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5552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灯续传第二章 用药传奇.docx

医灯续传第二章用药传奇

第二章【用药传奇】

古人云: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本篇所述,就是医中真秘,即我临床多年研究探索岀的部分用药经验,全为亲身体验和临证之效,其中之药量不为一般书所记载,也不为一般人所掌握,学者如能习之,将有益于医术的丰富。

1.擅治重症金银花

2.灵性牛角治轰热

3.通阳逐寒倚细辛

4.想睡就用夜交藤

5.安神妙药酸枣仁

6.解毒莫忘生甘草

7.温胃止呕有生姜

8.平定情绪枣建功

9.肺癌专药五朵云

10.缓急止痛觅芍药

11.清热燥湿胡黄连

12.通阳运输黄芪功

13.消炎定痛蒲公英

14.杀积消胀臭阿魏

15.通络解毒忍冬藤

16.天丁刺破乳腺病

17.水蛭善治男性萎

18.崩漏圣药说桑叶

19.苍术除湿愈腹泻

20.软肝化癥首桃仁

21.全蝎多功能灵药

22.育阴消水楮实子

23.治淋莫忘怀牛膝

24.升麻非升解毒佳

1 擅治重症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为忍冬科属植物忍冬的花蕾,生于丘陵、山谷,林边也有栽培的。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

产在河南的叫“南银花”,产在山东的叫“东银花”。

主要功效为:

清热解毒,消痛疗疮。

我们常用的著名方剂《银翘解毒散》中的主药之一就是金银花,一般常用的辛凉解表药也离不了它。

想必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了,而且也会用,但在重症大病中敢不敢启用它为主药,大刀阔斧,独担先锋,我想人不多,因为这方面的医案不多,可以为证。

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小看这味药,不要仅在感冒发烧中去用,要敢于在一些火毒热证中去用,如常见的疮疡痈肿等,见证只要是红肿热痛,火毒壅结,就大量重剂使用,无有不效,速收一剂知,二剂已之功。

现举我近期治疗一案示之。

李某 女 26岁,一周前,鼻梁旁被不知名小虫叮咬,用手指挠破,没有注意,第二天迅速感染,右半个脸肿大变形为阴阳人,甚是骇人,高烧40度,显然是细菌感染,因在面部,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有导致败血症之势。

其母速带其到两家大医院就诊,遗憾的是年轻大夫竟不识为何证,只知消炎用抗生素,注射大量激素退热,给予左克,结果一天后烧退,右半个脸继续肿大,无奈又转诊医学院一老教授,断为蜂窩组织炎,又用大量抗生素不知名,结果面肿稍退,但是变症蜂起。

腰痛,尿血,蛋白+++,小便赤涩,显然是药物伤了肾脏,吓得母女一家人急忙出院找到我。

因其母是常年在我处看中医,故笃信中医不移,要求我予已治疗。

面诊右半个脸肿大,左右不对称明显骇人。

舌淡苔白干,脉细数,纳呆,小便涩痛量少,大便不多。

体温38.5,余无它明显突出之症。

此乃少阳火郁,热毒蕴发,似中医大头瘟证。

出方:

小柴胡汤加五味消毒饮加当归补血汤。

柴胡30g 黄芩30g 金银花120g 野菊花30g连翘30g 公英60g 地丁30g 当归10g 生黄芪30g 三剂,嘱三日后复诊。

结果一剂热退,三剂后肿消,脸平如初,还一女子骄容。

仅留皮下硬微痛,续方:

生黄芪30g 当归10g 金银花60g 野菊花30g  连翘30g 公英60g 地丁30g 元参30g  浙贝母30g 生牡蛎30g 五剂,痊愈。

此案,之所以快速控制病势,关键在于及时大量重用金银花,起手就是120克,迅速扑灭火势,量小不行,杯水车薪。

这是我多年的经验。

我治乳痈,肠痈等痈疮症都是心狠手辣,重剂频出,屡屡收效。

此时不可犹豫,慢条丝理,贻误战机。

上案如不是误诊耽搁,凭我早年的经验,病发之初,即用大量青霉素亦可治愈。

无奈现医可能嫌药贱,不赚钱而用左克之类,据病人说三天化了五干多元,还险些丧命。

呜呼!

哀哉!

