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28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生物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突变产生抗性基因

D.羚羊和猎豹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发展了各自的特征

2.下列有关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及共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其进化理论的核心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并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但是他完全否定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地进化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的种内斗争不属于共同进化

3.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变异的结果

C.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定向进化实质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生物进化理论在生物进化的原因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同观点

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生物的适应性是由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作用的结果

D.对生物进化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可遗传的变异

6.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鱼化石,这种鱼能用胸鳍站立并“行走”,这可能是后来动物在陆地上用以行走的肢进化的开始。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也会影响此种鱼的进化

B.鱼的胸鳍长期使用,慢慢地演变成了陆生动物的能够行走的四肢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7.下列关于体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少于细胞外液

B.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它是所有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应保持相对稳定

C.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都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浆运输

D.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三者的化学成分相似,其中淋巴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  )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血红蛋白、神经递质等

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9.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有

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Y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C.①中含有蛋白质合成酶与水解酶

D.①液流入②液受阻易造成组织水肿

10.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只是血浆

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属于组织液

C.碳酸氢钠对细胞产生后进入内环境的酸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D.尿素也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1.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活性的正常体现

C.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可以给细胞提供能量

12.下列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细胞肿胀,静脉滴注1.8%NaCl溶液可以治疗,主要原理是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D.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14.关于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液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比细胞内液中的高

B.红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血浆的pH降低

C.组织液中的成分通过不断生成与回流保持动态平衡

D.组织液中可能含有蛋白质但不可能含尿素

15.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毛细血管、②红细胞、③血浆、④细胞内液、⑤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④缺氧时,③的pH降低,Na2CO3会参与调节③的pH值

B.细胞①内的HPO42-浓度高于③

C.细胞②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

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

1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元正常的兴奋性

D.内环境中生成的ATP给细胞供能,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17.下列各现象中,在健康者的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C.三磷酸腺苷的合成与水解D.遗传信息的转录和表达

18.如图表示健康人体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相互转化的关系模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液中含尿素和麦芽糖酶B.乙中可能有抗体和维生素C

C.丙液与丁液的成分最相似D.过程①和③不需要跨膜转换

19.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网络

B.内环境(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Na+和Cl-的含量

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20.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剧烈运动后,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C.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D.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加

2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通过二氧化碳进行的这种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

23.下列关于健康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CO2能作为体液调节的调节因子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C.某些神经递质可使内分泌细胞兴奋

D.体内的激素含量维持在动态平衡中

24.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2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动物结构简单,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无法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没有反射活动

B.反射弧是人体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其结构不完整就无法完成反射

C.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能够控制神经系统的功能

D.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活动的基本方式,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26.白花三叶草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即不能完成自花传粉过程。

在一个自然生长的白花三叶草种群中,调查发现大约16%的植株其叶片上缺乏条状斑纹。

已知此性状(非条斑叶)为隐性纯合状态(可用rr基因型表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2分)

(1)在被调查的白花三叶草种群中,显性基因R的频率是________,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假设在相互交配的白花三叶草群体中,没有被淘汰的个体,那么下一代植株中,非条斑叶的比例是________。

(3)假设在相互交配的白花三叶草群体中,把所有非条斑叶的植株都淘汰,那么下一代植株中,非条斑叶的比例是________。

(4)在长期使用除草剂之后,种群中出现了抗除草剂的白花三叶草品系,请利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抗除草剂白花三叶草品系形成的原因——抗除草剂品系的形成是除草剂对白花三叶草进行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

27.肌萎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携带的致病基因会造成其传出神经元过早死亡,从而使患者逐渐瘫痪.下图表示利用ALS患者的成纤维细胞构建ALS疾病模型来筛选药物的基本流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6分)

(1)图中过程②所应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该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方式是______.

(2)ALS患者体内传出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结构称为______.造成iPS细胞与传出神经元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3)图中所示的传出神经元与正常人的传出神经元相比,其寿命变______.在图示的筛选实验中,如何判断哪种药物对ALS患者的疗效更好?

______.利用ALS疾病模型筛选药物的优点是______.

(4)我国科学家利用小鼠的iPS细胞培育出了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小小”,这说明小鼠的iPS细胞具有______.

