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139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B.CO2、SO2、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目前工业废气脱硫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石灰法

D.我国重点城市近年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列入的首要污染物包括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和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正常雨水的pH等于5.6,酸雨的pH小于5.6;

B.SO2或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O2不能;

C.石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废气脱硫方法,其原理是用生石灰作脱硫剂,将硫固定;

D.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

【详解】A.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中因溶解了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其pH小于5.6,故A错误;

B.SO2或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错误;

C.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是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石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废气脱硫方法,其原理是用生石灰作脱硫剂,将硫固定,2CaO+2SO2+O2=2CaSO4,故C正确;

D.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指数项目,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的尾气吸收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考查气体的吸收及实验安全。

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直接插入水中液体容易倒流,实验吸收氨气时必须防止液体倒流,选项AD都是正确的操作。

由于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中,且四氯化碳的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所以选项B也是可以防倒吸的,选项C不能,答案选C。

3.下列物质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及试剂都正确的是

物质

方法

试剂

A

CO2(SO2)

洗气

氢氧化钠溶液

B

AlCl3(MgCl2)

过滤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

乙醇(水)

萃取.分液

汽油

D

Cl2(HCl)

洗气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2和SO2与氢氧化钠溶液都反应,不能用于除杂,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AlCl3和MgCl2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AlCl3变为偏铝酸钠溶液,达不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故B错误;

C.乙醇和水混溶,虽然乙醇可溶于汽油,但是分液后得到的还是混合物。

应加入氧化钙,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再用浓硫酸干燥后可得到纯净的氯气,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4.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Na2O2投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把铁或铝置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则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漂白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Na2O2投入酚酞溶液中,Na2O2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变红,因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可使酚酞褪色,故C错误;

D.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现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

【点睛】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利用的是吸附性漂白,属于物理变化;潮湿的氯气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进行漂白,不可逆,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属于非氧化性漂白,过程可逆,属于化学变化。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液氯、干冰、磁性氧化铁均为化合物②王水、盐酸、水玻璃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烧碱均为电解质④牛奶、豆浆、硫酸铜溶液均为胶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液氯是液态氯气,属于单质。

干冰是CO2,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生铁,均属于纯净物,①不正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②正确;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把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明矾是硫酸铝钾,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烧碱是氢氧化钠,均是电解质,③正确;牛奶、豆浆均为胶体,但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属于溶液,④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6.在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O3-、ClO-、+、H+B.Na+、Fe2+、NO3-、H+

C.+、Cu2+、Cl-、SO42-D.OH-、NH4+、Cl-、SO32-

【答案】C

【解析】

7.标准状况下的28LNH3溶于125mL水中,若所得氨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氨水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近似为0.224mol•L-1

B.此氨水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近似为10mol•L-1

C.此氨水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近似为8.55mol•L-1

D.此氨水中NH3的质量分数为0.17

【答案】C

【解析】

125mL水的质量为:

125mL×1g/mL=125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8L/22.4L/mol=1.25mol,氨气的质量为1.25mol×17g/mol=21.25g,所以氨水的体积为:

(125g+21.25g)/1g/mL=146.25mL,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mol/0.14625L=8.55mol/L,故此氨水中NH3的质量分数为21.25g/(

125g+21.25g)=0.145,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与理解,正确计算溶液的体积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不能把溶剂的体积当做溶液的体积,注意氨水的溶质为氨气。

8.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

【答案】C

【解析】

根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可知,铜不可以和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H2,但根据铜的性质可知,铜可以和氧化性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

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由上述方程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当铜的量相同时(假设为64g即1mol),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气体最多的酸是浓硝酸,答案选C。

点睛:

掌握铜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答的关键。

另外也可根据电子守恒作出推断,铜的质量相同,失电子数相同,因此产生1mol气体所需电子数最少的,也就是产生气体最多的。

9.当溶液中X2O72-和SO32-离子数之比为1:

3时,恰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要求的是“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那么X2O7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个数等于SO32-失去电子的个数,而SO32-→SO42-过程中每个离子失去2个电子,则3个离子共失去6个电子,那么1个X2O72-在反应过程中应得到6个电子,设还原产物中X的化合价为a,则得到2×(6-a)个电子,故2×(6-a)=6,解得a=+3,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旨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

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10.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向澄清石灰水中缓缓通入CO2至过量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形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3,实际情况与图像不符,A错误;

B.NH3·H2O碱性很弱,不能溶解Al(OH)3,实际情况与图像不符,B错误;

C.将Ba(OH)2溶液加入明矾溶液中,SO42-和Al3+均能够形成沉淀,Al3+先沉淀完全:

2Al3++6OH-+3Ba2++3SO42-2Al(OH)3↓+3BaSO4↓,铝离子沉淀完全时,沉淀的总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再加入Ba(OH)2溶液,SO42-继续沉淀,而Al(OH)3溶解,当SO42-完全沉淀时,Al(OH)3恰好完全溶解:

Ba2++2OH-+2Al(OH)3+SO42-BaSO4↓+2AlO2-+4H2O,沉淀的总物质的量减少,实际情况与图像相符,C正确。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先形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Ca2++CO2+2OH-CaCO3↓+H2O、CaCO3+CO2+H2OCa2++2HCO3-,实际情况与图像不符,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盐酸直至过量,看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量逐渐增加到最大量后,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故沉淀可溶于过量的盐酸中;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氨水溶液直至过量,看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不溶解,这说明氢氧化铝沉淀溶于强碱(如氢氧化钠),不溶于弱碱(如氨水)。

11.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B.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D.先通过足量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说明混有CO2气体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只能说明含有SO2,因为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不正确,因为SO2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变混浊。

C不正确,因为SO2和CO2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D正确,SO2首先被氧化,排除其干扰,答案选D。

12.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A.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B.把溴水滴加到淀粉I溶液中

C.把一段打磨过的镁放入有酚酞的沸水中D.把SO2通入BaCl2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Cl2与FeCl2溶液反应;

B、根据单质溴与I溶液反应;

C、镁与沸水反应生成碱性的氢氧化镁;

D、强酸不能制弱酸。

【详解】A、因Cl2与FeCl2溶液反应:

Cl2+2FeCl2=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现象明显,故A错误;

B、因单质溴与I溶液反应:

2I+Br2=2Br+I2,I2遇淀粉变蓝,现象明显,故B错误;

C、镁要与沸水反应生成碱性的氢氧化镁和氢气,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