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148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1.docx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1

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研究

摘要

大洋湾湿地是盐城市中心主要的湿地,其中心湖区的建设条件优越,湿地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水景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毗邻机场、地理位置优越、有天然的水域和水湾、并且大洋湾还有沙滩。

本文就而大洋湾湿地公园最具重要的各种植物的生长和配景进行了研究,并进而概括出大洋湾湿地公园常见园林植物资源和植物景观的营造特点。

关键词:

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配景

RESEARCHONPLANTCONFIGURATIONINTHEOCEANBAYWETLANDPARKINYANCHENG,JIANGSUPROVINCE

ABSTRACT

Asthecenterofthemainwetlandinyanchengcity,oceanbaycenterlakeparkprojecthasgoodconstructionbackground,thegeographicalpositionissuperior,adjacenttoyanchengairport,abundantwaterresources,theoceanbayalsohaslongbeach,rollinghillsandrichanimalandplantresources,naturalwaterbayandopenwaters.Inthispaper,andtheoceanbaywetlandpark,themostimportantofallkindsofplantgrowthandentourageofwasstudied,andthengeneralizestheoceanbaywetlandparkcommongardenplantresourcesandtheconstructioncharacteristicsofplantlandscape.

Keywords:

Oceanbaywetlandpark;Plantentourageof

 

第一章诸论

1、选题背景

伴随着现代景观的不断发展,园林的形式越来越多,由于地域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城市园林形式的多元化顺应时代发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生态城市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被绿水青山所环绕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的追求。

同时,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概念也引入园林景观设计,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交往活动的公众场所,因此,要考虑人们的公共生活的需求,这是一个城市的生态、人文、美学的综合体现,它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张爱研,2010)。

融合了生态理念、公共空间、现代园林等概念的大洋湾湿地公园应运而生。

大洋湾曾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绵长的沙滩和美丽的山丘,然而,由于近年以来的城市发展,城市建筑开始向海湾推进发展,海湾的形态不断被重塑,天然的海岸线也被砌筑的海岸线所取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大洋湾岸线设计绿色保护带刻不容缓。

而且作为距离市民最近的海湾,顺应人们的需求,大洋湾湿地公园的建设对盐城市民亲近海湾提供了可能性。

而作为大洋湾湿地公园最具重要的各种植物的生长和配景研究则成为了为了更好发展大洋湾湿地公园的重要命题。

2、研究意义

探索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和配置模式成功设计园林最不可或缺的环节,当今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首要问题是以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去建设出文化特色、自然生态、富有人文气息、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园林。

大洋湾公园以植物景观为主,植物是城市中唯一有自净功能的生物,它们是城市之肺。

城市植物距离人居环境较近而且覆盖面较广,因而最大发挥了绿地的生态净化功能。

大洋湾公园处于滨海城市边缘带,不仅对海边水土保持有作用,而且使城市边缘走进人们生活,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散步健身的绝佳场所。

大洋湾公园连通城市两个主要行政区,大面积的植物种植面积,对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强绿地连接性有重要影响。

长达13km的狭长型公园,是大洋湾公园的重要特色,它的特殊地形植物景观处理是值得研究学习的。

大洋湾植物具有典型的华东植物营造特色,因此有着重要的调研探索价值。

3、文献综述

3.1国内与此相关研究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开始对植物进行研究,7000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了植物的栽培,许多的历史文献都比较详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园林建造活动。

随着造园活动的发展,逐渐涌现出一些精彩而重要的论述。

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明代的《园冶》、《长物志》以及清代的《花镜》,这三本书对植物造景方面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论述。

建国前我国的绿地还非常少,建国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陈俊愉首次对园林艺术和建造进行定义,提出了“绿化”的概念。

孙筱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植物种植的设计方法与问题。

朱钧珍提出了着重艺术的手法来表现植物景观的意境的观点。

随着近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国内理念经历了从重视园林建筑、山水等硬质景观,轻视植物景观,到认同植物景观并提倡植物景观为主的过程(苏雪痕,2012)。

《景观设计材料手册》按地域对国内植物进行划分,并且对800多种常见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周厚高,2014)。

《图解园林施工图系列5:

种植设计》和《环境景观:

绿化种植设计》分别在设计植物景观和指导植物种植工作上作出了基础的研究。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20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8)。

