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424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docx

中考15篇文言文阅读整理

15篇文言文

1、幼时记趣

文学常识:

作者是清代的沈复。

第一段: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忆童稚时(余:

我)(童稚:

童年)

(2)明察秋毫(明:

眼力)(察:

看清)

(3)见藐小微物(小)

(4)必细察其纹理(花纹)

2、翻译下列句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

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第二段: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解释加点词。

(1)私拟作群鹤舞空(比)

(2)昂首观之(群鹤舞空的景象)

(3)项为之强(“强”同“僵”,僵硬)

(4)留蚊于素帐中(白色的蚊帐)

(5)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

(6)怡然称快(怡然:

喜悦的样子)(称快:

喊痛快)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译: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⑵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

心中想象的景观(鹤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第三段: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解释加点词。

 

(1)土墙凹凸处(高低不平)

(2)小草丛杂处(多而杂乱)

(3)常蹲其身(指自己)

(4)以丛草为林(把……当做)

(5)凸者为邱(“邱”同“丘”,土山)

(6)凹者为壑(山沟) 

第四段: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加点词。

(1)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2)拔山(移,搬开)

(3)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2、翻译句子。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全被吞进肚子里。

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分别为读者展现了四幅生动形象的作者童年作乐时的图画,请问分别叫什么名字,请通过阅读文章分析出。

答:

分别是:

群鹤舞空图;青云白鹤图;神游山林图;鞭打蛤蟆图;

2、本文中有许多我们常用的成语,你能找得出来有哪些吗?

答: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

 

2、三峡

文学常识:

1、作者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2、选自《水经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第一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2)略无阙处(略无:

完全没有)(“阙”,同“缺”,空缺)

(3)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第二段: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解释加点词。

(1)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到)(襄:

漫上)(陵:

山陵)

(2)沿溯阻绝(沿:

顺流而下)(溯:

逆流而上)

(3)或王命急宣(或:

有时)(宣:

宣布,传播) 

(4)虽乘奔御风(虽:

即使)(奔:

奔驰的快马,奔马)

(5)不以疾也(不以:

不如)    

2、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

到了夏天,江水漫患,满上山陵,上上下下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第三段: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则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2)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

(3)绝巘多生怪柏(绝:

极高的)(巘:

山峰)

(4)飞漱其间(冲荡)

(5)良多趣味(确实,实在)

2、翻译下列句子。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确实很有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第四段: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每至晴初霜旦(早晨)

(2)林寒涧肃(寂静)

(3)属引凄异(属:

连续)(引:

延长) 

(4)空谷传响(空:

空荡的)(响:

回声)

(5)哀转久绝(消失)

(6)猿鸣三声泪沾裳(几声)

1、作者写景时为什么先从“山”写起?

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答:

两山夹水,有山才有峡;因为夏天的水最突出,写水按水势由涨到落。

2、文章最后引用了渔歌有什么作用?

答:

烘托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3、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直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文中有“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可以使我们联想李白的“文中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赵普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宋史》2、赵普,北宋政治家

第一段: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普少习吏事(熟悉)

(2)寡学术(少)

(3)及为相(及:

等到)(为:

担任)

(4)太祖常劝以读书(用)

(5)晚年手不释卷(放下)

(6)每归私第(府第,大的住宅)

(6)阖户启箧取书 (阖:

关上)(户:

门)(启:

打开)(箧:

书箱)

(7)读之竟日(整天)

(8)及次日临政(及:

等到)(临政:

处理政务)

(9)处决如流(处理决断)

(10)既薨(等到……以后)

(11)家人发箧视之(打开)

2、翻译下列句。

(1)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

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取出书,读一整天。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

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

(3)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译:

等到他死了以后,家人打开书箱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第二段: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⒈解释加点词:

(1)普性深沉有岸谷(性深沉:

性情沉着)(岸谷:

形容人严肃刚正)

(2)虽多忌克(对人忌妒刻薄)

(3)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把……当做) 

