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合成氨合成工段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精品合成氨合成工段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合成氨合成工段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合成氨合成工段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太 原 理 工 大 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年产2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
设计采用中压两级分氨流程,年产2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设计配有设计说明书一份,图纸二张。
说明书内容:
原料气来源、流程方案的确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设计计算、车间布置、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
二张图纸:
1.带控制点的合成工段物料流程图;2.中压合成塔的工艺装配图。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纸质及电子版):
1.设计说明书(首页附设计任务书)
2.工程设计图(CAD版)
(1)主要设备图
(2)工艺流程图
主要参考资料(电子版):
一.手册
1.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上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2.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下册)梅安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3.氮肥工艺设计手册气体压缩氨合成甲醇合成,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4.氮肥工艺设计手册理化数据分册,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
二.参考文献
1中国环球化学工程公司编.氮肥工艺设计手册[M].1985
2郝晓刚等编著.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陈甘棠主编.化学反应工程[M].第三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11)
4黄璐.化工设计.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5陈五平主编.无机化工工艺学.第三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6姜胜阶.合成氨工学【J】.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8(7)
7湖北华工设计院.氨合成塔【J】.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12)
8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中国化工产品大全[M].第二版上卷.
9司航主编.化工产品手册[M].第三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0李祥君著.新编精细化工产品手册[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11万家亮曾胜年主编.分析化学[M].第三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12天津化工研究院编.无机与工业手册【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1988
(2)
13江寿建.化工厂共用设施设计手册.北京:
化工工业出版社,2000
14时均等.化学工程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15赵国方.化工工艺设计概论.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1990
16化工工程师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师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7陈敏恒等.化工原理,上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18吴志泉等.化工工艺计算,物料、能量衡算.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18倪进方.化工过程设计.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0802班学生李林豪
组别第四组组员李林豪李旭连文豪马楠宋路华
要求设计工作起止日期2011.11.21~2011.12.16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系主任批准签字日期
前言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各类塔结构等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本设计就合成车间的工艺生产流程,着重介绍化工设计的基本原理、标准、规范、技巧和经验。
本说明书主要确定优化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设备选型及其他非工艺专业等内容。
在全面介绍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上,重点阐述工艺流程设计、物料和能量衡算及车间布置等内容,并结合工艺计算、工程经济,力求体现当今化工设计的水平。
合成氨生产任务设计决定了生产合成氨的规模,设备的要求以及工艺流程的状况。
本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半水煤气合成法,其主要原料是煤和氮气,利用煤来生成氢气,而本设计主要是对合成氨合成工段的设计,故所用原料直接采用氮气和氢气,其以合成塔为主要设备,在氨冷器、水冷器、气—气交换器、循环机、分离器、冷凝塔等辅助设备的作用下,以四氧化三铁为触媒,在485—500℃的高温条件下来制得氨气。
本设计要求要掌握合成塔的工作原理,生产的工艺路线,并能根据工艺指标进行操作计算。
在工艺计算过程中,包含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等。
生产的氨的用途和产生的三废在本设计也有所提到,在合成效率方面也有进一步研究。
摘要
合成氨生产任务设计决定了生产合成氨的规模,设备的要求以及工艺流程的状况。
本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半水煤气合成法,其主要原料是煤和氮气,利用煤来生成氢气,而本设计主要是对合成氨合成工段的设计,故所用原料直接采用氮气和氢气,其以合成塔为主要设备,在氨冷器、水冷器、气—气交换器、循环机、分离器、冷凝塔等辅助设备的作用下,以四氧化三铁为触媒,在485—500℃的高温条件下来制得氨气。
本设计要求要掌握合成塔的工作原理,生产的工艺路线,并能根据工艺指标进行操作计算。
在工艺计算过程中,包含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等。
