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3546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x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技术与科学》单元备课

单元内容:

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2、制作简易显微镜

3、微生物

4、微生物技术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发展观察能力、设计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和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提高学生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对微生物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

科学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的过程。

2、初步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

3、初步会设计和制作简易显微镜。

4、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分布。

5、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6、学会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7、知道微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酿酒、制药等。

8、知道生活中简单利用卫生无的方法与技能,例如面包、泡菜的制作方法。

9、知道微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重大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2、初步形成对微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具有对微观世界探究的兴趣。

3、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价值观。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微生物对人类所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5、初步学会对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评判。

6、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材料准备:

课题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每组一个放大镜、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些纸,砂,人血细胞。

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资料。

2、制作简易显微镜

2个放大镜、玻片标本

学具材料制作显微镜系列

3、微生物

1、酵母菌片、显微镜。

2、各种菌类放大图片

3、微生物作用的图片`

1、纸、笔

2、搜集微生物照片

4、微生物技术

面包和泡菜的制作过程流程示意图

1、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3、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4、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2、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准备:

1、为每个组准备至少1个放大镜、1台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些纤维、毛发、羽毛;动植物的细小部分;玻片标本等;

2、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资料。

(学生):

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新授

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1谈话:

你们了解显微镜的事情吗,你们搜集到哪些关于显微镜的事情?

2今天,我们一起认识显微镜,板书课题显微镜。

1、问题:

你们在课下已经查阅了有关显微镜的资料,谁来说说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自己查阅的结果:

放大

 

发展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2、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

我们先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物体。

观察时,要认真看,边看边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首先教师要讲解演示放大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使用方法,提出焦距,调焦的意义:

为了看的更清楚。

注意用肉眼观察与放大镜观察的区别。

(为显微镜调焦做铺垫)

3、谁先汇报你观察到的现象?

1、谈话: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猜出显微镜是由哪个行业发明的?

(2)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阅读显微镜的发明,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把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上,边记录边分类。

学生活动,做记录。

学生汇报

 

学生动手使用放大镜观察纸,砂,人血涂片

 

学生搜集的资料,阅读显微镜的发明

采用小组形式,学生进行汇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

(1)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在1590年前后制成的。

(2)后来伽利略改良了这种显微镜,英国科学家胡克自制了效果更好的显微镜,对许多细小的物体进行了观察。

(3)到1878年,德国物理学家阿贝根据光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显微镜的方法。

人们根据他的研究结果最终制成了可以称为是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4)人们又根据物理学的研究成果,20世纪30年代制造出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和阅读学习的能力

 

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3、分析:

显微镜为什么能得到不断地发展?

显微镜的不断发展说明什么?

4、讲解:

(1)由于社会的需要,在荷兰首先发明了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使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前进一大步。

(2)然而,显微镜的改进一直十分缓慢,直到光学的研究成果出现,人们才最终制成出可以称为是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3)也就是说,显微锡发明后近300年,科学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才研制出了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更是先根据科学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与光学显微镜不同的原理,之后才研制出来的。

后来又根据不同的原理,制造出了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到上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使人类有了更强有力的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

重点介绍列文·虎克如何制作显微镜进行各种观察研究,以及他发现的微观世界。

5、总结:

通过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我们初步了解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显微镜的发明需要有一定技术基础,即能够研磨出适当的透镜又需要对各种透镜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才有可能发明显微镜。

只有依靠科学与技术,显微镜才能有重大的发展;而利用显微镜又能有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认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感染学生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

 

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3、认识显微镜的组成

 

4、布置作业

1、介绍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演示:

目镜—含有一个透镜。

物镜—放大倍数不同的低倍透镜和高倍透镜。

镜筒—上面装目镜,下面装转换器和物镜。

转换器—装着物镜,可以转动,每转动一次可以将一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置于镜筒下。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

标本夹—把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

通光孔——可以让光线通过。

反光镜——反射光线。

准焦螺旋——转动螺旋可以使镜筒靠近或远离载物台,以便看清标本的像。

镜臂和镜座——显微镜的躯干。

2观察显微镜下的细小物体

继续搜集与有关资料。

 

学生观看

 

学生实际认识显微镜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初步认识显微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

新课

 

新授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2、使用显微镜

 

布置

作业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使用显微镜。

教师用实物进行演示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装玻片标本

4、观察物体

5、记录结果

6、整理仪器

总结: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仪器,做到轻拿轻放。

1使用玻片观察注意强调夹子要轻以免损坏玻片,强调使用后马上放回盒子里不乱摆乱放,免得污损。

 

2汇报活动结果

3用显微镜观察一些用放大镜观察过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4比较放大镜与显微镜使用异同点,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材料

学生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使用显微镜并及时用图画记录

,教师行间巡视。

 

学生活动汇报

 

学生讨论汇报

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

 

培养学生使用仪器观察的能力,培养使用好习惯

 

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铺垫

 

进行德育,认识到技术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

七、板书设计:

1、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

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1590年制成第一架显微镜。

胡可自制,

伽利略改良人类认识了微小世界。

1878年,德国物理学家阿贝光学显微镜。

20世纪30年代,制造出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

课后反思:

对于放大镜结构与使用方法的补充练习,为后面显微镜的调焦奠定了基础,使得孩子简单易懂,易学方法。

很快学会了显微镜的使用。

此外,对于列文·虎克这个学徒科学家对于显微镜磨制、研究,以及他不断地观察,打开了我们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在当时极其简陋的环境下他竟然有着那么多的发现,深深震撼打动了孩子们。

后面对于两种观察记录的对比,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显微镜确实是向我们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也调动了孩子们对显微镜使用的兴趣。

孩子们对什么都想看看,水滴、头发……很多东西都拿过来试。

2、制作简易显微镜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发展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

3、了解通过两个放大镜的一种组合观察物体,与通过一种显微镜观察物体,二者所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

2、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发展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

为每个组准备2个放大镜、玻片标本等;

(学生):

1、两个放大镜、镜筒(学具);500ml或350mL的透明饮料瓶;透明塑料片、小棍、铝箔;剪子、双面胶等;

2、织物、有字的纸、印有彩色图案的电话卡片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

新课

 

新授

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使用了显微镜,你知道了什么?

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显微镜,(板书课题)

1、用一个放大镜观察:

这个实验我们上一节课也做过了,今天,我们对比着做一个用2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实验。

2、你发现了什么?

1、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的图纸: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自己的观察

 

学生汇报

巩固学过的知识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2、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

 

3评价活动

 

布置

作业

(2)你能利用2个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吗?

谈谈你自己的设想。

(3)你能把这种设想用图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大家评议。

2、动手制作简易显微镜

(1)谈话:

你能把自己的设计动手制作出来吗?

看一看谁的制作最好。

(2)调试显微镜,进行必要的改进。

 

(1)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

(2)学生之间进行评议

一方面观察效果好,一方面外表美观。

(3)总结:

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

搜集有关杠杆的图片与资料

学生分组画图设计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行间巡视。

改进自己的设计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行间巡视。

大家交流改进的方法。

 

学生评议

 

培养学生想象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制作的标准,同时学会评议。

板书设计:

2、制作简易显微镜

主要组成:

物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

目镜靠近眼睛。

工作原理:

物镜得到放大实像,

目镜放大。

教学反思:

材料里有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材料,直接下发,不讲制作,孩子们很快就琢么出来如何组装了,一边玩一边体验使用方法,这时我提出调节中间距离,实际是在调节什么?

孩子们马上也就能想到是调节焦距,把以前所学结合进来,这样就让显微镜更加贴近孩子。

3、微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微生物的大小、形态、分布、作用、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