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686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填空(20个20分)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道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是脑的机能。

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

额叶语言觉,颞叶听觉,顶叶运动觉,枕叶视觉。

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6、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

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8、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

9、情绪发生的较早,为人联合动物所共有,而感情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10、心理学产生2大源头:

①来自古代哲学,②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

11、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

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

魏太默。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感觉的适应

⑴“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

⑵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⑶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

⑷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节----再造想象

⑸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

⑹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

⑺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

⑻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

⑼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

①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②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

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差别感觉阈限:

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3、思维:

是人脑以间接地,概括的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内部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4、迁移:

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5、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7、自我意识:

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8、能力:

是人们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9、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

10、过度学习:

练习程度达到150%的学习。

11、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三、简答: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③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④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2、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

①及时复习

②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⑥掌握复习的量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②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③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⑤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4、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的变化和运动c.刺激的对比d.刺激的新颖性

②人的主观状况:

a.需要和兴趣b.情绪与期待c.知识经验d.身心状态

5、简述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①合理发泄  ②转移  ③自我控制  ④自我安慰  ⑤幽默  ⑥升华

6、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③与克服困难相关联

7、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①注重学生早起能力的培养

②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③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④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9、怎样根据气质特征进行教育?

P155-156(四条)

10、“狼孩”故事的分析    P14-15

 

《普通心理学》试卷

(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活动 、   情绪活动 和  意志活动  。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人脑   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反映   。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 识记  、保持   、 再认  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 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 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

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 :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 )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 ×)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 )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 )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A)。

A、脑的机能B、心脏的机能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髓的机能

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B、知觉C、感觉D、记忆

4.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B、逻辑词语记忆C、听觉和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

5.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动作思维

6.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B、应急C、心境D、情感

7.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B、罗森塔尔C、冯特D、马斯洛

8.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A、记忆力B、节奏感C、曲调感D、色彩鉴别能力

9.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A、持久性B、效果性C、倾向性D、广阔性

10.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D)。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D、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

注意的功能有:

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

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

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

(一)自觉性

(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

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感发生晚。

晴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

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

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2、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是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很好地树立起自信心。

假如你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把你的优点也认为是缺点或忽视它,那么你就会有一种心理,我什么都不会,我什么都比别人差,这就会产生自卑了。

其次,必须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

好的能力、素质是一个人树立自信心的条件。

假如你没有能力、素质,你哪来的自信呢?

只有培养好自己的能力、素质,你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更有把握获得成功,成功的机会多了,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再次,树立自信心,理想是基础。

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之后,才会萌生出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自信心,才会生产为之奋斗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每天碌碌无为,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又缺乏上进心。

那么,何来的自信心呢?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之后,他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并勇敢地去开拓、进取。

这便是自信所赋予的,它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动力。

因此,理想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试卷

(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1879    年,其标志是      心理学的诞生              。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       和  集中       。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和    恒常性     。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  0.25—2秒钟       。

5.情绪总是与人的  生理   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     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注意起伏现象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  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

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心境    是人的内心世界里变幻多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随

时可以在人的外在表象上表现出来。

4.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

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C)的科学。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认识过程

2、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B)。

A、逻辑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3、“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

主要体现思维的(C)。

A、概括性B、间接性C、直接性D、敏捷性

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

5、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B)。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认识

6、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A)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7、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

A、同步的B、能力发展快C、能力发展慢D、没有必然的联系

8、气质的类型是(B)

A、有好坏之分B、没有好坏之分C、有强弱之分D、没有强弱之分

9、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0、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A)

A、自觉性B、坚持性C、果断性D、自制力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2、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

{一}、复习要及时。

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

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

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

{四}、复习内容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一)注意的广度

(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

(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

(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

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

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

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

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6.举例说明心理冲突的类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趋趋冲突,即双趋冲突。

两个都很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时心理冲突,称之为双趋冲突。

如谈三角恋爱就是如此。

  避避冲突,即双避冲突。

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而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

如癌症病人手术治疗会有很大风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能确定,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这就造成了双避心理冲突。

  趋避冲突。

既对人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代价的目标出现在面前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称之为趋避冲突。

如有人想致富,又不想干事情,有人想抽烟,又怕危害健康。

人始终处于在两种动机中间徘徊的不安状态之中。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

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

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

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

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

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象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象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具体来说,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

然而,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

(1)不同性质情绪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作用,愉快比痛苦显示更优的操作效果;兴趣状态比惧怕有更优的操作效果;无怒的中性状态比愤怒状态下操作更好;爆发怒比潜在怒的操作效果更好。

(2)情绪强度差异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以愉快和爆发怒为例,在这两种情绪的背景下,认知操作呈"U"型曲线,表明最弱和最强的激活度不如中等强度能使操作效果达到最优。

然而在负性情绪背景下(痛苦、恐惧),则发现情绪激活越强烈,操作效果越差。

(3)情绪对操作策略选择的影响。

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婴儿采用的操作策略有所不同。

以迂回获取玩具的操作任务为例:

愉快状态下婴儿采用有效的迂回获取策略较多,因此在操作中获得成功较快;而痛苦状态下婴儿更多采用径直抓取(难以成功)和被动呆视不动,从而延长了操作时间。

2.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

因为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中,高分是受家长老师和同学赞许的,能力高低,似乎没神恶魔实用。

物种生存也有个优胜劣汰,决定什么优胜什么劣汰的是环境。

同理,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也是中国教育体制形成的环境造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说的话,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人会赞扬你,做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就没什么人关注你。

你取得高分的时候,会获得能多的正面肯定,而能力高的正面肯定不会有多少。

这个时候,你自然会选择补习任何途径把分数提高,哪怕采取的方式是崎形的方式,于是就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而且,这个社会。

高分高能会吃香,高分低能也会吃香,低分高能早被社会淘汰了。

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分数能获得更多的正面肯定的时候,一个人会把精力投入在提高分数上,而能力高低就显得不重要了。

同时保持高分又要保持高能实在很困难。

所以高分低能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普通心理学》试卷(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智力由  一般因素  和    特殊因素组成。

2、TAT测验是指 洛夏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1879    年,其标志是      心理学的诞生              。

 4、心理过程包括   认识 、   情感 、    意志三个方面。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知觉   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2、绝对感觉阈限      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3、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保存于头脑中。

4、注意     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三、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

2、 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评估—兴奋学说。

()

3、 反射是由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上。

()

4、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

5、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人有思维;B人有记忆;C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D有注意

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利用感觉的(D)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注意

3.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B分析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4.在行动中,既不轻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建议,我们说这个人的意志品质具有()

A自制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

5.一个人的注意离开了应该注意的对象,这是注意的()

A转移;B分配;C分散;D稳定

6.()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B气质;C性格;D思维

7.小李有空就摆弄他自己安装的收音机,小王却喜欢游泳,这是由于各人的(A)不同

A兴趣;B能力;C气质;D性格

8.各种能力发展的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注意力

9.“龙生龙,凤生凤,贼生的儿子会打洞”,这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二因素论;D辨证法的观点

10.个性的核心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2、 记忆的类型有哪些?

其分类标准各是什么?

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

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

3、 什么是无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指向某一对象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

4、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无时不在进行着有规律性的运动,基本神经过程运动的规律有二。

 

  

(一)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二)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 简述想像的分类

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论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知识谈能力,那叫异想天开。

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事实上知识与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知识原本是枯燥,贫瘠,乏味的,或许同原始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地球一样,只有土木水火,正因为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知识于实践有机结合,才给予知识一活力。

能力是通过创造得到的,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际活动进一步升华而塑造的。

知识与能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