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第20期师培说课稿及讲课稿.docx
《四川师范大学第20期师培说课稿及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师范大学第20期师培说课稿及讲课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师范大学第20期师培说课稿及讲课稿
教案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业班级
本科各专业2012级
授课教师
职称
×××
授课时间
2012-8
课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的
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得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得以树立的前提下,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建设作出贡献。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15分钟)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15分钟)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15分钟)
教学重点
1、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2、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教学难点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教学方法
手段教具
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与阅读法相结合
多媒体、话题等
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资料
1、邓小平:
《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详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授课类型:
课堂理论教学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课程导入】:
大约1000年前中国的一位思想家张载就将有志之士的社会良知概括成“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充分反映了先贤们所特有的崇高理想与深沉的使命感。
人类文明自发轫以来,历尽劫难,但总能克服困难险阻,不断发展进步,正得力于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斗。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既为人类所取得的文明成果而感到欣慰,也深深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曾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但世界各国人民终究依靠自身的努力,重新赢得了和平。
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霸权主义、局部战争等传统安全威胁仍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进入新世纪第一年就发生的“9·11”恐怖事件,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印度洋海啸灾难等都表明,非传统安全威胁正日益凸显,并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安全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安全领域的威胁和挑战,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提问讨论】:
你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总结】:
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一方面,国家安全是个人安全的前提。
没有国家安全,就不可能有个人安全。
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有赖于每位公民的自觉维护。
那么,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没有了20世纪那样紧迫的安全问题,我们的国家是否是安全的呢?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
对国家安全的论述古已有之: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
图片中我们的国家安全吗?
Ø国家安全的一般含义: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现在我们的国家安全吗?
展示图片)
Ø安全观就是对安全问题的观点、看法及由此形成的系统理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的判断,对安全性质和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的确定,以及对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方式的选择。
Ø传统国家安全观: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
Ø政治安全:
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
Ø国防安全:
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
Ø两次世界大战和40年冷战对峙的磨难,军事安全被各国视为生存的第一需要。
戴维·赫尔德认为:
“国家安全传统上主要被理解为军事力量,即获得、部署和使用军事力量来达到国家的目标。
”传统安全观是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形成的,它主要从政治、军事、外交角度去判断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认识安全性质和安全利益,确定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以选择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方式。
突出的是军事安全。
那么这种传统的安全威胁还存在吗?
(展示图片)
Ø当前传统安全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安全威胁重新抬头。
最明显表现在:
一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保持高发态势。
当前全球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呈现出“数量居高不下、地域相对集中、起因复杂多样”的特点。
中东和南亚部分地区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相对集中的区域。
美于2001年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至今未能结束,美军仍陷在伊拉克泥潭,同时阿富汗安全局势急剧恶化致使美军正在将其战争重点移向阿富汗,中东及南亚其他地区的局部动荡也有新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因南奥塞梯问题爆发武装冲突。
值得深思的是,俄格冲突是在俄国力加速复兴、美欧加紧推进北约东扩等战略背景下发生的,具有深刻的地缘政治的战略背景和错综复杂的历史根源。
我们不能从纯军事角度简单地看待这场冲突,它对国际安全形势的战略影响远未终结。
可以说,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却如阴魂不散时常作祟,使得某些局部或地区的动荡甚至冲突打上了“小冲突、大战略”的烙印。
二是以新军事变革为核心的国际军事竞争日益激烈。
某些国家大幅度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从而导致了大国之间出现了高科技军备竞赛的局面,国际力量对比失衡,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
2008财年,美军费达4814亿美元,同比增长4.35%;英军费约646亿美元,同比增长0.6%;法军费约5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日军费约402亿美元,仍保持较高数额。
主要国家战略核力量建设快速发展。
