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795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docx

云南省高三语文寒假作业3

3】云南2013-2014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3)语文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选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百舸gě 灰烬jìn 笔杆gǎn 不屈不挠náo

B.矿藏zàng 憎恨zèng 倔强jué 汗流浃背jiá

C.沉湎miǎn 挣脱zhèng 召唤zhào 恪尽职守kè

D.纤细xiān 菜圃pǔ 翘首qiáo 酒阑灯灺xiè

2.下列选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寥廓 灰烬  沉缅 金壁辉煌

B.慈祥 摭拾  落寞 引吭试啼

C.蒙蔽 勾销  慰藉 完美无瑕

D.恢宏 静谧  雾霭 铩羽而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B.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

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③①⑤②④⑥   B.③④②①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②③⑥④①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教育改革大约三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教育改革,最关键的一环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把传统的教育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发展”。

B.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C.“禅”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体验。

禅宗象征着绝对的自由,这一点与道家思想有所契合。

D.美国流行音乐天后惠特尼·休斯顿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那宛若天籁般的嗓音至今仍常常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篇章中的空缺部分。

①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

②夙兴夜寐,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④____________,少长咸集。

⑤____________,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⑥险以远,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文本阅读

(一)7.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1)~(4)题。

品质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格斯拉先生的店房朴素安静,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是模范品,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

格斯拉先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皴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人们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也决不赊格斯拉先生的账;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像走进教堂那样。

来客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

过了一会儿,看到他从店堂二楼楼梯口往下边望,随后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窄狭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

我说:

“格斯拉先生,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他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去,我继续坐在木椅上欣赏皮革的香味。

不久,他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

他盯着皮革对我说:

“多么美的一张皮啊!

”等我也赞美一番后,他继续说:

“你什么时候要?

”我回答说:

“啊!

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

”于是他说:

“半个月以后,好不好?

”我含糊地说:

“谢谢你,再见吧。

”他边说“再见”,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

一天,我对他说:

“格斯拉先生,在城里散步时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

“把靴子送回来!

”他说,“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这双靴子的工钱。

有一次,我穿着因为急需才在大公司买的靴子,走进他的店铺。

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说:

“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的靴子有一处很不舒服。

他用手在那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

”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

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

我定了许多靴子,这些靴子格外经穿。

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我再去那里的时候,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个靴匠的名字。

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啊!

格斯拉先生!

”我结结巴巴地说,“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

“是的,”他说,“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

我定做了几双靴子。

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

不久,我到国外去,过了一年多回到伦敦。

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衰老极了,看了叫人难过。

“啊!

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做的靴子好极啦!

我差不多一直穿。

”他细看我这双皮靴,把手放在靴面上说:

“这里还合脚吗?

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

”我向他确切地说明:

靴子非常合脚。

“你要做靴子吗?

”他说,“我很快就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

”我说:

“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

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靴子送到了。

我一双双地试穿,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

一星期后,我想向他说明:

他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

走进他的店铺时,店堂里只有一个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呢?

”我问道。

“啊!

”他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了。

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

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

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

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

“但是饿死——”“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

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

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据沈长钺译本,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始时格斯拉先生鞋店的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非常美观,后来靴子失去了原有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这形象地表明格斯拉先生鞋店的境况今非昔比。

B.小说中的“我”多次说格斯拉先生做的靴子“结实”,又说“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实则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格斯拉先生做的靴子式样笨重难看。

C.格斯拉先生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严肃、僵硬,因此,人们不敢赊他的账,走进他的店铺就像走进教堂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随意。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描写格斯拉先生的悲剧,展现了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的残酷现实。

E.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靴匠格斯拉先生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也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无情。

(2)文中的格斯拉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对于格斯拉先生,有人认为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赏,也有人认为小说隐含了作者对他的批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

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

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

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

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

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

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

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

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

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

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

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

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

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

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

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

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

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

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

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

“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

”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

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⑤说也奇怪,陈景润听说自己可以回厦门大学,他的病也就好多了。

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

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

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

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

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奇光异采,提出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的建议。

⑦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

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

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

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

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

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

一心一意地搞数学,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

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

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

腹胀、腹痛,难以忍受。

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但他毫不气馁。

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攀登。

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

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

⑧陈景润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

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⑨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

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⑩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

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

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教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

“陈氏定理”。

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

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

(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陈景润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总是受人欺侮,是因为他只知道演算数学习题,不愿和同学们交往。

B.第④段中陈景润曾任职的那个中学的领导对厦门大学的校长说:

“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

”言外之意,是想了解大学如何培养高材生的问题。

C.王亚南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他管理图书,是因为王亚南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为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D.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被国际上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E.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也能说明出身贫寒、性格内向、被人歧视等并不可怕,鼓励人们要有理想有毅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陈景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

