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沿海发展机遇与挑战.docx
《盐城市沿海发展机遇与挑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沿海发展机遇与挑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盐城市沿海发展机遇与挑战
⏹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4879份资料
第一章战略意义与发展背景
加快盐城沿海发展,不仅事关全国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大局,而且也为盐城的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要立足于不断发展壮大比较优势,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将区位、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第一节战略意义
一是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急需盐城“出海”、“东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
为积极承接国际(特别是日韩)产业转移,主动接受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产业的辐射与对接,盐城必须尽快改变以往虽地处沿海却无沿海之利的尴尬局面,主动“出海”、“东进”。
二是走出中国沿海“经济低谷”和打造盐城“战略高地”的需要。
在中国沿海地区54个地级市中,盐城市按人均GDP、人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和经济外向度,大体相对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的40%~50%。
因此,盐城只有加快沿海发展,才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变“经济低谷”为“经济高地”,并为协调中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加快中西部内陆腹地对外开放迫切要求盐城打通“出海通道”。
盐城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南翼,今后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如新长铁路经淮安向西延伸),其直接腹地将不仅限于苏北内陆地区的淮安、宿迁,而且可向西延伸至淮北、豫中、豫南和陕南一带,将成为上述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口(目前河南正在建设禹州至亳州铁路与大丰港相接)。
因此,盐城沿海必须率先加快港口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通出海通道,才能更好满足中西部腹地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四是全面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需要。
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发展的战略重点地区,《沿海规划》和《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盐城要成为国家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新型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储备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为此,要求加快盐城沿海开发。
第二节发展条件
综合区位优势。
盐城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都市圈的结合部,北邻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在新一轮的长三角扩容中,盐城已成为长三角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经济区位上看,盐城位于江苏沿海地带与新长铁路东延线的交会区,隔海与日韩两国相望,是距离日韩两国最近的沿海城市之一;南依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区域,与上海联系十分便捷,具有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综合区位和地缘经济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是盐城沿海的第一大优势。
全市沿海滩涂面积455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0%和全国的15%,是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淤涨性海滨湿地,且每年还以13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淤长。
全市海岸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拥有大丰港、滨海港、陈家港、射阳港等天然优良港口,具备建设3~5万吨级、甚至10万吨级深水泊位条件。
耕地面积82.68万公顷,占全省16.4%,粮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
海洋生物资源和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风电可开发总量1470万千瓦(陆上170万千瓦,海上1300万千瓦),占全省70%;以滩涂和湿地为主的旅游休闲资源独特,开发潜力大;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区域开发条件良好,空间开发潜力较大。
人力资本优势。
全市劳动资源充裕,2008年全市811.7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62.57%,非农业人口占37.43%;人口密度为478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9‰;全市共有从业人员336.11万人,占总人口的41.4%,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6.8:
30.1:
33.1。
由于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较发达,劳动力总体素质较高。
良好的产业基础。
盐城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较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省首位,是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工业呈快速发展态势,现已形成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纺织、化工、造船、节能环保等特色支柱产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
服务业水平逐步提升,现代物流与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旅游、商贸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全市初步建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宁靖盐、徐淮盐和沿海三条高速公路在盐城交会,新长铁路纵贯全境,拥有盐城港大丰港区和盐城南洋机场2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盐城机场现已开通北京、广州、昆明、哈尔滨等国内航线和通往韩国首尔及香港等国际航线;陈家港区、射阳港区、滨海港区建设也初具规模,干线公路和内河航运经过改造提升,运力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节发展机遇与挑战
当前,盐城沿海发展面临极为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宏观发展环境,如何抢抓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凝聚力量,迎接新挑战,推动新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调整。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传统的原材料与初级产品生产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在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体系,已让位于技术的垂直分工体系和生产的水平分工体系。
在跨国公司主导下,新一轮国际分工既包括将高端产品和关键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也包括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领域分工转移,特别是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因此,对地处沿海并具有土地、人力资本等比较优势的盐城,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主动承接先进制造业和包括研发、营销等现代服务业的转移,有利于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抢占制高点、提升高端竞争力。
节能减排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2009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40%~45%。
因此,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盐城市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海洋生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一方面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深化合作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并对江苏沿海地区港口及出海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将为江苏沿海地区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三角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
根据2008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江苏沿海地区全部纳入长三角区域范围,这为盐城沿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盐城可借机推进与上海和长三角核心地区的对接融合,实现资源融通、交通互联、市场互通、信息共享、产业互补、环境同治、机制互动,将给盐城带来巨大的发展战略机遇。
江苏沿海发展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盐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三年实施计划,分别在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服务业、能源、城乡统筹、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八个方面提出了24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653.6亿元,其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含能源)占45.97%,重点工业项目占28.01%,两者合占74%,这对盐城沿海和全市的发展将是巨大的推动力。