《植物景观设计》阐述了不同的植物的不同风格与特点(王丽莉,2008)。

《园林植物季相景观设计手册》系列书籍中不同的季节的植物景观作了介绍(李作文,2014)。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中对许多类型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介绍并配以相关的例子(杨丽琼,2013)。

21世纪的中国进入了城市园林景观创作的繁荣期,伴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使我国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朝着多元化发展。

一类是植物景观空间方面的理论。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包志毅提出,现代的园林的设计与规划中,空间的构成与设计是最重要的。

一类是植物景观生态方面的理论。

程绪河出版的《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现代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园林的各种经验,体现了生态学的许多理论,建立多生态、多方面、多结构、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与动植物新的生态秩序,从而产生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汤程,2013)。

曾丽娟曾对深圳市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作出了总结,并提出16种基本配置模式(曾丽娟,2007)。

从植物的组成材料划分类型,植物群落可以分为复层树群、密林、疏林草地、花镜、草坪等类型;从功能类型来划分,植物群落可以分为观赏型、游憩型、环保型、科普型等类型(陈波,2011)。

近年来,我国有关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全新的观点。

运用AHP法和心理指标对园林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张哲,2011)。

植物景观评价从定性转向定量,从植物群落结构出发,将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作为测试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的测定指标,根据测试地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分析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杨蕾,2011)。

蔡雄彬(2012)提出植物景观对焦虑情绪有缓解作用。

惠惠(2012)提出了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总结出了对节约型园林景观的创作原则和设计手法。

韩付家(2013)对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和垂直空间四种景观空间的创作景观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园林植物应成为景观空间营造的主角而不是作为装饰性的栽植配角。

汤程(2013)对我国CBD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矫明阳(2013)通过对带状植物景观的公园研究,发现植物的颜色和形态是吸引游人注意力的两个主要因素,游人在选择休憩地点的时候更加青睐于林荫且具有一定遮挡的空间。

徐萃(2015)分析公园中主要功能区的植物造景如:

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等带给人情感化的反馈,并研究了植物自然属性与人的知觉情感之间的联系、植物空间造景与人的空间感受之间的联系、植物景观设计与人的情感价值之间的联系、植物景观设计与人的场景记忆之间的联系、植物造景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之间的联系。

王人杰(2016)对对城市园林的边界植物景观存在的各类问题作了总结并提出简单解决的措施。

刘小冰(2016)分析了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理念设计。

[4]

3.2国外与此相关研究情况

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植物造景的设计思想总共出现了四种倾向,这些思想引发和推动了世界各地区植物造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程袁华,2007)。

早期西方设计以规则式园林为主要特征,之后一些专业人士提出了自然景观理念,因此以园林思想为基础的模拟自然的人工群落频繁出现在园林景观中。

1843年,英国建造了公众可免费观赏的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19世纪50年代,美国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在曼哈顿中心区建立了纽约中央公园。

当时的园林植物景观依然延续了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形式,但是生态意识已经融入其中(朱建宁,2007)。

现代西方植物景观设计没有采用复杂的配置方式,并且开始体现出乡土气息或使植物归化于自然景色,比如在城市内种植一些美丽但未驯化的植物,同人工构筑的景观相互对比,在每个城市的中心公园要设立自然动植物保护中心,展现出自然的景观。

20世纪20年代末期以后,出现了一些很少施以人工养护的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并且其生境完全模仿自然(王春沐,2010)。

20世纪30年代后期,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兴起,现代主义的文化的思潮带来了景观风格的变化。

许多国家的设计师与园艺家们对园林植物种植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英国设计师鲁滨逊认为要将生态习性融入园林种植中去,要让园林中的植物自由生长,英国园艺学家杰基尔和路特恩斯对规则式的结构,自然的植物为内的种植方式非常推崇(王向荣和林箐,2001)。

现代植物景观屹然是一个优美的绿色开放空间,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

这其中出现的许多著名的园艺师和景观设计师,其中包括格特鲁德·杰基尔、罗斯玛丽·维里、米恩·瑞、杰弗里·杰里科、丹·凯利、托马斯·丘奇等,他们都为推动现代植物景观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嘉,2006)。

在现代植物景观的发展中,植物景观设计从服务对象、设计原理、变现手法、尺度和艺术上的探求不断超越传统园林的局限,扩展到多种范畴和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涌现出许多经典著作。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中详细介绍对于植物材料的的各项功能和种植设计(NormanK.Booth,1989)。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中突出园林的养护与管理,论述了从生态学和美学角度对树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的种植设计作,(BrianClouston,1992)。

