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0636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湘一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卷无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初三语文试卷

分值:

150分时量: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共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遁词(dùn)千钧之力顷刻(qĭng)孜孜不倦

B.豢养(quàn)如坐针毡盘桓(huán)单食壶浆

C.勾当(gòu)无精打彩唠叨(lāo)根深蒂固

D.筵席(yàn)不屑置辩拜谒(yè)不言而谕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B.在写文章时,能用几句精辟的议论作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C.她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常常不知好歹,所以总是上当受骗。

D.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如果我们不能经历磨难,战胜挫折,是难以成才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体育文化节,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B.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导致15人遇难。

为了避免此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必须强化安全管理。

C.刘慈欣的《三体》对广大青少年是不陌生的。

D.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将中华传统文化带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有利于人们走近、了解、研究国学。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对于这一点,曾经统领过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大哲学家朱熹有过系统的思考。

②书院所有课程的最终走向,是要塑造一个个品行端庄的文化人。

③他又说,教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使他能够从修身出发,齐家,治国。

④他说,人性皆善,但在社会上却分成了善的类别和恶的类别,因为每个类别里风气和习惯不同,熏染而成。

⑤只有教学,能够从根本、从大道上弘扬善的风气和习惯,让人们复归于善。

A.①②④③⑤B.②①④⑤③C.②⑤①④③D,①②④⑤③

5.下列句子中的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江湖侠风尚在,盟主宝座已空。

武侠小说界的泰斗金庸先生于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B.小李和小王是大学同学,他俩毕业后一起创业,克服了许多磨难,情谊深厚,真是竹马之交。

C.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小明与家人共度中秋佳书。

晚上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祭月、吃月饼,其乐融融。

D.张爷爷趁着重阳节,邀上了他的老战友们,一起登高赏菊,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6.综合运用.(共6分)

回首过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校园,这个班级,一起洒下过无数的汗水,共同收获过无尽的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

请参加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标题]

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年,全班同学分工合作,准备制作一本同学录,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

请你为这本同学录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分)

(2)[邀赠序言]

为了使同学录内容更丰富,班主任派你去激请语文吴老师来写序言,你将如何说呢?

(3)[送别深情]

班上还举行了以“岁月如歌为注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诵读了许多优秀的送别诗,请问下列诗句中,不适合被选入其中的是哪一项?

()(2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7.古诗文默写(共5分,每空3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4)在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作者开篇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出应该如何对待“生”与“义”,提出了“”的观点。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B.《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讽刺小说。

作品用童话式的叙事风格,极大地刺激了读者的感官和想象力,又简练生动,充满幽默感。

c.《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

所述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腻,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D.宋江,为人孝顺,仗义疏财。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好汉,来投奔他的人,不管什么身份,他都会热情接纳,总为人排忧解难,周全人性命。

因此,大家把他比作天上下的能救万物的“及时雨”。

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3分)

当下李逵背娘到岭下,天色已晚了。

娘双眼不明,不知早晚。

娘在背上说道:

“我儿,那里讨口水来我吃也好。

”李逵道:

“老娘,且待过岭去,借了人家安歇了,做些饭吃。

”娘道:

“我日中吃了些干饭,口渴的当不得。

”李逵道:

“我喉咙里也烟发火出。

你且等我背你到岭上,寻水与你吃。

”娘道:

“我儿,端的渴杀我也!

救我一救!

"李逵看看捱得到岭上,松树边一块大青石上,把娘放下,插了朴刀在侧边,分付娘道:

“耐心坐一坐,我去寻水来你吃。

”盘过了两三处山脚,东观西望,远远地山顶上见个庵儿,去挽了半杳炉水,双手擎来,再寻旧路,夹七央八走上岭来。

叫娘吃水,叫了几声不应。

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

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心头火起,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

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

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

李逵道:

“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

”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含命一戳,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

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

(有删改)

文段中,李逵母亲被虎所食,李逵便将老虎都杀死。

请你谈谈李逵杀虎的行为是否可取?

为什么?

(分)

二、阅读(共54分)

(一)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11题。

九日五首·其一①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②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③日落玄猿哭,旧国④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⑤衰谢两相催!

注:

①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

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

②竹叶:

指竹叶青酒。

在这里代指酒。

③殊方:

异地他乡。

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④旧国:

故乡。

⑤干戈:

战争。

10.下列的理解或贯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联写诗人客居在外,重阳到来,一时兴起,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秋色。

B.颌联写出诗人因病“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

于是诗入向菊花发号施令:

“菊花从此不须开”!

