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8603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低.docx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成长摇篮低

西董镇鹤伴小学校本教材

 

WENHUASHENGDICHENGZHANGYAOLAN

文化圣地成长摇篮

——美丽的西董我的家

(低年级版)

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西董历史文化概览…………………………………2

自然风光篇……………………………………3

Ø灵山……………………………………3

Ø秀水……………………………………8

Ø神泉……………………………………9

资源特产篇………………………………………10

Ø风味特产………………………………10

旅游景点篇………………………………………16

Ø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16

著名人物篇………………………………………21

著名战斗篇………………………………………22

民间文化篇………………………………………29

Ø民间艺术………………………………29

Ø民间故事与传说………………………31

Ø民间俗语与歇后语……………………37

Ø五彩缤纷的农家格言…………………40

Ø

儿歌民谣………………………………43

西董历史文化概览

西董镇位于邹平县南部长白山山区内,总面积101.6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58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环山,处于泰沂山脉的最北边缘,北距邹平县城5公里,东距淄博市周村区5公里,西南与济南章丘市相连,辖70个行政村,3.9万人,其中山里村庄42个。

西董镇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独特,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点,有青山、秀水、美峪、神泉、仙洞、古树等风景、文物古迹和庙宇,是典型的旅游胜地。

所在的长白山脉,山多、山高、山更美,没有污染、空气清新,素有第九洞天福地和副岳泰山之美称。

东南西三面山,大小山头127个,环抱着秀丽的西董镇,山脊线总长超过60公里,分别与淄博、济南等以山脊为界。

玉皇山、石门山、鹤伴山、摩诃山、雪花山、会仙山这六大山峰与山下的芽庄水库、台头水库、花盆河水库、于印水库、杏林水库、麦饭湖遥相呼应,形成了“青山绿树碧水流,鸟语花香满目秀”的美丽风景。

西董镇是具有光荣历史的城镇之一,在烽火连天、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不屈不挠的西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前仆后继、奋勇抗争、英勇杀敌。

建国后,西董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依然是冲锋在前,苦干实干,为建设自己的家园为生活富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西董镇党委政府针对西董特殊的地理环境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思路。

不久的将来,一个环境优美、绿色生态、富裕文明的新西董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自然风光篇

灵山

鹤伴山

鹤伴山位于西董镇西南5公里。

是长白山诸峰中较高大的一座山,最高海拔528米。

在石门山和八柱台之间,面积约77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

山高林密,古木参天,沟壑纵横幽深,地形复杂,空气清新,山势陡峭,峡谷幽长,传说以仙鹤为伴而得名。

据有关资料介绍,鹤伴山中有各种乔木灌木250余种,其中刺槐,侧柏,麻栎,黄荆为主要树种。

有各种鸟禽64种,其中有些属稀有动物,弥是珍贵。

各类中草药120余种,堪称鲁中药材宝库。

整个鹤伴山春夏秋冬水声、鸟鸣、怪岩、绿树、山花、春草互相交织处处清新。

冬季,雪花飘落,山舞银蛇,一派银装素裹,一片山山奇景。

鹤伴山山高林密,风景优美,有很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含氧量极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

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开辟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内有九瀑洞、水帘洞、九潭溪、鹤鸣谷、鹤翔岭、抗日桥、白龙瀑布、槐花谷、仙人洞等著名自然景点。

还重点修建了鹤伴山庄、鹤伴山牌楼、长生寺院等重要建筑景点。

鹤伴群峰或流光溢彩,或鬼斧神工。

九瀑涧一瀑一景,因地就势,天然而成,造型各异,大者声如奔雷,轰鸣作响,小者巧如银链,珠落玉盘。

九潭溪,沟壑幽深而狭窄,小溪流,跌水,碧潭,岩石,植被见长。

看鸟、看树、看瀑布让人悠哉游哉!