《植物景观设计》对植物景观与环境的联系、景观设计原理与园艺实践的结合进行了阐述(NancyA.Leszczynski,2004)。

 

4、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通过对大洋湾公园的实地考察,研究植物景观与其它景观要素地形、园路、水体、园林小品之间的关系;总结植物景观的配置模式,包括对空间营造手法和公园植物群落的研究;重点分析三个重点景区的植物景观;对大洋湾公园植物资源进行汇总;提出大洋湾公园植物景观的各类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5、研究方法与思路

5.1文献查阅法

获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资料,特意去查阅国内外关于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相关的书籍、期刊、会议论文及硕博论文等。

通过广泛的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献和已整理的理论方法,来学习已有的研究成果,去了解现阶段的研究发展方向,梳理相关成果的脉络,为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上的支持。

5.2实地调研法

通过在大洋湾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在文献研究和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来支撑论点。

通过对大洋湾湿地公园的现场踏勘、拍摄照片等形式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大洋湾的植物景观的设计模式。

从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植物景观的建设。

5.3演绎分析法

对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得出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大洋湾公园植物资源现状,分析植物景观构成要素及形式类型,在调研结果和文献综述的基础分析上,提出大洋湾公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环境的策略和方法。

第二章大洋湾湿地公园概况

1、大洋湾湿地公园发展背景

大洋湾与苏中平原特色和黄海之滨有相同的雅韵。

他的四周有洋湾的环绕,形成“B”形的港湾和岛屿,是一处原始生态的湿地。

整个湾内地势平坦,部分地区起伏,河网密布,适合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好。

其周边附近景点繁多,风景优美,景观各具特色。

河水清澈见底,民俗风情淳朴,湾内芦苇飘摇,白帆零星点点,渔舟唱晚,一派水乡泽园风光。

大洋湾河水清澈,鱼虾水产丰富,动物成群,洲上树林茂密,田园如画,沟汊纵横,生态和谐。

作为距离市民最近的海湾,为了顺应人们的需求,大洋湾湿地公园的建设便被提上了日程。

2、大洋湾湿地公园建设状况

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面积达13平方公里,主要包含六大功能片区,有温泉休闲片区、樱花园片区、都市休闲片区、福缘地片区、田园休闲片区、东环路旅游配套区,这包括新洋港河道两侧各200米的防护林区。

其中樱花园片区以花为主题,园内四季花开,包含多个次级分区和景观区;温泉休闲片区是由许多有异域风情的酒店组成的,将温泉文化与度假经济结合,形成以温泉休闲为基础,以度假酒店为经济点,以休闲养生为发展目标的“温泉休闲综合体”;福缘地片区中以永宁寺为重点项目,以“一花五叶”的布局围绕永宁寺打造亚洲佛学文化交流永久会址及国际化禅修养生度假区;都市休闲片区以及田园休闲片区主要是休闲民宿为主的自助游模式,以走廊两侧的生态建设为依托。

整个景区范围内陆地、水上,湖滨道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游玩形式,从而丰富游人的空间体验。

 

图为大洋湾湿地公园卫星图

3、大洋湾湿地公园如今规模

大洋湾生态运动公园遵循整体性、生态性和人文特色的原则,公园全力打造7大主题片区,分别为:

历史回溯区、体育健身区、休闲运动区、趣味运动区、极限运动区、商业景观区、入口景观区。

总共40多个景点,总投资非常大有30亿之多,公园将于2011年10月正式开园。

第三章大洋湾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1、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在明清之前中国就出现了园林设计生态美学理论,著作《园冶》中计成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关系,主张合理性的审美需求[5]。

(王宇欣,2000)其实,植物的生态属性和审美属性二者之间也是有关系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植物能创造绿色的空间,这能提高环境质量,并且对生态平衡也有保持作用,另一方面植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人们对预期景观,良好生长的植物会有很好的美的感受,人们会爱护美的植物景观,这也对生态功能起了保护的作用,从而产生“诗意的栖居”。

因此,植物的形式美和生态美是高度统一,植物的配置必须具备科学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统一,对植物形式美感的探讨是美学研究的,方向,生长和生态价值是生态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种观念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总体认识由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向人与自然为和谐统一的生命体系的转变,植物的生态学和美学是一个统一体,这是被世人所公认的。

2、从美学角度出发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后期建设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从植物景观的设计、种植、管理这三个阶段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

