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4066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docx

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以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

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风险。

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

本文以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通过历史数据报表的收集和分析来了解各财务指标近年来的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探求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尝试着对国美电器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提出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财务观点,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规划。

本文研究思路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偿债能力理论的相关概述,明确偿债能力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首先对莱美药业所处的医药行业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和竞争环境分析。

然后,以莱美药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整合分析,进行偿债能力的有效评价,分析总结莱美药业的发展状态。

第三部分是对莱美药业的未来发展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

莱美药业;偿债能力

 

目录

摘要 I

一、相关理论概述 1

(一)偿债能力的概念 1

(二)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1

1.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1

2.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1

3.预测企业筹资前景 1

4.把握企业财务活动 2

(三)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2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3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4

二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 5

(一)基于PEST分析方法分析医药行业宏观环境 5

(二)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医药行业竞争环境 6

1、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6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6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7

4.替代品的威胁 7

5.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7

(三)莱美药业偿债能力分析 8

1.莱美药业公司简介 8

2.莱美药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9

3.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0

三对管理者的相关建议 13

(一)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 13

(二)改善应收帐款管理 13

(三)加强存货的科学管理 13

参考文献 14

1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偿债能力的概念

偿债能力是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及其偿还债务的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动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相关利益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融资、投资以及经营等均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1.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及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客观分析,可以准确评价企业财务经济状况及其变动原因,帮助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2.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举债必须以能偿还为前提,如果企业不能按时偿还所付债务的本息,势必影响企业筹措资金的信誉,从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即使是盈利不错的企业,也存在着由于资金调度不灵,不能及时偿还债务而破产的风险。

因此,企业负债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举债适度和收益与风险对等,其基本含义是负债的规模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即企业能够以足够的现金或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及时足额偿还所欠债务。

了解并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正式偿债能力分析的重要目标。

3.预测企业筹资前景

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是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必要前提。

正确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准确预测企业筹资前景,是企业债权人进行正确信贷决策的基础。

企业偿债能力强,泽企业财务状况较好,信誉较高,债权人的本金与资金利息的保障程度较高。

因此,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准确预测未来筹资前景,对于企业显示与潜在债权人的信贷决策至关重要。

4.把握企业财务活动

筹资、投资与资本收益的分配时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企业筹集资金的实际与数量,既取决于生产经营情况,也受制于债务偿还。

到期债务的偿还,可以用企业自有资金偿还债务,也可以是借新债还旧债。

因此,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准确了解企业当前的现金与可变现资产状况,合理安排企业的财务活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果。

(三)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个方面。

具体衡量指标如下图所示:

图1-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图1-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营运资本。

一般而言,营运资本为正数,表明企业的流动负债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作为偿付保证;反之,则意味着偿债能力不足。

(2)营运资本周转率。

表示可变现的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近期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的安全性越好。

由于长期负债的偿还期限长,所以,在运用该指标分析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时,还应充分考虑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入量,经营获利能力和盈利规模的大小。

如果公司的资本周转率很高,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即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入量少,经营获利能力弱,且盈利规模小,那么,公司实际的长期偿债能力将变弱。

(3)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常用指标。

即用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偿还企业短期债务。

通常认为最低流动比率为2。

但该比率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获利能力;流动比率过高还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过多且收账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资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4)速动比率。

又称酸性测试比率。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有时还扣除待摊费用、预付货款等。

在速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的变现速度慢,可能还存在损坏、计价等问题;待摊费用、预付货款是已经发生的支出,本身并没有偿付能力,所以谨慎的投资者在计算速动比率时也可以将之从流动资产中扣除。

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投资者在分析时可结合应收账款周转率、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一起考虑。

通常认为合理的速动比率为1。

(5)现金比率。

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公司可用现金及变现方式清偿流动负债的能力。

该指标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值越大,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负债比率。

对债权投资者而言,总是希望负债比率越低越好,这样其债权更有保证;如果比率过高,他会提出更高的利息率补偿。

股权投资者关心的主要是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如果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大于企业负债所支付的利息率,那么借入资本为股权投资者带来了正的杠杆效应,对股东权益最大化有利。

合理的资产负债率通常在40%--60%之间,规模大的企业适当大些;但金融业比较特殊,资产负债率90%以上也是很正常的。

(2)产权比率。

这一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

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

该指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3)利息保障倍数。

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

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

在进行分析时通常与公司历史水平比较,这样才能评价长期偿债能力的稳定性。

同时从稳健性角度出发,通常应选择一个指标最低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二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

(一)基于PEST分析方法分析医药行业宏观环境

图2-1医药行业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我们通过图2-1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医药行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医药工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规模效益快速增长。

随着“十三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相关工作提上日程,将调低医药工业增速目标。

医药行业增长率下降并非坏信号。

连年的以接近GDP两倍的增长率,过二十年再看,是不可思议的,更何况医药行业营业规模的基础数据越来越大。

如果站在大健康视角看,更可乐观。

(二)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医药行业竞争环境

1、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对医药企业而言,由于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等专业性及特性,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进入壁垒较高。

首先是来自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壁垒。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医药行业的生产受到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控制。

新药的注册生产方面,由于也存在一定的行政保护,使原有制药企业拥有较强的垄断优势。

其次,由医药产业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壁垒。

新进入的医药企业难免要面临一个很大的考验,即要么在规模经济上经营,投入巨额的资金,并与现有企业进行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

要么在规模经济以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这两方面会给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三,来自资本需求的壁垒。

由于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门槛,因此相关带来了在启动资本方面的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虽进入医药产业的壁垒重重,但由于我国药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惬意要产业回报丰厚,因而近年来一些财力雄厚的大集团等纷纷控股收购医药企业,国外更多的医药巨头业试图进入我国医药市场。

新的进入者使整个医药市场原有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其购买商主要为药品批发企业、医疗机构以及药品零售商。

药品批发企业一直都是医药企业产品的主要流向,其在与不同卖方的交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且医药企业之间产品的差异化小,因而批发企业具有相当的议价优势。

近几年来,我国药医疗机构好人品批发企业向着规模化、联盟化的方向发展,国药集团等大型药品商业企业在市场中占的份额不断扩大,从而使医药企业在这场贸易的博弈中地位进一步下降。

医疗机构和零售药房作为整个销售环节的终端,能够直接接触消费者,因此具有引导用药消费的能力,在与医药企业谈判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也有着很强的议价能力。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直接影响着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

医药供应商包括:

原料药及辅料生产厂家、能源的提供商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