(4)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

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

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5)普明日复奏其人(第二天) 

(6)碎裂案牍掷地(把……撕碎)

(7)普颜色不变(脸色)

(8)卒用其人(终于) 

2、翻译下列句子:

(1)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译: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即使对人大多忌妒刻薄,但是他能把天下事当做自己的责任。

(2)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译:

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

(3)碎裂案牍掷地。

译:

(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3、本文主要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1)、刻苦读书;

(2)奏荐人才

4、人物性格。

赵普:

刻苦读书、意志坚定、唯才必举、镇定自若、热爱祖国

 

4、黔之驴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第一段: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好事者:

喜欢多事的人)(船:

用船)

(2)至则无可用(却)

(3)以为神(把……当作)

(4)蔽林间窥之(蔽:

隐蔽,躲藏)(窥:

偷看)

(5)稍出近之(渐渐)

(6)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7)莫相知(不) 

2、翻译下列句子。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

(老虎)藏在树林里偷看它,渐渐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样子,不了解它。

第二段: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加点词。

(1)、虎大骇,远遁(大骇:

非常害怕)(远遁:

逃到远处)

(2)、以为且噬己也(且:

将要)(噬:

咬)

(3)、益习其声(益:

逐渐)(习:

习惯,熟悉)

(4)、终不敢搏(击,扑)

(5)、稍近益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6)、荡倚冲冒(荡:

碰撞)(倚:

靠近)(冲:

冲击)(冒:

冒犯)

(7)、驴不胜怒,蹄之(不胜:

禁不住)(蹄:

用蹄子踢)

(8)、虎因喜,计之曰(因:

因此)(计:

盘算)

(9)、技止此耳(止:

仅,只)(耳:

罢了)

(10)、跳踉大㘎(跳踉:

跳跃)(㘎:

怒吼)

(11)、尽其肉,乃去(尽:

吃光)(去:

离开)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

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远处;认为驴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老虎又渐渐靠近驴,更加随便地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他(它一下)。

5、为学

文学常识:

1、作者: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文学家,作品有《白鹤堂集》。

第一段: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用原文回答:

第一段中提出为学难易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本文中心句):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第二段: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1、解释加点词。

(1)吾资之昏(糊涂,愚笨)

(2)不逮人也(及,赶上)      

(3)吾材之庸(平庸,平常)

(4)旦旦而学之(天天)

(5)迄乎成(迄:

到)(乎:

相当于“于”)

(6)屏弃而不用(舍弃,扔掉)

(7)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没有什么不同)

(8)圣人之道(思想,学说)

(9)卒于鲁也传之(终于)

(10)岂有常哉(常规)

2、翻译下列句子。

(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译: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

(2)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译:

那么愚笨平庸和聪慧敏捷所起的作用,难道有不变的规律吗?

 

第三段: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加点词。

(1)蜀之鄙有二僧(边远地区)

(2)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3)吾欲之南海(到……去)

(4)子何恃而往(凭借,依靠)

(5)越明年(到了) 

(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却,反而)

2、翻译下列句子。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

人立下志向,却不如蜀地边境的僧人吗?

第四段: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翻译下列句子。

⑴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译:

因此,聪慧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

2、语气词。

天下事有难易乎(疑问语气)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感叹语气)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肯定语气)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问语气)

1、为什么贫者能够成功而富者却始终没能去南海?

答:

因为穷和尚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有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对物质条件要求很低;富和尚只强调完备的物质条件,去南海的计划只不过是一句空谈。

2、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立志求学,有志者事竟成;事在人为,大胆实践。

 

6、晏子使楚

文学常识:

1、选自《燕子春秋》,《燕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2、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理人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文明诸侯。

第一段: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

坐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将使楚(出使)

(2)谓左右曰(对……说)

(3)谓左右曰(近侍)

(4)齐之习辞者也(习:

熟练)(辞:

言辞)

(5)今方来(将要)

(6)为其来也(相当于“于”,当)

