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特征与中医调养.docx
《体质特征与中医调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质特征与中医调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质特征与中医调养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体质的特征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
一、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
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
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
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二、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
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
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
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三、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
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
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
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四、阴虚质(D型)
总体特征:
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
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
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五、痰湿质(E型)
总体特征: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六、湿热质(F型)
总体特征:
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
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
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
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七、血瘀质(G型)
总体特征:
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
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
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
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寒邪。
八、气郁质(H型)
总体特征:
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
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
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九、特禀质(I型)
总体特征:
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
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
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
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第二部分常用的养生保健知识
养生保健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
应遵循顺其自然,顺应四时,强调天人合一的原则。
一、心理调摄
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
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垂钓怡情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寓情于物,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二、饮食调养
消化系统功能较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尤为重视固护脾胃,通过饮食调摄保持脾胃健康,对生活质量提升大有益处。
因此饮食调摄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定时、限量,少吃多餐。
三、起居调摄
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
中医提倡顺应一年四季气候消长的规律和特点来调节机体,及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劳寝时间,使人体与自然变化相应,以保持肌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好。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大便,临睡前宜用热水泡脚。
四、运动保健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畅通气血,强健脾胃,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并可调节情志,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
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中应注意防止受凉感冒,避免运动损伤,防止运动过度。
运动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等,也可选择中医“叩齿”,“导引”,“咽津”等养生方法。
但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可暂时停止运动,不要勉强。
一般来说,锻炼3个月后,应进行自我健康小结,总结睡眠、二便、食欲、心率、心律是否正常,适时调整。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采取措施。
第三部分中医基本体质的保健方法
下面所列是9种基本体质的保健方法,兼夹体质的保健方法可参照执行。
一、平和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阴阳平和的人应丰富饮食的种类,形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建议选择具有健脾、滋肾作用的饮食,如小麦、黄豆、山药、豆腐、木耳、苹果等。
推荐食疗方:
山药扁豆粥——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制作:
将粳米淘洗干净,山药切片,白扁豆洗净;将粳米、白扁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山药片、白糖,继续熬煮至熟即成。
本粥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二)穴位保健
选穴:
足三里、气海
定位: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操作:
点按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气海穴,足三里穴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操作。
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两次,10天1个疗程。
艾灸法:
雀啄灸法-点燃艾条后对准足三里、气海穴,距离皮肤约两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
(三)经络保健
平和质的经络按摩以通畅督脉为主。
首先,将按摩油均匀滴到背部正中线及两侧,自颈部到腰骶部自上而下用手掌掌面进行推擦,与自颈部沿圆弧线到两侧腋窝的推擦相交替,各12次,再沿督脉及两侧第一侧线的膀胱经循行,每隔1寸左右即用拇指进行点、推、揉,3~5遍后,右手五指稍微并拢,用指端自上而下对督脉、两侧竖脊肌进行叩击。
(四)运动保健
建议平和质的人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进行半小时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
推荐保健运动为八段锦、太极剑以及太极拳。
(五)注意事项
应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宜食后即睡。
二、气虚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应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黄米、大麦、黄豆、白扁豆、豇豆、蚕豆、豌豆、土豆、白薯、红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鲫鱼、鹌鹑、鹅肉、羊心、羊肚、莲子、蘑菇、芡实、栗子、人参等。
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等。
推荐食疗方:
黄芪童子鸡——童子鸡1只,生黄芪15克,葱、姜、盐、黄酒适量。
制作:
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
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鸡熟后,拿出黄芪包。
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
本汤具有补气补虚。
山药粥——山药30克,粳米180克。
制作:
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
本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的作用。
(二)穴位保健
选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
定位: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
操作:
艾灸法:
平躺,借助温灸盒,对每个穴位进行温灸,每个穴位时间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
(三)运动保健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应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太极拳和八段锦比较适合这类群体。
推荐:
呼气提肛法。
明代“养生十六宜”指出“谷道宜常撮”,谷道指肛门。
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八段锦的“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加做1-3遍。
(四)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
气虚质者卫阳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应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
避免劳累:
劳则气耗,气虚质者尤当注意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
三、阳虚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阳虚体质的人应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
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推荐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料酒、食盐适量。
制作:
生姜冲洗干净,当归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块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
本汤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服用。
(二)穴位保健
1.选穴:
足三里、命门、肾俞
定位:
命门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
艾灸法:
俯卧,借助温灸盒,对穴位进行温灸,时间10-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
2.耳穴选穴:
肾穴
定位:
肾穴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操作方法:
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肾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
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三)推拿保健
采用摩擦腰肾法:
以两手平掌的鱼际、掌根,或两手虚拳的拳眼,拳背着力,同时做上下左右摩擦两侧腰骶部。
每次15分钟,每天2次,10天1疗程。
做坐式八段锦的“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四)运动保健
对于阳虚体质的人在运动中应注意避风寒,不宜大汗,适合做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慢走、太极剑、太极拳等。
八段锦的“背后七颠百病消”和“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1—3遍。
(五)注意事项
阳虚质者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节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每天以热水泡脚为宜。
夏季暑热多汗,也易导致阳气外泄,使阳气虚于内。
建议尽量避免强力劳作和大汗,也不可恣意贪凉饮冷。
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四、阴虚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黑大豆、黑芝麻、蚌肉、兔肉、鸭肉、百合、豆腐、豆浆、猪头、猪髓、燕窝、银耳、木耳、甲鱼、牡蛎肉、鱼翅、干贝、麻油、番茄、葡萄、柑橘、荸荠、香蕉、梨、苹果、桑葚、柿子、甘蔗等。
少吃羊肉、狗肉、辣椒、葱、蒜等性温燥烈之品。
推荐食疗方:
莲子百合煲瘦肉——莲子(去芯)15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盐适量。
制作:
用莲子(去芯)、百合、猪瘦肉,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
本汤具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的功效。
(二)穴位保健
1.选穴:
三阴交、太溪
定位: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三阴交和太溪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
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2.耳穴选穴:
肝穴、肾穴。
定位:
肾穴位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肝穴位于耳甲艇的后下部。
操作方法:
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肾穴及肝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
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三)运动保健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应保证每天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慢走、游泳、太极拳等。
可做搅海、漱津,即齿常叩,津常咽。
八段锦的“五劳七伤往后瞧”和“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1—3遍。
(四)注意事项
熬夜、剧烈运动、高温酷暑的工作生活环境等能加重阴虚倾向,应尽量避免。
五、痰湿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痰湿体质的人饮食应以清淡为原则,多吃具有健脾、化痰、祛湿功用的食物如薏米、菌类、紫菜、竹笋、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
少吃肥肉、甜及油腻的食物。
推荐食疗方:
薏米冬瓜汤—薏米30克,冬瓜150克。
制作:
山药、冬瓜,置锅中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
本汤具有健脾,益气,利湿的功效。
(二)穴位保健
选穴:
足三里、丰隆、水道
定位:
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水道穴位于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操作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丰隆穴、水道穴,丰隆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
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三)经络保健
将并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压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各30秒至1分钟(中脘: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气海: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天枢:
脐中旁开2寸)。
(四)运动保健
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每天应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
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
(五)注意事项
痰湿体质的人耐热的能力差,所以要尽量避免在炎热和潮湿的环境中锻炼。
运动环境宜温暖宜人,不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
六、湿热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应提倡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清利湿热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苋菜等。
少吃胡桃仁、鹅肉、羊肉、狗肉、鳝鱼、香菜、辣椒、花椒、酒、饴糖、胡椒、蜂蜜等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
推荐食疗方:
薏米绿豆粥——薏米30克、绿豆30克、大米50克。
将薏米、绿豆和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此粥可在每日早晚食用。
本粥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特别适宜夏天食用。
(二)穴位保健
选穴:
阴陵泉、阳陵泉
定位:
阴陵泉穴位于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阴陵泉穴和阳陵泉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
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三)运动保健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每天应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游泳、爬山、慢走、太极拳、八段锦等。
八段锦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
(四)注意事项
不宜熬夜,或过度疲劳。
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
七、血瘀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血瘀体质的人建议多吃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黑豆、黄豆、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木瓜、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子、柚子、桃子、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
少吃肥猪肉等滋腻之品。
应戒除烟酒。
推荐食疗方:
黑豆川芎粥——川芎6克,黑豆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川芎用纱布包裹,和黑豆、粳米一起水煎煮熟,加适量红糖,分次温服。
本粥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用。
(二)穴位保健
选穴:
血海、内关
定位:
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及内关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
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三)运动保健
对于血瘀体质的人每天应有规律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以及过量的体育运动。
可采用"步行健身法",通过步行运动,促进全身血液的运行,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八段锦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和“双手托天理三焦”加做1—3遍。
(四)注意事项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血瘀质者要避免寒冷刺激。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加重气血郁滞。
气为血帅,故亦需注意情志舒畅,勿恼怒郁愤。
八、气郁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气郁体质的人建议多吃小麦、高粱、蒿子秆、香菜、葱、蒜、萝卜、洋葱、苦瓜、黄花菜、海带、海藻、橘子、柚子、槟榔、玫瑰花、梅花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品。
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推荐食疗方:
菊花玫瑰茶—杭白菊4朵,玫瑰花2朵,90℃水沏,可以经常服用。
(二)穴位保健
选穴:
太冲、膻中
定位: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太冲穴和膻中穴,太冲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
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三)经络按摩
选取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路线,进行经络敲打,每次敲打1个来回,每日2次,10天1疗程。
(四)运动保健
建议气郁体质的人每天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
可选择下棋、打牌、瑜珈等体娱游戏,以闲情怡志,促进人际交流。
八段锦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和“双手托天理三焦”加做1—3遍。
(五)注意事项
气郁日久易致血行不畅,衣着方面宜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款式,还应注意鞋袜也不宜约束过紧,否则易影响气血运行,出现肢体麻木或发凉等症状。
居室环境宽敞明亮,温度、湿度适宜。
九、特禀质
(一)饮食保健
对于特禀体质的人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
少吃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发及含致敏物质的食品。
推荐食疗方:
黄芪山药粥——黄芪10克,山药50克,大米100克。
将黄芪、山药、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本粥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二)穴位保健
选穴:
足三里、关元、神阙、肾俞
定位: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
点按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两次,10天1个疗程。
艾灸法:
对足三里穴、关元穴、神阙穴、肾俞穴进行温灸,可以借助温灸器,每次时间10—15分钟即可,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
(三)经络按摩
选取足少阴肾经的循行路线,进行经络敲打,每次敲打1个来回,每日2次,10天1疗程。
(四)运动保健
建议特禀体质的老人每天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
注意避风寒。
(五)注意事项
避免过敏原的刺激,生活环境中接触的物品如枕头、棉被、床垫、地毯、窗帘、衣橱易附有尘螨,可引起过敏,应常清洗、日晒。
外出也要避免处在花粉及粉刷油漆的空气中,以免刺激而诱发过敏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