重用金银花治大症古今已有之,清时《洞天奥旨》的陈士铎,当世的山西名医白清佐均是擅用大剂金银花的高手,诸位有兴趣不妨翻阅上述贤德之士的遗作习之,定会有收益。

另:

再多说一句,在大量用金银花治重症时,要尽量发挥此药的特性,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病位偏上偏表偏散是用其的首选依据,偏下则用大黄之类。

量上要保持100克以上,不要低于此量,此乃我的经验。

2 灵性牛角治轰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很爱看央视的动物世界,自然界的动物千奇百怪,个显神通,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把我看的目瞪口呆,废寝忘食。

尤其是非洲的犀牛热情奔放,凶猛无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头上用于战斗的一对牛角,使我联想到了中医中的犀角地黄汤。

这首《干金》上的名方,在治疗热入营血的神奇作用,自我学中医的时侯就知道,古时很多名医医案中都讲到,热盛神昏时几分犀牛角就可立即挽回一条生命,其灵验作用使我羡慕不已。

为医者,作梦都想有一支犀牛角,在大症重病中一显身手,一举出名。

无奈于其珍贵,又是濒临灭绝的世界保护动物,至今看病几十年了,我也没有见过,更不要说使用了。

真乃遗憾,一成名之物,竟无缘与我,看来天不助我也。

然而记得上帝说,人生中命运为你关闭一扇门,必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是的,中国人聪明,犀牛角不让用了,就找同类的替代,遍地是水牛的角就成了代用品。

犀牛角清热,凉血,安神,降逆,用几分即可,水牛角行么?

用多少合适?

实践证明可以替代,但几分,甚止几十克显然是不行,很难达到清热凉血安神的作用,这从运用犀角地黄汤验案不广泛就可以说明。

要想起到同等作用只有加大用量,而且不是10克8克,而是50克100克,甚至是200克,这是我的经验。

这个量没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仅个别人有腹泻现象。

犀角地黄汤不仅用于温热病中的营血证,这方面我想大家都会用,而且还可以用于疑难杂病中,今举一病,临床并不少见,即面部双颧发热,女性居多,非痨病更年期之发热。

这方面的验案不多,而且从我接触的病人来看,都是四处就医,久治不愈的,说明是个难治的病。

对这种病的治疗我也是摸索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方法和有效的药。

这个病不分年令大小,女性居多,偶见男性。

其治疗的主方就是犀角地黄汤,其主药就是水牛角。

下面举一例示之:

马某 女 48岁,2006年8月初诊。

病史,家族性高血压,心烦,头晕,双颧发热,外观有红斑,饮食正常,大便偏干,月经还未完,舌淡苔白厚腻,脉寸关浮滑尺不足。

主诉:

要求治疗双颧发热,此症已有多年,四处求诊,屡治不愈,有诊断为红斑狼疮病,但检查未见红斑狼疮细胞因子,故此病不成立。

我初按阴虚火旺,虚阳上浮治疗,先用桂枝龙牡汤,不效;继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不效;再之用二仙汤加龙骨牡蛎又不效;四之用知柏地黄汤还是不效。

一时黔驴技穷,束手无策,告之患者停诊一周,容我好好研究再治。

病人允之。

此后,回房闭门读书思过,一日偶看到一则犀角地黄汤治皮肤病验案,大量使用水牛角一举扭转病势,迅速治愈,取水牛角清热凉血引火下行,心中为之一亮,何不借此一用治疗双颧发热症,上案在治疗过程中潜阳滋阴都用过,不效,为何不用清热凉血一法,况该病人又有高血压,水牛角又有引火下行之灵性作用。

想到此,即打电话通知马某前来治疗,告之已有法了。

第二天病人如约而至,我开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100g丹皮10g生地30g赤芍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怀牛膝30g焦杜仲30g 五付,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病人一进门就兴高采烈的告诉我这次药有效,发热已见轻,不是天天发了。

要求继续治疗,药中病机,我心中亦是欣喜,效不更方,前方加大水牛角至200g,治疗二个月,彻底治愈,意外的是高血压亦治愈,真不可思议,要知道她可是家族性高血压以啊。

此案中有一点要说明,方中的水牛角甚为重要,量小量大不一样,在治疗的过程中我有意减少水牛角的量,发热症状就复发,再加大又有效。

其量控制在100g--200g最好,低于这个量不好。

自从治好此例病人,我每年就用此法要治三五例此病,年令有二十多岁的,也有三十多岁的,五十多岁的,屡用屡验,也许是这水牛角显灵找到我,叫我专为双颧发热的病人服务吧。

3\、一味徐长卿疗荨麻疹

古道瘦马按:

