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93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x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本章主要阐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本章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即承接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启下,即开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之路,为理解后续四章的内容提供基本的指导。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自已创造自已的历史。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的问题极为复杂,但它最基本的问题则是: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引申。

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区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这两条基本对立的路线。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由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等所决定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唯心史观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即都片面地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什么是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例如,地理环境相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可能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又可能相同。

再如,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社会制度可能处于较低的阶段;而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社会制度则可能处于较高的阶段。

第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总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现出来。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也就越大;社会生产越发展,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扩大人类和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联系。

第三、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如矿藏、湖泊、河流等等,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成为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时,才能在社会生产中,亦即在人类历史中发生作用。

超出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之外,地理环境就无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作用,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是生产方式。

不论地理环境多么不同的国家,只要生产方式相同,社会生活过程就大体相同;反之,不管地理环境多么相同的国家,只要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生活过程就明显不同。

地理环境不变,社会生产方式变了,社会生活过程就会改变。

地理环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唯物主义历来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

但是,决不能把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

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分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动植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受地理环境决定的,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水平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前途等等都受到地理环境的支配。

这种观点的创始人、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

”酷热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

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这一理论无疑把社会还原成了人“身外的自然”,照此解释,一些民族受到剥削和压迫,完全是自然条件造成的。

显然这是在为侵略者和压迫者制造合理依据,从根本上并未走出唯心史观的范围。

(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

人口因素的作用:

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任何社会的存在,都要依靠一定数量的人口,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便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上的差异,对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时期,在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的地区,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较快,社会较为繁荣;而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的地区,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较慢,社会不够繁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时对人口数量的需求就相对减少,因而要求对人口增长的速度适当加以限制。

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密度过高、增长过快,就会在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各方面压迫生产力,影响积累以及物质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人口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优生优育,不断改善、优化人口的职业构成、教育构成、技术熟练程度的构成以及年龄和性别构成等,越来越成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由此可见,既不能抽象地说人口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增长越快越好,也不能反过来说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增长越慢越好。

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决定论”是错误的。

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

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

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

他说的人口“法则”也是不正确的。

各国人口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些经济文化水平愈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就愈是缓慢甚至是负增长;而经济文化水平愈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则往往容易失控。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同控制人口自身增长的观点不能相混淆,这是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增长应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不能抽象地认为人口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

联系实际:

我国的人口现状,总的说来足增长过快,同时在分布上也不平衡,这是不利于经济及社会本身发展的。

因此,自觉地调节人口的生产,逐步缓解人口过多的压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一项重要国策。

小资料  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从人口密度来看,以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在2000人以上,而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青海和新疆,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

其中西藏仅为2人,相差十分悬殊。

这种相差悬殊的人口地理分布,也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小资料  我国的人口结构状况

1.年龄构成特征。

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不同年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再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50年代人口出生率一度上扬,死亡率则锐降,结果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都上升了。

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严重经济困难,但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致使人口显著年轻化。

进入70年代,生育率明显下降,少年儿童比重迅速减少,但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年龄构成属典型成年型。

随着出生率下降成果的积累,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年龄构成变化已十分明显。

0-14岁人口2.8亿多,占总人口的盟.8%;15一以岁人口8.8亿多,占总人口的70.1%,历岁以上的人口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5岁以上的人口正在增加。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踏人成年人口型的后期,老年型已在望。

 

2.性别构成特征。

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人口性别比主要由出生性别比和少儿性别比所决定。

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7.17,1990年上升到111.7,1997年高达120.14。

2000年男性为6.5亿,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亿,占总人口的48.37%。

性别比为106:

74。

从总体上来说,现在还没有出现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但在一些地区,少儿性别比失调也导致早婚早育现象屡禁不止,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

 

3.劳动人口职业构成特征。

国际上一般将16-64岁年龄组列为劳动适龄人口。

按此标准计算,中国不仅人口总数庞大,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

19卯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6。

8亿,占总人口的2/3,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8.8亿。

现在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正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在一段时间内,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幅度将超过老年比重的上升,将使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

规模庞大的劳动人口在第一产业中占压倒优势,其绝对数量仍在上升,相对比重趋于下降,但速度不快。

劳动人口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上升较快,但内部结构不理想。

第三产业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但仍然偏低。

 

4.人口质量特征。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有4.5亿,接受初中教育的4.2亿,接受高中(含中专) 教育的1.4亿,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

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

同1990年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

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 33961人。

到2005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60%,高等教育达到15%,我国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

此外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等服务措 施,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实施人才战略,扩大人才队伍。

(3)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在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中,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首先要由生产者提供吃、穿、住等物质生活资料,人们才能从事经济、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否则人们的一切活动无法进行,社会难以维持。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反映于他们的生产关系。

概言之,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社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生产的变化其生产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那么社会形态也跟着发生改变,社会由此进到高一级的程度。

