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713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

110千伏变电站接地工程施工方案

1依据的标准及技术文件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1.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97。

1.3《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DL558—94》。

1.4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1.5设计图纸。

2项目实施策划

2.1项目实施前应确认

2.1.1确认项目范围(区域、面积)。

2.1.2确定项目实施日期、进度控制计划。

2.1.3确定加工场地。

2.1.4确定接地装置数量。

2.1.5主网

a)接地极φxm(镀锌)钢管根、共m;

b)x的(镀锌)扁铁,共m。

2.1.6分支线

x的(镀锌)扁铁,共m。

3项目实施资源配置

3.1人力资源

3.1.1确定作业组织单位、人员职责。

3.1.2过程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持证的初级以上技术工人担任,其工作负责人应由技术人员或中级以上技术工人担任。

3.1.3作业人员数量配置应保证该项目有效实施。

3.1.4电、火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3.2技术资源

3.2.1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方案)。

3.2.2作业指导书。

3.2.3作业技术交底

a)项目技术交底应在项目实施前3天进行;

b)项目技术交底应具有实施证据(技术交底记录)。

3.3安全措施

3.3.1进入现场作业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3.2对参加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3.3所使用的工器具,都应符合技术标准,并应在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3.3.4由技术负责人或施工负责人填写安全工作票,安全负责人审查,队长签发。

施工负责人必须每日在开始工作前宣讲安全工作票,安全负责人监督执行。

安全工作票附表中各分项工作应由担任其分项工作的负责人签名。

3.3.5安全责任与分工

a)施工负责人:

负责施工项目的全部工作,亲自检查安全设施的布置及其可靠性,按措施要求详检施工防护用品、工器具的配备及其可靠性,对项目的安全施工负全责;

b)安全负责人:

协助施工负责人作好施工中的安全监督及协调工作。

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

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对施工项目的安全工作负责;

c)施工人员:

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及安全技术规定,不违章作业。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并监督他人不违章作业。

爱护安全设施,不使用不合格工器具。

不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机械、设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作业,接受安监人员的监督,做到文明施工。

3.4计量

3.4.1项目作业过程应获得使用和监视测量的手段和工具(接地电阻测试设备、其他仪器)。

3.4.2接地电阻测试设备及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5机具资源

3.5.1作业工具

a)电焊机台;锯床台;

b)锯弓把;榔头把;钢丝刷把。

3.6作业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要求

接地极、接地装置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7作业环境

3.7.1地埋部分

建筑工程土建基础开挖清底后方可进行接地装置埋设。

3.7.2明设部分

a)变电站接地装置制作必须在土建打地坪前进行;

b)户内接地装置埋设施工,必须设专人配合土建工程施工同时进行;

c)户内明敷装置施工必须在内粉刷结束后进行。

4项目技术控制

4.1作业程序见图4.1。

4.2过程方法

4.2.1接地极的制作

4.2.1.1下料:

a)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许私自变更,特殊情况下,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设计院签证方可变更;

b)下料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切割,不许使用电、火焊切割;

c)接地极打入端加工见下图:

单位:

mm

120120

(角钢)(钢管)

4.2.1.2焊接垫块

为了防止把接地极尾部打劈或变形,应在尾部焊套管或平焊20mm厚的铁板,或按设计加工钢管帽,可防止钢管破裂。

4.2.2主网、避雷针接地的敷设

4.2.2.1户外

a)挖沟:

1)按设计要求及规定施工,当设计无规定时,沟深为0.6~0.8m(或冻土层

以下);

2)尽量在建筑工程基础开挖时与土建配合施工;

3)当挖沟至冻土层以下时,沟壁应挖成一定斜度的梯形,容易塌陷的地方开

挖时应有防塌陷的措施;

b)接地极打入:

1)打入部分和外露部分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打入后的埋深不宜小于0.6m;

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设

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已开挖的接地沟,应及时将接地体打入并敷设好接地扁钢,以防倒塌造成

返工浪费。

c)接地装置敷设:

1)穿越公路、铁路及管道等交叉处的接地装置应用管子或角铁加以保护;

