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57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

2022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7)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2.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A:

先行组织者

B:

认知结构

C:

比较性组织者

D:

固定点

3.随意记忆属于策略()

A:

组织

B:

复述

C:

精细加工

D:

计划

4.在学习中,()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A:

复述

B:

组识

C:

计划

D:

调节

5.学生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落大意,这属于()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理解控制策略

6.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不包括()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思维策略

D:

组织策略

7.学生建立时间表、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策略上是一种()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调节策略

8.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作()

A:

作关系图

B:

列提纲

C:

运用理论模式

D:

利用表格

9.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的()

A:

资源管理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认知策略

10.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单词china,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chinese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

A:

前摄促进

B:

倒摄促进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11.人们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A:

特征法

B:

韵律法

C:

地点法

D:

联想法

12.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

自我控制

B:

自我认知

C:

自我指导

D:

自我学习

13.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B()

A:

组织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复述策略

14.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称为()

A:

完形训练模式

B:

合作学习模式

C:

交互式教学模式

D:

程序化训练模式

15.个别教学系统,也称PSl系统,它可用于一门完整的课程,其开发者是()

A:

加涅

B:

布里格斯

C:

凯勒

D:

波思尔思韦特

16.对禀赋优异儿童采取提早入学或跳级方式进行的教育策略属于()

A:

加速制教学策略

B:

充实制教学策略

C:

固定特殊班级教学策略

D:

弹性特殊班级教学策略

17.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即为()

A:

问题空间

B:

问题表征

C:

问题搜索

D:

问题解决

18.关于问题的种类,对某个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A:

一般问题

B:

有结构问题

C:

无结构问题

D:

特殊问题

19.问题解决阶段的第一个环节是()

A:

表征问题

B:

选择策略

C:

执行策略

D:

发现问题

20.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式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A:

算法式

B:

推理式

C:

启发式

D:

演绎式

21.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是()

A:

纽厄尔

B:

杜威

C:

格拉斯

D:

巴甫洛夫

22.用“量杯”实验说明定势的消极影响的是()

A:

贾德

B:

苛勒

C:

里德

D:

卢钦斯

23.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A:

吃饭穿衣

B:

漫无目的的幻想

C:

猜谜语

D:

回忆电话号码

24.下面哪一项属于“问题解决”?

()

A:

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

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

用一个词来造句

D:

荡秋千

25.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

分析问题

B:

提出假设

C:

发现问题

D:

检验假设

26.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

分析问题

B:

提出假设

C:

发现问题

D:

检验假设

27.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验证假设

28.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的过程。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验证假设

29.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

问题结构

B:

问题线索

C:

问题内容

D:

问题空间

3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求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刺激情境

B:

即定疑问

C:

思维状态

D:

思维起点

31.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精度任意球认知风格是()

A:

冲支型

B:

反思型

C:

场依存型

D:

场独立型

32.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A:

启发式

B:

推理式

C:

算法式

D:

演绎式

33.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

A:

发现问题

B:

提出问题

C:

理解问题

D:

分解问题

34.“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

A:

有结构

B:

无结构

C:

感性

D:

逻辑性

35.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A:

分析问题

B:

提出假设

C:

发现问题

D:

检验假设

二、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

A:

结构性

B:

目的性

C:

认知性

D:

序列性

E:

创造性

2.问题解决有下列哪些基本特征?

()

A:

结构性

B:

目的性

C:

认知性

D:

序列性

E:

创造性

3.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A:

给定的条件

B:

要达到的目标

C: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D:

存在的疑点

4.哪些人善于发现问题?

()

A:

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的

B:

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的

C:

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

D:

个体的视野越开阔的

5.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

A:

有结构的问题

B:

无结构的问题

C:

创造性问题

D:

认知性问题

E:

一般性问题

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

A:

灵活性

B:

创新性

C:

流畅性

D:

目的性

E:

开放性

7.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A:

自我控制法

B:

全身松驰训练

C:

系统脱敏法

D:

肯定性训练

8.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发散思维训练

B:

推测与假设训练

C:

自我设计训练

D:

头脑风暴训练

9.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指标是思维的()

A:

流畅性

B:

稳定性

C:

变通性

D:

包容性

E:

新异性

10.学校情境下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有()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介

E:

教学环境

11.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

A:

目的性

B:

流畅性

C:

序列性

D:

变通性

E:

独创性

12.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评价创造性思维的指标包括()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包容性

D:

新异性

E:

敏感性

13.一般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阶段。

A:

选择

B:

认同

C:

接受

D:

赞赏

E:

行动

14.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A:

刺激

B:

反应

C:

环境线索

D:

学习目标

E:

态度

1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A:

直觉的道德情感

B:

自发的道德情感

C:

想象的道德情感

D:

灌输的道德情感

E:

伦理的道德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