鹤鸣谷更是别有洞天福地,于奇峰怪崖之间,享溪水绕流之乐,览山林围簇之幽,探鸟语花香之趣,置身其中,苍穹无垠的天,清幽深邃的山,涌泉灵性的水,无限融洽,无限悠远。

林区内还建有动物放养区,儿童活动区等,山下建有各具特色的农家小吃,农家乐等。

摩诃山

摩诃山,位于镇驻地西董村西7.6公里处,位于章丘、邹平、两县地界,海拔高度826.8米,此山鹤立群峰,秀入云表,为长白山脉群山之冠。

从山顶四下望去,林海茫茫,村落点点,红瓦栉比,阡陌纵横,风景这边独好。

摩诃山峰高峻险,时常云雾缭绕,峰峦耸立,壁峭如削,摩诃巍然险峻,高耸入云。

海拔826.8米。

为长白之冠,是鲁北第一高峰。

据记载:

山上有塔,有禅院(万佛阁)。

其北,平矿无垠,直达燕京;南与泰山,沂蒙遥遥相望。

东瞻沧海红日,北眺黄河白帆。

古刹险峰,风光旖旎。

有《登摩诃峰》诗一首:

更上高峰望,摩挲倦眼明。

晚烟炊绝壑,远山抱孤城。

云带山腰白,泉穿石窍清。

居然天地小,苍翠接蓬瀛。

峰北“罗圈峪”悬崖绝壁,形似罗圈。

据旧志记载,是元明两代人们避兵乱之处。

西北簧堂岭下,有南北朝时所建“醴泉寺”。

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促淹读书处。

再西,“雕窝峪”,深邃空阔,地势险要,是隋末大业年间,王薄率众起义之处,1967年至1968年,驻章丘部队在山腰间挖一山洞贯穿南北。

相传,当年山上寺院中,有一既丑且笨的小和尚,跟师傅学经文。

他笨得出奇,他学经一年来,仅学会了“摩诃”(心诚的意思)二字。

他只知吃喝,不会干活。

因之,和尚们都很厌恶他。

有一次,老和尚们下山化缘,只留下他一人看守寺院。

一去月余,山下的和尚们预料他一定饿死在寺院之中,不料回到山上一看,竟不禁愕然。

这小和尚不但没饿死,反而红光满面。

和尚们问他在山上吃啥?

他说每天念“摩诃”不止,吃山上的石头就会香甜如蜜,清脆似梨。

老和尚们听后,看出这小和尚心诚意切,已修成正果。

从此,这一白云缭绕的山峰,就名为“摩诃顶”。

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西董镇南4公里,任家峪村东南方,海拔729米,因时常白云缭绕而得名。

白云山西与摩诃山相望,为长白山脉两高峰。

白云山顶峰原有玉皇庙、王皇宫,碧霞元君祠。

并有望海石、王母地等古迹。

又因此山山石多呈黑色,类泰山山石,其形势也相似,故俗称小泰山,泰山副岳。

抗日战争中,日军曾在庙中设据点,后被焚毁。

白云山山阴为天井峪,峪壁有洞,名朗明洞,洞内泉水覆门下注,俗名水帘洞,又名天井泉,常年不干,遇干旱之年,常有民众前来求神祈雨。

天井峪东北主峰名灯笼顶,与白云山峰相呼应,远远望去又似笔架山。

旧志记载白云山蓝天绿树,白云、黑石、溪流共同组成了白云山风景区自然风光美。

 

雪花山

雪花山,位于西董镇府西3公里处,夫村南一公里处,海拔446米,因过去此山,山石怪异,并千百年经风吹雨打,日久暴晒,多呈白色,远远望去形如雪花点洒而名。

南与牵马岭为邻,西接黄石寨。

山南为支峪,支峪河穿行其间。

满山果树茂密。

山下是40米宽的环绕邹平城的西外环公路,宽20余米西董至青阳的柏油路也穿行其山脚下。

由东向西而去,地理交通位置十分便利。

2003年,邹平县齐星集团在此山中进行了集中开发建立起了雪花山旅游度假区,占地2600余亩。

建有宾馆区,酒店区,休闲区,垂钓区及绿色生态园区。

还建设有别墅居住区,二层以上别墅楼建有30余套,富丽堂皇,造型别致,远远望去,整个雪花山庄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