C.颈联触景伤情,诗人独处异地,由他乡的霜天里大雁南飞的景象,想起故乡黑猿啼哭之景,不禁泪湿沾裳。

用他乡和故园的景物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感伤。

D.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

上句由雁飞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

下句哀叹自已身遭战乱,衰老多病。

诗人一边诅咒“干戈”像催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

E.此诗全篇皆对仗,语言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

写景、叙事又与诗人的忧思紧扣,颇能显示杜诗沉郁悲怆之风格。

诗人推己及人,表现出对唐王朝腐朽的批判。

1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首律诗所包含的复杂情感。

(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

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木尝讦①人过。

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口:

“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

“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

“彼尽忠于陛下耳。

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于是帝廷誉之曰:

“联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

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③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在朝,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

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④购文集。

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有删减)

[注释]①讦:

jié,斥责别人的过失。

②馔:

本义为饭食,这里指吃。

③诮:

qiào,责备。

④兼金:

价值倍于常金的金子.

1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未尝讦人过/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B.抑可谓贤矣/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

c.或指其书曰/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D.微景濂,几误罪言者/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t

例句:

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A.以衾拥覆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不敢出一言以复D.撰长书以为贽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15.文段中,皇帝在朝廷赞誉宋濂说:

“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你同意皇帝的评价吗?

请结合上文具体内容,说说理由。

(5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再谈中西礼仪差异

①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但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而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

②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

”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

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

”“下午好!

”“晚上好!

”就可以了。

③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

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农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

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

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④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

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

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⑤中西方餐桌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

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已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

⑥在送札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

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进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同时在送札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

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

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

⑦当然,造成这些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是东方文化崇尚集休和团休精神,人们的依赖性较强。

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

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休,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

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打了大大的折扣。

而在西方,人们法制观念较强。

在此前提下,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

在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现念。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观念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中西方礼仪从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

(摘选自网络文段,有删改)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但在近200多年,西方主导世界,西方礼仪基本成为现今国际通行礼仪。

B.不管是打招呼的方式,还是告别语,中西文化语言上的差异,基本上可以确定为是主规理解性的差异。

C.西方人用餐时喜欢安静,坐姿要坐正,但中国人用餐时喜欢热闹,吃饭的方式通常喜欢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

D.东方人送礼不注重礼品的贵重与否,但非常注重外在的礼品包装;西方人则喜欢精心挑选,送的是希望对方喜欢的礼物。

1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木文依次从交际语言、餐饮氛围、餐桌礼仪、礼品馈赠、中西礼仪差异的深层原因五大方面介绍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

B.本文为了突出中西文化的礼仪差异,主要采用了毕例子、作比较、引用的说明方法。

C.“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一句中“一定"一词强调突出了西方人重视餐桌礼仪,删除后对句意的影响会有所改变,故不宜删除。

D.文章最后一段补充交代了中西礼仪差异的深层原因,由此也体现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这一说明顺序。

18.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仪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4分)

[链按材料]长沙的小明准备好礼物,要在早上八点前赶到黄花机场,去接第一次来中国的英国国籍的婶婶。

在初次见到婶婶并赠送其礼物时,小明该如何说才恰当得体?

并谈谈这样说的理由(4分)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倾听也是一种艺术

①伏尔泰曾经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所以倾听既是一项技巧,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水。

而善于倾听,有时比会说更重要。

②首先善于倾听的人不容易犯错:

“静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太喜欢滔滔不绝说话的人往往也是沉不住气的人,这种人在冷静的人面前最容易失败,因为,急躁的心情巳经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地位,更不会静下心来认真地思索有效的对策。

你的舌头水远没有你的思想快,但是当你说话时,你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思考就把话说出来了,难免会说出一些蠡话,就如著名作家大仲马说过:

“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太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

③其次善于倾听可以使他人感到被尊重和被欣赏,倾听能真实地了解他人,增加沟通的效力。

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当一个人能默默地听你把话讲完,那么你对那个人的印象就会非常好,因为你感觉的到了他的尊重,得到了他的认可。

一个人可以不会讲话,但是要学会倾听,就算在听的过程中你没讲过几句,对方照祥感觉你们之间有聊不完的话题。

同时,在聊天过程中,你又会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可以增加彼此的沟通能力.

