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3013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docx

岭南版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Lingnanban美术教案1ce

下马渡镇云盘町完小杨军收藏

第1课《美妙的小世界》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重点

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

课题名称:

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作业内容

画画自己身边的小世界

课时建议:

1—2课时

知识重点

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

注意事项

培养大胆发言,大胆作画的习惯

技能要求

用线条自由表现细节形象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激发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美术学习的兴趣,从微观

与宏观不同角度,引导儿童在多试点的美术探秘活动中,科学的观察、比较、

体验、描述身边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初步感悟“美无处不在”的道理。

本单元

由《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两课组成,两课关系是欣赏对比的一

种递进关系。

一、教材分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

本课一开始就以“美与自

然”为主题。

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

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能初步感悟到:

“美”是无所

不在的,“秒”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

这是本课课题的深刻内涵之一。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

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见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本课选择自然界中的小生物、小动物作为观赏对象,引导儿童科学地学习“观

察与欣赏”、“想象与评述”的方法,此为本课重点;借助科学手段从微观角

度观察小世界,并进行欣赏。

评述,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及时提供多种视觉

造型语汇给学生作评述参考,如“色彩、花纹、形状、外形、形态、鲜艳、生

动、美丽、奇特、画面……”。

总之,本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内涵的文化底蕴,到生态式的审美观念及自由式

的作业呈观方式,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教师可酌情抓住学

生的多个兴趣点,循序渐进的开展若干个美术探秘活动,也可以分小组选择教

材内容进行合作式探究与交流发展的活动。

本课教学可视条件在室内或室外进

行。

美术探秘活动设计:

探秘1——它是谁

“走近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

(花海中的一朵花……)

“再走近些”——猜猜大圆周里有什么?

(花瓣、花蕊、小昆虫……)

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

(美丽的鲜花,勤劳的密封……真美妙!

探秘2——他们在干什么?

假设与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书上、石头,你会发

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们是谁?

在干什么?

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

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

探秘3——它们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

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

议一议、画一画——逆向选择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

探秘4——这是什么?

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

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

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

探秘5——画家祥和小朋友说什么?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

(花叶、昆虫)

猜猜——画面给我的感受是什么?

(春、夏、秋、冬,奇妙、生动)

找找——画家用什么色彩表现小世界?

(绿、黄……、田园一角)

想想——画家想告诉我什么呢?

(美是到处都有的。

就看你会不会发现)

学学——我喜欢想画家学什么?

(学画大自然中的小世界。

教学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过程调控

课前准备

欣赏图片,放大镜

小画片,画纸,画笔

教师指导资料收集

课  堂  导  入

1、创设自然环境:

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

小朋友在寻找什么?

(探秘1)

2、创设由远而近的情境。

  设问:

你发现了什么?

(探秘2)

3、板书课题。

1、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2、小组议论:

发现了勤劳的小蜜蜂、团结一致的小蚂蚁。

3、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小世界”有些什么?

什么是“美”?

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

引学习兴趣。

·重点引导对形

与色的注意。

·教师不作结论。

转入下一个环

课  堂  发  展

1、观察比较四季图片

设问:

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探秘3)

2、设问:

用放大镜、显微镜又能看到什么?

(探秘4)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

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很小、奇怪”的感觉?

(探秘5)

1、语言评述季节特征

2、思考想像:

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

  小组派代表对自选图片进行讨论与评述:

  美(形态、色彩、花纹)

妙(动态、花纹、生活……)

3、动手表达:

怎样学习画家表现小世界

·鼓励学

生大胆发言,

提出见解,教

师不作任何裁判。

·引导学生抓

住自己感兴趣的

细节,进行视觉

语汇描述。

反  思  评  价

提供反思的内容:

  1、小组收集()份资料

  2、我能观察,发现()种小生物

  3、我能用()描述小世界的美的形态、色彩、花纹

  我学会关注()