徐长卿这味药是种不错的药,我临床常用于祛风止痛、风湿口疮,疗效显著,怎奈读书中,发现贵卅名医石恩骏先生用其治疗皮肤病之顽证荨麻疹乃一绝,方精药简,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故录之扬也。

  主方:

徐长卿25g  蜂蜜15g。

  主治:

急、慢性荨麻疹。

  用法:

一般急性者用水蜜煎剂,水煎每天分3次服。

慢性者多用徐长卿粉碎以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天3次,温开水服。

  荨麻疹中医有“风疹”、“赤面游风”、“风丹”等病名,乃过敏性疾病,其准确之过敏原难寻之。

其症乃皮肤突现风团,瘙痒莫名,急性者骤起而骤消,慢性者反复发作颇为顽固。

  荨麻疹固然为风邪夹寒热袭之,内蕴肌表而疏泄不利所致,也可因肠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所发,其瘾疹红多白少,红者固然多与风热有关,白者未必为风寒所客,血虚血瘀及气虚者,常见于慢性荨麻疹。

  临床上一般用防风通圣散治荨麻疹即有效,后发现以此方加入徐长卿则疗效可增一成,又以单味徐长卿水煎服疗效亦好,再加蜂蜜水煎服,则疗效大增,徐长卿以蜂蜜为丸,对于慢性荨麻疹疗效尤佳。

  考徐长卿辛温,具祛风解毒,止痛活血之力,各书有将其列、人麻醉止痛药,因其可止各类疼痛;或将其列入妇科用药,因其可以通经;或将其列入化瘀药,因其可以活血。

而20世纪70年代贵阳医学院所编《中草药资料》将其列入皮肤科用药之首,似从实践中研究得来,有其独到之见解。

  徐长卿祛风解毒之力略胜其活血止痛之力,故一般皮肤瘙痒、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皆可用之,尤以荨麻疹疗效最好,多因其祛风解毒之力也。

荨麻疹虽病在肌表,然或本有瘀滞或反复发作,每致脏腑失其常度,久则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亦可借徐长卿活血行气之力而取效,所谓血行风自灭也。

徐长卿治过敏性哮喘亦有效,故可能具抗过敏之直接作用,固虽其性辛温,均可用于临床寒热不同辨证之患。

  临床若见热象偏重,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脉弦滑数者,此方无论何种剂型,应加适量熟大黄为宜。

  蜂蜜和营卫,润肠肺,通三焦,调脾胃,并有清热解毒之功用,而荨麻疹必有营卫不和,脏腑滞涩,三焦不利,脾胃邪壅之病理,风热邪毒自然稽留于肌腠为病也。

蜂蜜或入煎剂,或为蜜丸,皆为治疗之药,非仅调味赋型之剂也。

4、想睡就用夜交藤

每当我提笔在处方上写下夜交藤这几个字时,就感叹中国的国医前辈先生太聪明和实际了。

不但发明了中药,而且还将其主要功能直接体现在药名上,方便后人。

在治疗失眠证中,夜交藤是我使用的几大王牌药之一,每每使用,即出佳效,失眠者在用后都会迅速改变不能入睡的痛苦状态,步入熟睡梦香。

夜交藤即何首乌之藤茎或带叶的藤茎。

味甘,性平。

归心、肝经。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在诸多安神药中,夜交藤催眠作用尤佳。

盖阳入阴则寐,夜交藤入心肝二经血分,功擅引阳入阴,养血安神,故用于血虚所致失眠者,最为合适。

此药比起酸枣仁一点也不逊色,且价格便宜,易于得到。

我在临床上,由于酸枣仁的价格昂贵,已逐渐用夜交藤取代来治疗失眠症多年,并深感其作用强大。

用得好,常常能取的一剂知,二剂己之效。

但是怎样才能用得好,起效快?

这里一个诀窍就是大量!