雪花山鸟语花香,古树参天,枯藤纵横是一个极好的消夏纳凉去处。

 

无影山

无影山在西董镇驻地东2公里处,南邻韩寨村,海拔高度112米,因山矮太阳光照无影而得名,原此山名叫上宝山,传说于张村有户姓于的大户比韩家寨姓韩的大户富有,势力也大,于张村头有座山叫花果山,于姓大户嫌上宝山压住了他村的花果山,于是逼着上宝山改名,后来商量两村的山名都改名,于张村的山改名灰山,韩寨因山太矮改名无影山。

该山平阜隆起,东西长约200余米,南北宽约100余米。

该山西端原有上宝山庙,也称玉霞祠碧宗庙,该庙建有前后殿各七间,前后配房各五间,供奉玉帝元君和泰山奶奶,占地2.5亩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间。

每年3月8日(阳历)有庙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全面侵华,1939年古历六月二十四日,日本侵略军在此山顶设立据点,筑有岗楼碉堡,并在四周挖封锁沟,据点内设伪政权机构——长山八区区公所。

常驻日军一个班。

日军凭借此据点经常外出为非作歹,残杀我无辜村民百姓,罪恶滔天。

1945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抗日武装部队长山独立营派出4-5名指战员,23设计谋,智取无影山据点,将敌人全部歼灭,收复无影山。

现无影山已被淄博一客商投资开发,建设有别墅群,并种花植树,植草。

绿树掩映,风景秀丽。

山南坡建有基督教堂一座。

蝎子顶

蝎子顶位于上回村村北山巅,在此山巅有一簇巨石,东部稍高,朝东下探,西部较长,沿山起伏,最西端有一奇石高出,石顶稍尖,斜向东回弯。

远看活灵灵像一硕大的山蝎朝东俯卧在山顶之上。

人称此山谓蝎子顶。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天,八仙在此山聚会,铁拐李喝了酒一个人顺山势来到此山游玩。

累了躺在山顶休息,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睡梦中忽然感到胳膊上有物在爬动,睁眼一看,是一只硕大的山蝎。

他立即用铁拐拨了下来,在它的头上一敲说:

“好小子,想吃洒家的肉不成?

”一下子就把这只山蝎打死了。

这只山蝎是长白山中的一只蝎子精,已修炼了几百年,过去在山中经常作恶,祸害百姓,不想今日碰上了仙人。

铁拐李无意中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后来这只死去的蝎子精变成了这堆山石,永远趴在山顶。

蝎子顶因而得名。

如今山石已成了回路峪中一大奇特景观。

如今在蝎子顶的岩石草丛中生长着一种山蝎,是有名的中药材,有祛风去寒之功效。

每年春秋,村民会三三两两地到山上捕捉,用以出售或食用。

据说这些小山蝎就是蝎子精的后代,因为铁拐李施了法术,这些蝎子再也成不了精了。

秀水

九瀑涧

九瀑涧是鹤伴山景区又一旅游佳景,是鹤伴山东部长年不涸的一条溪流,它夹于两山之间,左右盘旋,依次是双叠瀑、天门瀑、白龙瀑、双潭瀑等。

九瀑涧每个瀑布因地势稍加修砌,造型各异,各水潭四周皆是犬牙交错的岩石,石缝中皆生长着各种奇异的花草,一瀑一景各具特色和情趣,构成了九瀑涧独特的自然景观。

站在山巅下望去,石砌的游路就象一条蜿蜒的灰白长蛇,贯穿着九个闪闪发光的玉珠。

九瀑涧中部有一石潭,宽十几米,水不深,清澈见底,奇在潭中岩石呈红色,清水流过,映衬的泉水红光闪耀,似碧血流动,似当年我抗日将士在此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血洒河水。