1、联想与表达

  每人画一种小生物,合作创作小生物世界:

临摹与变化——全临摹或举临摹《显微镜下的肥皂泡》

2、各组组长组织反思评价:

可以自由选择其中集体进行评价。

自评,他评鼓励、

自信

提示学生注意:

美无所不在,但要画出细节

课后延伸

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

思考:

保护身边环境,怎样从我做起。

  

预计效果

活动过程令学生兴奋。

作业效果有差异,不必苛求。

  

二、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活动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式。

教学模式:

以问题情境与美术探秘活动贯穿全课。

教学后记:

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论,持续性注意力比较弱,教师注意抓

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激发他们关注大自然和追求美的情感表达;绘画引导单色勾

线为主,可诱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事物细节的描述,并尽量画面画满。

第2课《神奇的大世界》

一丶教材分析

本课试图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知道或仍未知道“神奇景象”的基础上,激起他们探究自然世界的兴趣和欲望。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与感受。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是本课拓宽学生对神奇大自然了解、认识思维空间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更多地引导和准备多种素材,特别是有关国内外的《国家地理杂志》、《人与自然》等方面的资料,教师通过筛选,有针对性、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走进神奇的大世界,从而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二、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自主阅览所收集和提供的图片资料;

2、  能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资料、图片的感受;

3、  掌握用色彩或黑白表现图形的方式方法;

4、  从小培养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资料、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画面可视而生动的图形。

处理难点的设想∶

  1、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欣赏资料、图片;2、引导他们把自己对所看到、听到、想到的感受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基本方式;3、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照资料、图片进行临慕,要画得与图片、资料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更具有创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方法设计种种

1、  直观法-----通过播放课件或多媒体等素材资料,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课堂教学情境;

2、  讲故事、表演导入法-----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故事或儿歌等引入,再展开师生扮演角色(包括哑剧)等方法,激发学生了解、探究的兴趣。

3、  形象导入(课件中的形象设计)法------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或人物的形象为引子,有针对性地介绍或说明神奇世界中符合他们年龄特征欣赏、表现的资料和知识等,以引起学生的创作热情。

4、  5、6、……

(二)师生互动过程

1、  欣赏过程要穿插能让学生思考、语言表述等交互过程;

2、  欣赏时要与学生的记忆、默记环节相联系。

如观赏资料、图片后能否用记忆等游戏、表演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记一记刚才所看过的资料图片中的形象等过程;

3、  教师的示范如何表现神奇的大世界的方法。

做到既有引导、示范,技能技巧的表现方式方法,又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不被示范所约束。

(三)学生作业过程

1、  学生作业前的欣赏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和强调画面的位置安排,即必要的构思、构图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

2、  在作业过程中,对画面构思、构图、内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表扬时,特别要鼓励和强调其他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创造不同于别人的画面,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拢或摹仿,失去个性与独特创意的倾向。

(四)作业评价过程

1、  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自己作业或别人作业的方法;

2、  说出自己心中想到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实活实说;

3、  评价既可以评课堂作业,也可以评课前、作业过程中、课后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自己或别人的表现等情景;

4、  教师评价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评价环境。

教学后记:

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重点,在上课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大世界的形与色,并感知大世界的神奇、壮观的美。

此外,教师在示范表现神奇的大世界时,要多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表现画面,而不是模仿老师的范例。

第3课:

手拉手,找朋友

知识目标

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能力目标

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

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其它

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

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新兴趣。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法选择

课件演示、实物观察、师生共议、自己评价

学法指导

1、说;大家议、个别说、教师说、大家议。

2、观察、引导、欣赏、发现、再说。

3、评价

课堂组织

形式

以班级为整体,小组合作,个人参与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教具媒体

组合应用

素材库、实物、图片、评价表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学具

学生自己最满意的美术作品,现有的工具材料。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学前绘画经验

引语:

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

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

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

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

为什么?

师小结:

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二、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

课件展示: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

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

大家现在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