但与此同时,盐城沿海加快发展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一是国际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不稳定因素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是港口功能和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
与江苏沿海地区其他两市相比,盐城港口建设相对滞后,其功能发挥尚需时日;同时,盐城中心城区经济总量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是开发与保护协调任务艰巨。
沿海地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制约了开发的规模、时序与空间布局;在沿海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集聚科技、人才资源的能力较弱。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自主创新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较少,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尚不高。
五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现有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在行政管理、城乡统筹、区域合作、土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才能满足盐城沿海加快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总体战略与发展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国家、长三角经济区和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需要与区域分工,来定位盐城沿海的发展,并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空间、更广的视野谋划盐城市未来的开发建设。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盐城市沿海发展的指导思想为: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沿海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实施《沿海规划》和《实施意见》,围绕国家和江苏省对盐城沿海发展的新定位,以及加快沿海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盐城沿海的区位、土地后备资源、劳动力和现有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按照“三港联动、海河并举、滩涂造地、产业兴市”的基本思路,坚持以港口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全力打造盐城沿海大产业基地,建设新的增长极;科学实施滩涂综合开发,建成国家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和临港产业发展的后备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改善民生,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将盐城沿海建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基地,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盐城沿海发展的原则是:
生态发展原则。
突出生态保护优先,实行保护式开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选择重点区域,优先推进,采取据点式发展模式,同时加强面上的保护;在开发建设上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成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示范区。
综合发展原则。
充分发挥盐城沿海的港口、土地和滩涂资源优势,科学实施综合开发,坚持沿海特色农业、临港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港口物流业、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四业并举,加快构建具有沿海特点和盐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集约发展原则。
根据“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实施城镇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提高滩涂资源的集约化开发程度,按其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开发利用方式;依托港城和重点开发区,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特色产业集群;依托深水港口,实行节点开发,集中发展临港产业。
开放发展原则。
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分享全球市场利益,并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政府在对外开放中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际资本,加强与周边地区、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坚持走大开放促大发展之路。
一体化发展原则。
为提高发展的整体效率,大力推进四个一体化,即:
推进产业错位发展,并按产业链分工协作实行产业布局一体化;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积极构建生态网络体系,协同治理跨区域(或流域)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加强行政管理和政策对接,形成一体化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第二节战略定位
立足于盐城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苏北、豫皖等中部地区,面向东北亚,建成为长三角产业北拓的承接基地和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长三角农副产品和能源供应储备基地,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基地;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江苏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新欧亚大陆桥东端的南桥头堡。
中国沿海地区新型工业基地。
发挥盐城沿海的比较优势,依托深水港资源,优先发展煤电、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立足于现有基础,做大做强汽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化工等优势产业;紧紧抓住有利发展机遇,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海洋生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传统产业的全面升级,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基地。
国家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
立足于沿海地区滩涂资源面积大、开发条件较优的独特优势,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积极探索有效的开发方式,合理划分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空间,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机制,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将盐城沿海建成为国家沿海滩涂资源综合开发试验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和能源供应储备基地。
依托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现有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国家级商品粮、棉、油生产加工基地,面向长三角市场的畜牧、水产、林果、桑蚕、花卉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依托滨海港建设大型储煤基地和LNG接受站,成为长三角能源供应储备基地。
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基地。
发挥沿海滩涂湿地资源优势,依托丹顶鹤、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沿岸防护林资源,重点建设丹顶鹤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麋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特色旅游城市,将盐城建成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第三节发展目标
从现在到2012年,是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立足夯实基础、抓住重点、建好平台,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到2012年整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为沿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3~2020年为沿海发展的攻坚阶段,到2020年全面完成沿海发展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功能齐全、发展有序的临港工业区和港城,沿海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将盐城市建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商城市,规划期末初步实现现代化。
经济总量持续较快增长。
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2013-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
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到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建成连盐铁路,完成新长铁路盐城至海安段复线电气化改造,整治航道80公里,建设高速公路83公里、干线公路500公里、农村公路2800公里,全市初步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为重点的综合交通体系。
到2020年,全市建成宁盐高速公路和滨(海)淮(安)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新建宿(州)淮(安)盐铁路,形成“X”型铁路骨架;建成“五纵十三横四联”干线公路网,疏浚“一纵十横六联”内河航运网,建成盐城4D级机场。
港口功能不断提升。
到2012年,盐城港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一港四区”错位发展,拉开喂给港、组合港、产业港发展的新框架;2012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00万吨,集装箱达到50万标箱。