抗日战争时期,我抗日武装“钢八连”将士,为粉碎日军进山扫荡,在此与敌展开激战,几十名将士为国捐躯在此,人们为了纪念阵亡的抗日英烈。

称此潭水为碧血潭。

从碧血潭南行数十米,东山坡峭壁上有一巨石,宽十几米,高6.7米,形若巨碑,碑旁又有一石峋独立,象一英武战士挺胸独立,人称英烈石,每至阴雨之天,朵朵白云随风飘过,英烈石忽隐忽现,象先烈英灵神游山间。

英烈石周围每至深秋,红叶青枝,黄花绿草,更令人敬畏。

九瀑涧因地就势,天然形成,造型各异,大者声如奔雷,矗鸣作响,小者巧如银链,珠落玉盘,畅游其间尤为舒畅惬意。

 

神泉

茶泉

茶泉,位于西董镇驻地西南八柱台村南,这里处处危岩陡涧,清泉甘冽,石径崎岖,相传明代周村东边的周阁老迷恋这里的山水秀美,景色宜人,便派人在八柱台上营建楼阁,在白虎岭上修筑亭台,植花木,建井景,年年前来此地避暑消夏。

当年刘阁老为汲水沏茶而凿的井泉名“八角刘留井”井口是在一巨石中间凿成,外围是八角形,井口深圆,直径为2尺4寸,厚度半尺。

井挖成后,于井边立一石碑,碑上有大字2个,名“茶泉”,苍劲秀丽,上书“大明崇癸酉,下书邑人刘鸣采勒石。

茶泉,水面较浅,弯腰即可取水,泉水清澈见底,清凉可口,多雨季节水位不涨,久旱之年永不干涸。

如今,楼谢亭台失去,仅存遗址,“茶泉”二字的石碑也已因修水池而盖在水门上。

八柱台之茶泉水经专家水质化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烹茶煮饭无水垢无沉淀物。

黛泉

黛泉,位于东峪村西黛溪河边。

是黛溪河的又一发源地。

此泉幽黑深黛,深不见底,故百姓称之为黛泉。

黛泉是东峪村西、南、东三面高山储存之水经地质间隙挤压而形成,泉水汇入黛溪河。

东峪村李姓家族,为纪念此泉为黛溪河发源地之一,于1933年,特立石碑一通。

碑正面是“黛泉”两个大字,背面是立碑所记的内容、立碑时间和立碑人等内容,此碑高约2.5米,宽约1.5米。

现此碑已残缺不全,下部有些缺失。

资源特产篇

风味特产

白云水杏

邹平县南部长白山区以盛产杏果而久负盛名。

这里地势特异、四面环围之山皆呈扇形,春季偏暖,光照时间充足,外面冷空气不易侵入,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

因此白云水杏以成熟早、质地优而闻名四方。

据考,白云水杏的种植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白云水杏是邹平县的著名地方特产,其个大如桃,脆而酸甜,气味芬芳,食之清爽可口。

内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

白云水杏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一种俗称“抽把子”,是五十年代嫁接培植出来的。

所结杏果个大、皮色鲜艳,如红香蕉苹果,使人观之欲食。

该品种树干粗直强壮,抗风灾,产量高。

目前该树种已被扩种到邹平北部黄河沿岸。

还有当地人称为“关爷脸”的品种,色彩红而有光泽,食之甜脆。

白云水杏成熟早,上市早,史有“小满三日杏发黄”之说。

白云水杏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高级营养食品和高级点心中的佐料青红丝等,并可制成多种中药材,医治多种疾病。

杏仁也是比较贵重的中药材,又可作高档食品的夹心馅。

目前,西董镇已形成会仙、河滩、南石三大水杏基地,年产量达500吨以上,产品畅销北京、天津、济南及东北等地。

龙眼葡萄

“龙眼葡萄”是长白山区著名特产,以其粒大质优而驰名省内外。

地处长白山区的西董镇,自古盛产葡萄,这里为褐土类土壤,朝阳坡,光照充足,极适宜葡萄生长。

此地所产葡萄颗粒大如龙眼,故名“龙眼葡萄”。

该品种是这一带种植较早的品种,果实晶莹透亮,清甜可口,具有浓厚的冰糖味,据测糖度高达15℃-18℃,相传清代曾被列为贡品.

