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小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362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家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画家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画家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画家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画家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画家小故事.docx

《画家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家小故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画家小故事.docx

画家小故事

画家小故事

LT

齐白石晚年成名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

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

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

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

 

      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

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

“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

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

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

用他自己的话说:

“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

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

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

正像他自己说的:

“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

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

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

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

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

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

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

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

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

徐悲鸿对学生说:

“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凡高画向日葵

  名画家凡高家里很穷,只能买较便宜的黄色颜料来画画。

他非常喜欢画花,就去寻找花色的花朵,终于找到了向日葵。

他把向日葵插在花瓶里画了起来,画着画着,他发现向日葵并不是都向着自己,而是有的向上,有的向下,还有的向左、向右。

他悟出了一个道理:

花儿是向大家开放的,它不会永远朝一个人微笑。

凡高越画越有劲,一连画了许多张,和向日葵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凡高画的向日葵参加一个画展,大家看了都非常惊奇地说:

“我们画的花总是朵朵向着自己,可是凡高画的花却向着我们大家,佩服!

佩服!

”从此,凡高画的向日葵就成了世界名画。

有绘画狂热症的门采尔

分类:

名人励志故事 人气:

793 标签:

门采尔

  十九世纪,德国柏林的大街上。

  一个青年人正匆匆赶路,他要去找着名画家门采尔,为什么这样急呢?

原来他也是个画家,可是作品平庸低劣,老是卖不出去。

后来,他发现门采尔的画很受样众欢迎,往往一摆出来便被一抢而空。

心想,门采尔一定仃什么成功的诀窍,于是怀着急切的心登门求教。

  见了门采尔,青年将自己的满腹苦衷诉说了一番之后,巴不得门采尔快一点把秘决说出来。

不料门采尔却严肃地说:

“没有什么秘决,就是多看、多画!

”青年感到有点委屈了,说:

“我画得可不少呀!

一天就画好几张,可要是卖出去,却要等上整整一年,是什么缘故呢?

我实在不明白!

  门采尔听后笑道:

“呵,原来如此。

这好办!

这好办!

”青年听了心中一喜,忙问:

“您有什么好办法?

”门采尔幽默地说;“办法倒是有一条:

请你倒过来试试吧!

”青年迷惑不解了:

“倒过来?

  这时,门采尔的神情又变得严肃起来,说:

“对,倒过来!

你要用一年的功夫去画一幅画,保险你一天就能卖掉它!

”青年简直吃了一惊:

“什么?

一年画一幅,那多慢呀!

”门采尔一字一句地说:

“对!

创作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试试吧!

  据说,那个青年人回去后按门采尔的话做了,果然奏效。

他苦练基本功,花了一年时间画了一幅,真的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门采尔对青年说的那番话,当然算不得什么秘诀,但如果说刻苦勤奋就是门采尔的“秘诀”,那倒是恰如其分的。

  有一次,柏林某处的过往行人看见,臭水沟旁的土堆上有一个人,低着头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那里。

人们不免有些奇怪:

“什么地方不好坐,为什么偏要坐在这臭薰薰的脏水沟旁边呢?

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他是在画画——画他刚才路过时被污泥弄脏了的鞋子。

这个人就是门采尔,他有个习惯,无论到哪里都要随身带着铅笔和画纸,只要遇上他感兴趣的东西,就立即抢画下来。

  还有一次,在一个晚会上,人们发现有一个奇怪的观众,他一会儿从台下跑到台上,仔细盯着演员,一会儿又从台上跳到台下望望观众,上上下下不知在忙些什么,都以为他是个精神病人。

谁知这个人又是门采尔,原来他在为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忙着作素描哩!

  由于门采尔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画个不停,常常惹人注目,因此有人便说他得了一种病一一“绘画狂热症”。

话传到门采尔的耳中,他没有一点反感的表示,而是高兴地说:

“我希望我的这个病永远治不好!

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很胆大

分类:

名人轶事 人气:

788 标签:

列宾

   1861年深秋,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度过了他十七岁的生日。

   一天,一位镀金师傅找到列宾,希望能够两人结个伴儿,外出干上一个冬天的活。

列宾答应了。

他们走村串乡,为教堂描绘圣像,虽然活儿很苦,但每人每月只能挣到十几个卢布。

   这天,两人来到卡敏卡村。

老板尼库林先安置好了镀金师傅,接着又把列宾领进一间空荡荡的大屋子,说:

“小师傅,你就住这儿吧!

” 

   列宾环视了一下屋内,只见桌上、地上铺满了尘土,墙上的蜘蛛网结成了连环扣。

更刺眼的是,墙角里还放着一口乌黑的棺材,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一位女仆告诉列宾,这口棺材一度曾装过一位老太婆。

她现在已经活过了一百岁。

十五年前,她得了一种急病,人们以为她死了,举行完添油仪式后就把她装进了棺材。

谁知,她蓦地从棺材里爬了出来,把周围的人都吓跑了。

从此,这间屋子再没人敢进去了。

   女仆讲的故事,不但没有唬住列宾,反而把他给逗笑了。

他满不在乎地说:

“这有什么可怕的,我在这儿住定了!