2)接地装置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主网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

及以上与接地装置连接;

3)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单独的与接地装置连接,不许串联连接;

4)接地极应事先用接地扁钢做成“Ω”形卡子,焊接在接地极上端100mm处,

然后和接地体搭接而焊;

5)接地装置敷设,必须按设计及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

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6)自然接地体的利用,必须执行GB50169—92的规定及设计部门的签证;

7)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3m;

8)变电所户外的钢梁,设备支架的接地及其固定必须执行设计规定,当固定

方式无规定时,应分别在2—3m处加以包箍固定。

d)焊接:

1)采用搭接方式,其长度如下:

①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焊接不小于3个棱边);

②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③圆钢与扁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④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铁搭接时,除在其接触部位两侧焊接外,并

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2)自然接地体的焊接应符合规程有关规定;

3)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有关焊接规定。

e)回填夯实:

1)回填时必须书面通知质保部门及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中间验收,否则

不能回填;

2)回填土不许夹杂石块,建筑废料或垃圾等;

3)回填夯实质量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4.2.2.2户内

a)固定件制作、予埋:

配合土建施工进行明敷接地装置固定支持件埋设;

b)支持件的水平、垂直距离及转弯部分尺寸,与地面平行接地装置予埋件距地面的高度必须符合设计和GB50169—92的规定;

c)接地装置敷设:

1)暗设接地装置搭接敷设要求,同户外接地装置要求;

2)接地装置需要穿过楼板或墙壁时,应预留孔洞或穿保护管。

d)焊接同户外接地装置焊接要求;

e)标志制作:

1)明敷接地装置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宽度的绿色和黄色相间条纹,标志

总长应在200mm以上;

2)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f)刷漆:

1)地埋接地装置不应涂漆,但焊接部分必须清除焊缝处的焊渣,并进行防腐

处理;

2)明设接地装置采用黑扁铁时涂防锈漆和面漆;采用镀锌扁铁时,其焊接部

位应涂防锈漆和银粉漆。

4.2.3明敷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a)按设计规定施工;

b)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便于检查;

2)敷设位置不防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3)支持件间的距离:

水平0.5—1.5m;垂直1.5—3m;转弯0.3—0.5m;

4)接地装置可水平、垂直,也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但在直线段上,

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情况;

5)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设置补偿器。

4.2.4接地线与装置的连接:

a)固定型不需要移动的设备采用焊接,并进行防腐处理;

b)检修时,需要拆卸,移动的设备采用螺丝连接;

c)螺丝连接面开孔应采用钻孔,不许采用火焊割孔。

接触面处理应锉平挂锡,涂中性凡士林油再与设备连接,有振动的必须加弹簧垫拧紧。

4.2.5接地电阻测试:

a)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雨后不应立即测量接地电阻;

b)对总的和分部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分别测出。

测试方法应参照原水电部《电气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18—79)的附录六执行。

5质量目标

5.1作业结果检查

5.1.1以变〈电〉2—15《接地网安装记录》为依据

a)用料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b)接地极顶面埋深≥600mm;

c)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d)主网与室内连接点数≥2;

e)焊点防腐处理应涂防腐漆;

f)回填土质量(纯土密实)应符合设计要求。

5.2应达到的标准要求

5.2.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a)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可靠,接地线规格正确,防腐层完好,标志齐全明显;

b)避雷针(带)的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c)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板数量和位置符合设;

d)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测试参数符合设计规定。

5.2.2项目全部过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应达到98%,经纠正后合格率达到100%。

5.2.3满足顾客及相关方要求,达到用户满意。

6记录控制

6.1施工记录

a)实际施工的竣工图;

b)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c)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等);

d)测试记录。

6.2检验记录

6.2.1项目实施中各自过程的施工队、项目部、工程主管部门质检记录。

6.2.2W、H点监理工程师旁站、放行记录。

6.2.3项目总体检验记录(统一记录表格)。

 

接地工程作业程序图4.1

 

 

 

附表1

工程(工序)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项目名称

交底单位

交底依据

 

 

交底人/日期:

被交底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