2020年盐城组合港基本建成,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集装箱150万标箱。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加快四个临港经济区和灌河口的开发,2012年,以能源、化工、木材加工、造纸、造船和物流为主的临港产业初具规模,以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主的高端制造业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2008年的17.2∶48.5∶34.3调整为2012年的10∶54∶36;高效农业比重达50%,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达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0%。
到2020年,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6∶52∶42;高效农业比重达70%,生产性服务业比重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35%。
滩涂开发成效显著。
形成滩涂围垦开发新机制,到2012年,实施围垦滩涂54万亩,并启动东台近海潮间带100万亩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
到2020年,全市实施匡围滩涂136.5万亩。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扩大对日韩港口开放,拓展与跨国公司合作领域,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到2012年,力争在对日、韩、台、港招商引资取得重要突破,三年注册外资实际到帐70亿美元,年均递增35%;三年进出口总额累计200亿美元,年均递增33%,经济外向度达20%;2013年—2020年,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和进出口总额年均递增30%以上,经济外向度达到40%。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投入,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到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3%,城乡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乡。
2013年—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9%左右,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和谐社会建设更上新的台阶。
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通过对保护区的调整和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到2012年,使得各类生态功能区得到严格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达15%,森林覆盖率达1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8分,总体状况呈现好转。
到2020年,分别提高到20%、25%和95分,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第三章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功能分区是空间开发布局的科学基础。
盐城沿海发展应以主要交通运输通道为轴线,以各级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港口和港城为节点,形成点-轴系统空间架构。
第一节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某一区域在确保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其自然资源(主要是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能承载的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活动的总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提高。
土地承载力。
根据《盐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考虑到2020年各项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和灾毁耕地等占地因素,以及滩涂开发与土地整理可补充的耕地数,盐城届时的耕地保有量为84.81万公顷(任务量)。
根据多种定量方法预测,2020年盐城耕地保有量可承载的人口总量为2040万人,亦即相当于预测的常住人口(826万人)的2.47倍。
水资源承载力。
盐城市水资源中,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9.6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为1.2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客水量为156.4亿立方米,其平均利用率约为20%。
据对全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乡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四项需水量预测,并换算成人均年综合用水定额,2020年水资源可承载人口规模为873万人,承载力高于预测的常住人口约47万人。
生态环境承载力。
基于水环境容量(COD)计算的盐城市2020年可承载的人口为1893万人,大气环境容量(SO2)可承载的人口数为1996万人,分别相当于预测的常住人口数2.3倍和2.4倍;计算得出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容量可分别承载的经济总量(GDP)为10000亿元和12000亿元,均超过GDP的预测数(7500亿元)。
今后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还将进一步提高,完全能满足2020年及以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功能分区
立足于盐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开发的适宜性和发展潜力,综合考虑区域的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适度扩大城镇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合理布局农村居住空间,保障生态空间,实现国土空间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城镇空间。
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业发展空间、交通空间和其它建设空间,主要分布于现有的和近期规划建设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主要内河航道等交通干线沿线。
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大力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合理确定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有序扩大盐城都市区和各市区、县城空间。
利用沿海滩涂围垦,拓展城镇和产业发展空间,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整合分散的工业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开发效益,增加城镇绿化空间和生态休闲空间。
农村空间。
包括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村居住空间。
盐城市2008年耕地面积78.14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76.3万公顷,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6.04%和44.96%。
耕地主要分布于通榆河及204国道以东、海堤公路以西的沿海平原,以及西部的里下河低平原。
为保障粮食安全,要按照国家和江苏省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保护的要求,禁止非农占用耕地,将基本农田保护率提高到98%以上,并认真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政策。
合理利用渔业、林业、畜牧业生产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拓展农渔林牧发展空间;切实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农村新型化社区(中心村)集中”,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加强农村土地复垦整理,特别是“空心村”的整治,调整优化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居住空间。
生态空间。
指滩涂、湿地、林地和草地等,包括经调整后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以及风景名胜区及外围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地和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蓄洪区、清水通道及维护区。
要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功能区,明确保护要求,分别实施禁止和限制性开发,加强维护修复;加快与城市、产业空间相衔接的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永久性绿色开敞空间,提高生态空间承载力。
第三节空间发展布局
按照区域空间发展的点—轴系统理论,以盐城都市圈为极核,促进生产要素集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以沿海两条复合交通干线为主轴线,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集聚,进一步强化腹地对沿海发展的支撑能力;以沿海五个港城为节点,建设临港工业集聚区与物流园区;最终形成“一极、两带、五个节点”的空间布局框架。
一极。
是指由盐城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盐城都市区。
近期要以三个省级开发区为依托,以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和对外辐射影响力。
两带。
是指由204国道、通榆河、沿海高速和宁靖盐高速构成的纵向经济带,以新长铁路和徐淮盐丰高速(终点为大丰港)构成的横向经济带。
两带沿线集中了全市主要城镇,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纺织、化工等优势产业,以及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撑沿海发展的主要产业和城镇带。
五个节点。
是指促进盐城沿海发展的五大港城,包括大丰港城、射阳港城、滨海港城、陈家港城及弶港港城。
根据各港城的比较优势,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集中布局临港产业,促进人口集聚,推进港口产业与城镇联动发展,构建海洋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第四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在沿海发展中起着先导和重要保障作用。
本着适度超前原则,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推进一体化发展,提高保障能力。
第一节沿海港口群建设
以打造新欧亚大陆桥东端南桥头堡为目标,实施“北接南融、西纳东出”的交通发展战略,按照“开发海港、整治内河、完善路网、拓展民航、构建枢纽”的总体思路,构建以港口为核心,河、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