”说罢,就打扫起房间来了。

就这样,列宾每天都守着空棺材吃饭、睡觉,看不出一点害怕的样子。

   女仆很是吃惊,逢人就说:

“这孩子真是吃了豹子胆啊!

放下心灵释荷前行

分类:

名人励志故事 人气:

1709 标签:

张大千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是个大胡子,浓密的胡须铺垂近腹。

 

  据说有一人见此,顿生好奇,问:

“张先生,睡觉时,您的胡子是放在被子外面还是搁在里头的?

” 

  大千先生一愣:

“这……我也不清楚。

是啊,我怎么没在意这个呢?

这样吧,明天再告诉你。

” 

  晚上就寝,大千先生将胡子撂在被子外头,好像不太对头;收进被子里面,又觉不自然。

折腾了半宿,都不妥当。

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以前这可不是什么问题呀,现在怎么成了件头痛的事呢?

 

  第二天,大千先生对那人说:

“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平时是搁哪的。

”那人见大千先生两眼布满血丝,似有所悟,愧疚道:

“对不起,张先生,让您受累了。

” 

  大千先生的烦恼源于平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引起了他的关注。

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压造成的。

我们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邻里无意的评足,太在意同事间的小摩擦,太在意上司偶尔的责骂,太在意爱人一时的赌气。

谁那么幸运,一生中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考试失败,深造丧失,爱情平淡,家庭不幸,工作挫折,评优无缘,晋升无望,下岗威胁,老来落寞。

人生总会有烦心事,睁开双眼历历在目,闭上双眸空无一物,倘若凡事都记取,怎能不让人负重前行!

丰子恺和《护生画集》

分类:

名人励志故事 人气:

1185 标签:

丰子恺 李叔同

  1928年,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50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并回信嘱咐丰子恺,希望他能将此画集续下去,在自己60~100岁大寿时,能够分别再收到画集第2~6集,每集分别画60幅至100幅漫画。

  丰子恺随即回信,向恩师承诺一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此后,丰子恺谨记李叔同的嘱托,为报师恩而发奋而作。

1929年——1965年,丰子恺分别完成《护生画集》第2、3、4集,然而,就在丰子恺打算继续完成最后两集时,意外却降临了——十年“文革”来了,随后,刚当上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丰子恺,因为在“文代会”上一番关于“大剪刀”剪出千篇一律的冬青树的发言,而被错判为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首。

  接下来,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便开始朝已是六十多岁的丰子恺蜂拥袭来,“造反派”不仅抄了他的家,还日日批斗他,他们把刚出锅的热糨糊浇到老人的背上,然后再贴上大字报,游街示威。

  老人自然是受不住这番折腾,痛得走不了路,于是,造反派们便又残忍地拿着皮鞭抽打他,从街头一直抽到街尾。

  但丰子恺很坚强,从没流下过一滴泪,后来,造反派又剪掉了他养了三十多年的胡子,那些胡子是丰子恺为怀念自己已逝多年的老母而特意蓄起来的,人们都以为老人这下肯定承受不了,但没想到丰子恺却笑着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再后来,丰子恺又被下放到上海郊区,从事田间劳动,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

直到有一年冬天刚下过大雪,女儿丰一吟去给他送御寒的衣服。

女儿是在一个一望无垠的田野里找到丰子恺的,他孤独地站在寒风飕飕的地里,胸前挂着一个蛇皮袋,正在一点点地摘棉花,全身冻得直发抖。

  之后,在丰一吟的一再要求下,丰子恺才带着她去了自己的住处——间破得不能再破的旧牛棚茅草屋里,因为屋顶年久失修,女儿清楚地看到在父亲床上的草枕边上,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

  即便是在如此简陋的卧室里,老人也很难睡上一个踏实的觉——管教他的人,经常会半夜三更突然吹响集合号,丰子恺年纪大,手脚又不灵活,自然每次起床都不能像其他人一般麻利,于是被推搡斥骂成了常有的事情,后来,他干脆睡觉不脱衣服。

  虽然遭受到如此非人般的不公虐待,但丰子恺依然没有任何的抱怨,从没想过要放弃绘画,从不敢忘记对恩师的那句承诺。

“护生即护心,慈悲在心,随处皆可作画”,劳动改造期间,他以苦为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继续《护生画集》的绘画,并得以完成了第5集的90幅画。

  但环境的恶劣最终还是击倒了老人,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经是76岁的古稀老人了,但是回到家中的丰子恺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而是全身心地扑到绘画上去。

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着手画《护生画集》的第6集,此时与恩师约定的最后一集还有6年时间,但丰子恺似乎隐约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才拼命画。

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丰子恺就向他们哀求道:

“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

  儿女们只好作罢,晚上即便睡在一个需要蜷缩起双腿才能睡下的小床上,他也一点感觉不到不便,他的所有心思都沉浸在画作中,《羔跪受乳》、《首尾就烹》等名画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

1973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重嘱,结束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与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整整相隔了45年。

两年后,老人与世长辞。

  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后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独特的漫画:

他的画很便宜,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无论你是平民百姓、小商小贩,还是文盲、大老粗,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堪称中国一代漫画大师,而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这6集《护生画集》,一共450幅。

  “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

”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