可见生产方式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和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什么是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

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意识中的表现。

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

这些社会意识形式,构成了思想上层建筑,并同政治上层建筑一起构成了全部上层建筑的有机体系;为决定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服务。

历史表明,意识形态总是具有阶级性的,并且是作为一定阶级的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必然因素和重要方面而发挥作用的。

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某些管理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生产过程的技术协调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直接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不是专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而为任何社会所服务。

所以,它不是思想的上层建筑,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语言学和形式逻辑也不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因而也不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所以也不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社会意识的上述两种基本类型及其具体形式,尽管内容、形式、作用、地位各有不同,但它们作为社会存在的观念形态的反映形式,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垂直双向联系和横向交叉联系的社会意识形式有机系统,每一形式都是这一有机系统不同层次结构网络上的纽结,其中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则是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

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首先,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这是指,社会意识并不是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发生变化的。

当某种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改变以后,这种社会意识不会立即消灭,而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发生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身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存在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反映到社会意识中来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保守性,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变成一种顽固的保守力量,牢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头脑,阻碍新的社会意识的产生和传播。

其次,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超越现实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

这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反映和代表了进步的社会势力的利益和要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或预见未来,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但是,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旧的社会思想和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迟早要归于灭亡;新的理论也只是在社会存在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

它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只能指出其根本趋势和大致轮廓,而不能详尽无遗地描绘其具体细节。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经济上先进的国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就是先进的;同样,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如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政治思想上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而经济上更加落后的德国在哲学特别是辩证法思想上却远远超过了英法两国。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

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与当时的其它意识相比较而言的,在经济上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只有到经济发展成熟时才能提出完备的理论。

落后的意识随着其赖以存在经济基础在消失它为迟早会消失的。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来自社会存在,另一条是来自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和其它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就是在这两种来源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如从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到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再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就是一个批判、继承、发展的过程。

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才能持续而不中断,才有可追溯的历史线索。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是人类社会意识整个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没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整个链条就会中断,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线索。

这种历史继承性的长期积淀,便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各种社会意识的民族特点。

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全盘否定,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要反对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肯定,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搞复古主义;另一种倾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一概排斥,否定一切,搞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一般地说,政治和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因为政治和法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基础,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哲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为深刻,因为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具有指导作用;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社会越向前发展,它的作用就越大,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也就越加明显。

特殊地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不同的,在有些国家,有些时期,这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大,在另一些国家、另一些时期,则那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大。

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宗教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为突出。

当然,社会意识自身内部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是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的制约。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以哪种方式,在哪一方面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一个民族或国家受其他民族或国家社会意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最终还是决定于社会存在所提供的需要与可能。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集中的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后,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变革、改造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无论怎样大,它相对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而言,毕竟只能是第二位的。

一种落后意识阻碍社会发展,无论它的力量多么强大,它把历史的步伐拖延得多么长久,最终还是要同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一样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先进的社会意识加速社会发展,无论它使社会发展得多么迅速,终究不能超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允许的限度。

否则它就不再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而是破坏社会发展的不切实际的妄想。

就是说,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性质、反作用程度的大小和反作用的后果,都是由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状况决定的。

因此,我们在承认社会意识的巨大反作用的同时,必须防止把它无限夸大,以至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前面讲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现在我们要问,生产方式怎样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这就要分析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

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人要改变生产关系时,总有一种东西保护生产关系,阻止人去改变生产关系,这就是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

这样又形成了另一对矛盾,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就成了两对: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其中前一对矛盾是更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后一对矛盾,而后一对矛盾又制约着前一对矛盾。

两对矛盾是密切联系着的。

下面主要讲这两对矛盾以及由这两对矛盾所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幸福价值,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去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此过程中形成生产力;人为了改造自然必须结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东西是生产关系。

因而在人的生产劳动中就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这对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这里我们将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范畴,讲二者的辩证关系,讲由这对矛盾所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涵义。

马克思说:

“任何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

”人有肉身,肉身有欲,为了满足此欲,人就要占有自然。

人的独特性在于人是通过劳动来占有自然的。

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人所需要的现成的东西,所以人必须在劳动中创造出人所需要的东西来。

人改造自然界有能力大小问题,生产力概念就是反映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哲学概念。

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

(2)生产力的特征:

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具体来说,生产力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的力量;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第二,生产力具有主体性。

生产力是人的能力,能力就是主体性。

我们可以从生产力最直观的看到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因而,生产力虽然是物质的东西,但不同于纯自在的物质的东西。

第三,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

(3)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身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

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第一,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劳动资料的主干。

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在人和自然之间加入了工具这个中介。

人让物(工具)与物(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然后人去获取其成果。

黑格尔将这叫作“理性的狡计”。

荀子也说,人的特点在于“善假于物”。

生产工具是人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的尺度。

生产工具是人在生产过程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直接加工的物件,直接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