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8736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高二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攻

鲁迅

   “先生到楚国去?

   “是的。

”墨子说道,“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

造了钓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去了。

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

我去按他一下罢。

   他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裏。

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

   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

他毫不在意,仍然走。

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

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

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

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

他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门丁进去禀他的主人。

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乞丐。

三十来岁。

高个子,乌黑的脸……”

   “阿呀!

那一定是墨翟了!

   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

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

   “果然是你。

”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拜了两拜,沉静的说道:

“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

宋有什么罪过呢?

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

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

   “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

   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

   ……

   墨子说停了攻宋之后,原想即刻回往鲁国的,但因为应该换还公输般借他的衣裳,就只好再到他的寓里去。

时候已是下午,主客都很觉得肚子饿,主人自然坚留他吃午饭——或者已经是夜饭,还劝他宿一宵。

   “走是总得今天就走的,”墨子说,“明年再来,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

”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

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

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那可是我真送了你宋国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当主客谈笑之间,午餐也摆好了,有鱼,有肉,有酒。

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鱼,只吃了一点肉。

   公输般喝过几杯酒,更加高兴了起来。

他问道:

“我舟战有钓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

”墨子坚决的回答说,“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

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

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

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

老乡,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他说着就跳起来,跑进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

不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只木头和竹片做成的喜鹊,交给墨子,说道:

“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

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的做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

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

我们明年再见罢。

   墨子说着,便取了小包裏,向主人告辞;公输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走。

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耕柱子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B.文中写楚国的富裕,是为了衬托宋国的贫苦;写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是为了衬托墨子的迂腐呆傻、旧衣破裳。

C.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平民思想的代表墨子。

D.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当中,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史实,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

(2)《非攻》表达了中国人民御侮图强的坚定信心。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的。

(3)作品后面写公输般接连碰了两个“钉子”。

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

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

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

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

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

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

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

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

这天,多了一个伙计:

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

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

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

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

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

   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

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

“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

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

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

“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

”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

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

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

”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

“照顾这位同志吃吧。

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

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

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

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

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

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

“我不在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

   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

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

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

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

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

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

民兵们说:

配合呀!

他大声喊:

好!

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

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

你们不知道我吗?

我可以指挥你们!

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

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

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

“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石桥村冬季河边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场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小说讲究叙事策略,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串联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链接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

C.“一毛钱的搅缠”,刻画了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

D.小说讲述抗战中几位受伤的“战士”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3)“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超人

   冰心

   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

他不轻易和人打招呼,也永远没得到过一封信。

   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屋里连一朵花,一根草,都没有。

他从局里低头独步回来,关上门,便坐在书桌旁边。

偶然疲倦了,拉开帘幕望一望,但不多一会儿,便又闭上了。

   程姥姥总算是他另眼看待的一个人,她端进饭去,有时便站在一边,絮絮叨叨,也问他为何这样孤零。

何彬偶然答应几句:

“人和人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

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这一夜他忽然醒了。

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

他虽然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

月光如水,从窗纱外泻将进来,他想起了许多幼年的事情——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

   他听了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

   他每天还是机械似的做他的事,然而在他空洞洞的脑子里,凭空添了一个深夜的病人。

   第七天早起,他忽然问程姥姥对面楼下的病人是谁?

程姥姥一面惊讶着,一面说:

“那是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儿,腿摔坏了,每夜呻吟。

这孩子真可怜,今年才十二岁呢……”何彬自己只管穿衣戴帽,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走到门边,却慢慢的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

“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大夫治一治。

”说完了,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程姥姥一看那巨大的数目,不禁愕然,何先生也会动起慈悲念头来!

   呻吟的声音,渐渐的轻了,月儿也渐渐的缺了。

何彬还是朦朦胧胧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竭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

   程姥姥带着禄儿几次来叩门,要跟他道谢;他好像忘记了似的,冷冷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看,又摇了摇头,仍去看他的书。

禄儿仰着黑胖的脸,在门外张着,几乎要哭了出来。

   这一天晚饭的时候,何彬告诉程姥姥说他要调到别的局了,后天早晨便要起身,请她将房租饭钱,都清算一下。

   他觉得很疲倦,一会儿便睡下了。

——忽然听得自己的门钮动了几下,接着又听见似乎有人用手推的样子。

他不言不动,只静静的卧着,一会儿也便渺无声息。

   第二天他自己又关着门忙时,忽然想起绳子忘了买了。

他打开门,只见人影儿一闪,再看时,禄儿在对面门后藏着呢。

他踌躇着四围看了一看,一个仆人都没有,便唤:

“禄儿,你替我买几根绳子来。

”禄儿趑趄的走过来,欢天喜地的接了钱,如飞走下楼去。

   不一会儿,禄儿跑的通红的脸,喘息着走上来,一只手拿着绳子,一只手背在身后,微微露着一两点金黄色的星儿。

他递过了绳子,仰着头似乎要说话,何彬却不理会,拿着绳子自己进屋去了。

   累了两天了,何彬闭上双眼,又想起了深夜的病人——慈爱的母亲,满天的繁星,院子里的花……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呈露在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了下来。

   微微睁开眼,四面的白壁,一天的微光,屡屡清香,一个小人儿,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临到门口,还回过小脸儿来,望了一望。

   何彬竭力的坐起来。

那边捆好了的书籍上面,放着一篮金黄色的花儿,花篮底下还压着一张纸:

   ……这篮子里的花,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是我自己种的,倒是香得很,我最爱它。

   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

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

先生有母亲么?