美出台《21世纪的国家安全与核武器报告》,重新评估核安全环境,酝酿调整核政策;俄加紧部署机动型“白杨-M”洲际导弹,多次试射“圆锤”潜射弹道导弹,重点提升突防能力和打击精度。
美俄围绕部署反导系统斗争持续发展。
太空军事竞争日益激烈。
总的看,新一轮以质量建设为主的国际军备竞赛正在进一步展开。
三是核扩散和军备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朝鲜半岛核问题与伊朗核问题仍是国际安全领域尤其是核扩散领域的热点问题。
朝核问题出现反复,2009年4月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朝鲜于当地时间4月5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
2009年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发射问题一致通过一份主席声明。
声明说,发射活动违背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对此表示“谴责”,要求朝鲜不再进行进一步的发射活动。
第二天(4月14日),朝鲜外务省即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将重启核设施建设。
2009年4月25日,朝鲜外务省宣布,朝鲜已开始对从试验核反应堆中取出的乏燃料棒进行再处理。
2009年4月29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说,如果联合国安理会不就侵犯朝鲜自主权的行动“赔礼道歉”,朝鲜将再次进行核试验和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实施核试验,称这次核试验在爆炸当量和控制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进一步提高了核威慑能力。
这些表明朝核问题最终解决仍有待克服诸多困难甚至反复。
伊核问题仍处于僵局。
美欧绕开安理会,单独出台多项对伊制裁措施,力图迫伊主动弃核。
伊则运用软硬两手与美欧周旋,努力为核研发活动争取时间。
目前,和平解决伊核危机仍是国际社会主流诉求,谈判大门并未关闭,但恶化的可能也不能排除。
上述情况也不断地昭示我们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安全在全球化进程中表现出了新的形态,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和扩展,但并非意味着传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安全中被“边缘化”,军事仍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手段,军事安全仍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和关键内容。
在复杂多变的充满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要想有效地维护国家不断拓展的战略利益只能是一句空话。
正如拿破仑敏锐地认识到的,“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并非无所不能,但是强国却能够做到军事力量薄弱的国家所做不到的事情”。
但武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端与矛盾。
冷战的最终结果已经向人们证实,军事上的强大只是暂时的。
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的国家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不是!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国家之间的冲突或战争往往由非传统安全因素所引发,如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等。
现代意义上的“威胁”和“安全”,其内涵和外延均已大大扩展,由此引起安全性质、安全利益、安全战略、安全目标,以及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诸因素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Ø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1、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中,当时,指正的雅各宾派为了对付封建王公、不法投机商等反革命分子的反攻,决定实施“红色恐怖”,国民公会也通过决议,“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手段。
后来国民公会让位给了作为一个临时性政府的公共安全委员会,“他们公然主张的政策就是全面逮捕、快速审判、立刻处决”,因而被称为“恐怖主义”。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界定恐怖主义:
“对各国政府、公众和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已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
”可见,恐怖主义活动在目的上是有一定政治性的,行为上是无合法性的,手段上是暴力性的,方法上是突袭性的,对象上是无确定性的,后果上是灾难性的。
恐怖主义在本质上是滥杀性的变态复仇,是彻底的反人性、反人道、反人类的犯罪。
例如,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旗号的恐怖主义,其主要宗旨是以暴力改造现存的穆斯林国家,并以“圣战”的方式对抗西方社会。
典型案例:
911事件回放: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
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
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
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山或白宫(事后对参与策划袭击的恐怖分子进行审问的结果表明,恐怖袭击的第四个目标是国会大厦。
而在此之前美国官方一直怀疑目标是白宫)。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幢110层摩天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除此之外,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结构坍塌;袭击事件令曼哈顿岛上空布满尘烟。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罹难(不包括19名劫机者):
其中2974人被官方证实死亡,另外还有24人下落不明。
罹难人员名单中包括:
四架飞机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贸中心2603人,五角大楼125人。
共有411名救援人员在此事件中殉职。
虽然本•拉登领导的阿尔盖达组织从未公开声明对事件负责,他们公开赞扬事件,并暗示该组织曾经幕后策划过整个事件。
该组织发言人在一卷寄给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录影带(2001年10月播出)中说,“美国人应该知道,更多的飞机风暴将不会停止……在伊斯兰世界,有成千上万年轻人渴望牺牲,他们死的信念与美国人生的信念一样强烈。
”这样,911事件使得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主义组织“基地”组织浮出水面。
2、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在国际体系中保持优化状态,即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金融规则和机构的稳定性、收入分配的公正性等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的加大,国家经济安全越来越像传统的军事安全一样受到各主权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国家经济安全既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带来的,如信息安全、金融风险、贸易问题、引进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问题等;也有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石油供应、重要矿产资源保障等。
(次贷危机、希腊、冰岛国家债务问题等)