“龙眼葡萄”适合于棚架栽培,大面积载植和庭院栽植均可,是美化庭院和发展庭院经济的良好树种。

“龙眼葡萄”是生食、加工兼用品种,也是做高级香槟酒的主要原料,一般年产量为13.5万斤。

黑枣

黑枣,俗称软枣,盛产于邹平县南部长白山区的西董镇,与柿子同时开花、结果、收获,是长白山区的又一特产。

软枣树干高冠阔,类似柿树,可作嫁接柿树的母本,其叶子比柿树叶小,开小黄花。

枣果呈圆形,未熟呈黄色,大小与葡萄粒相似,成熟后须在阳光下晾晒才能食用,否则涩味难耐。

经两晒后的枣果,干鲜相宜,食之甘甜;若经冬霜冻打,更是甜凉可口,别具风味,是冬春人们喜爱的小吃。

西董黑枣年产量十余万斤,除供本地销售外,畅销黄河下游各市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山楂

又名红果、山里红,适于山陵地带生长,西董南部山区盛产。

主要品种有大金星、小金星、敞口、莱乌黑红、青口、大货等10种。

有的品种,如青口,进入盛果期时,果树姿态开张,冠大可达8至10米;果实呈方圆形或扁圆形,大红色;果皮密布细点,少光泽,较粗糙。

西董山楂含有多种维生素,较之其他果品维生素C含量尤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其酸味强、甜味弱、耐贮藏;经贮藏后,质地软绵可口,能开胃助消化。

近年来,西董在保护稀有老品种的同时,又栽植嫁接了部分优良山楂品种,有的现已开始结果。

西董山楂多数用作当地果品加工厂和酿造厂的生产原料,少数销往外地。

金丝甜瓜

金丝甜瓜(俗称金瓜),主要产于南部山区的西董镇内。

西董金瓜抗旱性很强,这里多是山区高岗薄地,土壤水份少,极适宜种植旱瓜。

金丝瓜皮薄、肉质细、瓤呈金黄色,食之甜香爽口,香漂四野,堪称瓜中上品。

金瓜须在昼夜温差大的朝阳地段种植,对地力条件要求特殊,在其它地方一般难以种好。

近年来,由于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当地瓜农将多年摸索出的种植金瓜的技术,逐渐从西董推广到邹平镇的郎君、碑楼等村及部分棉区。

但由于金瓜对地力要求特殊,目前种植面积仍然较少,产量有限,每年只有几十万斤供应本县市场,少量销往淄博等地。

地瓜酥糖

地瓜酥糖,是长白山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名吃,盛行于清末及民国时期,现在市场已很少见。

地瓜糖的制作是:

将晚秋时节收获的地瓜,经贮放糖化后煮熟,与炒熟的芝麻、白糖一起放入小长方形模内,经阳光晒至七八分干时,用刀切成菱形或方块形,再用干净细砂放入锅内烘炒,待放出清香味即可出锅。

地瓜酥糖,制作方便,原料丰富,香甜酥脆,色泽透明,是深受欢迎的风味食品。

鹤伴山粟

山粟在邹平县唯西董独有。

中王山粟园总面积达百余亩,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水资源,西董山粟皮薄、肉多、粒大、油亮、水份少、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炒、煮食用,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小杂粮

西董小杂粮主要品种有小米、地瓜、芝麻、绿豆、红小豆、爬豆等十余种,独特的山区气侯,优质的山泉水,使这方土地上生产的小杂粮味道独物营养价值高,属纯绿色食品,城里人管它们叫山小米、山绿豆、山芝麻,因而倍受城市消费者的欢迎,并以能购买到地道的西董小杂粮为耀。