她一定是爱先生的。

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

所以先生必要收下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

   禄儿叩上

   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清香还在。

窗内窗外,互相辉映的,只有月光,星光,泪光。

——(有删改)

(1)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前三段从人际交往、生活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方面形象地刻画了何彬“冷心肠”的形象,语言简洁,富有表现力。

B.何彬外表是冷的,但内心是热的,这从他主动帮助禄儿可以看出,他的冷是为了掩饰对生活的希望和失望。

C.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描写何彬对慈爱的母亲的回忆,就表现了何彬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由此带来的痛苦。

D.小说谋篇布局颇具匠心,三次写“慈爱的母亲……”,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使小说脉络清晰,主题突出。

(2)说以“超人”为题有什么含意?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说明。

(3)“窗内窗外”的描写结束全篇,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都江堰的茶马余音

李咏

   在著名的都江堰,藏着一条特别的老街。

   偶然发现这条老街,是在玉垒公园附近。

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忽然看见路边有一个古旧的拱形青砖门洞,里面人迹寥寥,只有“几”字形的青砖盘旋而上,竟像一段斑驳的城墙。

   城墙之上,搁着一片晴碧的天空,白云丝缕,伸手欲摘,我转了几个弯跃到顶上,眼前“唰”地一下豁然开朗,只见一长段开阔疏朗的老城墙逶迤而去,没入青城山间。

   眼前的城墙俨然有序,青砖之中细细晃动着油碧如丝的浅草,城墙边沿直接两旁绵延的屋顶;瓦片上青苔湿厚,甚至能用手指摁下深深的指印。

这种凝结着岁月风华的隐世气度,“藏”的韵味大于“显”的气魄,让人隐隐觉得眼前的景致大有来历。

   回到成都后,我专门去几座图书馆查询一些资料,又请教几位在民俗研究方面大有造诣的专家,方才明白我在都江堰无意中发现的,居然是一段源于唐宋、起于明代的古墙遗址。

而墙边的小街原名“西正街”,历史比这城墙还长。

据说是当年李冰治水时百姓踊跃相助而开挖的运输山道,之后成为“南方丝绸之路”入藏的起点,是典型的“茶马古道”,也被誉为古来茶马“第一街”。

   踩上石板路面的老街,街边的民宅多为一至二层的木结构,是一种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穿逗房”。

沿街拾级而上,尽头就是玉垒山。

玉垒之外皆藏羌,作为地势扼咽之处,这里历来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直到迎来旷世奇才诸葛亮。

面朝玉垒之外莽莽群山,背靠蜀军百万雄师,眼前本是必赢之争,这位一代谋略大家偏偏轻挥羽扇,用他无双的智慧选择了出人意表的“和”!

于是一笑泯恩仇中,关名“镇僚”改为含义深远的“僚泽”。

自此,关外少数民族和汉族民众开始自由通商,西正街作为日渐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旅驿站,为“茶马古道”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正”这条历史上几不可闻的小街,居然上接“南方丝绸之路”入藏的松茂古道,汇于繁华的长安,遥指古代波斯浩瀚的沙海;下启蜀身毒道,贯穿整个云南,直达古代印度璀璨的文明。

自3000多年前古蜀人开采岷江所产“岷山玉”制成玉器祀神,这种流传至今的玉石文化和绵延古蜀数千年的茶文化、中药文化一起,经由眼前这条不过数百米的古街,曾贯通和联系起人类四大文明的巅峰,这种神魂与气脉的磅礴流动恍如一个草书的“龙”,由微观中折射出我巍巍中华的大国气象,使人不由得心中一凛!

   正是在这种“融会贯通”的格局影响下,这里曾经诞生过一种形态奇异的城墙。

这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都极为罕见,其目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阻隔防御,更像一种充满和平意味的邀客来家。

   唐宋时期,灌州已有一定规模,邑人以巨木植于城周,形成栅栏,以保城池安全。

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3年),永康军判官刘随让百姓环城密植杨柳数十万株,形成柳树屏障,以护城池。

   就这样柳枝依依,在这座古代枢纽重镇的东南西北柔情飘拂了400余年。

   遥想那些时候,南来北往的客商牵着沉沉的马队迤逦而来,疲惫交加间,忽然看到前方翠意盎然一片,“灌县到了啊!

