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08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docx

二轮复习西方近代经济发展专题检测卷四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检测卷(四)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蚌埠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记载: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这里的“西方的冒险事业”是指()

A.新航路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进程

B.文艺复兴推翻了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英荷战争确立了英国商业帝国的地位

D.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2012·合肥模拟)1492年4月,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签订著名的“圣大菲协定”。

协定规定:

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

“圣大菲协定”的签订说明()

A.哥伦布获得了西班牙当局的支持

B.哥伦布发现的新土地仅向西班牙交纳钱财

C.西班牙国王无权干涉哥伦布新发现的土地

D.西班牙从哥伦布新发现的土地上获取了大量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

3.(2012·河南高考模拟)右图示意的是并存于菲律宾马克坦岛海边的两座纪念碑,其中一座碑上写着:

“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和马克坦岛的首领拉普拉普及他的士兵遭遇战中死于此地。

”这两座纪念碑并存说明()

A.菲律宾人民不忘殖民历史

B.菲律宾人民尊重历史,又能融入全球化趋势中

C.菲律宾人民有反侵略的传统

D.菲律宾人民是善待“文明”和“野蛮”的民族

4.(2012·合肥模拟)“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5.(2012·宜宾调研)“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这一变化()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③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2012·浙江五校联考)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

“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

B.英国打败了“海上马车夫”,掌握了海上霸权

C.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7.(2012·海南四校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下图时,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

③机器的使用把相当多的劳动力从直接生产中排挤出来,为服务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④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8.《世界文明史》:

“虽然上述的一些原因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某些生产领域并不需要根本的技术改良,工业革命无疑地就会被推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技术改良对工业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B.工业革命是推动技术改良的根本动力

C.工业革命的影响仅限于生产领域

D.技术改良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

9.(2012·临沂二模)《国史概要》一书说:

“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

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C.葡萄牙建立殖民霸权D.中国成为原料产地

10.(2012·江西三校模拟)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下图为《1700-1890年世界GDP的份额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B.工业革命的开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亚洲国家的衰落

11.(2012·合肥模拟)《全球通史》说:

“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材料中的描述应该出现在

()

A.18世纪晚期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末期D.20世纪中期

12.观察下图,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5分,第14题25分,共40分)

13.(2012·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

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

——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

——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确定

材料三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他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他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他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

——本杰明·迪斯雷利《西比尔》

注:

本杰明·迪斯雷利,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

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材料四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

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

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

“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英国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本杰明·迪斯雷利针对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

(2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恩格斯对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认识。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两人的认识,谁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

为什么?

(5分)

1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区联系加强,同时随着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

……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作者是从哪几种史观看待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

(3分)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8分)

材料二史论

英国历史家韦尔斯认为:

“到19世纪中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全都卷入整体世界,人类到此才真正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活动舞台。

这一时期,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都有可能为其他民族所利用。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时期任何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材料二是运用什么方法评价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的?

(2分)运用有关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是“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

(6分)

材料三史观

一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求得自身生存,不得不按照有利于别人的规则行事,处处受制于人。

美国等西方强国既是全球化游戏的主角,又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化。

有的论者更进一步指出,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和对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国家,美国要的并不是各国平等、相互尊重的全球化,而是要使全球化变成“全球的美国化”。

我们认为,把全球化的实质等同于西方化乃至美国化是片面的,但这种看法的产生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并非空穴来风。

——摘编自: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3)依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等同于西方化、美国化“并非空穴来风”的依据。

(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西方的冒险事业”等可以判断,这是新航路的开辟。

2.【解析】选A。

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影响。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国王是哥伦布新航路开辟的支持者,也是哥伦布新发现土地的统治者,新发现地区不但在政治上服从西班牙的领导,而且在经济上要交纳钱财,西班牙积聚的财富并没有用于发展资本主义,故B、C、D三项说法错误。

3.【解析】选B。

菲律宾树立两座纪念碑,说明不仅仅看到民族被侵略的历史,还能看到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既尊重了历史又能体现融入世界的思想,故选B项。

4.【解析】选C。

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

A、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

5.【解析】选C。

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而新航路开辟时期、海外殖民是15-17世纪,使用的是以风为主要动力的帆船,排除③,答案为C。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英国霸主地位的建立。

1756年因为对殖民地的争夺,英法之间引发了七年战争。

1763年,战争以英国对法国的胜利而告终。

但是这场战争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政策的改变。

B项是指英荷战争的结果。

7.【解析】选A。

图表柱状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劳动力的转移。

从事农业的人数减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增加。

①②③正确,工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带来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推动城市化进程,④正确。

【方法归纳】蒸汽机对社会生产模式的影响

在整个资产阶级发展史上,蒸汽机的出现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之前,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以人力和畜力为牵引动力,生产活动投入大、产出少,效率低得可怜。

而蒸汽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它将劳动力大量解放出来,使人们在投入更少劳动力的同时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更强大、更稳定、更持久,也更具复制性,可以让人们成规模和成行业地进行生产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