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800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docx

运输事故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

运输应急准备及救援(响应)预案

编号:

QJ/FST-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放序号:

德州博大物流有限公司

引言

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报案、当机立断,自救为辅、外援为主,服从指挥”的原则,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特制定德州博大物流有限公司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术语

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8、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一、公司基本情况

㈠生产情况

德州博大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9年,共有员工34人,长期接触尘毒等危害人员共25人。

二、运输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其潜在危险性

1.重大危险源

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重大危险因素:

1、货物泄漏2、交通事故

2、主要危险介质及其潜在危险性:

1)液体介质

A.苯胺危险特性:

苯胺为无色至褐色液体,有毒,比重1.02,闪点75.5℃,爆炸极限1.3~4.2%。

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

苯胺公司苯胺成品最高存量40t,粗品最高存量120t。

苯胺(或硝基苯)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人、蓄中毒,甚至死亡,并可能污染周围环境、空气以及水源。

若发生燃烧和爆炸,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涉及范围为整个厂区及附近地区,以及下游地区水源。

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

泄漏、设备失修、交通事故等

B.硝基苯危险特性:

硝基苯为淡黄色液体,有毒,比重1.2,闪点80℃,爆炸极限1.8~11%,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

苯胺公司硝基苯最大存贮量为200t。

苯胺或硝基苯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温、明火、静电等,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

泄漏、设备失修、交通事故等。

C.苯:

易挥发,有毒,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40毫克/立方米,闪点-11度(闭杯),自燃点562.2度。

爆炸极限1.3-1.7%,最大爆炸压力9.01千克/平方厘米,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3.9%,最易引燃浓度5%,苯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遇热、明火最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本品易产生和积累静电。

苯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并可能污染环境、空气以及水源。

若发生燃烧和爆炸,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涉及范围为整个公司和附件公司。

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

泄漏、设备失修、交通事故等。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闪点

D.浓硝酸:

有强腐蚀性,能与水人意混溶,有强氧化性,遇松节油等有机物、木屑能立即燃烧,遇强还原剂能引起爆炸,遇氰化物产生剧毒气体。

灭火剂:

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禁用加压柱状水防飞溅。

E.浓硫酸:

有毒,有强烈的腐蚀性,吸水性,有氧化性,遇H孔发剂立即燃烧,遇氰化物产生剧毒,遇易燃物、木屑、稻草、有机物能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水爆溅伤人。

灭火剂:

砂土、干土、二氧化碳、禁用水或投掷砂土防止飞溅。

其他货物的危险特性

三、车辆运输应急资源配备

物品清单:

防护用品名称

数量

备注

硼酸洗液

2.5L

有机物用

碳酸氢钠洗液

2.5L

酸类用

橡胶手套

2付

3#滤毒罐

2件

有机气体

7#滤毒罐

2件

酸类气体

防护眼镜

2件

靴子

2双

化学防护服

1件

锥形木塞

2个

锤子

2个

小型干粉灭火器

1个

纯棉纱

2公斤

雨衣

---------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㈠协调沟通机构

成立德州博大物流有限公司应急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配合事故发生地的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总指挥:

马世涛

副总指挥:

马世涛

成员:

车辆司机、生产部技术员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当地事故处理组织机构为中心,负责协调和配合当地事故处理组织机构的救援工作。

如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行使其职责。

㈡主要职责

1协调沟通小组

⑴负责企业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⑵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⑶检查、督促做好运输车辆的定期检查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⑷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由做好与事故当地救援机构的配合和协调工作。

⑸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依据现有资源,采用以下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㈠发生事故后驾驶员负责监视车辆,押运员立即拨打110、119、120报警急救电话。

㈡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协调小组人员。

内援电话

值班室电话

2461299

马世涛

孙朝选

外援电话

火警电话

119

报警中心

110

医院

120

交通事故

122

六、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运输公司驾驶员、押运员应实行严格安全教育制度,每年度进行考核,并建立和实行化学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三级管理网络,充分提高司乘人员的自救互救的能力,事故的预防和早期处理能力。

㈠事故处理预案

已确定的危险源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处理不当或失控,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多人中毒、灼伤和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等严重危险状态。

㈡事故处理原则

1、及时报警;

2、阻断泄漏;

3、把受伤人员抢救测量到安全区域;

4、现场示警,隔离泄漏污染区;

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早期排险工作;

