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docx
《清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明
清明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清明
英文名称:
FreshGreen
定义:
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在4月4日或5日;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
所属学科:
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清明画作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
隐藏
二十四节气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春季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目录
清明词义
节气习俗
介绍
踏青
蹴鞠
扫墓
祭拜
荡秋千
放风筝
植树
节气简介
清明计算
节日活动
农业
节日
习俗
和寒食节
诗词作品
杜牧的诗《清明》
高翥诗《清明》
万宽诗《清明》
黄庭坚诗《清明》
王禹偁诗《清明》
现代诗词《清明》
月刊杂志
简介
发展
荣誉
评价
诗词原文
注释译文
诗词鉴赏
作者简介
清明词义
节气习俗
介绍
踏青
蹴鞠
扫墓
祭拜
荡秋千
放风筝
植树
节气简介
清明计算
节日活动
农业
节日
习俗
和寒食节
诗词作品
杜牧的诗《清明》
高翥诗《清明》
万宽诗《清明》
黄庭坚诗《清明》
王禹偁诗《清明》
现代诗词《清明》
月刊杂志
简介
发展
荣誉
评价
诗词原文
注释译文
诗词鉴赏
作者简介
展开
编辑本段清明词义
【读音】qīngmíng
【英语】Tomb-sweepingDay或者PureBrightness
清明画作
【释义】
1、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兼并了寒食的习俗:
~时节雨纷纷
2、清淡明智: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东坡《东栏梨花》
3、词意探源
(1)犹治平。
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诗·大雅·大明》:
“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毛传:
“不崇朝而天下清明。
”;《后汉书·班固传》:
“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
”。
(2)指神志思虑清洁明朗。
《荀子·解蔽》:
“虚壹而净,谓之大清明。
”;《淮南子·齐俗训》:
“原人之性,芜秽而不得清明者,物或淉之也。
”
(3)指清澈明朗。
如:
天气清明。
(4)二十四节气之一。
《孝经纬》:
“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
”
编辑本段节气习俗
介绍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外,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
清明踏青
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
踏青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
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蹴鞠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扫墓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明《帝京景物略》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通礼》云:
“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并相传至今。
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墓葬已大多改为方形小石室的公墓。
有《清明》诗云:
“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
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
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
“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
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
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
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
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
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
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
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祭拜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
祭拜,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
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
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
“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木吐绿的时节。
悼念之后当仰起头迈向未来,冬天之后就是春天。
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几枝柳,看它日后成荫。
而且在寒食之时,偶尔会不小心把山上的草木烧掉了;寒食过去,清明到来,是时候多种些树木补上了。
先人的精神,当像山上的树木,是长青的;人的生命,也当像新种下的树木,在这春风中成长、向上。
因此清明也是我国传统的植树节。
编辑本段节气简介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
《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
”
时间: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三候:
清明所属三候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谚语:
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⑵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⑶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编辑本段清明计算
[Y*D+C]-L公式解读:
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4.81,20世纪=5.59。
举例说明:
2088年清明日期=[88×.0.2422+4.81]-[88/4]=26-22=4,4月4日是清明。
编辑本段节日活动
农业
清明节,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
清明时节
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节日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原本主要活动是踏青、春耕春种,后来又兼并了寒食节的内容,也成了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
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编辑本段和寒食节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
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
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
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
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
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
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
扫墓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
旧时,泰安的扫墓仪式比较隆重。
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水饺到祖坟,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扫墓时还要给坟墓添新土。
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实质上是对祖先的怀念。
多数地区是在清明这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而龙口、博兴等地则在清明前四天扫墓。
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扫墓。
清明节山东各地都插柳条、松枝,据说是纪念介子推。
泰安家家户户插柳条,并给狗戴上柳条圈。
民谣:
“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即墨则习惯戴松枝,寓意要象松柏一样兴旺。
临沂、诸城却用柳条、松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边打边说:
“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
”
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
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
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
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
大部分地区都有打秋千的习惯,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
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
即墨比较重视清明节,这天人们一起床就换上节日服装,特别是妇女,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先看新媳妇坐寒食(新媳妇要象举行婚礼那天一样在炕上坐着),然后去打秋千。
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所以大家都你争我抢,兴高采烈地打秋千。
这一天,妇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2]
编辑本段诗词作品
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诗词《清明》
[3]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含义: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
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手法:
借清明是的景物抒发自己思乡的内心。
主题:
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
感情:
思乡之情。
感悟:
独自在外的人在节日时是倍加想家的。
清明(原名:
杏花村)唐杜牧
【诗歌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
这首诗文学界基本上肯定这是一首伪诗。
第一,这首诗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第二,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做客人民网《金台会馆》时指出。
清明诗意
因为这首诗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过去编杜牧各种各样的集子,这首诗从来没出现过,研究杜牧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有这首诗,后来突然冒出来,标著是杜牧(写的),最早的时候不叫《清明》,叫《杏花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找酒喝,并不是一个人去上坟,心里很悲悲泣泣,且不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主要是他不是去上坟。
上坟主要是带着酒、肉,祭过祖先的人叫做“作肉”,就是有福气的,祖先喝过的酒,我们叫“作酒”,这些酒肉是不能浪费的,一定要吃掉,所以唐代形成的习俗就是先去祭祖,然后把这些酒肉吃了。
如果写这首诗的人应该自己拎着酒,不然是违背常理的。
所以这首诗词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杜牧的,也不是去上坟。
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过去的时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节,后来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过去所有春天节日的特征。
有的时候歌咏清明就是歌咏春天,所以清明节的诗词既有上坟的悲喜交集的,也有是纯粹的高兴,就是游春喜悦的大量诗词。
【诗歌赏析】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
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
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
诗人希冀借酒消愁。
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
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
“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
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
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
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
行人自然想:
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
于是他问路了:
“借问酒家何处有?
”问谁,没有点明。
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
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
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
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
“路上行人欲断魂”。
“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
那么什么是“断魂”呢?
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
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
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
事情很明白:
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
牧童答话了吗?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
“您顺着我的手儿瞧!
”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
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
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
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
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
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
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
“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
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
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
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
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
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英译
吴钧陶英译
Itdr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