(7)何为者也(做什么的人)

(8)何坐(犯罪)

(9)坐盗(偷窃)

2、翻译下列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译: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2)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译:

如今天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第二段: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

“缚者曷(hé)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加点词。

(1)酒酣(喝酒喝的正高兴的时候)

(2)吏二人负一人诣王(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     

(3)负者曷为者也(“曷”同“何”,什么)

(4)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5)晏子避席对曰(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6)叶徒相似(只)

(7)其实味不同(果实)

(8)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

(9)圣人非所与熙也(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

(10)寡人反取病焉(辱)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婴闻之(代橘化为枳这件事)

楚之水土(的)

3、翻译下列句子。

(1)齐人固善盗乎

译: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

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

莫非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善于偷窃吗?

(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圣人不是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5、人物形象。

晏子:

热爱祖国、机智善辩、具有义正词严、不卑不亢、从容镇定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

楚王:

自作聪明、仗势欺人、傲慢自大、知错能改、顾全大局。

6、晏子是用了哪种方法,巧妙回击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情分析回答。

类比推理。

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类比“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从而得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的结论,有力反击了楚王,维护了祖国尊严。

7、本文事件发展顺序是:

君臣密谋——→当堂羞辱——→巧妙回击——→自取其辱。

 

7、马说

文学常识:

1、“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2、作者韩愈,唐代著名文人,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第一段: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虽有名马(故:

所以)(虽:

即使)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3)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4)不以千里称也(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

(1)故虽有名马(即使) 

(2)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3)不以千里称也(把) 

(4)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

世上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

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第二段: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加点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

吃一顿)(或:

有时)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食”同“饲”,喂养)

(3)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

犹,尚且)(等:

一样,相同)

(5)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6)尽其材(“材”同“才”,才干、才能)

(7)执策而临之(执:

握)(策:

马鞭)(到(它)跟前)

(8)其真无马邪?

(其:

难道)(“邪”同“耶”,吗)

(9)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①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

②食不饱(吃)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

(2)①其真无马邪(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3、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石食料。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

马夫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做普通马来喂养。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

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

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饲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叫却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5)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译: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8、诫子书

文学常识:

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2、这是诸葛亮临终前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静以修身(提高自身修养)

(3)俭以养德(培养高尚品德)

(4)非澹泊无以广才(不追求名利)

(5)非宁静无以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6)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

过度懈怠)(治性:

振奋精神)

(7)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

偏激浮躁)(治性:

养成平静的性格)

(8)遂成枯落(枯枝落叶。

比喻人精力衰竭。

(9)多不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10)悲守穷庐(偏僻简陋的房屋)

(11)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

君子的行为操守,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

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

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9、口技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2、本文的作者是清代人林嗣环。

第一段: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

(2)与厅事之东北角(大厅,客厅)

(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4)众宾团坐(聚集、集合)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6)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 

第二段: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翻译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睡醒)

(2)其夫呓语(说梦话)

(3)既而儿醒(不久)

(4)妇抚儿乳(抚:

抚摩)(乳:

喂奶)

(5)妇拍而呜之(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6)絮絮不止(连续不断地说话)

(7)夫叱大儿声(大声呵斥)

(8)一时齐发(同一时候)

(9)众妙毕备(全、都)

(10)侧目(斜眼旁视)

(11)默叹(默默地赞叹)

2、翻译下列句子。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

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观,微露笑容,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

第三段: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翻译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未几(不多久)

(2)夫齁声起(打鼾,打呼噜)

(3)盆器倾侧(倾斜翻倒)

(4)宾客意少舒(少:

稍微)(舒展、松弛)

(5)稍稍正坐(渐渐)

2、翻译下列句子。

第四段:

忽一人大呼:

“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正端了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百千人大呼(一会儿)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3)曳屋许许声(拉)

(4)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5)两股战战(股:

大腿)(战战:

哆嗦的样子)

2、翻译句子。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译: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双手,一只手有一百根指头,也不能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