28.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_________。

(2)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

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9.I.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在图二中感受器处施以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此时产生的兴奋的传导方向具有____________(填“单向性”或“双向性”)。

(2)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3)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

参考答案

【答案】

1.D2.B3.B4.B5.A6.A7.B

8.D9.D10.C11.D12.D13.A14.D

15.B16.D17.A18.B19.B20.C21.C

22.B23.B24.C25.C

26.

(1)0.6 48%

(2)16%(3)4/49(4)定向选择 白花三叶草种群中抗除草剂基因频率增加  

27.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有丝分裂;效应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短;药物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元的存活时间越长,药物的治疗效果越好;可同时对多种药物进行筛选(效率高);全能性  

28.

(1)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突触小泡 兴奋或抑制(3)兴奋 抑制 (4)非条件反射 高级神经中枢  

29.I.

(1)由正电位→负电位 单向性 

(2)突触 增加(3)①或②或①和②II.

(1)细胞B、细胞C、细胞E 细胞B、细胞C、细胞E

(2)抗原

细胞E

细胞D

沉淀或凝集反应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正确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判断能力,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解答】

AB.盲螈失明是黑暗不用眼睛所致,食蚁兽长舌是因捕食需要反复使用的结果,这是拉马克的观点,AB错误; 

C.细菌突变产生抗性基因在前,抗生素的使用是起选择作用,在后,C错误;

D.羚羊和猎豹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发展了各自的特征,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D。

2.【分析】

本题考查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及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解答】

A.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其进化理论的核心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A正确;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度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B错误;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地进化,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同种生物不叫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B。

3.【分析】

本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学习的过程要注意和具体的实例结合进行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就是来解释相关的事实的,所以学习这部分内容只有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的掌握。

【解答】

A.农田害虫本身存在着有强有弱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加强,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不是农药长期作用的结果,A错误;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属于共同进化,B正确; 

C.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C错误;

D.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4.【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A正确;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B错误;

C.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定向进化实质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正确;

D.生物进化理论在生物进化的原因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同观点,D正确。

​故选B。

5.【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当不同种群基因库差异大到在一起时不能繁殖,即出现生殖隔离,新物种就产生了,所以说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B错误;

C.生物的适应性是由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作用的结果,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C错误;

D.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yuanc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然选择,D错误。

故选A。

6.【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

A.因为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故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也会影响此种鱼的进化,A正确;

B.鱼的胸鳍长期使用,慢慢地演变成了陆生动物的能够行走的四肢,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是不对的,B错误;

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说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影响,但是可能存在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遗传漂变和交配方式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其他因素,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A。

7.解:

A、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约占

,A错误;

B、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它是所有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

C、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浆运输,脂肪进入毛细淋巴管由淋巴运输,C错误;

D、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三者的化学成分相似,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

B.

体液由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对于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概念关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8.解: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不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A错误;

B、血红蛋白在活细胞内,不会进入内环境,B错误;

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及理化性质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C错误;

D、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是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D正确.

故选:

D.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

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

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

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和稳态,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解:

A、X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其内环境由①构成,A错误;

B、Y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B错误;

C、蛋白质合成酶存在于细胞内,蛋白质水解酶分布在消化道中,C错误;

D、组织液进入血浆受阻,会造成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

D.

分析题图:

①是组织液,②是淋巴,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①②③共同构成内环境.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掌握各体液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的名称;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解: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

B、神经递质分泌后经组织液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故发挥作用的场所属于组织液,B正确;

C、碳酸氢钠呈碱性,对细胞产生后进入内环境的酸性物质起缓冲作用,C错误;

D、尿素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形成后进入细胞外液,也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正确.

故选:

C.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调节类物质等,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稳态概念,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

11.解:

A、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正确;

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

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

D.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2.解:

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

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

C、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D正确.

故选:

D.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不是内环境.

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

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13.解:

A、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A正确;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中由于含有缓冲物质,PH变化不大,B错误;

C、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错误;

D、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错误.

故选:

A.

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是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是成分不变.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解:

A、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