鲜四芽

阳春三月,西董四芽便成为城里人消费的热点。

香椿芽

椿芽分红芽香椿和绿青芽香椿,红芽香椿为上品。

西董镇香椿栽植广泛,多为红芽香椿,由于山区独特的小气侯,春天气温一般要比平原高1-2℃。

因此,西董香椿上市最早,并以其叶芽紫红透黑,光泽鲜嫩,粗茎肉厚,香气浓郁而闻名四方。

花椒芽

3月中旬,采摘上市,由于西董果园多,群众多以花椒树做篱笆墙,因此,花椒芽资源极为丰富,花椒芽芳香四溢、炸食深受欢迎。

菊花芽

西董盛产野生菊花芽。

一开春,野菊漫山遍野,嫩芽初露,农民精心采撷,把美味送向四面八方,成了宴席中的上品。

薄荷芽

在沟渠、河、湾潮湿处,伴着习习春风萌芽,味辛中略甘。

炸、调皆可,食后回味无穷,有清喉利咽之功效。

山柿

西董山柿不论数量、质量在滨州市都首屈一指,单株产量在2000斤以上的百年老树就达百余株。

西董的山岭,柿树随处可见,主要品种有方柿、圆柿、坨柿、小柿等。

方柿、坨柿多在人工催熟后食用,圆柿多用来制作柿饼,西董柿饼工艺讲究,柿大霜厚,远近闻名。

小柿采摘后,让其自然烘熟,出售时,晶莹透亮,软绵适口,令人垂涎,对支气管炎、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特别受老年人的欢迎。

西董四珍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西董成为山蝎、蚂蚱、金蝉、山水牛的盛产地,这四类可食昆虫到处可见,随手可得。

炸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被外地人称做最美的炸四珍,朋友你若想一饱口福,请来这里尽情品尝。

冰霜柿饼

西董柿饼手工制作,工艺复杂。

柿子成熟后先挑选个大、色正、无破损的柿子,旋去柿皮,置于用高梁杆串成的箔上一行行摆好,根据天气情况,大约每天翻摆一遍,待完全形成月饼状,放置特用的乌坛中密封,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柿饼上就挂满了厚厚的一层白霜,杭饼吃起来软绵柔甜,味道可口,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常食能消食化痰,滋阴润肺,是馈赠亲友的佳品,西董人也把柿子深加工做为一条致富的好门路。

早春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是西董镇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产品,现在已形成5000亩鲜食玉米基地,鲜食玉米选用国内最新培育的津鲜一号等品种,早春采用地膜覆盖栽植,5月底就可上市,产品远销到滨州、淄博、东营、潍坊、济南、青岛、天津等地。

一进五月,省内外客户就纷纷来人来电联系收购,既满足了城里人的消费需求,又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

烤地瓜

西董是邹平县种植地瓜面积最大的镇。

据统计,总产量在6万吨左右,这里生产的黄瓤地瓜皮薄、肉嫩、含糖量高,瓜体均匀,是最理想的烤地瓜原料。

一到秋冬季节,西董人便带上自己的特产奔赴各大城市,做起烤地瓜的生意。

天津、北京、东北等的客户也纷纷登门定货、采购。

据说,不少购不到西董地瓜的生意人也打着西董地瓜的招牌。

 

旅游景点篇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滨州市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7200亩,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峡谷幽长,有很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园内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97%,空气清新,并且含氧量极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

现园内共有五条游线,从东往西分别为:

九瀑涧、水帘洞、九潭溪、鹤翔岭、鹤鸣谷,线路总长6000余米。

鹤伴山属于长白山系。

说到长白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东北的长白山,但此长白非彼长白,两者名称的由来不同。

东北的长白山,以常年白雪覆盖而得名,而邹平县的长白山以山顶白云缭绕而得名。

邹平长白山包括三大山脉:

白云山、摩诃山和会仙山。

其中白云山素有“泰山副岳”之称,俗称“小泰山”,而鹤伴山是白云山脉中景色最美的地段,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自然风情,领略无限风光。