经济全球化也使我国经济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我国目前虽然位居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却也同时是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外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目前,外资企业已在我国一些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我国正在进行中的产业优化造成了不利影响,威胁着我国的产业安全;2009年爆出的力拓间谍案,是有关人员似乎将包括企业生产成本、企业技术改造水平、具体经济技术指标、生产技术参数,甚至铁矿石谈判的对策和底线等极为关键的信息透露给铁矿石供应商,这几乎让中方在谈判中毫无秘密可言。
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中方拥有50%左右世界铁矿石引进量筹码却始终难以拿到满意的“买方价格”,并且谈判还总是那么艰难。
我国钢铁行业关键经济信息的泄露,更是严重威胁到了国家重要产业安全。
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处于比较脆弱的阶段,金融体制尚不健全,金融监管力度不足,存在爆发危机的隐患;我国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网络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和严峻威胁。
3、国际公共安全
世界各国近年来都面临着非传统公共安全问题的共同威胁,所谓国际公共安全,是指国际层面的“社会安全”和“公众安全”,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
有效防止威胁各国人民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损失的生态环境恶化、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跨国毒品走私、非法移民、武器扩散、海盗、粮食短缺、食品安全等问题,以及对各种类似核反应堆泄漏所做出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
国际安全是一个视野广阔的安全领域,强调许多影响人类的跨国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很难依靠单个国家提以解决,而必须依赖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国政府间、各国组织间和各国公民个体间,可能通过各种区域和全球平台上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对国际社会安全的保护。
典型案例:
索马里海盗问题
索马里海盗,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国船只的犯罪者。
1991年索马里内战的爆发,令亚丁湾这一带海盗活动更趋频繁,曾多次发生劫持、暴力伤害船员事件。
2009年12月,索马里海盗当选为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风云人物。
由于生活贫困,大多数人为了谋求生路干上了这个犯罪行道。
欧洲的渔船来捕金枪鱼使渔民赖以生存的渔业消失。
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位于印度洋与红海之间,是从印度洋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据统计,每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约有1.8万艘,其中大多数都要经过亚丁湾。
而这条重要国际航道也为索马里海盗提供了大量下手的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索马里问题特别代表艾哈迈杜·乌尔德—阿卜杜拉9月29日说,索马里沿海的海盗活动已经对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种情况决不能再继续下去。
索马里海盗猖獗,使得各国纷纷派出了护航军队。
全世界2008年给索马里海盗赎金共1.2亿美金,而由此产生的间接损失是海运保险费增加和航线路线变更。
现在,在亚丁湾共聚集了来自欧盟,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多国军舰,或联合或独立护航,旨在共同维护这条国际航线的安全。
4、生态安全
NormanMyers是发展和宣扬生态安全概念的先行者之一,他于1993年指出生态安全是地区的资源战争和全球的生态威胁而引起的环境退化,继而波及经济和政治的不安全。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
反之,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则处于受威胁之中。
在现代社会状态下,环境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承载力下降、大气变暖、跨国界污染、基因威胁等所构成的环境问题成为对主权国家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内容之一。
1991年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首次将环境安全纳人国家安全范畴。
与此同时,联合国也向世界各国发出相应的呼吁,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在《和平议程》中告诫说,生态破坏已对世界稳定构成了新的威胁。
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凸显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全球性的生态威胁。
中国在力促全球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地做出了自己的庄严承诺,表明了我们对待这一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态度。
(印度洋海啸)
5、文化安全
社会文化的安全与传统安全很不一样,从本质上来说,文化安全就是文化主权的安全,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保持传统语言、文化、社会团体、宗教、民族认同和习俗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对外来文化的渗透、入侵和控制,通过反渗透、反人侵和反控制来保护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使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性质得以保持,功能得以发挥,文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犯的能力和状态。
6、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信息风险防范与信息危害的消除,或者说是信息系统的完好运行及其相应构件(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良好保护。
信息安全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与公共信息安全的总和。
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在带给人类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国家、个人和社区带来不小的安全威胁。
如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电脑病毒,神出鬼没、无孔不入的黑客侵袭等,都给整个互联网的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正如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
“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
”
Ø非传统安全主要是相对于国家传统安全而言的。
当前除军事以外的国家安全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等
Ø比较传统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观
Ø新的国家安全观:
各国的国家安全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内容。
Ø由于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方式趋向于两种:
法律的规范和国家之间的合作。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的法律知识,为国家安全的维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考:
中国当前面临国家安全的威胁吗?
