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655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docx

中考复习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典题精练无答案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________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________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还包括这一区域的__________,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因此在特定区域中生态系统的范围比群落的范围大。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根据地域的实际情况以及人类研究和观察的需要来确定,一个生态球、一个池塘、一片森林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其上限可达离地面约10千米的高空,下限可达距海平面约11千米的海沟底部,或者距地面深达2~3千米的岩石层。

(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

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________和________包括太阳能、空气、水、矿物质、热量等。

非生物成分是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1.食物链

(1)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是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

(2)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分解者不进入食物链。

如草→昆虫→青蛙→蛇→鹰。

(3)食物链关系的本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传递关系,所以食物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途径,同时食物链也是动植物之间联系的纽带。

2.食物网

(1)概念:

生态系统中________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

(2)形成食物网的原因:

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是单一的,某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而这种生物也可被多种生物捕食。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必须不断地从无机环境输入到生物群落,并沿着________(网)传递,才能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2)能量流动的过程

①能量流动的起点:

____(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②能量流动的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

③能量流动的形式:

食物中的________。

说明 由于由上一营养级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是10%~20%,因此单一食物链中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单向流动 ②逐级递减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S、P等基本元素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概念的理解

①物质: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S、P等。

②循环: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其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③特点:

具有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利用。

【针对练习】

1.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  )

A.生态平衡    B.生态系统C.生态因素    D.环境因素

2. (福州中考)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人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劳动者

3. DDT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间常用的一种化学杀虫剂,但是科学家发现DDT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它会在动物的脂肪中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体内也被检查出DDT成分。

该现象说明(  )

A.DDT的挥发性很强

B.DDT是被迁往南极的动物带到南极大陆上的

C.南极科考科学家将DDT带到了南极

D.生物圈是一个整体,DDT在生物圈中随着食物链流动,最后进入企鹅体内

4. (莱芜中考)2013年5月,广州发生镉大米事件。

若长期被重金属镉污染的稻田中有一条食物链:

稻→虫→蛙→蛇,下列最能体现该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镉积累量关系的是(注:

方框大小代表镉积累量多少)(  )

 

5..假如蓉江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5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e表示,一年内输入这5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

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能量

140.2×105

16.52×105

0.78×105

872.23×105

32.31×105

A.a→b→c→d→e     B.c→e→b→a→d

C.e→a→b→c→d     D.d→a→e→b→c

6.下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7.[2018·泰州姜堰区期中]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标号1、2、3分别表示(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9.如图所示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

第9题图第10题图

据图回答:

(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

在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___。

(2)近海水域水深____m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3)生活在水深大于100m处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___者和____者。

10.[2018·宁波]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

(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

(2)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可多选)。

①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②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③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

④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1.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蚓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⑨鲜艳的大丽花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⑨C.②⑥⑨D.③④⑦

13.[2017·聊城]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阳光、土壤、空气B.植物、动物、微生物

C.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D.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

14.“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15.[2018·广东]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B.包含食物链:

阳光→稻→虫→蛙

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16.[2017·江西]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16题图第17题图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7.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

图甲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中的a、b、c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B.图乙中b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8.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C.处于上一级的生物越多,处于下一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9(宁波中考)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

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

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

请回答:

(1)大棚内同种植物的总和称为一个____。

(2)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植物通过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

(3)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

(4)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

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____。

21.[2017·衢州]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于2016年12月14日收官。

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

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图第22题图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____。

(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

(3)图中____(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

22.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b表示某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

(2)图a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需包括____。

该食物网由____条食物链组成。

(3)图a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

(4)若图b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甲对应的生物是____。

(5)森林生态系统与图a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物种数量____。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含义: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________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平衡的特点)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________和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2)具有比较稳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________和______的输入、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

4.稳定性的大小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相反,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稳定性也就越低。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其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

(二)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种类:

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特点:

自然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频率不高,而且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口增长引发的危机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界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改造了自然环境,在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

2.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包括:

破坏植被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破坏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3.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关系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的,________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作用强化或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预和调控越来越强烈。

【针对练习】

1.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

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2.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2题图第3题图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3.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D.甲、乙、丙、丁和分解者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4.[2018·白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B )

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原因不包括( D )

A.处于同一级的生物种类繁多B.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C.某一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级的其他生物代替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6.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C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B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的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8.南极是一个极度寒冷的地方,科学家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其主要原因是( A )

A.南极生态系统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

B.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网遭到破坏

C.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氧空洞,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D.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9.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以下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以下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D )

10.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D )

   A    B    C    D

11.松材线虫原产北美洲,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引发松树病害。

松材线虫是一种毁灭性虫害,曾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导致松树大面积死亡。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松材线虫在北美洲的危害不严重是因为有大量的自然天敌存在

B.人工松林中的松树大面积死亡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利用天敌防治松墨天牛,有利于控制松材线虫的扩散传播

D.生物种类丰富的森林不易发生松材线虫的爆发

12.某草原生态系统,野兔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草场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当地人特意引入适量的狼,并对该草原的野兔与狼两个种群数量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写出引入狼后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

(2)在AB时间段内,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上升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可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

(4)该生态系统引入狼后,消费者有________。

13. 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

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

A.鹿→狼  B.草→鹿→狼C.草←鹿←狼  D.草→狼→鹿

(2)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

(3)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为狼群数量的骤减而________,后则因植被的________而减少。

(4)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

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因此人们应该尊重生态规律。

14.[2018·金华]2018年5月15日,四位志愿者从“月宫一号”走出,标志着“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隔绝,志愿者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老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

与前一次实验相比,新增加了一个植物舱,植物种类增加到30多种。

请回答:

(1)写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可看成一个____,其中植物叶片的____大大促进了水循环。

(3)植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15.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

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

表中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类别

A

B

C

D

DDT含量(ppm)

0.008

0.39

0.03

3.27

(1)写出A、B、C、D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____。

该食物链中,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kJ的能量,最少需消耗生产者的能量为____。

(2)除表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____等成分。

(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____。

(4)污染使湖泊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

16.[2018·台州]2018年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

图中有____条食物链。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

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

___。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

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

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

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