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287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docx

上海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

上海2015年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

2、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

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

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D: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E:

重视个别差异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

种三级管理的课程,为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的是

A:

地方

B:

国家

C:

学校

D:

班级

:

重视个别差异E.

4、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A:

幼儿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5、创造性与()无关。

A:

智力

B:

发散性思维

C:

生活条件

D:

人格

6、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A:

疏导

B:

因材施教

C:

导向性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7、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A:

学习目的

B:

教学目的

C:

学习目标

D:

教学目标

8、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属于教

学反思的阶段.

:

具体经验A.

B:

观察与分析

C:

重新概括

D:

积极的验证

9、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

行重新解释的学说是。

(2010

年,甘肃)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类化说

D:

关系转换说

10、()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

明显。

A:

观摩教学

B:

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C:

开展微格教学

D:

反思教学经验

11、有些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等,其行为侵犯

了学生的__。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12、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是__。

A.安全需要

.尊重需要B.

C.归属需要

D•认知需要

13、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4、小明在积木角以积木搭建高速公路,小英则在一旁利用积木玩办家家酒游戏,

根据帕顿的社会性游戏分类,小明和小英的游戏行为属于。

A:

独立游戏

B:

规则游戏

C:

平行游戏

D:

合作游戏

15、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体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__。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16、我国于年确立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A:

1980

B:

1985

C:

1995

1998

D.

17、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__。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18、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相对应的阶段是()

A:

信任对不信任

B:

自主对羞耻

C:

勤奋对自卑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9、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

行为规定了。

A:

方向

B:

范围

C:

方向和范围

D:

纪律约束

E:

重视个别差异

20、有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__

A.调查法

B.观察法

.行动研究法C.

D.个案分析法

21、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

A:

夸美纽斯

B:

埃拉斯莫斯

C:

倍尔

D:

华勒

E:

华生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

社会本位论思想

B:

个人本位论思想

C:

社会效益论思想

D:

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政法律救济手段,其

特点是()

A:

主管恒定

B:

诉讼专属

C:

被告举证

D:

不得调解

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

黏液质C.

D:

抑郁质

4、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

A:

课外活动

B:

课堂

C:

游戏

D:

提问

5、中学生的社会需要包括__

A•自我实现需要

B•社交需要

C.情感需要

D•归属需要

E.自尊需要

6、在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对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的是

A:

3

B:

4

C:

5

D:

6

7、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有()。

A.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意义难以深刻理解

B.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

C.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D•对学习常规缺乏足够的了解

.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E.

8、加涅在其所著《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者学习目标分为动作技能和态度及()。

A•言语技能

B.智力技能

C.学习策略

D.认知策略

9、有人认为“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因为自己能力

差”,这种归因属于

A:

外部稳定归因

B:

外部不稳定归因

C:

内部稳定归因

D:

内部不稳定归因

10、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

A:

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B:

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

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D:

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11、学生管理的特点有()和沟通性。

A:

复杂性

B:

全面性

C:

教育性

D:

周期性

12、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

优,即依从、认同和

:

内化A.

B:

行为

C:

实行

D:

反馈

13、幼儿观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4、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学毕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

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5、锻炼法的方式有__。

A•练习

B.制度

C.委托任务

D•组织活动

E.托物言志

16、V理论把人看作是__。

A.为钱而工作

B.在工作中寻求实现和证明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D•有创造力的

E.有协调性的

17、我国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

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

6

B:

2

3

:

C•

D:

4

18、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__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9、小学各科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

参观法

B:

实验法

C:

练习法

D:

实习法

20、用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来对不同事物或观念进行比较的方法叫做__。

A.局部改变法

B.比拟法

C.隐喻训练法

D.拓展问题法

21、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