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67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docx

三年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汇编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政治

专题08当代国际社会

【2019年高考真题】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2018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支持有关各方依据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涉北极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支持有关各方维护北极安全稳定的努力;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北极国家在海空搜救、海上预警、情报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妥善应对海上事故等安全挑战。

中国的上述立场表明

①北极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②中国是北极事务的利益相关者和主导力量

③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国际治理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④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是中国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中国在北极事务上的主张说明北极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①符合题意;中国是北极事务的利益相关者,但不是北极事务的主导力量,②错误;中国致力于与北极国家合作,妥善应对安全挑战,说明中国与北极国家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③符合题意;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目标,④错误。

故选B。

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赢家。

这一论断反映我国主张

①处理国际事务必须符合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②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

③国家间交往必须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应该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代主题的知识。

无论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赢家,这强调了我国主张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要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国家间交往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故③④正确;①选项的说法太绝对,①错误;材料强调是国家间要和平交往,没体现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②排除。

故选D。

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共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其成员国的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

在2018年青岛峰会上,上海合作组织共通过23份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文件。

上海合作组织是

①横跨欧亚大陆的地区性国家联盟

②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维护地区及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④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互利合作的多边机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组织。

③选项正确且符合题意,上合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及全球安全稳定,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④选项正确且符合题意,上合组织在各领域开展合作体现了其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多边机制,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①选项表述错误,上合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不是国家联盟。

②选项表述错误,上合组织在各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但不是主导力量。

故本题选D。

4.(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18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这一论述

①表明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

②反映中国拥有全球环境治理的话语主导权

③彰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表达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

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谋生态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彰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入选。

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表达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入选。

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观念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但并没有形成共识,部分国家仍然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不履行其国际义务,排除。

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拥有话语主导权,排除。

故本题选D。

5.(2019·天津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刷新的减贫成绩单令世界惊叹,截至2018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八千多万。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和资源,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

A.中国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B.中国是促进世界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C.要和平、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D.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成就的相关知识。

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八千多万。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和资源,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作出贡献。

这表明中国是促进世界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B项正确;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A项中的“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的“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相关内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

6.(2019·江苏卷)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在双边重大领域合作不断发展,但是当前中美贸易争端问题突出。

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希望双方着眼于未来,管控分歧,寻求共识,合作共赢。

这说明

①综合国力变化是合作与冲突的根源

②不同国体导致了两国关系变化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中美贸易争端以及中国的主张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中美双方应着眼于未来,管控分歧,寻求共识,合作共赢,③④符合题意;国家利益的调整和变化是合作与冲突的根源,①错误;不同国家利益导致了两国关系变化,②错误。

故选D。

7.(2019·浙江4月)近年来,我国政府倾力巩固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加强国际反恐和执法安全合作;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架桥铺路,紧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这些外交工作有利于

①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②建立中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④维护各国的国家利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①说法正确;加强国际反恐和执法安全合作等等措施,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③说法正确。

②的说法夸大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故排除;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而非维护各国国家利益,④说法错误。

本题选择C选项。

 

【2018年高考真题】

1.(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代表参会,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形成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270多项具体成果。

中国成功举行高峰论坛

①强化了以和平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件关系

②标志着以相互依存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③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展示了多极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

中国成功举行高峰论坛以及达成的一系列共识表明我国积极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多极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③④正确;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结盟,①中“结盟伙件关系”说法错误,排除;②说法不符合实际。

故本题选D。

2.(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

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

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①④符合题意。

材料不体现世界多极化,②不符合题意。

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的目的不是要展示自己的综合国力的强大,③错误。

故选B。

3.(2018·江苏卷)《易》曰:

“利者,义之和也。

”《墨子》云:

“义,利也。

”我国将外交实践与传统智慧相结合,强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国家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

③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强调主权国家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国家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强调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②不符合题意。

“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③不符合题意。

①④符合题目主旨,答案为B。

 

【2017年高考真题】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压制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

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动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政策。

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不是双边合作,③错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不能说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中心,④错误。

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2017·天津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

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

这表明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B.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