散、扩展、集中、深化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曾有目的地通过写课文想象作文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从课文角度考虑,启发学生为那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课文补写情节或写续篇,如《变色龙》、《老王》、《芦花荡》;把古诗文改写成散文,如《伤仲永》、《石壕吏》等。
通过对故事的改写、续写等表达学生对原作的理解,抒发他们对原作中人物的关心和见解。
下面以《羚羊木雕》课文作文教学过程为例:
㈠介绍想象作文的概念。
想象作文就是以一个假设的身份或在假设的环境中,叙述可能发生的事件,通篇以想象为主的作文。
㈡以《羚羊木雕》课文为例分三个方面训练
⒈拓展想象。
把课文中未尽之意,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与延伸,做到妙笔开生花,续出新格局。
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3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放学回家的“我”看到了出国分别半年之久的爸爸,十分激动,请你播放
一下这段录像吧!
⑵在学校里张小路和万芳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们的老师是怎样评价她们?
⑶在家长会上,妈妈和“我”碰到了王阿姨和万芳,妈妈看到了万芳裤子上那长长的“伤疤”,就问王阿姨怎么破的,王阿姨会怎么说?
2、换位想象。
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或与文中的角色互换进行想象。
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2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如果你是万芳,当你的好朋友找你要回羚羊木雕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后来呢?
⑵“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时的“我”心里肯定会有很多想法,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
3、创造想象。
为了更好表现人物的品质、揭示事情的本质,写作时可以通过创造想象去补充与拓展文章的简略处、空白处、悬念处。
①想象补充人物的语言。
②想象补充人物的心理。
即通过对文中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的想象,领悟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③想象补充文章的情节。
④想象补充文章的结尾。
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2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在“我”家,万芳和“我”交换了礼物,即小藏刀和羚羊木雕。
万芳回家后便激动地写下了日记,你能向大家读一下吗?
⑵要回羚羊木雕后的那个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深深谈了一下,你愿意公布吗?
这次课文作文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选题、奋笔疾书,几乎每人都有话可写,达到了预期的训练效果。
通过课文作文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了,大家对这种训练方式给予了一致肯定。
当然,与课文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课文仿写。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
仿写是在对课文语言运用规律进行整体掌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迁移运用,在这种迁移中,学生感悟到的写作技巧在实践中得到内化,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所以,无论是从认知角度还是从创新角度,仿写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
在学习了席慕容的《外婆与鞋》一课后,我让学生学习文中的写法写一篇现场作文,并提醒写作文要注意的三个方面1、记叙要具体,要抓住人物事件的特征做细腻的描写;2、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3、要注意所有的记叙、描写、抒情都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这次现场作文涌现了不少佳作(见附页)。
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
中学生最富于想象力,教师是学生想象力的开启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师应在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在作文训练时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吕叔湘先生说:
“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他作原则。
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如果说“阅读积累材料”是间接的,那么“语文实践活动”则给学生带来了生动的、鲜活的生活积累。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克服作文假、大、空的弊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亲身经历积累,使他们在写作时,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身,表达出自己当时的真情实感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比如在课余时间我有目的的组织学生玩踢毽子,学生玩得十分高兴。
事后让他们写作文。
大家有话可说,把踢毽子比赛过程记叙地具体详细,学生写出的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十分逼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实践,则无从谈写作。
我还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要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要及时地把感人至深的地方表达出来,把精彩难忘的一瞬描绘出来,把耳目一新的事件叙述出来……告诉他们,这些材料可能比较零碎,不能构成一篇作文,但它们直接来自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积少成多,以后会很有用处。
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写文章,从日记写起。
写文章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心胸和笔墨,养成发表意见的习惯,同时也会整理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场上的作文。
由于这样的思想作指导,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灵活了,语言生动了,就能写出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我们今天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往往注重外在课程资源,向外去寻找,殊不知学生资源中存在着一个宝库,它是需要我们去开发的。
我说要重视学生资源,是说要重视对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
四、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全面提高鉴赏水平、写作水平。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定,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文讲评课组织得好、开展得好,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能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于是,我在作文批改方面作了以下几点尝试,特别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简评”扩展式讲评
学生往往认为作文讲评是老师的事,很少有人把自己作为作文讲评课的主人。
所以,在刚开始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的时候,采用“简评”扩展的方法最为恰当。
具体的做法是:
教师精心选用一些带简评的习作,让学生读了习作之后,在参考简评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对简评进行扩展、补充,丰富简评的内容。
在讲评课上,教师可根据各小组的推荐,也可采用抽签的方法让学生上讲台讲评,对讲评得好的同学予以鼓励和奖励。
经过这样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就对作文讲评逐渐产生了兴趣,具备了一定的讲评能力。
2、“模仿”式讲评
经过一个阶段的“简评”扩展式讲评训练之后,学生会觉得作文讲评并不神秘,自己也可试试。
这时,教师就应作好讲评的示范,让学生去模仿,怎样去分析习作的立意、构思和选材,怎样去分析习作在写作上的优点与不足,怎样去分析文段的过渡与衔接,怎样去分析习作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和疏漏,等等。
也可让学生模仿别人评语的写法来讲评。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在学生讲评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在模仿中不觉得乏味,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讲评能力。
3、“互改”式讲评
在实际操作中,我把四个写作水平呈梯状的学生排列成一组,每隔一月重组一次。
这样安排便于学生相互对比,共同提高。
我在学生明确写作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修改符号,每人给文章至少找出一条优点、一条缺点。
如此循环下来,每个学生可以批改三篇作文。
通过找优点,挑毛病,作比较,从而达到相互沟通,取长补短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写作水平。
作文讲评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做作文讲评的主人”,突出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规律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那么,作文讲评课不仅会受到学生的喜欢,更会充满生气和活力。
通过以上四种对学生作文的训练指导,同学们普遍觉得不象过去那样,一上作文课苦于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现在主要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在如何选材、组材,如何把文章写得寓意深刻,新颖富有特色上。
改变了过去那种呆板、枯燥现象。
总之,语文是人生的守望,是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解读。
学习语文是“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内向课外辐射,课外向课内集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
要造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局面。
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而宽松的学习风气,人人都可以质疑问难而不必有所顾忌。
我们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走进学生的心灵,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找到能有效促发学生作文兴趣的诱因,让知识在课堂上招手,让知识长上翅膀飞舞在课堂,那么所有的学生也就不会害怕写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