④再次,善于倾听可以解除他人的压力,帮功他人理清思堵,倾听是解决冲突,矛盾和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

很多人之间闹矛盾并不是,真的讨厌对方,只是中间的一些小误会,而又想不开,于是就压在心里很难受了。

我相信人们并不是存心就想讨厌对方,只是没处理好自己的心态。

学会倾听,可以化解矛盾,不类在没得出结论之前就确定自己的想法,那是片面的,我们作为新新人类,自然要全面发展了。

听完别人的心声,再琢磨下自己的想法,我相信一定能有所收获。

⑤最后善于倾听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变得聪明,少说多听,还可以保守自己的秘密。

⑥总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总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总会出现很多让人郁闷的事情,这样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耐心。

善于耐心倾听,让事情更加具体化,相信定能减少很多的不愉快;善于耐心倾听,让公道与清白了然于心,相信定能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促进和谐沟通。

(节选《<懂得倾听>之读后感》),有删改),

19.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完整的一项是()(2分)

A.倾听也是一种艺术。

B.善于倾听,有时比会说更重要。

C.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耐心。

D.我们要善于耐心倾听。

20.下面材料中,最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2分)

①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倾听自然的话。

——赫拉克利特

②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袼拉底

③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倾听并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④曾经有一次,普迅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

在吃鱼丸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

唯海婴说:

“妈妈,鱼丸是酸的!

”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儿句,孩子老大不高兴。

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丸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

“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耐心倾听孩予的说的话啊!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1.通读全文,请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四)记叙文阅读(共18分)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徐伟军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

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

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纫地颤动几下。

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坎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

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

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

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

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地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佳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地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

“给你八块钱吧!

”我忖度了一下,估计线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

她迅疾地补了一句:

“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

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温暖从心头生起。

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

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哇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

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

她们究竟聊了哈,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

在别处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

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地就惦记起我妈来了。

她说我妈身骨子真健,很善良,人好。

在地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的幸福掠过来。

我莫名被眼前这样一个直性子女人感染,转眼又瞥见那朵墙角的无名花,灿灿然,润湿,光洁,红晕在娇小的花瓣上荡漾着,那么透亮。

④夜色渐渐笼罩过来,女人已经把一天的收获都高高地堆向三轮车,她习惯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来,拾检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碳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一个烟烟蒂……日暮苍山下,一个早巳被纸板淹没的女人渐行渐远。

⑤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

尽管有时候并不招人注意,但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

.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1日24版,有改动)

2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共4分)

人物

相关情节

心理

扔杂物

女人

不好意思

接过钱

女人

喜悦幸福

2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4段的划线句:

她习惯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身,拾捡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破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烟蒂……(4分)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人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卖杂物给女人的经过,对女人进行了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现了“我”对女人深深的同情。

B.文章标题“守着花一样的芬芳"既指墙角那朵无名的小花,虽然无人欣赏,却生机勃勃,灿然绽放出别样的美丽,也指收废品的女人具有花一样美好的品质,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C.文中第1段对小花的描写,突出小花平凡却芬芳美好的特点,集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自然引出下文对收废品的女人的记叙。

D.第2段写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说明杂物非常重,女人称起来十分吃力。

E.本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以花喻女人,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25.请概括收废品的女人的形象特点。

并请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6分)

[链接材料]在2018年4月14日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国际巨星成龙为专职负责剧组水盒饭工作三十多年的杨容莲颁发了专业精神奖。

在杨容莲上台领奖时,全场起立鼓掌。

杨容莲说:

“出来做事是要交心做事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这让很多人听了倍感动容。

不管你做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做了,做到极致的话,定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三语言表述(共10分)

26.请阅读下面相关材料,完成语言表达。

法国:

2010年法国《教育法》就曾出台相关法令,在教学活动期间及校内规定场所禁用手机。

德国:

智能手机在德国饱受争议。

但随着一款“学生专用智能机”的发明,德国学校也逐渐把这种专用机整合到教育中去,并发挥其优势。

英国:

多数英国学校都不同意让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

著名的伊顿公学更是要求,学生在晚上回宿含睡觉之前交出手机,平板等,以免在社交网络上流连忘返影响睡眠。

韩国:

晨会上交手机,放学时归还,这是在大部分韩国中小学似乎是一项“铁律"。

并且很多学校还会价专门配备手机存放柜。

防止孩子们沉迷于游戏娱乐。

美国:

美国某些学校,如果老师发现有人违规使用手机,会要求学生把手机放进纸袋里让家长来认领,有些严厉的老师甚至会把考试成绩降半个字母(如考A的降为A-).

请就中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这一现象,用辩证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1)观点明确,有针对性;

(2)理由充分,有思辨性;(3)层次清晰,有条理性:

;(4)字数在150--200之间。

四、写作(共6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美国有研究机构收集500名故人的临终遗言。

结果发现:

人之将死,遗憾的不是已完成之事,而是某些一直未能尝试的事。

大家遗憾于未追求的梦想,未去的远方,未爱的人,未做的事。

世界上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