是什么?
你有什么想法?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15分钟)
法律是各个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国不仅专门制定了一批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而且在很多法律、法规中都有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规定。
公民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就必须了解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
《国家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
《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法》专门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等具体罪名。
【案例】情报人员不断刺探三峡大坝结构环境等重要情报(补充)
当今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让人们能在旅游时留下更多美好瞬间,同时还可利用网络让世界各地的人分享美景。
但大家在不断“咔嚓”的同时,往往缺少安全保密观念,不经意地拍摄了一些关键军事设施、战略要地的图片,上传到网络或者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其实,这些不经意的“咔嚓”能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
一个国家重要军事设施、战略要地的位置、地形、结构,都是他国情报机关重点关注的对象。
如对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等战略目标的保护,除了加强军事防御外,还要防范敌方的目标侦察、定位,以降低被瞄准的准确度。
三峡大坝于1993年正式开工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报机构就利用大陆向媒体开放的便利条件,在赴三峡大坝采访的记者团中安插特工,对大坝的坝体结构、周围环境以及大坝的重点部位进行拍照。
为此负责大坝安全保卫的武警官兵不得不劝阻一些摄影记者深入大坝工地进行拍摄。
我国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就是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一张照片。
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在他身后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
日本情报专家据此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
并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
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庆幸的是,日本当时是出于经济动机,根据情报分析结果,向我国高价推销炼油设施,而不是用于军事战略意图。
我国军事迷们上传图片、发表评论的各类军事网站,也是国外情报部门经常光顾的地方。
军事单位、战略要地的照片在普通人眼里稀松平常,但在情报分析人员看来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如对一张长江大桥的普通图片,一般人只是感觉大桥“宏伟壮观”,但情报分析专家就能根据其比例,计算出其最致命的打击点;通过近拍照片,看出所用建材的品质,从而测算出摧毁桥梁需要的炸药当量。
军事迷们偷偷拍摄我军武器的图片,放在网上追求轰动效应,却不知恰恰为国外情报部门提供了“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便利,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敏感区拍照可判10年
在国外,对军事禁区、战略要地的保密措施十分严格。
美军有一年一度的“开放日”,欢迎公众免费参观。
但是,在军事基地开放期间,美军会出动大量军人在现场服务和维持秩序,并对涉及机密的非开放区域加以重点保护。
在印度各个城市采访的记者,希望能以火车站、机场、码头以及重要桥梁等为背景拍照留念,但每次都会迅速有人过来阻止,并要求记者当场删除照片,因为“违反禁拍规定可判10年监禁”
(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
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由《国防法》、《反分裂国家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构成。
《国防法》是维护国防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武装力量、边防、海防和空防、国防科研生产和军事订货、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战争状态、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军人的义务和权益、对外军事关系等内容。
《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了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等内容。
【案例】测绘泄密案频发挑战国家安全(补充)
国家测绘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马赟指出:
高精度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如果运用到制导武器系统中,如巡航导弹,在战争中敌人就能远程精确打击重要目标,对国家的安全也构成威胁。
关键设施的坐标、地形、地貌、地质、海洋等地理空间信息的精确数据都属于国家机密,各国无不严加保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对在中国境内开展测绘活动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市场准入作了明确规定。
外国人来华测绘必须得到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必须与中国有关部门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测绘成果也必须留在中国。
从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字看,去年该局执法检查1709次,发现测绘违法案件759件,几乎每两次检查中就有一次发现违法;其中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违法测绘的事情一再发生。
日本株式会社国土情报研究所所长大林成行2005年9月随日本旅游团到新疆,途中脱离旅游团,与其同事东俊孝携带手持GPS接收机,采用GPS动态差分测量技术,未经批准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非法采集地理信息数据,被国家安全部门当场抓获。
(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虽然缺乏有关经济安全的专门立法,但很多经济法律、法规都包含了有关经济安全的规定,具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功能。
例如,涉及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