从影响因子的权重值排序可以有重点性的设计一些景观要素,其中生态美的所占比重最高,通过重点建设生态美,对物种的种类、乡土植物和植被类型的搭配,来营造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通过对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进行美学质量评价研究,根据科学的评价研究的结果可知,大洋湾湿地公园在植物物种多样性方面上还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在对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后期建设上,应该改变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种植形式的科学组合,从而提高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质量[8]。

3、从人文角度出发

现如今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出具有地域文脉特色、自然生态、富有人文气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植物空间,这是总合理的设计理念及方法才能建设出的。

植物是十分重要的城市之肺,而大洋湾公园以植物景观为主,所以公园的植物对城市的净化功能有很大的作用。

城市植物距离人居环境较近而且覆盖面较广,因而最大发挥了绿地的生态净化功能。

大洋湾公园的地理位置很好,它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对海边水土保持有很大的作用,并且使城市边缘走进人们生活,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息娱乐、散步玩耍的休闲场所。

第四章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元素与其它元素的关系

1、植物景观与地形

园林景观的主要参考设计根据,都是根据园林地形来组织创作的。

地形可以通过高低起伏、大小对比、形状特色进行组景服务。

地形对园林的艺术性有很大作用,只要地形处理的好。

根据地形高低、大小、陡峭与平缓等天然形态,从而来进行园林的景观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各类植物的栽植。

园林植物有利于改善地形的外观,例如在山体较高处种植高耸的乔木,能加强山体高耸的感觉;在山体凹陷处栽植高耸植物,则会削弱地形的起伏变化。

园林的地形可以分为三种:

自然山体、人造微地形以及山石[10]。

由于大洋湾公园地形多以人造微地形和山石为主,因此讨论后两者与植物景观的关系。

(1)人造微地形与植物景观

山丘、道路两旁的坡地、堤岸和桥梁护坡等都属于人造微地形。

植物对坡面和山体的保护作用很强,有很好的生态效应,避免大雨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或滑坡。

通过对人造微地形上的植物景观设计,对丰富园林景观有很大的作用。

人造微地形植物造景的植物要选择也有很多学问,一般要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性能力强、耐修剪、适合贫瘠土壤、根系深、抗风的种类。

要根据坡面的朝向不同,对植物喜光性条件要了解。

坡面植物种植一般选择灌木类植物和地被类植物。

1坡垂式

大洋湾公园中坡垂式地形非常多见。

公园整体呈东西带状分布,从东向西而望,海岸在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右侧,大洋湾的主体景观基本上都在左侧,大洋湾公园外侧边缘带是城市车行道,因此为了让游人在大洋湾公园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散步骑行时感受到自己身处公园内,而不是嘈杂的城市干道边缘,大洋湾公园主体部分必须有相对较高的地形,一可以增加景观层次,二可以遮挡游人视线避免看到城市干道上的来往车辆。

坡垂式地形很适合园内景观的设计,并且坡垂式地形形态更加突出,缓坡地形与植物景观相融合,使景观更加完美。

2覆盖式

覆盖式植物景观在大洋湾公园中非常多见,一般大块地形,不论是山坡、缓

坡还是平地,草坪植物的使用都是最适宜的。

3阶地式

大洋湾公园中阶地式地形比较少见。

例如,半圆形台地有规律的一层一层向海边延伸,台阶最高处种植椰子,椰子硕大的叶子迎风摆动,与天际线形成对比,下层的阶梯种植的是小型灌木。

最高层种植高大乔木,低层种植小乔木或灌木,更加凸显出了阶地式台阶的落差性。

4自然式案例

大洋湾公园由于是完全性人工公园,因此自然式地形非常罕见。

因此这里将

大块平地认为是自然式地形。

这里的自然式地形与覆盖式地形的植物景观特色有

重叠之处,都是以草坪植物作为绿化载体。

例如大洋湾中的樱花园,经过改造提升后的樱花园景区,已成为国内又一处特色化、规模化的赏樱胜地,绚丽烂漫的樱花园内,包含浪漫樱林、粉色樱堤等“樱花十景”,数万株樱花绵延而来,繁花似锦,十分壮观。

经过改造提升后的樱花园增加了冬樱、牡丹樱等新品种,目前樱花乔木已达50多种,5万多株。

园区还合理配置早、中、晚各类的樱花,使樱花的花期向后延长,改变了花期短的问题。

图为樱花园内樱花

(2)山石的植物景观

山石是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对山石配置于园林有极高评价,文人常赋予山石灵性人格。

