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10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docx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

国庆正当国人成群结对出游,传来各地交通拥堵之际,我独自一人放弃了与家人度假的机会,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宁波大学,参加了为期十二天的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班,专家教授们的先进教学理念,为我指明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暗自告诫自己,认真学习XX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基本的思想方法,掌握主要史观: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争创民主宽容课堂氛围,实现多元课堂评价。

“即使是很多小人物,在很小的地方做很多小的事情,也会改变世界。

一、把握学科知识脉络

着眼于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初中课程的总体架构、中学课程的整体格局、两个课标的设计思路、基于实验版积累的试教经验。

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有所错位、不够到位”现实,重新修订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XX年版,

调整课程目标:

凸显历史教学与地理教学的特有使命,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世界眼光,提高综合能力,认同唯物史观。

明确设计思路:

“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

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建立呈现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

在这一框架中,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

强调以如何认识生存的条件、生活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如何选择当前的发展道路、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落脚点,这是贯穿整个课程框架的逻辑线索。

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

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历史、地理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

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

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

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

主题二:

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以人类社会的历程为框架,以中国历史为主线,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华文明的渊源;

专题二,集中了解秦统一后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专题三,有侧重地了解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凸显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趋势;

专题四,综合前三个专题的内容,提出价值判断的基本要求,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主题三:

发展的选择。

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为主线。

专题一,了解20世纪前半期世界的时代特点和中国革命的历程,强调中国如何选择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专题二,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时代特点与新中国建设、改革的历程,强调当代中国怎样选择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专题三,认识世界和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专题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如何走向未来的选择。

三年三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具有整合意义,共四个专题。

但把握第四个专题的内容目标,需要立足于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可视为从前三个专题中归结出来的“双基目标”(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

二、重视基本思想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历史不会自动成为好的教科书。

怎样才能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

特级教师戴加平强调:

历史与社会学科只是教常识,但常识极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始自中学历史课。

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任办公厅主任、现在的芝加哥市长拉姆·伊曼纽尔,XX年跟市教师工会谈判工资时,就说他很尊重教师,中学历史教师教会他如何批判性思考。

历史与社会学科有哪些基本方法?

XX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

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

4.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历史工作的准则在于求真、存真、传真,以为后来人类生活的龟鉴,而史书是据事以载,秉笔直书,记录历史真相的书。

就历史研究而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处于什么条件之下,对真实的追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在运用研究成果时,可以有所选择或取舍,但还是必须以不违背真实性为前提。

(葛剑雄语)

历史质疑能力是基本的史学能力之一。

质疑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对前人已确认的基本史实提出质疑;二是对前人对史实的解释或评价提出质疑。

如《中庸》子曰: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与当时史实就有出入。

用不同史观解读近代史上通商口岸,我们将会得到不同的理解:

革命史观--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现代化史观--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商业/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起带头作用;

整体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文明史观--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的教育方针已发生重大变化,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变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表明中国共产党已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无论是世界各国的,还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和平、渐进式的改革之路,更有利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更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建立。

当下中国需要新的足以支撑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篇: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试题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已懂得人工取火.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

2.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

.毛公鼎b.何尊

.散氏盘.利簋

3.专门记述典章制度史书“三通”不包括()

.《史通》b.《通典》

.《通志》.《文献通考》

4、宋代中央行政机构“二府三司”中“二府”指()

.中书省和审刑院b.枢密院和内阁

.中书省与枢密院.审刑院和军机处

5.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指()

.英美法b.俄法德

.英法德.英俄德

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党的七大

7.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北美地区b.南美地区

.东亚地区.西亚地区

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

.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

9.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准确的理解是()

.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10.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

中不正确的是()

.重要发明:

火车、汽车、飞机

b.主要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突出的科学家:

英国的法拉第,德意志人西门子,美国的爱迪生等

.重大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11.二战中,美国对法西(请你继续.)斯国家的态度发生变化始于()

.修改“中立法”b.发表大西洋宪章

.给予苏联军事、经济援助.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2.“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

?

归还中国”。

出自哪一个

文献()。

.《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宣言》

.《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决议》

13..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澳大利亚牧场的显著特点是

.牧场规模小b.机械化程度低.采取定居方式.采取游牧方式

14.古文言: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这里所说的味

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不同②种植方法不同

③品种不同④水土不同

.②③b.①③

.①④.②④

1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通过总结现代化建设

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的方针

.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b.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资源开发放在首位

.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位

16.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着人、财、物等经济资源,下列行为属于“看不见的

手”在起调节作用的是()①XX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贷款利率

②浙江茶叶在山东等地畅销,经销商纷纷组织货源满足市场需求

③XX年二季度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猪肉价格

涨幅趋缓

④随着天气转暖,服装经销商降价出售冬季服装

.①②b.③④

.②④.①③

17.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目前唯一的一座文化景观遗产是()。

.武夷山b.庐山

.武当山.泰山

18.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

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

.以“德”教化人民b.“有教无类”

.以“礼”治理国家.“因材施教”

19.现代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

北京奥运会以东方人的智慧将这一起源于西方

的盛大“礼仪”演绎给人类。

这种期待从一个侧面说明()

.文化的全球化是西方文明的全球化b.人类文化正走向多元、交融、共荣

.人类文化正在消除差异,走向统一.文化的多样性意味着文化的对立冲突

20.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规定,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传统节日正式增设为法定

节假日。

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

①民间的一切传统习俗得以保留②保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加强对公民的革命传统教育

.①②③b.②③④

.①④.②③

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pe问题

殷墟

铁幕演说

凯恩斯主义

三、材料题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20分)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十分突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人民面临着“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的“两难”选择。

据此回答:

(1)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分)

(2)破解“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的“两难”问题,根本之计在于找到一条生态与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径,为什么?

(4分)

为了避免“水枯沙起”的生态悲剧,宁夏盐池县治沙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