少则30g,大则150g。

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我临床起步都在50g,夹在对证方中无有不收到速效。

这一点不是胡说,诸位同道不妨一试。

此药无毒性,很安全。

现举一例示之:

郭某,男,39岁,系一房地商老总。

有乙肝家族病史,现本人为小三阳,无肝硬化,经常因肝区不适在我处中药调理。

一日告知我,最近睡眠特别不好,入睡困难,半夜2点钟还睡不着,勉强睡着恶梦纷纭,第二天乏困无力,心情烦躁。

要求先解决一下这个苦恼。

我说不妨先吃两片安定,答曰:

不想吃,肝不好,西药还是免了吧。

你给开几付中药吧。

刻诊:

人高大魁梧,面色红暗,色泽光润,舌红苔黄厚腻,小便黄,大便不干,饮食正常,脉弦滑大,肝区微胀痛。

辨证:

肝胆湿热,热盛神伤。

出方:

甘露消毒丹加减。

霍香10g  白叩6g  石菖蒲10g  滑石粉30g  茵陈30g  川木通12g  连翘30g  黄芩30g  射干10g  浙贝15g  薄荷10g  丹参50g炒枣仁30g  珍味母50g  三付  水煎服

三日后复诊,述之:

效果不大,仅小便利些,肝区不太疼了。

再次要求想想办法,尽快解决失眠多梦问题。

重审上方,我认为基本对证,只是安神药不效。

于是,将上方中炒枣仁取掉,换上夜交藤60g白薇30g,再服三剂。

结果,病人后告之当晚10点钟就睡着了,一夜未醒至早晨6点,恶梦已大为减少。

效不更方,又服5剂平安。

按:

此案中甘露消毒丹是清热利湿的名方效方,我常用于临床中治疗湿热证,不分病种,故不再解释。

要特别指出的是前方用炒枣仁不效,及时换上拿手的夜交藤就立即起效,白薇止梦。

这是看点,望注意。

切记,夜交藤要大量。

白薇止梦我是从已故医家祝谌予先生那里学的。

祝老说:

多梦加白薇,这是我一个经验,很多的病人特别是肝炎病人,老是那个乱梦纷纭的那些病人,白薇是清肝热的,白薇这味药确实对这个尽做乱七八糟梦的人非常之好用。

《名老中医传略·.学术.传人丛书  祝谌予》。

第97页。

我临床治失眠证,常用半夏、茯神、枣仁、黄精、夜交藤、五味子等药,其中半夏和夜交藤最多,效果也最显著,所以不厌其烦地推荐给大家,希望诸位同道用之。

古道瘦马按:

这是重庆名老中医马有度在《感悟中医》中一篇文章,写得相当好,经临床验证也确实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也就不再劳神絮叨了,直接转录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一读。

酸枣仁,是治疗虚烦惊悸、夜不安眠的良药。

历来认为,炒枣仁才能治失眠,生枣仁只能治多眠,如《本草图经》指出:

“睡多,生使;不得睡,炒孰。

”究竟是不是这样?

以往,我用酸枣仁治失眠,一向遵照惯例用炒制品,或入汤剂,或单用粉剂睡前吞服,均有效果。

后来亲自到中药房参加配方工作,才发现中药房屡次所配酸枣仁,都是生品,因而悟出生枣仁也能安眠。

我素来夜寐欠安,于是自用生品酸枣仁粉6g睡前吞服,果然奏效。

后来在编著《医方新解》过程中,又见《中华医学杂志》和《药学通报》.,所载动物实验报告,证明炒枣仁和生枣仁均有镇静作用,因而对生枣仁也安眠,更加深信不疑。

那么,用酸枣仁安眠,究竟生枣仁与炒枣仁何者为优?

古今许多医家的经验都提示熟者为优。

例如,李时珍说:

“熟用,疗胆虚不得眠。

”近人焦树德也说:

“我治失眠是用炒枣仁,最好是新炒的。

”于是我又自用炒枣仁粉6g睡前吞服,安神效果确较生品为优。

动物实验也证明,

5、安神妙药酸枣仁

炒枣仁的镇静作用优于生枣仁。

说明古人用炒枣仁配入归脾丸、天王补心丸等传统名方,确有道理。

  