古典园林中的假山掇石万窍灵通、氤氲绵联、迂回峭折、透漏兼备,令人玩味无穷。

山石具有朴素和自然的魅力体现出自然意境,使其不用修饰就能创造出自然景观。

山石的这种独特品格使它在园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代园林设计往往利用山石人为拟山置石,模仿自然,回归自然,感受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杜文娟,2011)。

大洋湾公园因其较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因此古典园林中的山石堆砌在公园中相对少见。

相比之下,公园中的景观石多具现代感,它们大多是沿海岸线一带布置。

或成堆摆放,或零星分布。

景观石被放置于沙滩上,这使植物难以生长。

严格的山石植物景观在大洋湾公园中几乎不见身影,但是从公园西门口沿公园主干道一直走向公园东门口,景观石与植物却难以在视觉上分隔开来。

2、植物景观与园路

园林道路在园林中起到便利交通、引导游人、优化空间的作用,园路两旁的

植物景观设计非常重要。

园路旁可以将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多层次结合,形

成自然丰富的景观。

植物大小与树形大小通过疏密分层种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

空间效应。

封闭出幽深静谧,开阔处明朗活泼。

园路植物通常采用列植或对植方

法。

对植是指用两种相似的植物在路旁队列种植;列植是乔灌木按一定间距成排列种植。

生动曲折的园路植物设计,可以引导游人深入情景之中,使道路充满自然的感觉。

园路分为主干路、支路和园林小径(刘灿,2006)。

图为大洋湾湿地公园小径植物景观

3、植物景观与水体

中国古人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表达了对山水的情怀。

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原则一直受着寄情山水的审美和理想影响着,古典园林几乎无水不欢。

在西方园林,静态水景如水池,动态水景如喷泉,在园中随处可见。

园林中的水景不仅有很好的观赏性,而且对维持环境生态效益也有很大作用。

有水景的地方几乎就会有植物景观。

植物与水体的组合,是园林设计普遍存在的景观。

水与植物都是表达自然性的极致代表,两者的组合,可以形成最自然的景观。

水生植物景观的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既是植物的生态性原则,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必须遵循水生植物的生态需求,并且要求设计者充分了解自然界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即沉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

在满足了生态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则合理设计水景植物景观,才能创造出如诗如画的园林景观。

图为大洋湾湿地公园水面植物景观

4、植物景观与园林小品

大洋湾公园内的园林小品种类不多,只有几个零星分散的洗手池设施和沿人行道布置的大量石椅。

因此选用拥有秀美线条、树形轻盈的凤凰木。

洗手池支架中间以杜鹃花做填充物,将原本欠缺美感的洗手池美化成园内一道微型景观。

石椅被布置在人行道旁,旁边通常种植着整形块状灌木丛。

图为大洋湾湿地公园主干路植物景观案例

第五章大洋湾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营造与群落配置模式

1、植物景观空间营造

在园林空间创作中,利用不同高度、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选择种植形式、空间布局、植物大小及其在空间范围内所占的比重,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空间。

特别地,通过不同植物的相互组合,可以产生缝补的空间光影变化效果。

种植密度高的植物组合空间较暗,而种植密度低的植物组合空间较明亮(孟瑾,2006)。

植物空间的形态要素有三方面:

水平要素、垂直要素、顶面要素。

水平要素就是要通透与连续空间视线与其周边环境。

植物景观常用的水平要素有地被植物、草坪、绿毯、花坛等。

其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垂直要素的植物景观空间,它能带来很强烈的空间感。

植物景观常用的垂直要素有绿篱、绿墙、花架、藤类植物等。

在植物景观空间上,顶面要素相对以上两个要素要少见。

伞形结构的大型乔木是比较常见的顶面要素,成片的树木林冠西城的自然顶部覆盖空间。

生活中的花架也是常见的顶面要素。

因为水平要素和垂直要素的构成有所不同,所以对植物空间也有以下六类:

口型植物空间,是四面围合的空间,是最典型的封闭植物空间,一般需要封闭场合的景观可以设计成此类空间;U型植物空间是三面围合的空间,有一个内向的焦点,同时又有一定的指向性,属于半开敞植物空间,园林中的草坪空间常运用此类空间布置植物;L型植物空间是在转角处限定一定区域、两面封闭的空间类型,从转角处开始,空间感逐渐减弱,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