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306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一组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单元导读”、五篇课文、“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拓展”、“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本单元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主题选编了五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要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道理。

《匆匆》通过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桃花心木》借种树来喻人,通过“我”与种树人的对话表明一个道理:

唯有经得起各种步确定因素及磨炼与考验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练就独立自主的心,更顽强地成长。

《顶碗少年》记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告诉我们遇到挫折不要放弃,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手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写出了它们各有长短,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属于人生感悟的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哲理缺乏生活体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学习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导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单元生字,培养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的习惯,会写本单元生字,书写做到规范、整洁、立正,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积累词句,并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情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能读懂课文内容,并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4、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式,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5、反复朗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导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背诵重点段落。

2、能通过理解含义深刻有句子,进而悟出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3、通过探究本单元课文,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并能进行拓展训练。

导学难点:

1、能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从古代传统文化中感悟生活,获得启示。

2、能从故事引发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身边的事物的思考,完成习作—选择一个身边的普通事物,写写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3、能够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难忘的“第一次”》。

学前准备:

1、教师:

准备相关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2、学生:

搜集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1、文言文两则

导学目标:

1.能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导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导学难点:

能够突破字词,理解语句,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和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前准备:

教师:

1.布置学生了解孟子、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学生:

查找整理有关孟子、孔子的资料。

导学时间:

2课时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弈》,背诵课文。

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

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导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精设提纲:

1.教师谈话: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

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

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

学弈)抽生说说搜集的有关孟子的资料。

3.释题:

“弈”指什么?

“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抽生回答

4.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预习目标,师板书:

⑴谁学下棋?

⑵怎么学下棋?

⑶学得结果怎么样?

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自主学习

利用工具书,自学完成字词解读,课堂巩固、对学3分钟,全对得到一颗星。

1、给下列字标上拼音。

奕(        ) 诲(        )  鸿鹄(        )(        ) 缴(        )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奕:

                 诲:

            惟:

              援:

         

鸿鹄:

              俱:

           弗:

            为:

               将:

       

3、除了上述提到的,我觉得还有(        )、(         )这两个字词比较重要,请把它填在括号里并制作一张大字词卡。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1.小组交流展示本文生字,师抽查。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A、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

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B.小组内学生互读,推荐代表全班朗读。

C、朗读竞赛,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全班朗读,生生评价,师评价。

3、小组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学生结合注释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B、各组代表全班交流,师适时引导评价。

四、品读重点,深入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预习目标。

1.谁学下棋?

谁是老师?

——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

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

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自主评价,归纳反思: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课堂检测

1、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

           通国:

          善:

         诲:

 援:

               俱:

        弗若:

         然:

2、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4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告诉我们﹝﹞。

                         

七、作业: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第二学时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背诵课文。

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

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要善于观察,说话有根据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预习: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生介绍搜集的有关文章的资料,师适当引导。

4.师板书本课的预习目标:

①他们为什么争辩?

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孰 汝  

2大家再次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

(1)日中:

(2)决:

(3)及:

(4)车盖:

(5)则:

(6)探汤:

(7)其(8)为(9)乎

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小组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三、品读重点,深入探讨:

师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预习问题。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①一小儿的观点是: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依据是: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

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

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是: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

为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四、自主评价,归纳反思:

1.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⑴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⑵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你觉得在本节课上表现如何?

哪一个小组表现得最棒?

哪一个同学表现得最好?

六、课堂检测

1、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东:

     辩斗:

      以:

    故:

   

去:

     日中:

      及:

    汤:

决:

     孰:

       汝:

    知:

2、翻译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孰为汝多知乎?

3、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个儿童各自持有的观点及依据。

第一个 观点:

                   

    依据:

                   

第二个 观点:

                   

    依据:

                   

4、这个故事中两小儿的特点是(        ),孔子的特点是()。

5、《两小儿辩日》选自《》。

七、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学弈两小儿辩日

要专心致志、善于观察、说话有根据

不三心二意、实事求是、学无止境

2、匆匆

导学目标:

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4.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导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学前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学生:

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导学时间:

二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一)揭示课题,理解“匆匆”。

复习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

二、精设提纲,自主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需要探究的预习目标。

2、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目标,小组长归纳总结,准备全班交流。

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本课预习目标:

A你对本课生字词理解多少?

B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三、深入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一)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

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

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2)学生个性化朗读。

(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改成的小诗: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4)诵读积累语言。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

(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

“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

“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

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汇报。

相关句子: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学习表达方法。

引导从“伶伶俐俐”、“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等词语中体会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速度越来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引导从“洗手”、“吃饭”、“凝然”、“躺在床上”、“叹息”体会朱自清日子的流逝,来去匆匆。

(4)仿说。

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说。

课件:

的时候,日子从;的时候,日子从;的时候,日子从。

(5)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四、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nuo yi   zheng rong  you si  pai  huai

(        )(           )(       )(         )

﹝二﹞.学了课文,我想用一句话(或格言或警句)表达我的感受。

﹝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片段选自课文《》作者是,你还知道他的散文作品是《》。

2、这个片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3、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4、这段话主要写了。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3、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习:

1、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返?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

你能仿写吗?

3、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是怎样理解的?

4、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体会时光匆匆

(一)感受对生命的追问:

精读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

(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

(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3.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

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

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

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

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4.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

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相关资料: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1923年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他的作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二)、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再开的时候”

(1、)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补充林青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在默默地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思考:

为什么“头涔涔,泪潸潸”?

“我”算着“八千多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

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从“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

3、“于是—洗手的时候……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

(2、)联系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不注意时消逝的。

(3、)感情朗读。

四、课堂检测。

1、仿写句子。

在_____时候,时光_____溜走了。

2、“过去的日子……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谈感受,理解重点词。

(2、)感情朗读。

(3、)写话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我能做,我还能做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被____,如____,被____。

五、

(一)搜集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小练笔:

写读后感受。

3、桃花心木

导学目标:

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能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导学重点: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

导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

教师:

准备教学及相关资料

学生: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导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教师及时补充介绍:

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基础达标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学生可能会问:

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

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

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教师板书:

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

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

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C、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悟。

2、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悟,师适时引导。

四.课堂检测

(    一)、我会写。

chā yānɡ     kū wěi     duàn liàn

(    )    (      ) (        )

yōu yǎ     lún fān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

( 二)、填关联词语。

1.( )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   )枯萎了。

2.( )在不确定种寻找水源,拼命扎根的树(  )能长成百年的大树。

3.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   )浇得多,(  )浇得少。

五、作业布置

1.摘抄课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将自己的感想写在读书笔记上。

板书设计

3、 桃花心木        

      种树:

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

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能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导学过程:

 

预习题

一、填空

1.《桃花心木》一课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用种树的方法、道理、经验来比喻(      );用树的成长来比喻(         )。

2.“不确定”的意思是:

(1)树的“不确定”指树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          );人的“不确定”指(   )。

        

一、品读重点,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