我一向以为城市人容易失眠,1959年下乡除害灭病,才知道农村干部中的失眠患者也为数甚多。

边远农村,缺医少药,连我这个未出茅庐的“娃娃医生”竞也有人上门求治,我首先想到的方子,自然是医圣的名方“酸枣仁汤”。

但汤剂价格较贵,便将其主药酸枣仁炒香研粉,并嘱患者自采夜交藤、鸡血藤煎汤送服,果然获效。

初战小胜,心大喜,便自称为“枣仁双藤方”。

以后每遇虚烦不得眠者,或用此方,或酌情配伍,大多获效。

1969年带领学生下乡巡回医疗,发现农村痛证甚多。

仓促之间,每用醋炒延胡素粉6g,开水送服,日服2-3次,多有良效。

有些病人求效心切,往往倍用顿服,不仅疼痛迅速缓解,而且昏昏入睡,因而悟出延胡素似有安神之效。

为了弄个明白,于是查阅历代本草文献,但均未见延胡素有安神功效的记载;又查古今医案,也无用来治疗失眠的报道。

后来,从一份内部资料中得知有人将延胡索的有效成分试用于失眠患者,确有一定效果。

此后,每遇烦不得眠者,便在“枣仁双藤方”的基础上,再加延胡素粉,果然收效更捷,而且头昏、头痛的症状也迅速缓解。

欣喜之中,又自称为“双粉双藤方”。

有的病人,无法煎药,便减去双藤,仅用双粉,同样获得良好安神效果。

对于其他类型的失眠,在对症处方之中,加入双粉,疗效更佳。

这些零散的经验提示酸枣仁和延胡素在安神方面似有协同作用。

便约请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药理研究室进行药理实验。

果然,酸枣仁的浓煎液和延胡素的有效成分,在镇静催眠方面确有协同作用,随着酸枣仁剂量的增加,其协同增效尤其明显。

实践和科学分析酸枣仁安神不虚传

6、解毒莫忘生甘草

   熟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人都知道,仲景方中八九不离甘草一药,以致后人邯郸学步也在方中不离甘草,但大多数都是照猫画虎象征性的用上几克,还美其名曰是国老药,其实这种作法,离仲景用甘草的作用相去甚远。

甘草在临床上不是一味可有可无的药,也不是胡椒面什么方子里都可以撒。

  《神农本草经》中论甘草:

味甘平。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久服轻身延年。

  《药品化义》:

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

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

    上述古文献的论述说明甘草是有大用处的。

补中益气,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养血止血等等。

其它方面我不谈了,专谈一下清热解毒,在这方面,它是一味难得的好药,有时胜过大家熟悉的金银花连翘之类,这不是夸大之词。

    《金匮要略》中的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四两折合今60g,治狐惑病即白塞氏综合证;桔梗汤中二两甘草折合今30g治肺痈;一味甘草二两折合今30g治咽痛即今咽炎等等,仲景方中比比皆是。

当今名医在这方面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已故盐山名医张锡纯认为,古方治肺痈初起,单用粉甘草四两,煮汤饮之者,恒有效验。

对此,张氏又有发挥,他的经验是:

对于肺结核之初期,咳嗽吐痰,微带腥臭者,恒用生甘草为细末每服钱半,用金银花三钱煎汤送下,日服3次,屡屡获效。

  蒲辅周先生用“甘草油”,可谓一绝,其法是用大甘草,刮去皮切细晒干,勿用火焙,研成细粉末,经纯洁芝麻油(或纯洁菜油亦可,花生油及其他杂油俱不可用),用磁缸或玻璃缸,将香油盛入缸内,再纳入甘草粉,浸泡三昼夜,即可使用。

此方治一切火毒疮疖,以及溃久不愈之溃疡俱效。

如遇初起之疔疮,阴部溃疡,厚涂于上,干时再涂,能泻火消肿止痛。

蒲老说:

“我曾用数十年,颇有效。

小儿暑天热疖疮,其效显著。

经过数十年,用之满意,疗效好,价廉。

  借助甘草“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疮疖痱毒和脓肿,中医研究院阎孝诚先生也颇有心得。

阎氏曾于1965年夏,在山西巡回医疗,治疗不少疖肿和痱毒患儿,初用一般清热毒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之类,虽获效于一时,但多反复。

后改用生甘草30克,马齿苋30克,忍冬藤30克,生大黄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0克,1日服3次,重者水煎服,按上药剂量,每日1剂,一般5-7日获愈,很少复发。

从此以后,阎氏应用上方治各种皮肤感染病,每每获效。

对荨麻疹、湿疹、紫癜等过敏性疾病,重用甘草治之,效果也很好,一般3-5岁儿童用量可达30克。

    在先圣后贤们的启发和实践引导下,我在临床中也大胆重用甘草治疗诸多感染性疾病,类似于中医的火盛热毒。

如痤疮,疔疮,口腔溃疡,泌尿系感染,咽喉肿痛,老年性阴道炎,等等。

收效颇著。

现举一例示之:

    刘某  女  21岁,经熟人介绍,专程从外地来西安找我看痤疮,刻诊:

人白胖,满脸长出红色小疖子,小黑头,里有脓栓,巳三四年了,青年美女爱漂亮,长了一脸痘痘,四处就治不效,甚是苦恼。

观舌尖边红,苔薄,脉寸关浮滑,月经基本正常,饮食二便亦无异常。

辨证肺胃火盛,热毒蕴结。

甘草泻心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生甘草50g  黄芩30g  黄连10g  公英30g  连翘30g  野菊花30g  地丁30g  白花蛇舌草30g  干姜10g  丹参30g  山查15g  白芷10g  花粉25g  七付  水煎服。

一日三次。

忌辛辣冰冷。

  一周后复诊,痘疹减少一半,未有新发。

效不更方,上方加桔梗10g皂刺10g,再七付。

三诊痘疹巳退,留有色素斑印记,上方去白芷减五味消毒饮量,加大丹参至50g,又十付彻底治愈,未再复发。

按:

我在治疗痤疮一病时,无不重用生甘草,轻则30g重则50g,清热解毒,收效迅速。

此乃吾之经验也。

甘草一物不仅能解百草毒,更能解人身之毒,诸位切不可小视,仅视为一调合药,无足轻重。

有时用好甘草胜似金丹

7、温胃止呕有生姜

谈起生姜可以说是无人不晓,路人皆知,但是作为一种中药,重用治病可能知道和会用的人不多。

其实生姜是一味有很大作用的好药,用的对,在临床上经常能起到治大病医大疴的作用,所以有必要为其浓彩重抹的说一说。

生姜古称百辣云、因地辛,又有炎凉小子之称,关于生姜之出典,按照《王安石字说》云:

“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

”公元3世纪,我国的生姜传人日本,被称作“吴国山椒”。

生姜可谓是极为常用的调味品,正如明•李时珍所说:

“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诸如“一杯茶,一片姜,驱寒健胃是良方”,“早上三片姜,胜过饮参汤”,“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等等,民间有关生姜的俗语和传说更是举不胜举,无非说明.常吃生姜具有温中暖胃,祛病养生的作用。

但是生姜的更大作用还在于治病。

如果是学中医的,而且还熟悉《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话,就会知道仲景在治腹胀、呕吐、厥寒时无不把生姜作为重药来用。

《伤寒论》66条.原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仲景治腹胀重用生姜半斤。

《金匮要略》原文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原文  :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原文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仲景治呕,一升姜汁需要多少生姜啊,后面治呕动则半斤,今人有么?

原文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伤寒论》351条.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353条.原文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菜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

一方,酒、水各四升。

仲景治虚寒厥逆,其中生姜半斤,在其它证条中也屡屡见之。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圣仲景,把生姜的作用简直发挥到了淋漓尽至,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反观今人鲜有用也,致使一良药屈遵于调味之中,惜哉!

惜哉!

承蒙先圣教诲,我在临床上经常效仿仲景,常重用生姜,治顽证呕吐,四肢寒逆,屡收佳效,现举一例示之:

2008年10月,曾遇一老年病人打呃不停,缘于前两天感冒打了几天吊针,外感一证好了,但留下一打呃不止的毛病,已有一周,吃了很多药,也扎了针,还用了很多偏方奇法还是止不住,特来请老先生好好看看,用中药治治。

我一看是这病,仅一打呃,小毛病好治,大意夸下海口,三付药解决。

随后,辨证起用套方旋覆代赭汤和丁香柿楴汤,予之。

想当然三天后保险治愈。

谁知三天后老者又找来了,说:

三付药吃完了,稍有效,但还是不行,中国老百姓真好,只要信任你,即使不效,还要给你面子。

听完老人说毕,我心中感到一阵惭愧,对老人的病大意了,认为是小毛病,没有认真详细辨证用药。

经过认真详细的再辨证,我认为该患者不仅虚,而且还兼有寒饮,舌淡,苔薄白,脉虚弦,抗生素用多伤了胃阳,导致寒饮上饮,胃气不降。

应在前方中加重辛温降逆重药,于是续守前方,要求病人回家自购生姜半斤,分二剂加入,再增刀豆15g,老人一听这么多生姜,问是不是说错了下,从未听说一付用这么多生姜的。

我说没错,比起仲景医圣还差的远。

老人半信半疑持药而去。

两天后告之,一付药下去就好了一半,吃完二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