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9840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x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

精编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游戏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春意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二节

知识

1、表演歌曲《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2.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情感

“春天”“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

通过表演歌曲《小鸟小鸟》、聆听《致春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

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聆听《致春天》

 

四、表演《小鸟小鸟》

 

五、小结

师播放轻松地音乐

欢迎学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播放事先找好的歌唱春天的歌曲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

“挪威”----?

(2)讲解:

春天对地处北欧----

2.播放《致春天》。

(1)设问:

你能根据伴奏及-----?

(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

(2)歌曲表达了怎样-----?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听音乐进教室

生表演唱

边听歌曲边跟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视听《致春天》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

回答问题

 

聆听

 

再回答问题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

设境

激趣

承上启下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课后反思

春意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二节

知识

1、表演歌曲《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2.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情感

“春天”“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

通过表演歌曲《小鸟小鸟》、聆听《致春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

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聆听《致春天》

 

四、表演《小鸟小鸟》

 

五、小结

师播放轻松地音乐

欢迎学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播放事先找好的歌唱春天的歌曲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

“挪威”----?

(2)讲解:

春天对地处北欧----

2.播放《致春天》。

(1)设问:

你能根据伴奏及-----?

(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

(2)歌曲表达了怎样-----?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听音乐进教室

生表演唱

边听歌曲边跟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视听《致春天》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

回答问题

 

聆听

 

再回答问题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

设境

激趣

承上启下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课后反思

 

欢乐的村寨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两节

知识

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情感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重点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难点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三、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四、表演《巴塘连北京》

 

五、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猜谜导入:

(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

考考你的小耳朵:

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放某一主题,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教师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

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

我国西南边疆的-----

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

2.范唱:

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聆听

猜谜语

 

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

回答问题

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设境

激趣

 

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

 

培养学生赏析的能力

 

(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

(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课后反思

 

欢乐的村寨

第二课时

总节数

两节

知识

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情感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重点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难点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三、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四、表演《巴塘连北京》

 

五、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猜谜导入:

(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

考考你的小耳朵:

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放某一主题,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教师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

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

我国西南边疆的-----

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

2.范唱:

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聆听

猜谜语

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

回答问题

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倾听

观赏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

注意强弱节拍感

设境

激趣

 

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

 

培养学生赏析的能力

 

(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

(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课后反思

幻想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二节

知识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

情感

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重点

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通过《天地在我心》、《望月节》等作品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难点

以《宝莲灯》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迷人的火塘》

三、聆听《天地在我心》

 

四、聆听《望月节》

 

五、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六、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

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

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

讨论:

(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

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

1.以对比导入。

播放录音《望月节》。

设问:

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

它叙述了一个怎-------?

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

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

教师介绍: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

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回答问题

 

聆听、讨论

 

回答问题

(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聆听、讨论

回答问题

聆听后师生讨论:

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

聆听

提问

讨论

设境

激趣

 

教师归纳

 

(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

 

在讨论中还可播放部分片段。

(首先是女声演唱的音调,其次是伴奏配器的手法及电子合成器的效果。

 

课后反思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

幻想

课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二节

知识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

情感

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重点

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通过《天地在我心》、《望月节》等作品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难点

以《宝莲灯》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迷人的火塘》

三、聆听《天地在我心》

 

四、聆听《望月节》

 

五、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六、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

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

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

讨论:

(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

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

 

1.以对比导入。

播放录音《望月节》。

设问:

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

它叙述了一个怎-------?

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

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

教师介绍: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

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回答问题

 

聆听、讨论

 

回答问题

(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聆听、讨论

回答问题

聆听后师生讨论:

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

聆听

提问

讨论

设境

激趣

 

教师归纳

 

(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

 

在讨论中还可播放部分片段。

 

(首先是女声演唱的音调,其次是伴奏配器的手法及电子合成器的效果。

 

课后反思

四季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两节

知识

.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情感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

在课中的两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

重点

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

难点

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小白船》

三、聆听《四季歌》

 

四、表演《童心是小鸟》

 

五、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介绍传统青海民歌《四季歌》-----

3.欣赏全曲。

设问:

《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

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请用力度记号把它记录下来。

?

4.再次聆听全曲。

设问:

(1)全曲在音色彩上有-----?

(2)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

5.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1.歌曲范唱导入。

设问:

(1)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情绪是怎样的?

(2)你怎样理解歌名《童心是小鸟》?

2.教师范唱第一句曲调:

3.设问:

请你找出与这一乐句相------

4.教师表扬学生们进行的研究,并进行归纳。

6.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包括跳越反复记号部分)。

7.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全歌。

(2)设问:

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像?

(3)教师归纳学生的处理方案。

选出2—3个方案进行试唱。

(4)设问:

能否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创作,使歌-----

(6)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2.初听由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

再次复听这一段,请同学生看谱跟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格。

 

回答问题

 

谁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调哼唱出来,谁就是优胜者。

聆听并回答问题

 

并指导学生视唱这一句。

讨论后回答问题

5.学唱第1——16小节的歌谱与歌词。

(2)学生自学曲调并相互交流。

(3)学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欢快的情绪。

 

(学生自由结合议论——师生讨论。

 

(5)师生讨论、归纳。

设境

激趣

 

培养学生赏析能力

 

(提示:

从节奏、旋律走向去研究。

注意要表示出来喜悦、自豪的心情。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结论

 

课后

反思

四季

第二课时

总节数

两节

知识

.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情感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

在课中的两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

重点

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

难点

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小白船》

三、聆听《四季歌》

 

四、表演《童心是小鸟》

 

五、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介绍传统青海民歌《四季歌》-----

3.欣赏全曲。

设问:

《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

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请用力度记号把它记录下来。

?

4.再次聆听全曲。

设问:

(1)全曲在音色彩上有-----?

(2)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

5.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1.歌曲范唱导入。

设问:

(1)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情绪是怎样的?

(2)你怎样理解歌名《童心是小鸟》?

2.教师范唱第一句曲调:

3.设问:

请你找出与这一乐句相------

4.教师表扬学生们进行的研究,并进行归纳。

6.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包括跳越反复记号部分)。

7.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全歌。

(2)设问:

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