正门牌坊

牌坊高10.5米,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四根柱子上共有99只仙鹤,仙鹤是鹤伴山的灵魂和象征,99代表着长久与长寿,这也是鹤伴山风景区送给游人的一份美好的祝福。

进入牌坊向里走,翘首北望,可以看到北部山脊上有一条纵向岩层呈金黄色,宽约五米,长约几百米。

当地老百姓把它称为“玉帝金腰带”。

这里面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据说有一年玉皇大帝召集仙人开会研究长寿问题,因为长白山曾经是一个叫白兔公的仙人修炼之地,所以,玉皇决定让众仙前往长白山开会研讨。

那么白兔公又是何许人也,玉帝怎么会对他如此重视呢?

白兔公是道家里非常有名的得道先人,擅长寿之术,他和他的同门师弟赤松子,在古代都被作为长寿的象征。

这天玉帝非常高兴,对白兔公传授的长寿秘诀也非常满意,不免多喝了几杯,有了几分醉意。

他便决定在鹤伴山前宽衣休息一会,一觉醒来,天色已晚,众仙已经各自回府,只有白兔公一人在旁陪侍,玉帝非常感动,又想到白兔公长寿有术,应加以褒奖,便将自己随身带的一条金腰带作为奖品奖给了白兔公。

白兔公将腰带放在自己道场最险要的山峰上,后来腰带嵌入山体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其实,这是几亿年前因地壳运动时不同性质的岩浆层叠压而形成的地质现象。

九瀑涧景区

九瀑涧游线是鹤伴山最东边的一条游线,线内共有双叠瀑、天门瀑、白龙瀑、双潭瀑等大小九跌瀑布,故有此名。

九跌瀑布因地就势、天然而成,造型各异,大者声若奔雷、轰鸣作响,小者巧如银链,珠落玉盘,可称得上是一瀑一景,各具情趣。

在九瀑涧游线内,除了九跌瀑布外,最吸引人的是里面的一条“红色之旅”。

抗日英雄纪念雕像巍然屹立,其旁山谷叫抗日沟。

在抗日战争时期,长白山区是山东省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当时南起长白山,北到焦桥的交通线是连接胶东区、冀鲁边区、清河区与鲁南地区、山东省委所在地鲁中地区的唯一通道,邹平及长山两县的抗日军民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始终保持住了这条交通线的畅通,因此,长白山一带被誉为“抗日战争的红色走廊”。

在这条红色走廊里,有一支远近闻名的钢八连,战士英勇无比,炸碉堡、毁铁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周围日军闻风丧胆。

1943年9月14日,日军纠集胶济铁路沿线日伪军1000余人,于夜间将驻守在鹤伴山内的钢八连团团包围。

拂晓前,敌人已占据四周山头,把战士压在山沟内,利用轻重火器猛烈射击。

战士们在连长张方胜率领下奋勇血战,歼灭了不少日军。

但因敌我力量悬殊且地形不利,除副连长李长富带领几名战士突出重围外,包括连长张方胜在内的80余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抗日胜利后,当地人民把此沟命名为抗日沟,以纪念英雄浩气长存的爱国精神。

目前,抗日沟已成为邹平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从抗日沟往上走,看到的景亭名为忆英亭。

在此凭风而立、远望山谷尽头,仿佛仍可以感觉到当年战争的惨烈,抗日英雄们战斗时的英姿也仿佛依稀可见。

自忆英亭往里前行看到的石潭名叫碧血潭。

碧血潭宽十余米,潭水清澈见底。

潭中的岩石都是红色的,据说是因为当年抗日英雄们的鲜血喷洒在上面而被染红的。

阳光映照之下,汩汩的泉水似碧血流动,人们为了纪念阵亡的抗日英烈。

将此潭命名为“碧血潭”。

从碧血潭南行数十米在东山坡峭壁上有块巨石,宽十几米,高六米,形状像一块巨碑,碑旁有一奇石,像英武战士挺胸而立,名为英烈石。

石四周杂生着无数松柏、乔木,每至深秋,红叶青枝,黄花绿草,更衬托出英烈石的巍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