”于是,他们的眼神和心灵也跟着这飘拂的绿色慢慢柔软了下来。

虽是异乡,但这种不作防备的姿态却给人一种友邻的温情,颇有几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热切。

而当他们一番忙碌离开这里时,也许相送的友人又会顺手折下一枝细柳送别。

要不怎么顺着丝绸之路的延伸,在敦煌出土的古代民间曲子抄本上就有折柳的深情与不舍呢?

   这样的翠色折之不尽,一直到了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知县胡光才筑土砌石成墙,高1丈6尺,周8里,城墙东、南、西、北各设宣化、导江、宣威、镇江四门,奠定了今日都江堰市的基本格局。

   漫步其上,只见城墙两侧重重叠叠的青瓦屋顶飞檐斗拱,好像密密匝匝的青鱼正在向着同一方向声势浩大地洄游。

左临伏龙隘口,泯江之水奔腾浩荡;右贴玉垒山巅,万千风物美不胜收。

   就这样信步走了几十丈,好像一段信口吟下的小令,还没尽兴,城墙就戛然而止,前方尽是一片重重叠叠

的民居。

我坐在一家古风茶楼里品着功夫茶,泡茶的小姑娘一边奉茶一边笑吟吟地告诉我,我身后那幅旧砖墙就是古城墙的一部分,古墙从来就没消失,它只是融进了老百姓们生活的一部分,“几十年前好多人家都依着它修了房子。

   按照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这里的古城墙就损毁于战乱,人们一度以为古城墙已经不复存在,直到“5.12”汶川大地震后,政府重新规划打造这一片古城区,古城墙仅存部分才又重新得见天日,而西正街上的茶马古道也同期重新打造完工。

   漫步西街之上,日头从吹拂的树影和飘摇的茶幌之间悠然落下,我遮在眉心的手指划过斑驳的光影,能将西街上的门牌一直数到212号。

而一些门洞又幽中藏幽,延伸出“附一”“附二”“附三”号的别样光景来。

这些缝隙之中幽微的缝隙,任意穿插进去可能又是一个古老的庭院,就连当代国画大师董寿平故居都悄然隐匿其间。

   遥想古时的西街,气韵该是多么的流动﹣﹣除了驿站、货栈、牲口棚,还有玉石铺、铁匠铺的叮叮作响,以及随之而来卖汤圆的、点豆腐的、打棕垫的、编篾筐的……南来北往、各种口音的吆喝此起彼落,间或夹杂着骡马的轻嘶与牦牛的低哞,日出上路,日落归栈,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图卷。

(1)文章开头为什么先从“老街”“老城墙”等景致起笔?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3)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4)结合全文,试分析文章标题的多重意蕴。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丢失的脚步

王开岭

   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

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

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北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拉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秤、视自己为棋子了。

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嗵”激起的那种。

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这是一盘谁也下不完的棋。

人只能在上面流浪,胡乱移动。

某种意义上,已无真正的“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

无边无际、日夜更新的城市,所有人都变成了它的陌生客。

据说,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

“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抖。

   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

   由于“脚”和“历程”之间的逻辑驰散了,“人生脚步”一词,正丧失其象征性。

城市无法用脚来丈量,人生也不再用脚来记录。

我的办公室同事,人均每日乘车3小时,那是一种天天出差的感觉。

一家伙恶狠狠道:

“天天三小时!

三小时!

他妈的……”

   是的,我们最有效的生命时间,虚掷在了路上。

   而且,这是纯物理、纯机械的“赶路”,绝无精神活动和审美可能:

堵、挤、抢、操、刮擦、焦灼、噪音、污染……整个一皱眉和不断骂娘的过程。

   我一直深以为——

   美好的地方一定是养脚的地方。

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

   在一座美好之城里,道路系统应在细节上处处体现对行人的体恤,人行道应享有特殊的荣誉和尊严。

那天,我要到马路对面去,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正拼命挥手,可附近既无天桥亦无路口,我想了半天,也不知如何跨越几十米天蜇,最后招了辆车,到一桥底再绕回来,跋涉了几公里,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谓咫尺天涯。

   丹尼贝尔说: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

   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

   柳永有过一篇《望海潮》,写宋朝杭州市景: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读罢,我真有股冲动,恨不得即刻动身,奔赴那座伟大的城池。

那样的户外,你想不挪步都难,会觉得呆屋里是犯罪,走得太急也是犯罪。

   不可否认,长安街乃京城最伟大的街。

但真正对漫步发出邀请的是胡同。

其一砖一木都有体温,元素鲜活、细节密集,最具酵母气息和微生物色彩,所遇之人也有趣……重要的是,你能与它对话,一副门礅、春联,一棵槐树和一窝喜鹊,一丛墙头草或一只流浪猫,都是一个有趣的信息体。

而长安街,你就没法交流,它根本不打算和你平等。

那些威风凛凛的建筑体,阴郁僵冷,拒绝握手,拒绝攀谈,只接受瞻仰、服从。

   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皆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

    “这样的城市非常乏味,它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