七、人员疏散方案

发生事故后,立即警示事故区域,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疏散事故区域内的人员。

八、危险区的隔离

发生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1、事故中心区:

即距离事故现场0~100m区域。

此区域为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的危险。

2、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由当地的救援机构依据当地的救援预案的界定来设置)

九、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㈠抢险、救援

1、抢救原则

⑴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⑵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⑶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⑷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⑸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⑹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⑺;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⑻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2、人员防护

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的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

穿橡胶防护衣。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参加救护人员必须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

3、人员监护

参加救护人员的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

㈢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当地救援人员未能赶到时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⑴事故已经失控;

⑵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⑶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㈣事故应急处理和控制措施

1、基本准则

第一时间停车后处理一定要迅速、果断。

判断事故级别,若泄漏量较小,做简单处理后,从交通道路撤离,撤离至较为安全、方便应急处理的位置。

最首要的是切断或堵住危险源和抢救伤员。

报警优先顺序:

灭火先通知当地应急救援机构(119、110、122、120),报警时应明确告知第一知讯人事故发生的详细地址,周围明显的标志物,事故的大概情况。

2、事故处置步骤

2.1立即停车。

凡发生道路运输事故,都要立即停车。

  2.2立即抢救。

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施救并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如伤员身体某部位被压或卡住,应立即设法将伤员救出,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危险物品泄漏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灭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冷却、泄压、转移、收集等施救方法进行抢救;继续滞留现场会造成更大损失或危险时,应及时组织抢救转移,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2.3现场保护。

肇事车停位,伤亡人员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及其他散落物品均属保护内容,不得破坏、伪造。

如危险化学品泄漏有爆炸、火灾、中毒可能危及安全时,劝导阻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

  2.4及时报案。

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或交通主管部门报案,然后向本企业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

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

交通警察和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服从组织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现场勘察和事故分析等工作。

2.5现场救治

化学性烧伤,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迅速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稀释硫酸、硝酸、苯等。

就医。

3事故的分类处置

3.1发生泄漏处置

(1)首先应明确泄漏物质的品名、性质,危化品泄漏可能的原因等状况,及时报告给当地应急救援组织。

(2)向当地应急救援组织提供车辆装载的危化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3)当地救援组织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预先设立隔离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同时根据事故发生的部位、物质的性质、泄漏原因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堵漏,切断或控制泄漏源。

(4)根据泄漏部位,确定堵漏措施。

(5)泄漏物质的处置:

防止泄漏物质扩散,用砂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构坝筑堤、建立围堰,防止物料污染范围扩大。

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6)有毒有害泄漏物如流入居民用水内河、农田、长江引起水污染及农作物危害,应及时向环境监测、海事部门报警。

3.2车辆发生火灾、爆炸处置

(1)首先应明确燃烧物质的品名、性质,危化品是否可能发生爆炸等状况,及时报告给当地应急救援组织

(2)向当地应急救援组织提供车辆装载的危化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3)火情较小时,应立即使用小型灭火器进行扑灭。

十、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㈠请求外部救援响应条件

1、储罐火灾、大量泄漏的响应

当储罐发生大量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当地报案请求支援。

2、发生交通事故

大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车辆发生损害,同时车辆装载由危化品时,必须向当地报案请求救援。

㈡公司级救援响应条件

1、发生储罐微量泄漏,同时可以进行堵漏工作时;

2、运输车辆抛锚或者发生故障,短时间内不能行走时。

十一、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当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后,并已经进行取证工作后,由当地事故救援机构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协调沟通小组通知公司解除警报。

但协调沟通小组要安排留守人员,搞好与当地救援机构的善后处理工作。

  十二、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

一: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每半年开展一次,培训内容:

⑴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紧急避险、报警的方法;

⑵针对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类别,现场进行紧急救护方法。

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和避免事故扩大化。

⑷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救援必须使用的防护装备,学会使用方法。

⑸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学习消防器材和各类设备的使用方法。

⑹掌握危险化学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险性、急救方法。

⑺掌握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时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应急救援。

⑻针对可能需要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时,应采取的各类响应措施(如撤离,警戒、隔离、向公司报警等)。

⑼如何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⑽申请外部救援力量的报警方法,以及发布事故消息,组织周边单位、政府部门的疏散方法等;

二:

演练计划

由公司制定具体的演练计划,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护设施及消防器材,每年至少要进行一两次的演练,大体时间为每年的七月份,具体由公司安排。

  十六、附件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电话;

3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4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