生产的氨的用途和产生的三废在本设计也有所提到,在合成效率方面也有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半水煤气合成法合成塔催化剂
符号说明6
第一章总论7
1.1概述7
1.2氨的性质7
1.2.1氨的物理性质7
1.2.2氨的化学性质8
1.3原料气来源8
1.4文献综述9
1.4.1合成氨工业的发展9
1.4.2合成氨工业的现状9
1.4.3合成氨工业的发展趋势10
1.5设计任务的项目来源10
第二章流程方案的确定11
2.1生产原理11
2.2各生产方法及特点11
2.3工艺流程的选择12
2.4合成塔进口气的组成14
第三章工艺流程简述16
3.1合成工段工艺流程简述16
3.2工艺流程方框图17
第四章工艺计算18
4.1物料衡算:
18
4.1.1设计要求:
18
4.1.2计算物料点流程图:
18
4.1.3合成塔入口气组分:
19
4.1.4合成塔出口气组分:
20
4.1.6氨分离器气液平衡计算:
21
4.1.7冷交换器气液平衡计算:
23
4.1.8液氨贮槽气液平衡计算:
24
4.1.9液氨贮槽物料计算:
27
4.1.10合成系统物料计算:
28
4.1.11合成塔物料计算:
30
4.1.12水冷器物料计算:
31
4.1.13氨分离器物料计算:
32
4.1.14冷交换器物料计算:
33
4.1.15氨冷器物料计算:
34
4.1.16冷交换器物料计算:
36
4.1.17液氨贮槽物料计算:
38
4.2热量衡算:
41
4.2.1冷交换器热量计算:
41
4.2.2氨冷凝器热量衡算:
44
4.2.3循环机热量计算:
47
4.2.4合成塔热量衡算:
49
4.2.5废热锅炉热量计算:
52
4.2.6热交换器热量计算:
53
4.2.7水冷器热量衡算:
54
4.2.8氨分离器热量核算:
56
第五章设备选型及设计计算58
5.1合成塔催化剂层设计:
58
5.2废热锅炉设备工艺计算:
60
5.2.1计算条件60
5.2.2管内给热系数的计算60
5.2.3管外给热系数64
5.2.4传热总系数K64
5.2.5传热温差64
5.2.6传热面积65
5.3热交换器设备工艺计算:
65
5.3.1计算条件65
5.3.2管内给热系数的计算66
5.3.3管外给热系数68
5.3.4总传热系数72
5.3.5传热面积核算72
5.4水冷器设备工艺计算:
73
5.4.1计算条件73
5.4.2管内给热系数的计算74
5.4.3管外给热系数76
5.4.4传热温差76
5.4.5传热总系数K76
5.5氨冷器设备工艺计算:
77
5.5.1计算条件77
5.5.2管内给热系数的计算78
5.5.4传热总系数K81
5.5.5传热温差81
5.5.6传热面积82
第六章车间布置84
第七章“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85
7.1“三废”的产生及污染85
7.1.1废气污染危害85
7.1.2废水污染危害86
7.1.3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87
7.2“三废”治理原则87
结束语88
参考文献:
89
附录:
90
物料衡算汇总表90
热量计算点图93
符号说明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氨是一种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氮是蛋白质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和一切生物所必须的养料;可以说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大气中存在有大量的氮,在空气中氨占78%(体积分数)以上,它是以游离状态存在的。
但是,如此丰富的氮,通常状况下不能为生物直接吸收,只有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化合物状态,才能被植物吸收,然后再转化成人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把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下来并转变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定氮。
目前,固定氮最方便、最普通的方法就是合成氨,也就是直接由氮和氢合成为氨,再进一步制成化学肥料或用于其它工业。
在国民经济中,氨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氨主要用来制作化肥。
液氨可以直接用作肥料,它的加工产品有尿素、硝酸铵、氯化氨和碳酸氢氨以及磷酸铵、氮磷钾混合肥等。
氨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纤维、塑料工业中,则以氨、硝酸和尿素作为氮元素的来源生产己内酰胺、尼龙-6、丙烯腈等单体和尿醛树脂等产品。
由氨制成的硝酸,是各种炸药和基本原料,如三硝基申苯,硝化甘油以及其它各种炸药。
硝酸铵既是优良的化肥,又是安全炸药,在矿山开发等基本建设中广泛应用。
氨在其他工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石油炼制、橡胶工业、冶金工业和机械加工等部门以及轻工、食品、医药工业部门中,氨及其加工产品都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制冷、空调、食品冷藏系统大多数都是用氨作为制冷剂。
1.2氨的性质
1.2.1氨的物理性质
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比空气轻,具有刺激性臭味,能刺激人体感官粘膜空气中,含氨大于0.01%时即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
气态氨易溶于水,成为氨水,氨水呈弱碱性。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大而降低。
氨水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氨水中的氨极易挥发。
常压下气态氨需冷却到-33.35℃(沸点)才能液化。
而在常温下需加压到0.87MPa时才能液化。
液氨为无色液体,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1.2.2氨的化学性质
⑴氨与氧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氮的氧化物,并能进一步与水作用,制得硝酸:
⑵氨与酸或酐反应生成盐类,是制造氮肥的基本反应:
⑶氨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氨基甲酸铵,进一步脱水成为尿素:
⑷氨与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生成碳酸氢铵:
(5)氨可与盐生成各种络合物,如CuCl2•6NH3、CuSO4•4NH3。
氨与空气(或氧)的混合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发生剧烈的氧化作用而爆
炸。
在常温常压下,氨与空气爆炸极限为15%~28%(NH3)。
100℃,0.1MPa下,爆炸极限为14.5%~29.5%(NH3)。
1.3原料气来源
原料气主要有两部分:
氮气、氢气。
氮气主要是从空气中提取。
氢气是从半水煤气中提取的,以煤为原料,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通入空气、水蒸气或富氧空气-水蒸气混合气,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氮气、及甲烷等混合气体的过程。
在气化过程中所使用的空气、水蒸气或富氧空气-水蒸气混合气等称为汽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