(3)文中多处使用对比,请你结合全文对此加以举例分析。

(4)文章以“数学家陈景润”为题,却写了陈景润中学任数学老师的事情。

这样安排是否合理?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四、文言文文本阅读

9.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

清楚

B.而绝江河绝:

横渡

C.非能水也水:

游泳

D.今之众人众人:

许多人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3)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子何恃而往?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B.《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近于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五、诗词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

词牌名。

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

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

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描述。

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六、语文文字运用

11.阅读下面的表格后,得出结论,并针对小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简要的建议。

被调查小学生的品牌识别能力

项目

购物时关注名牌

能否识别服装名牌

能否识别食品名牌

完全可以

基本可以

能识别著名品牌

不能

识别

完全

可以

基本

可以

不能

识别

占被调查比例

54.32%

31.80%

20.50%

42.10%

5.60%

52.36%

34.62%

13.02%

(1)结论:

(2)对小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建议:

1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13.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根据要求答题。

(1)为图片配上相应的公益广告语。

(2)结合图文和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超过100字)

七、作文。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青年要往墙上钉一个钉子。

要钉的时候,他发现墙面太高,需要找一条凳子站上去。

找来了凳子,他发现凳子坏了,需要修一下。

他找来了锯子,发现锯子钝了,需要找锉磨快锯子,他又去买锉……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人发现他在操场上打篮球。

需要钉的那个钉子,连同锤子锯子一起,仍然放在需要修理的凳子上。

读了这则材料,你可能有自己的感悟,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你也可能对类似的人和事有过见闻。

请你根据自己的感悟或经历或见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立意自定。

⑵文体自选。

⑶题目自拟。

⑷)不少于800字。

⑸不得抄袭。

【试卷答案】一、1.B2.A3.A(A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

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使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B“祸起萧墙”指灾难从内部引起。

受制裁、遭袭击是伊拉克的祸难.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祸”字.还应仔细地思考一下“萧墙”二字。

C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

高大,“奂”:

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

D误用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境。

)4.D(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谓语句首)

5.C(A“大约”和“多”用一个。

B主语暗换,“火山”不能“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应在“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加上“火山灰”。

D搭配不当,“嗓音”不能“浮现”。

二、6.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②靡有朝矣。

③舞幽壑之潜蛟④群贤毕至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⑥则至者少。

三、

(一)7.

(1)D(3分)A(2分)E(1分)BC不给分。

B“委婉含蓄地批评格斯拉先生做的靴子式样笨重难看”错误;C人们“走进他的店铺就像走进教堂一样”不是因格斯拉先生为人的严肃、僵硬,而是因为他的手艺精湛,做的鞋子质量很好,表达的是对他的尊重。

E“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无情”不对,小说中“我”以及那名年轻人都对格斯拉先生充满关切、同情。

(2)①手艺精湛,认真负责,诚实守信;②热爱本职,坚守理想,至死不渝。

(3)①(情节结构)“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了小说的所有情节,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人物塑造)“我”见证了格斯拉先生的鞋店逐步衰落的过程,对格斯拉先生的遭遇有关切,有同情,有思考,写“我”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主人公格斯拉先生的形象;③(主题表达)“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

(4)对于格斯拉先生,有人认为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赏,也有人认为小说隐含了作者对他的批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8.

(1)CE,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

选B或D均不得分。

解析:

A瘦削、弱小、内向,家庭条件差是他受欺负的原因,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

B是那位领导对陈景润教学能力的不满。

由下一段厦门校长的“听到意见之后,非常吃惊。

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等内容推知。

D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应是“陈氏定理”。

(2)他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坚韧而勤奋的、对数学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

①有理想有追求:

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②坚韧而勤奋:

他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

③卓越贡献:

攻克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3)以前陈景润被人歧视与后来被国内外著名学者赏识和赞叹做对比;外国数学家用大型高速计算机与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做对比;陈景润在中学任教时的那位领导对他的不满与厦门大学校长的对他的赏识作对比;身体的病弱和不顾一切的研究精神作对比。

(三点即可满分)

(4)观点:

这样安排非常合理:

①从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涵,真实全面地展现了陈景润的生活和性格。

②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厦门大学校长给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埋下了伏笔。

③从主旨上,不能胜任中学数学老师与在数学领域有重大贡献作对比,说明不要被暂时的不顺而吓倒,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四、9.

(1)D

(2)C(3)B(4)A

五、10.

(1)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

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

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春去也”运用双关。

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

“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

六、11.

(1)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崇尚名牌的消费倾向

(2)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家庭承受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不能盲目攀比,赶时髦。

12.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宽容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

13.

(1)一切唯以利益(金钱)指南,必将失去生命的方向,

(2)略

七、作文。

14.这个作文材料的中心是:

1、坚守最初的目标或梦想 。

2、学习、工作要有计划性3、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析此题,故事里的青年之所以没能够坚守住自己最初的目标,是因为他做事不集中注意力,脑袋里一团混乱,对生活的计划性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