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346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学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概述及章节目标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习的是区域地理知识。

在学生了世界地形、气候、居民等地理知识之后,重在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理解。

介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前面的章节当中都有介绍学习的方法。

教材从“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三个层面来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但在学习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如:

1、学习大洲时主要侧重于:

(1)阅读地图——掌握各大洲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

(2)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归纳出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3)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居民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讲述亚洲),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再由学生根据方法去了解某个区域的地理知识(了解欧洲)。

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区域的突出特点。

如亚洲的面积、人口居世界第一、亚洲的季风性气候;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发达经济;非洲的热带高原,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美洲的移民居民、混血种人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学习地区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读图——掌握该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通过阅读地形或地形剖面图——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

(3)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其紧密联系的农业发展)

(4)通过举例——了解本地区风土人情

(5)知道本地区著名的国际性组织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但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在学习方法上除了彼此的共性之外,还要重点突出其个性。

如东南亚的热带资源、南亚的宗教、西亚的石油、西欧的旅游、两极的冰雪都是吸引学生对探究地理王国的兴趣。

3、学习国家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读图——掌握该国的位置和国土组成。

(除巴西外,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国土都有不同的组成部分。

如日本的四大岛屿和其它小岛;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法国地中海的科西嘉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

(2)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国的自然条件特点。

(如日本的海洋性气候和矿产资源贫乏;埃及的热带沙漠和尼罗河;俄罗斯的资源丰富和西伯利亚地区;法国平原地形为主和核电;美国世界唯一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巴西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古老动物等。

(3)通过分析有关资料——了解本国的经济发展特色。

(如日本的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埃及的石油、运河、旅游、侨汇四大经济支柱;俄罗斯改革中的经济和西伯利亚的开发;法国是欧洲经济大国和发达的旅游业;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巴西的农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发达服务业、工矿业和农牧业。

总之,教材只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蓝本,不是唯一的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教学灵感,那才是值得积攒的财富。

内容概述:

七年级下册的地理教材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内容,全书分为三章:

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二章:

了解地区,第三章:

走近国家。

在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全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总体概况。

本章教学重难点:

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难点:

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位置的分析描述,使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大洲、国家或地区的位置的方法。

   2、通过对《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解读,使学生学会解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能从图中读出各种地理要素,并加以归纳分析。

   3、通过对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流向的关系分析,树立“各地理要素之间都是相关联的”观点,进而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4、通过“亚洲地理之最”抢答赛,加深同学们对亚洲、中国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以亚洲为例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位置特点的方法并能正确分析其它地区。

   2、以解读亚洲地形图、剖面图为例,学会读图方法,并能正确分析归纳亚洲及其它地区的地形特点。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范围。

2.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热爱我们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2.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逐渐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节人文环境

知识与技能:

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2.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3.理解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差异。

4.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培育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激发兴趣。

2、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人口状况。

2.亚洲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教学难点:

1.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2.亚洲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教学目标

1.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3.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

4.知道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

5.认识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6.了解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在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2.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3.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4.学会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掌握分析各国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2.运用地图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2.运用地图指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例说明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综合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举例说明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色。

3.结合实际说明日本的文化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2.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经济发展模式,感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

2.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主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一个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方法。

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特点的方法。

3.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图获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及河流沿岸的城市。

2.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3.结合图片资料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

2.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关心家乡的资源与开发。

教学重点:

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印度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知道印度地形和气候的发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印度的主要农产品以及粮食生产发展状况;知道印度的工业及其发布;知道印度的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及首都和主要城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印度的历史资料展示和气候直观讲解,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通过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后初步扭转粮食不能自给状况的实例,懂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通过对印度的历史与文化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印度的自然地理、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对印度的自然、经济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节俄罗斯

知识与技能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

6.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方法。

7.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过程与方法

1.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大量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数据资料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2.然后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通过观察体验、思维体验,不断对自己现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由俄罗斯年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俄罗斯的先进文化,为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强大献计献策。

3.通过才艺展示活动给孩子个性张扬的舞台,激发兴趣,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3.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分析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地区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

2.了解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或世界中的影响。

3.学会说明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的优势。

4.描述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5.理解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带来不协调的问题。

6.了解某一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第一节中东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图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总结出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上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总结、归纳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区战略性的地理位置。

3.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输出及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1.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2.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3.正确看待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二节欧洲西部

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本区工业区的分布特征。

  3.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和资料或课下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

  3.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欧盟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2.欧盟主要成员国及分布。

  3.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

  4.发达的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欧洲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1.众多国家的名称及分布。

  2.各种图表的判读与分析。

  3.本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知识与技能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4.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教学难点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第四节澳大利亚

知识与技能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

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的方法和技能。

2.学会如何利用资料说明一个国家种族、民族的构成。

3.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现代经济的影响。

4.认识到农业专业化区域生产的优势,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综合考虑各种自然条件的全局观念。

5.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6.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节美国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2.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

3.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4.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及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美国的地理位置。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能通过纬度位置推导温度带及气候类型。

2.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的主要因素。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位置,了解其工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

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巴西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其自然和经济特征。

2.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生产的影响。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点:

1.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2.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办法。

2.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2.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

1.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第一十章极地地区

教学要求

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且能够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结构分析

本章内容共一节,分为“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三个标题。

三个标题会使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逐渐深入。

首先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集中体现在寒冷。

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当地有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

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这个天然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

但科学家和开发者的到来必然会打破这里的寂静,“极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

科学家在考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洁净的土地?

”这是人们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个问题一步步地深入,会使学生从知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极地地区有全面的了解。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